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七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五

魏府大觉和尚(南五临济玄嗣)

参临济。济见竖起拂子。觉展坐具。济擿下拂子。觉收坐具参堂去。时众议曰。此僧莫是和尚亲故。不礼拜又不吃棒。济闻令侍者唤觉至曰。大众道汝来参长老。又不礼拜又不吃棒。莫是长老亲故。觉乃珍重下去。

如庵彰云。风来树动。雨过山青。若二老者可谓作家相见逈出常情。虽然。检点将来。大觉犹欠一筹。当时待侍者来唤。便好掌云。者一掌合是堂头老汉吃。非唯塞断临济咽喉。且使一众狐疑涣然冰释。

定州善崔禅师(南五临济玄嗣)

因州将王令公於衙署张座请说法。崔升座拈拄杖曰。出来也打。不出来也打。僧出曰崔禅聻。崔便擿却拄杖曰。久立令公。伏惟珍重。便下座。

五祖戒别僧便推倒禅床。

琅琊觉云。久经行阵者。终不展枪旗。

云盖智云。身挨白刃。不惧死生。也须是者僧始得。崔禅为什么当机放过。要会么。锦鳞已得休劳力。收取丝纶归去休。

荐福行云。崔禅美则美矣。善则未善。何故。大似放过者僧。山僧即不然。待者僧出众。未开口便与痛棒。他若皮下有血。必然别有生涯。

龟峰光云。崔禅布长蛇偃月大阵。欲统四大部洲为一世界。不是者僧搀旗夺鼓。未免陷在虏庭。且道坐筹帷幄镇静八方。水乳和同风云会合一句作么生道。若不蓝田射石虎。几乎悞杀李将军。

南涧问云。云盖道者僧身挨白刃不惧死生。可惜崔禅当机放过。殊不知者僧吃了崔禅一顿棒至今转身不得。要识崔禅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宝掌白云。崔禅拟欲当堂据令十处埋兵。不知冷地里被个贩私盐汉突围而入。几乎打破蔡州。

白岩符云。者僧疋马单刀向龙蛇阵里斩将搴旗。不妨许伊是个豪杰中豪杰。争奈崔禅韬略尤能妙出孙吴。虽然。总不禁王公冷眼。

广教玉云。出来也打。不出来也打。浑钢打就生铁铸成。僧出曰崔禅聻。满地刀枪。崔擿却拄杖便下座。掘地陷平人。古人尽道者僧不顾危亡身挨白刃。殊不知大小崔禅被者僧靠来。只得将错就错。还有识他汗臭气者么。

幽州谭空禅师(南五临济玄嗣)

因镇州牧有姑为尼。行脚回欲开堂为人。牧令空勘过。空问曰闻汝欲开堂为人是否。尼曰是。空曰。尼是五障之身。你作么生为人。尼曰龙女八岁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又作么生。空曰。龙女现十八变。你试一变看。尼曰。不是野狐精。变个什么。空便打。

镇州牧主闻云。和尚拄杖折那。

翠岩芝云。且道尼具眼不具眼。只担得条断贯索。作么生会。

鄂州灌溪志闲禅师(南五临济玄嗣)

参临济。济蓦胸搊住。溪曰领领。济托开曰且放你一顿。

天童华云。灌溪气宇如王。被临济活埋在镇州城里十字街头。当时若是光孝。棒折也不放在。何故。家肥生孝子。国霸有谋臣。

灵隐岳云。炉鞴之所钝铁犹多。虽然如是。不因夜来雁。争见海门秋。

灌溪住后上堂。我在临济爷爷处得半杓。末山娘娘处得半杓。共成一杓吃了。直至如今饱不饥。

天童觉云。灌溪恁么说话。且道是临济处得底。末山处得底。虽然一箭落双雕。怎奈有时走杀有时坐杀。且作么生得恰好去。捏聚放开全在我。拈来抛去更由谁。

灌溪上堂。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露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便下座。

崇觉空云。灌溪老汉向十字街头逞风流。卖惺惺。道我解穿珍珠。解玉版。濄乱丝。卷筒绢。淫坊酒肆。瓦合舆台。虎穴魔宫。那咤忿怒。遇文王兴礼乐。逢桀纣逞干戈。今日被崇觉觑见。一场懡[怡-台+罗]。

灌溪因僧问。久向灌溪。到来只见沤麻池。溪曰。汝只见沤麻池。要且不见灌溪。曰如何是灌溪。溪曰劈箭急。

玄沙备云。更学三十年未会禅在。

天童悟云。灌溪虽能拽转鼻孔。争奈惹人情见。何不待伊问如何是灌溪。劈脊便打。

镇州万寿和尚(南五临济玄嗣)

一日过访宝寿。宝坐不起。万展坐具。宝下禅床。万却坐。宝骤步入方丈闭却门。万乃归院翌。日宝寿来复谒。万亦坐不起。宝展坐具。万亦下禅床。寿却坐。万遂归方丈闭却门。宝於侍者寮取灰围却方丈门便归去。万开门见曰。我不恁么。他却恁么。

磬山修云。二老一冲一撞。如两虎相见各露爪牙。无有一毫亏损处。不媿同参。足为模范。虽然。总未免傍观者哂。

白岩符云。二老主宾相见。进退可观。使覆师辱国者见。得不汗下。虽然。二手平出。就中一个占先。还委悉么。我若作万寿。见灰围却门。便展具望空与伊三拜。

桐峰庵主(南五临济玄嗣)

因僧问者里忽遇大虫作么生。峰便作虎声。僧作怕怖势。峰大笑。僧曰者老贼。峰曰争奈老僧何。僧却大笑。

雪窦显云。是即是。两个恶贼只解掩耳偷铃。

愚庵盂云。桐峰不用棒所以妙。者僧不用喝所以妙。桐峰大笑。者僧亦大笑。梁山泊里称豪杰。看来都是不良人。

云山和尚(南五临济玄嗣)

问僧甚处来。曰西京来。山曰还将得西京主人书来否。曰不敢妄通消息。山曰作家师僧天然有在。曰残羹馊饭谁吃。山曰独有阇黎不甘吃。僧便作吐势。山唤侍者曰扶出者病僧着。僧便出去。

昭觉勤云。一往观来二俱作家。节节勘证二俱落草。当时若有人截断葛藤。不妨光前绝后。还委悉么。多虚不如少实。

定上座(南五临济玄嗣)

镇府斋回。到桥上坐。次有三座主至。一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到底。定擒住拟抛向桥下。其二座主遽前劝曰。休休。莫怪触忤上座。且望慈悲。定曰。若不是者两个座主。直教他穷到底。

南涧问云。定上座性命在二座主手里。

睦州尚书陈操居士(南五睦州陈嗣)

一日偕僚属登楼次。遥见数僧来。有一官人曰来者总是行脚僧。公曰不是。曰焉知不是。公曰待来验看。须臾僧至楼前。公蓦唤曰上座。僧皆举首。公谓众官曰不信道。

沩山喆云。陈尚书可谓手擎仲尼日月。腰佩毗卢金印。非惟儒士惊慑。亦乃衲僧罔措。不见道。当机如电拂。方免病栖芦。

天童觉云。陈操尚书白拈贼。瞒长芦一点不得。

鼓山永云。者僧有理难伸。死而不吊。尚书按剑当门。谁敢正眼觑着。

通玄奇云。尚书可谓善识休咎。闹里换人眼睛。者僧虽则举首称奇。可惜还同受屈。

天井新云。诸官施陷虎机。尚书具透关眼。山僧只得眼横鼻直。检点将来。沩山不惟涂污尚书。亦乃埋没自己。且作么生是行脚僧汗臭气。当言不避截舌。

髻珠昰云。众官人被尚书当面热瞒。情犹可恕。带累他数员禅客平白受屈。其可恕乎。

尚书斋次拈糊饼问僧曰。江西湖南还有者个么。曰尚书适来吃个什么。书曰敲钟谢响。

瀛山誾云。者僧俊鹘冲霄。到也快便。怎奈末上遭他网子。祇如道敲钟谢响。者里合作么生对他。何不道草贼大败。

△青五

瑞州九峰道虔禅师(青五石霜诸嗣)

在石霜典侍司。会霜迁化。众欲举首座继席。峰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住。座曰先师有什么意。峰遂问。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一条白练去。首座作么生会。座曰者个祇是明一色边事。峰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才起。座便脱去。峰拊其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云居舜曰。侍者平生只具一只眼。

开福宁征云。且道首座是会先师意不会先师意。若道会。虔侍者为甚道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若道不会。其奈首座良哉快便撒手便行。且道利害在什么处。会么。路远夜长休把火。大家吹灭暗中行。

南华炳云。透生死关。高超物表。秉杀活剑。独据寰中。若非智眼洞明。未免扶篱摸壁。要会么。春兰与秋菊。各自一时荣。

荐福行云。大凡本分法席肘臂欲其重。非重不能权衡佛祖。爪牙欲其利。非利无以开拓人天。看他石霜迁化。首座侍者各出一只手扶持石霜宗旨。直是光前绝后今古罕闻。诸人要辨来端。各请抝折弓箭踏翻射垛来与老僧相见。

径山杲云。两个无孔铁锤。就中一个最重。

天宁琦云。首座坐脱立亡。侍者说黄道黑。先师意在钩头。须信曲中有直。若在临济门下。三十棒教谁吃。才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报恩秀云。首座担板只得一橛。当时见道恁么则未会先师意在。只消道吾不如汝。管教九峰无地容身。不见道争之不足让则有余。

云门澄云。诸方尽谓首座未会先师意。以径山检点将来。恰是九峰未会。何也。置枯木堂。做死工夫。岂不是石霜意。承言者丧。滞句者迷。岂不是洞上宗。见首座恁么便谓不会先师意。蹉过了也。首座见他不会。便乃尽令而行。正恁么时。还是一色耶。非一色耶。九峰到者里。浑身是眼鉴不及。满身是口辨不得。只得强作主宰道。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当时虽得便宜。争奈后来有个径山澄长老冷眼难瞒。要与首座雪屈。大众。是他一宾一主共作一番广大佛事了也。你诸人徒向他舌头底觅是非分得失便觉远矣。山僧如此批判。大众还甘么。良久云。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

博山来云。善建者不拔。善辨者若讷。首座损其华填其实。洁其操楷其式。住持事业岂其然乎。九峰太煞劲挺不近人情。还会石霜意也未。总好与三十笤帚。

福严容云。首座坐断十方。不能密移一步。若是山僧见道作么生会。好向云吹毛宝剑逼人寒。他若拟议。便与一喝云莫埋没先师好。管取九峰结舌。且赢得一代住持。

清化嶾云。者两个汉好似吴越摇船各使一边。吾想石霜老祖决未肯点头在。

理安洸云。我若作首座。待伊道明什么边事。但向道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

云溪挺云。首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九峰只知其二不知其一。要且先师意。总未梦见在。

龙泉濌云。一人善观风化。一人太杀煎逼。可惜石霜一宗扫地而尽。若是冰河焰发枯木花开的汉。待他道明甚么边事。和声便棒。不特光扬祖道。亦使九峰倒退三千。

白岩符云。石霜擿下一只没底船。首座拦头。侍者把柂。直入洪波浩渺间撑风载月。兴亦至矣。但不知船舱里有几人坐得稳当。

九峰因僧问。西天夏末得道者如林。此间夏末还有得道者么。峰曰有。曰何者是。峰曰。头带午夜月。脚踏黄金地。

径山琇云。今日忽有问径山。此间夏末有人得道么。但对道无。曰何谓无。向道个个眉毛横眼上。人人鼻孔大头垂。且道九峰是径山是。

九峰因僧问如何是头。峰曰开眼不觉晓。如何是尾。曰不坐万年床。有头无尾时如何。曰终是不贵。有尾无头时如何。曰虽饱无力。直得头尾相称时如何。曰儿孙得力室内不知。

博山来云。指活路于廛中。舌头不粘着肉。披全提於向上。头颅不拄着天。九峰口齿若梭肠。自有巧妇针线也。所贵者儿孙得力室内不知。且道不知底是何事。

灵隐礼云。洞山明妙叶於正偏。四臣咸奉一君。九峰辨贵贱於内绍。五子全身归父。殊不知威音那畔五马不嘶。今世门头一牛不饮。且道云生碧嶂风起青萍。枯木龙吟髑髅喜笑。又作么生。乃卓拄杖云。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台州涌泉景欣禅师(青五石霜诸嗣)

因强德二禅客於路次。见泉骑牛。不识乃曰。蹄角甚分明。争奈骑者不鉴。泉骤牛而去。及回见二禅客於树下煎茶。泉下牛与坐。乃问近离甚处。强曰那边。泉曰那边事作么生。强提起茶盏。泉曰。此犹是者边事。那边事作么生。强无对。泉曰莫道骑者不鉴好。

保宁勇代泉指参随人云。归到山中分明举似。

宝寿方云。大小涌泉大似南头失利。却来北头盘本。当时待道头角甚分明争奈骑者不鉴。何不下牛向前搊住曰速道速道。他若拟议。便与劈面一掌。却好曰莫道骑者不鉴好。

涌泉因雪峰来访。乃门送峰入轿了。泉曰。者个四人舁。那个几人舁。峰乃踊身起曰道什么。泉再问。峰曰行他不会。泉曰。知即知。只是道不得。

云居庄云。有主有宾。全收全放。直须识取涌泉。雪峰脱或未然。切忌向虚空里钉橛。

福州覆船洪荐禅师(青五石霜诸嗣)

僧问钩锥不到处。请师到。船良久。僧曰掣电之机徒劳伫思。船曰出格一句汝试道看。僧近前三步却退后。船曰。此是出格句。即今事作么生。僧拂袖便出。船曰也是天津桥上汉。

昭觉勤云。者僧浑金璞玉。覆船大冶宏开。百炼千煅成一个金刚王宝剑。还委悉么。也是天津桥上汉。北斗南头着眼看。

覆船因僧问如何是师子子。船曰善哮吼。僧拊掌曰好手好手。船曰青天白日却被鬼迷。僧作掀禅床势。船便打。僧曰驴事未去马事到来。船曰灼然作家。僧拂袖便出。船曰将瓯盛水拟比大洋。

瀛山誾云。若不是覆船肘后符灵。几被者僧夺却。

澧州洛浦元安禅师(青五夹山会嗣)

结庵夹山。经年不访。山乃作书令僧驰问。浦接得便坐却。展手索曰还有么。僧无对。浦便打云。归去举似和尚。僧回举似山。山曰者僧若开书三日内必来。若不开书此人救不得矣。三日后浦果至。见夹山不礼拜。当面叉手而立。山曰。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浦曰自远趋风请师一接。山曰目前无阇黎。此间无老僧。浦便喝。山曰住住。且莫草草匇匇。云月是同。溪山各异。截断天下人舌头则不无阇黎。争教无舌人解语。浦伫思。山便打。浦因兹伏膺。

兴化奖代浦云。但知作佛。莫愁众生。

雪窦显云。者汉可悲可痛。钝置他临济。他既云月是同。我亦溪山各异。说什么无舌人不解语。以坐具劈口便摵。夹山若是个知方汉。必然明窗下安排。

五祖戒出洛浦语云。更说道理看。便出去。

昭觉勤云。雪窦虽是贼过后张弓。不妨与临济雪屈。若子细检点将来。令行一半。倘若担荷正法眼藏。待伊道争教无舌人解语。便与掀倒禅床喝散大众。更待什么明窗下安排。剔起便行。直饶机如掣电眼似流星辨泻悬河。也卒着手脚不得。且道誵讹在什么处。乃云。险。

东山澓云。洛浦当时虽无言可对无理可伸。其不知。如勾践之行成。卒能卧薪尝胆。

洛浦上堂。孙膑今日收铺去也。有卜者出来。时有僧出曰请和尚一卜。浦曰你家爷死。僧无语。

法眼益代抚掌三下。

径山杲云。者僧没兴死却爷。又彼他人抚掌。信知祸不单行福无双至。然洛浦善卜。法眼善断。若子细思量。爻象吉凶二老一时漏逗。既占得火风鼎卦。何故断作地火明夷。云门即不然。蓦拈拄杖云。孙膑门下死却郎罢。连卓三下云。会么。内属艮宫。再求外象。又卓三下云。千神万灵。万圣千灵。莫顺人情。复卓一下云。吉凶上卦。

天宁琦云。洛浦道你家爷死。拄却舌头。妙喜牙上生牙。角上生角。妄谈休咎。强说是非。一时抖乱六十四卦了也。

天童忞云。大慧老人错下名言。要知者僧正是因祸致福。第恨不解。即庆为祥。能仁门下龙象。必定别有长处。不妨为者僧下一转语。

金粟元云。洛浦开大卜铺。善断吉凶。可惜者僧不还卦钱。带累傍人拊掌。今日者里则不然。孙膑收铺去也有卜者出来。忽孝子出云。请和尚一卜。祇向他道汝家爷活。大众。他家爷已死。为甚却道活。岂不闻七十一年名着於乡。善士之风山高水长。

洛浦因木平道参问。一沤未发已前。如何辨其水脉。浦曰。移舟谙水脉。举棹别波澜。平不契乃参蟠龙。问一沤未发已前如何辨其水脉。龙曰。移舟不别水。举棹即迷流。平从此悟入。

云峰悦云。木平若於洛浦言下会去犹较些子。可惜许向蟠龙死水里淹杀。后有问如何是木平。对曰不劳斤斧。果然只在者里。诸禅德。大凡发言超方。也须甄别邪正。识辨真伪。带些子眼筋始得。虽然如是。也是贼过后张弓。

高峰妙云。若不是悦公。洎合被他瞒却。然虽如是。且道蟠龙誵讹在什么处。移舟不别水。举棹即迷源。

天童忞云。者则机缘。大似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固矣。真诠不谬而迷悟攸分何也。诸仁者。於此还曾拣辨得明么。出来通个消息。不则射虎不真徒劳没羽。良久云。参。

报恩琇云。二大老恁般答话。且道还有优劣也无。若道无优劣。为甚一能令人悟。一不能令人悟。若道有优劣。优劣在什么处。咄。到岸休争筏。归家罢问程。

古南门云。恁么答话。虽则啐啄同时。若是一沤未发已前。敢保未在。今日若有人问山僧。一沤未发已前如何辨其水脉。向他道晴湖平似镜。不碍往来看。

洛浦因僧问。学人拟归乡时如何。浦曰家破人亡子归何所。曰恁么则不归去也。浦曰。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红尘遣谁扫。乃有偈曰。决志归乡去。乘舟泛五湖。举篙星月隐。停棹日轮孤。解缆离邪岸。张帆出正途。到来家荡尽。免作屋中愚。

天奇瑞云。者僧旷劫孤露。所以念念不忘。洛浦虽然冰消瓦解。又恐创建璚楼。外脱牢笼内存经纪。不免更赠一言。何故。雁飞不到处。人被利名牵。

洛浦因侍者云。肇法师制得四论也甚奇怪。浦曰肇公甚奇怪。要且不见祖师。者无对。

清凉钦代云。和尚什么处见祖师。

云居锡云。甚么处是肇公不见祖师处。莫是有许多言语么。又云。肇公有多少言语。

洛浦问蛤溪曰。自从棃溪别后。今得几载。溪曰和尚犹记得昔年事。浦曰见说道者总忘却年月也。溪曰。和尚住持事繁。且容子细看。浦曰打则打会禅汉。溪曰某甲消得。浦曰道者住山事繁。

青龙斯云。二老可谓有主有宾有收有放。检点将来。总是互扬家丑。弁山今日将条龟毛索子缚作一团。抛向山门外宝珠池浸杀了也。还有相救者么。如无。烦东禅长老为伊解交。

洛浦问僧近离甚处。曰荆南。浦曰。有一人与么去。还逢么。曰不逢。浦曰为甚么不逢。曰若逢即头粉碎。浦曰阇黎三寸甚密。

云门偃於江西见其僧。乃问还有此语不。僧云是。门云洛浦倒退三千里。

白岩符云。者僧应对有据。不妨许伊是个行脚师僧。为甚却向云门手里生被活埋。有人能於云门语下代者僧出一只手。山僧当与你个东瓜印。

洛浦临终告众曰。今有一事问你诸人。若道者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首座曰。青山不举足。日下不挑灯。浦曰是什么时节作者个语话。时有彦从上座对曰。离此二途请和尚不问。浦曰未在更道。从曰彦从道不尽。浦曰我不管你尽不尽。从曰彦从无侍者。祇对和尚。浦休去。至晚唤从至。曰阇黎今日祇对甚有来由。汝合体得先师意。先师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且道那句是宾。那句是主。若检得出。分付钵袋子。从曰彦从不会。浦曰汝合会。曰彦从实不会。浦喝出。乃曰苦苦。

洛浦既告众矣。至明日又僧举前话问浦。浦曰慈舟不棹清波上。剑峡徒劳放木鹅。

报慈遂征云。且道从上座实不会。为复怕见钵袋子粘着伊。

博山来云。将迁化之时托契於儿孙。其妙思天造。情怀自别。首座彦公大有出身之路。奈娱老者难以言句取则。若迹解求之。未免谙图索马也。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第七·居顶
  第十二卷·圆瑛
  卷第三(初诵之三)·佚名
   第九十一則 鹽官犀牛扇子·胡兰成
  佛说正恭敬经·佚名
  卷第九·佚名
  佛教与吾人之关系·太虚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二)·子璇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卷二·佚名
  彰所知论序·佚名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成大乘论·太虚
  卷第三十三·佚名
  来厦门之感想·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何处士失(得之集)·顾嗣立

    失字得之,昌平人。负才气,与高尚书彦敬、鲜于太常伯机同学为诗。家善织纱縠,日出买纱,骑驴歌吟道中,指意良远。尝有诗云:「一井当门冻,寒光照四邻。」又云:「我住东街北,钟楼在屋西。」其景象可知也。至正间,名公交荐,以亲老不就

  • 列传第二十二 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后主十一子·姚思廉

    世祖十三男:沈皇后生废帝、始兴王伯茂,严淑媛生鄱阳王伯山、晋安王伯恭,潘容华生新安王伯固,刘昭华生衡阳王伯信,王充华生庐陵王伯仁,张修容生江夏王伯义,韩修华生武陵王伯礼,江贵妃生永阳王伯智,孔贵妃生桂阳王伯谋。其伯固犯

  • 汉臣传第十八·欧阳修

    ○苏逢吉苏逢吉,京兆长安人也。汉高祖镇河东,父悦为高祖从事,逢吉常代悦作奏记,悦乃言之高祖。高祖召见逢吉,精神爽秀,怜之,乃以为节度判官。高祖性素刚严,宾佐稀得请见,逢吉独入,终日侍立高祖书阁中。两使文簿盈积,莫敢通,逢吉辄

  • 卷三十四·志第一·柯劭忞

      ○历一   △治历本末   自《三统术》以后七十余家,至郭守敬之《授时》,测验愈精,析理愈微,立数俞简信,可谓度越前古者矣。然曰月星辰之高远,而以一人之智力穷之,欲其事事物合,永无差忒,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明之《大统

  • 卷二百八·毕沅

      ◎元纪二十六 ∷起屠维单阏正月,尽旃蒙作噩十二月,凡七年。   ○顺帝   至元五年己卯,一三三九年   春,正月,癸亥,禁滥予僧人名爵。   二月,庚寅,信州雨土。   庚子,免广海添办盐课万五千引,止办元额。   集贤

  • ●卷一百九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   起绍兴八年十二月一日癸丑,尽其日。   太府寺丞某人再上书。   《书》曰:臣去年十月尝上收陈狂瞽之说冒千圣听继蒙睿恩召臣赐对擢臣太府今巳全年臣之说曰:臣闻天下事成败得失在理不在形形者

  • ◎职官十二·徐天麟

    ○告宁(休沐)告归。(高纪,高祖尝告归之田,李斐曰,休谒之名,吉曰告,凶曰宁,孟康曰,古者名吏休假曰告,汉律吏二千石,有予告,有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其告,赐得带绶印,将官属,归家治病,至成帝时,郡国二

  •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四·姚之骃

    花草门【二】芙蓉花万余 石林燕语温州江心寺文丞相祠有木芙蓉一本髙二丈干围四尺花几万余朶芙蓉屏 元朱徳润题芙蓉花屏诗芙蓉发靓妆絶艳秋江邉临风拂罗帏红裳拥三千着色妆 元宋褧诗芙蓉如妓绕横塘一叚秋容着色妆转

  • ●割台记罗惇曧·佚名

    台湾旧隶福建,称台湾府;后设台湾道。光绪乙酉,建行省,升淡水厅为台北府,设巡抚驻焉;闽浙总督实兼领台湾。刘铭传为巡抚,振兴百务:铁路、商轮、屯垦、开矿,新政备举。今日人所经营尽美者,皆本铭传之旧以为扩张者也。邵友濂继为巡

  • 卷二十四 太宗子孙之戮·李有棠

    〔萧玉事附〕废帝海陵庶人天德元年冬十二月,以太保宗本为太傅,领三省事。宗本,原名阿噜,太宗子。熙宗天眷三年封原王。初,宗幹谋诛宗磐,故海陵心忌太宗诸子。熙宗时,海陵私议宗本等势强,主上不宜优宠太甚。及篡立,猜忌益深,遂与

  • 谭献叙养·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二十六卷,余录十卷,吴尚书仲云先生遗着。文孙子修编修授乡里后生谭献,读竟,叙之曰:古者柱下之史,孔氏所访,太史公之所掌,汉初与丞相同尊。掌故之学,为千载表仪。凡夫德礼政刑,质文兴废,一朝设施,流及后世,有以观采损益,为

  • 大清国籍条例·佚名

    1909年第一章 固有籍第一条凡左列人等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地方均属中国国籍︰一) 生而父为中国人者二) 生于父死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三) 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第二条若父母均无可考或均无国籍而生于中国地方

  • 二年·佚名

    (丁未)二年大明嘉靖二十六年春正月1月2日○乙卯,知中樞府事尹元衡啓曰:「臣以戚里之人,濫參勳錄,位至從二品,今者大臣,以臣爲有功,而又陞正二品。爵命如此濫施,則恐朝廷名器,自此而不重也。請改正。」傳曰:「頃者宗社幾危,賴卿之力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二·陆淳

    唐 陆淳 撰鲁十二公谱并世绪第九鲁周公之国也周公武王之弟也始受封身留辅王室使子伯禽归国都于曲阜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卒子幽公宰立幽公为弟防所杀防立是为魏公魏公卒子厉公擢立厉公卒弟献公具立

  • 卷三十五·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五成公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公羊传】仲婴齐者何【疑仲遂后故问之】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齐【据本公孙】为人后者为

  • 歐陽東泅斃哀紀碑·欧阳竟无

    東,宜黃歐陽漸之子也。生三歲,以目視日而不 ,入裡社廟,視土偶人崢嶸而不惕,薄暮居空院,承塵走鼠,落其鼻,大聲誦咒。山中無可學,拾芋栗而已。其姊梁,年十七,歿江南,東乃于是歲辭家而至寧。是時,陳真如愛護之甚至。轉展寧滬間,入學校

  • 营造法式·李诫

    北宋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作法和工料定额的专著,我国古代第一部建筑法规。由北宋李诫于1100年编纂而成,1103年刊行。全书三十四卷,三百五十七篇,三千五百五十五条。书前有“看详”、目录各1卷。“看详”说明若干规

  • 公子牟子·魏牟

    一卷。原题周魏公子牟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魏公子牟,又称中山公子牟,战国时魏国人。据《列子·仲尼》记载:“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而悦。”晋代张湛为此作注说:“公子牟,文侯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