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处士失(得之集)

失字得之,昌平人。负才气,与高尚书彦敬、鲜于太常伯机同学为诗。家善织纱縠,日出买纱,骑驴歌吟道中,指意良远。尝有诗云:「一井当门冻,寒光照四邻。」又云:「我住东街北,钟楼在屋西。」其景象可知也。至正间,名公交荐,以亲老不就,年八十而终。得之诗集散亡,京兆杜伯原稍忆其所口授者叙而传之,蜀郡虞伯生为记其后。东平王继学曰:余识京师耆老多矣,所敬者惟张子正及何得之。得之最能为诗,充然有得,如宋陆务观,可传也。豫章揭曼硕尝过其故居,作诗有云:「心事巢由以上,文章陶阮之间。」 

感兴四首 

对酒 

招贾元播马德昌饮 

招畅纯甫饮 

老病 

暮吟 

野性 

击缶 

辞荐 

我醉 

饮酒 

方镜二首 

雨中睡起 

燕都杂题三首 

书怀 

寄畅淳甫 

绝句 

○感兴四首 

大宝隐于石,哲匠莫核真。猛虎走四野,尺草岂蔽身。昧者虎不见,投石安足珍。所以卞和泣,千载共沾巾。 

饮酒莫啜醨,结交当求知。论人先论行,相马不相皮。一谄余何敢,三谗亲亦疑。投身入屠钓,犹胜坐书痴。 

人皆欲富贵,我岂愿贫贱。青云一差池,如药弗瞑眩。幼学苦不多,夜思曾得半。今也发尽白,梳头雪满面。长恐愧乡闾,一朝死愚懦。 

渥洼骐骥儿,自有绝尘足。锦张 【一作障。】 过都门,飞采射众目。叹彼辕下姿,亦非驽骀物。世乏伯乐俦,谁识千金骨?所以荷蓑士,烟水日沦没。 

○对酒 

古人不我俟,不共此酒醇。此酒复易尽,不能俟后人。并世有不察,毕代若为亲。茫茫宇宙间,此抱难具陈。惟应空中月,分留大江滨。 

○招贾元播马德昌饮 

积雨释炎热,凉飙变清商。薄帷纳朝景,倏尔颓西厢。念我二三子,不来复一觞。言笑吐兰菊,芬芳粲中堂。仰慕不昨日,忽别若殊方。况各迫桑榆,何以永夕光。 

○招畅纯甫饮 

地白雪方作,城乌夜始啼。风枝久不定,达曙未能栖。长安多逆旅,客意势连鸡。岂不怀其宝,念子寒与饥。我瓮酒初熟,葡萄涨玻瓈。野老日无事,出望几千回。如何不见来,覆此红螺杯。 

○老病 

老病积渐来,筋力日觉堕。南园一步地,杖藜不能过。阶前宿雨晴,屋角红日大。不是卖花声,晓梦谁惊破? 

○暮吟 【一作归。】 

独老朝朝出,或醉暮未归。高树挂新月,山妻候柴扉。饮伴更相送,欲辞意难违。感此乡曲情,泪下忽沾衣。 

○野性 

野性等麋鹿,长林足游盘。焉知廊庙器,峨峨巍其冠。有时一壶酒,花下自成欢。妻孥尽辛勤,生理固其然。我今虽白发,敢不思古贤。 

○击缶 

不爱种松树,以我非长年。不爱种竹竿,以我无闲缘。所爱一杯酒,吟咏诗百篇。酒能陶我性,诗能俟采官。得达至尊听,可使黎庶欢。诗还开国初,政似结绳前。委事一二人,削此机务烦。万一洪荒地,无人拾马鞭。 

○辞荐 

平生疏懒性,发赤向人前。岂识为官贵,那贪处士贤。慈亲俱老大,稚子始狂颠。此日能完聚,称觞赖圣年。 

○我醉 

我醉焉知老,人扶不论家。鹤衫飘月练,乌帽堕风纱。是处相逢笑,醒来更自夸。神仙岂无有,死后上烟霞。 

○饮酒 

野人早起懒梳头,遥见青帘一日休。席破贪书曾废食,鸡鸣趋利得无羞。况兼老病将为鬼,那更居浮强作囚。但愿尊罍容我了,乌鸢蝼蚁任渠谋。 

○方镜二首 

凿地作方池,背带千花草。万磨愈不情,一照一回老。 

十八事舅姑,机杼任蓬首。照面不照心,照心妾不丑。 

○雨中睡起 

闭门连日雨霏霏,一醉谁忧生事微。睡起不知风色暮,北窗花气湿人衣。 

○燕都杂题三首 

画屏谁画一风帆,阻隔千山与万岩。不护楼头些子雨,使人春尽怯春衫。 

一夜春阴彻晓寒,玉山无奈酒杯干。青娥知有愁多少,狼藉妆奁懒对看。 

花市东边柳市西,矮堂一笑百金挥。如今踪迹无寻处,谷雨绵山燕子飞。 

○书怀 

野性长便云水居,城中有屋不如无。悭时因记人来往,多少红尘污白须。 

○寄畅淳甫 

思君不见费人思,何日人思能已时。又见鸾坡三月柳,数枝浓绿自丝丝。 

○绝句 

出门何路觅亡羊,日日红尘枉了忙。唤杀东斋赵夫子,不来看菊过重阳。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三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一百零六·彭定求
  程公许·唐圭璋
  荆溪林下偶谈卷四·吴子良
  余集目录二·乾隆
  卷304 ·佚名
  卷139 ·佚名
  巻六·刘履
  蓝涧集卷三·蓝智
  卷四十六·陈焯
  外集卷五·陈元龙
  卷五百五十八·佚名
  第一出·徐渭
  第二十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卓田·唐圭璋

      田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   好事近   三衢买舟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昭君怨   送人赴上

  • 第一齣~第十齣·许三阶

    第一齣 开宗【满庭芳】〔末上〕公子贤豪。将军义侠。论交意气纵横。伸寃廷诤。杖下死重生。远向岭南窜迹。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孤征边塞。苦。可汗雅重。赠女殷勤。恨谗言搆难。遁入胡尘

  • 卷15 ·佚名

    长沙郡人 题西山生祠壁 举世知公不爱名,湘人苦欲置丹青。 西天又出一活佛,南极添成两寿星。 几百年方钟间气,八千春原祝修龄。 不须列作生祠记,四海苍生口是铭。 常不轻 次杨梦锡雪后古梅正芳韵兼

  • 卷七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五 简文帝【二】 诗 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并序 以下四言】 窃以周成洛邑自流水以禊除晋集华林同文轨而高宴莫不礼具义举沓矩重规昭动神明雍熙锺石者也皇太

  • 逸句卷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逸句卷二草木胡栗赋【一作伤       汉故栗赋】蔡 邕树遐方之嘉木兮于灵宇之前庭通二门以征行兮夹阶除而列生弥霜雪而不雕兮当春夏而滋荣因本心以诞节兮挺青蘖之緑英形猗猗以艳茂兮似

  • 山谷外集诗注卷一·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一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溪上吟【并序 山谷生于庆历五年乙酉至嘉佑六年辛丑年十七据黄?年谱载赵伯山中外旧事云山谷少有诗名在叶县大名德州德平诗已卓絶後以史事待罪陈留偶自编退

  • 提要·林同

    (臣)等谨案孝诗一巻宋林同撰同字子真号空斋福清人祖瑑直宝章阁父公遇字养正荫补宁化尉以不忍违亲乞奉祠服阕调户曺不就自营精舎以居扁曰寒斋同其长子也与弟合字子常俱有隠操后元兵至福州抗节死之林希逸鬳斋续集中与其兄

  •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佚名

    卷六十 平定三逆方略提要   臣等谨案: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康熙二十一年奉诏修纂,恭纪平定逆藩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事。敬考实录以大学士勒德洪、明珠、李霨、王熙、黄机、吴正治为总裁官,内阁学士阿兰泰、达岱

  • 卷之六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三·阿桂

    三月丙子阿桂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臣】等查罗博瓦山峯一带业已攻开官兵随在可以相机直捣且距勒乌围日近贼势日形窘迫衞死防巢自必前来死鬭但贼人深知官兵精鋭异常而弓箭尤为所畏断不敢明来接仗必于夜间侵扰【臣】等先

  • 冯元兴、曹昂传·李延寿

    冯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人。从小有节操,被举荐为秀才。朝臣元叉很赏识他,元叉执掌朝政,引用他为尚书殿中郎,兼领中书舍人,并让他参与朝廷大事。他严于律己,态度谦恭,人们对他并不恼恨。元叉犯罪被朝廷赐死,冯元兴也被免去官职

  • 原强·严复

    今之扼腕奋舌,而讲西学,谈洋务者,亦知五十年以来,西人所孜孜勤求,近之可以保身治生,远之可以利民经国之一大事乎?达尔文者,英国讲动植之学者也。承其家学,少之时,周历寰瀛。凡殊品诡质之草木禽鱼,褎〔裒〕集甚富。穷精眇虑,垂数十

  • 卷二百十七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一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十八日江南安徽布政使【臣】石麟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於本年三月二十日到任将各项钱粮备细查得江

  • 十八年·佚名

    (丙辰)十八年大明正統元年春正月1月1日○丁卯朔,上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及群臣賀,竝如常儀。議政府進表裏及鞍馬,倭、野人亦參。倭人宗石見守,見禮樂文物之盛,與通事尹仁甫言曰:「予年六十餘歲,生長邊土

  • 第十章 6·辜鸿铭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络,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亵裘长;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辜讲孔子认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五[宋铭]·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三世东京惠林宗本圆照禅师法嗣东京法云寺大通禅师讳善本。姓董氏。颖州人也。白衣素行。清修励节。听习大经。顿入妙义。遂依东京显圣寺辑上人山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佚名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宋 施护等译

  • 观总相论颂·陈那

    观总相论颂(十一偈)陈那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