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歐陽東泅斃哀紀碑

東,宜黃歐陽漸之子也。生三歲,以目視日而不 ,入裡社廟,視土偶人崢嶸而不惕,薄暮居空院,承塵走鼠,落其鼻,大聲誦咒。山中無可學,拾芋栗而已。其姊梁,年十七,歿江南,東乃于是歲辭家而至寧。是時,陳真如愛護之甚至。轉展寧滬間,入學校者數年,學未得也。習染甚,體為之羸。東大恐,中夜憤悔,痛哭不可仰。熊子真挾與北學,幽燕水深土厚,不半年而體強。得友詹大權、王平叔、韓佯生諸君子,慨然有通中西學、超古先哲人之志。乃習德文,入滬同濟大學,為奮發權輿。誰知乎浴泳而溺以死哉﹗溺處,先有德人拉佩克者,同濟物理教員,于九年五月十八日溺,而東又于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溺也。東年十九,英挺有大志。同一時,許一鳴死于寧。先一月,黃樹因死于燕。皆能于玄學有發明。是歲也,倭人大難,橫死無慮數十萬人。吾如之何弗悲。徒碑以悲之無益,吾乃為東發愿,為一切眾生發愿︰

愿一切眾生,如舍利弗,智慧第一。若在重纏,登高臨深,曠野險 ,乘急戒急。或稍離縛,威儀庠序。除不得已,絕現神通,都無游戲。

愿一切眾生,永無溺事。人如魚游,水如空氣。鳧浮龍潛,過涉厲揭。耨池香海,康逵坦地。

愿一切眾生,匪徒無溺。罡威海嘯,山烈地坼,霎時惶惑,虛空逼塞,雉經刀藥,王難虫食,一切夭橫,永茲除祓。魔不得便,人不得隙。

愿一切眾生,匪徒不夭橫,首丘賢善,終其天年。預知時至,脫然須臾,如比丘入三禪。

愿一切眾生,心溺超度,淨六根三毒。情纏靈汨,虎耽獸欲,鬼謀神蠹。滔滔洶洶,稽天沉陸。莫大心死,毋矜身續。心海波平,溺事焉觸。

愿一切眾生,無冤無債。亦恩者平,非讎者快。三業清淨,祥光溢乎大宇,胡夷胡隘。

愿一切眾生,有恨皆消,無症不釋。滄桑精衛,胡倀胡厲。夢響影焰,飄何根蒂。蒼莽乘白雲,帝鄉且憩。

愿一切眾生,各安各居。烈火寒冰,誕育蠕孳。水府幽宮,友虯侶支。便大莊嚴,利樂熙熙。悲愿以有為。

愿一切眾生,普皆發愿,仗佛光力,及愿光力,無間幽獄,痛苦齊息。同發大愿,証等正覺。

愿一切眾生,生生世世,飫聞佛法,得值知識。無死無生,証大菩提,入大涅 ,永永元吉。

吾為東,吾為一切眾生,供養百千萬億無量阿僧祗三寶,直至成佛,圓滿此愿。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口奄。

民國十二年(1923)十一月某日歐陽漸撰並書

(原載《內學》第一輯,收于《歐陽競無先生內外學》第十五冊《競無詩文》)

猜你喜欢
  卷八·班固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韩非
  卷六 集景·陈继儒
  论语集説卷四·蔡节
  卷十九·魏了翁
  卷九·顺治
  卷九十二·顺治
  卷十四·王志长
  礼记要义卷第十三·魏了翁
  除狭第三十二·桓宽
  卷七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四·唐慧琳
  梵网合注卷第七·智旭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二·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善括·唐圭璋

      善括字无咎,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六世孙,江西隆兴人。孝宗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八年(1172),通判平江府。又为润州通判。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放罢。十年(1183),差知廉州,又放罢。十六年(1189),差知常州,被论凶暴,主管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张四维

    第十一齣 奇遇【步步娇】〔生上〕万里鹏程心何壮。羞杀千人长。须知执戟郞。灭楚封齐。勋业如翻掌。我岂健儿行。此身拟画在凌烟上。剑拂秋霜气吐龙。千夫岂可困英雄。大江一夜风雷起。方辨人间蛇与龙。自家蒙王将军

  •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范晔

    卫飒 任延 王景 秦彭 王涣 许荆 孟尝 第五访 刘矩 刘宠 仇览 童恢初,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

  • 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杂星气 史传事验)·房玄龄

    ○七曜 日为太阳之精,主生恩德,人君之象也。人君有瑕,必露其慝以告示焉。故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人君吉昌,百姓安宁。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日五色无主。日变色,有军,军破;无军,丧侯王。其君无德,其臣乱国,则日赤无光。日失色,

  • 越绝卷第一·袁康

      越绝外传本事第一   问曰:“何谓越绝?”“越者,国之氏也。”“何以言之?”“按春秋序齐鲁,皆以国为氏姓,是以明之。绝者,绝也。谓句践时也。当是之时,齐将伐鲁,孔子耻之,故子贡说齐以安鲁。子贡一出,乱齐,破吴,兴晋,疆越。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五年岁次乙丑 金熙宗亶皇统五年春正月丁未朔初行大朝会礼于大庆殿用黄麾仗三千三百五十人视东都旧仪损三之一辇出房不鸣鞭以殿狭也自建炎以来正至不受朝但宰臣率百官拜表称贺而已及太母还宫言者

  • 卷六 光武·王夫之

      〖一〗   昆阳之战,光武威震天下,王业之兴肇此矣。王邑、王寻之师,号称百万,以临瓦合之汉兵,存亡生死之界也。诸将欲散归诸城,光武决迎敌之志,诸将不从,临敌而挠,倾覆随之。光武心喻其吉凶,而难以晓譬于群劣,则固慨慷以争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正德三年六月丁卯朔升山西左布政使胡瑞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戊辰降监察御史陈玉为湖广布政司照磨玉照刷在京诸司文卷有埋没违错稽迟差错失差诸弊亦如例举劾瑾矫旨谓玉能举劾各官过失可擢然于公廉及有过者不分

  • 顺宗传·宋濂

    顺宗昭圣衍孝皇帝,名答剌麻八剌,裕宗第二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姓弘吉剌氏。至元初,裕宗为燕王,答剌麻八剌出生于燕王府。稍大,世祖赐侍女郭氏,后来娶弘吉剌氏为妃。至元二十二年(1285),裕宗去世,答剌麻八剌为皇孙,深受世祖钟爱。

  • 礼四三·徐松

    攒所景献太子攒所。嘉定十三年八月六日,皇太子薨。七日,礼部、太常寺言:「参酌已行典故:一、皇帝为皇太子薨服期,六宫并不从服。一、发哀日,于皇太子宫正厅之东设素幄,其幄系青素,令仪鸾司钉设排(辨)[办]。皇帝服皂幞头、白罗

  • 三传辨疑卷三·程端学

      桓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公羊曰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孔子作春秋明大义于天下未尝如人之意谓之即其事而见义则可谓之如其意则不可  谷梁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

  •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三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布施波罗蜜多无增无减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三藏圣教序并大般若经五十一卷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慧琳音  二仪(鱼羁反易上系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顾野王云二仪谓天地也法象也毛诗传云仪正也说文度也从人义声也

  • 卷第一百七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三如施设论说有五净居。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云何无烦天。谓无烦天一类伴侣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及已生彼

  • 曝书亭集[标点本]·朱彝尊

    别集。清朱彝尊撰。朱彝尊为 清初文学大家。工诗词古文,尤以词的成就为高。填词 标榜南宋词,推尊姜夔、张炎,讲究“句琢字炼,归于 醇雅”,偏于格律技巧,一般内容空乏,为浙西词派创 始人。诗长于古体,风格清峭苍劲,与

  • 雍正四川通志·黄廷桂

    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

  • 声律发蒙·杨林兰

    清杨林兰著。全书分东钟、支思、齐微、车鱼、模糊、皆来、真文、山寒、桓观、先天、萧豪、戈何、家麻、车遮、阳唐、庚青、尤侯、侵心、廉纤、缄函二十韵,每一韵有对文两则,前一则用平韵,后一则的前半部用仄韵,对文从

  • 尚论篇·喻昌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 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序之中,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