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忏文之三

身有罪尽忏悔已。归命礼三宝 志心劝请十方佛见在成道者。我请转法轮。安乐诸众生。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受命。我今投面礼劝请令久住 劝请已归命礼三宝 志心随喜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禅定惠从身口意生。去来今所有习学三乘人具足一乘者无量人天福众等皆随喜。随喜已归命礼三宝 志心回向我所作福业。一切皆和合为度群生故。正回向佛道。罪应如是忏。劝请随喜福回向于菩提。回向已归命礼三宝 志心发愿愿诸众生等悉发菩提心。系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复愿诸众生永破诸烦恼。了了见佛性由如妙德等。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白众生等听说寅朝清净偈 欲求寂灭乐。当学沙门法。衣食继身命。精粗随众等。今日寅朝清净各记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启佛及法事并依上文。

又黄昏偈 西方日已没。尘劳犹未除。老病死时至。相看不久居。念念催年促。犹如少水鱼。劝诸行道众。修学至无余。

中夜无常偈 众等各各观身处。骨肉巾皮相浮坚。地水火风假成身。四大分散元无主。一函臭肉变成疽。散分烂[火*褱]从灰土。

后夜无常偈 时光千流转。忽至五更初。无常念念至。恒与死王居。劝诸行道众。修学至无余。

六根忏 我等自从无量劫恒被六贼欺。居一相之中而共生分别。眼根常爱色。耳分别音声。鼻惑著余香。舌镇贪诸味。身常乐受触。意相遍攀缘。犹斯颠倒心固。沈轮生死海。忏悔已归命礼三 愿我等从今日乃至证菩提。六贼恒为成六通。三毒变为三解脱。同一真如平等惺。不舍生死证涅槃。恒于六趣济群生。共证如来无上道。

志心发愿 愿我眼根常见佛。愿耳恒闻说法声。愿鼻不嗅一余香。愿口常诵波罗蜜。愿身不染诸邪境。愿意不攀有相缘。愿心能除烦恼贼。愿我恒到涅槃城。我愿众生尽成佛。我愿普证涅槃因。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

听说知时无常偈 色情若不住。草动染诸尘。随缘遍六趣。刹那不系停。知身如电影。悟趣若浮云。了知心本净。回愿入真门。

猜你喜欢
  卷下·佚名
  后序·佚名
  (附)千嵓长禅师示众·佚名
  卷首·心圆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八卷·安慧
  翻译名义集卷第九·法云
  卷二十四·赜藏主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一·佚名
  卷第四·霁仑超永
  增集续传灯录序·南石文琇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卷下·书玉
  附錄十誦比丘衆學法三本類勘表·欧阳竟无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佛说七处三观经·佚名
  温室经义记·慧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火车擒住轨·徐志摩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月台袒露着肚子,象是罪恶。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三两个星

  • 卷三百六十下·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下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八十下 朱克诚 水 浩浩无津际杳溟烟波何处望蓬瀛冯夷银屋千层迥汉使星槎一叶轻盈缩应随天地化奔流不尽古今情万方共喜风涛息四海弦歌讃圣明 尘 一骑

  • 列传第十五 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 孔奂 萧允弟引·姚思廉

    谢哲,字颖豫,陈郡阳夏人也。祖朏,梁司徒。父譓,梁右光禄大夫。哲美风仪,举止酝藉,而襟情豁然,为士君子所重。起家梁秘书郎,累迁广陵太守。侯景之乱,以母老因寓居广陵,高祖自京口渡江应接郭元建,哲乃委质,深被敬重。高祖为南徐州刺

  • 卷六·秦四·佚名

    秦取楚汉中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曰:“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公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

  • 卷五十五·宋·蒋一葵

    【徽宗佶】 〔道院上章,册帝为教主道君皇帝。〕 徽宗即位,下诏求直言,及上书与廷试直言者,俱得罪。京师有谑词云:“当初亲下求言诏,引得都来胡道。人人招是骆宾王,并洛阳年少。自讼监宫并岳庙,都教一

  • 卷十二·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九 汉臣 荀爽 黄琬 杨彪 谨案荀爽传阙 黄琬字子琰江夏安陆人也少失父早而辨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

  • 第二节买卖·佚名

    第一卖糖间内器椇字立卖糖间内器椇字人张汝襟,缘上年振作白糖间生理,有明买过旧大水桶五尸、旧■〈石屚〉碢内有破裂,计壹千参佰个、杉旧糖柜参张、旧■〈石屚〉菜■〈木量〉壹枝;以上计本银玖拾贰元。今欲别图生业,愿将此

  • 卷三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齐太公世家第二【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 者以天齐】          史记三十二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

  •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林语堂

    蘇東坡單槍匹馬隻身奮鬥,打算改革吏治,他算失敗了。他看到一次饑荒將至,他要朝廷預做防備,在這一方面他沒有成功。不過,由於他奮戰不懈,對抗下兩年的陰慘的鬼影,他是把老百姓從王安石新政的惡果中救了出來。據蘇東坡說,幾百萬

  • 卷十二 平帝纪 第十二·班固

    (汉平帝刘衎)【原文】孝平皇帝,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卫姬。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寿二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诏曰:“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其上印、绶,罢。”贤即日自杀。新都侯王葬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秋七月,遣车骑将军

  • 程颐传·脱脱

    程颐,字正叔。十八岁的时候,上书朝廷,希望皇上诏令罢黜世俗的说教,以王道作为本心。游历太学时,听见胡王爰问他的学生,颜子喜欢什么学问,程颐于是回答说:“学习是为了要达到圣人的‘道’的境界。可以通过学习圣人而达到其境界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大广智不空译摩诃毗卢遮那遍照薄伽梵。游法界宫与寂光海会俱。自受法乐从如来寿量金刚下大悲胎藏。说自证偈言。归命本觉心法身  常住妙法心莲台本来具足三身德  三十七尊住心城普门尘数诸三昧  远

  • 第七十九章 筑造其他之林园·佚名

    [普罗伽玛婆夫]王,使都人无困难得之一切必需品,各处营设林园,(一)人民之所悦之[王]具花果,植饰数百之树林,造名为兰达那[欢喜]林园,(二)植那利启罗(椰子)[树]、庵罗[树]、巴那沙[树]、普伽(槟榔子)[树],多罗树及其他,各数十万支,(三)从其意义而与其名故

  • [第四品]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七九四十八界者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所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也。总说分七九五眼是眼界耶?眼界是眼耶?耳是耳界耶?耳界是耳

  • 春草斋集·乌斯道

    十卷。《附录》一卷。明乌斯道(约1367前后在世)撰。乌斯道,字继喜,浙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荐起知石龙(今象州)县,后调江西永新。因坐事谪戍安徽定远,寻放还。著有《秋吟稿》、《春草斋集》。《千顷堂书目》虽载《

  • 戏瑕·钱希言

    三卷。成书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书名取《文心雕龙·正纬》篇:“尹敏戏其深瑕,张衡发其僻谬”义。是书多关考证。自序谓:“见有沿袭舛误者,随事随摘,随摘随记。”所考之事,举凡姓氏称谓,风俗礼仪,泛杂不论,艺文事类亦甚多。作

  • 太乙金镜式经·王希明

    十卷,唐王希明撰。此书系奉敕之作,故书中行文往往自称“臣”;而今本推“太乙”积年有至宋景祐元年者,显然后人有所增入,已非王作之旧。《汉书·艺文志》“五行”类有《泰一阴阳》二十三卷,即太乙术家之书。其书早佚。

  •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鹫峰,频婆娑罗王子请问佛号功德?佛以十方各一佛名答之,并出夙愿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