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天台山中有一老师。年可九□□□□□□□神悲哭眼中泣血唱言。苦□□□□□□□弟子惠通合掌顶礼。眼中泣泪□□□□□灾难如何得免。师报言惠通。□□□□□□众生亡没普念弥勒□□□□□□□已比相相魏之地。正在其中愚□□□□□□□三月四月鬼兵乱起无边无际。八月九月□□□末劫众生行善鬼兵自灭。天地黑闇得免□写一本免一门。写两本免六亲。写三本免一村。流传者是弟子。谤此经者。入阿鼻地狱无有出期。见此经不写者灭门。至心读诵者得成佛道。

  黑风西北起  东南兴鬼兵

  永常天地闇  何得心□□

  先须断酒肉  贪嗔更莫生

  人能慎此事  佛道一时□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一卷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七卷·宝亮
  卷七·佚名
  三唤四唤·佚名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覆彭宣传部长电·太虚
  卷第十五·白岩净符
  答徐恒志问(二则)·太虚
  卷八·性音
  序·佚名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佚名
  隱元禪師語錄序·隐元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四·善月
  新编林间后录 全文·惠洪
  祖庭事苑卷第二·睦庵善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写给导演者·老舍

    首先我要说明:对于话剧的一切,我都外行,我之所以要写剧本是因为(一)练习练习;(二)戏剧在抗战宣传上有突击的功效。因此,我把剧本写成,自己并不敢就视为定本,而只以它为一个轮廓;假若有人愿演,我一点也不拦阻给我修改。导演者改动剧

  • 提要·王恭

    臣等谨案草泽狂歌五卷明王恭撰按恭所作三集鳯台清啸已不传故千顷堂书目有其名而阙其卷数范氏天一阁所藏仅存其白云樵唱而无此集此集出自秀水汪氏葢几佚而仅存也大致与白云樵唱相近而中年所作情思较深静志居诗话尝摘举

  • 卷一百九十一·徐世昌

    孔祥淑孔祥淑,字齐贤,曲阜人。保山浙江巡抚刘树堂室。有《韵香阁诗草》。读史鸿濛判天地,清辉并日明。仪型孚万国,端由内化成。早朝警永巷,失德误倾城。法戒昭古鉴,尚论贵持平。燕私苟不忝,千载流芳声。诞降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九·杨仲良

      徽宗皇帝   收复湟州   崇宁二年正月丁未,东上閤门副使、新知岢岚军王厚权发遣河州,兼洮西沿边安抚司公事。   此据王厚奏议。正月二十八日状云:『二十七日,奉敕授前件着遣。』今用之。去年十二月八日迁閤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五月辛亥朔大学士沈一贯等言御史乔应甲等奉差已久印信已领计日辞朝值妖书事起特留缉问今罪人正法狱事已讫臣等悬念四方深忧治纪各差事重难以久旷伏乞允发遣行未报○以蓟镇副总兵王国栋为洮岷副总兵浙江温

  • ●后鉴录中·谢蕡

    一名刘瑾,年六十岁,係陝西西安村兴平县人。原任司礼监,今降奉御。自幼淨身,景泰年间选入皇城乾清官答应。历陞内官监太监。正德元年十月内,蒙改司礼监办事,荷蒙委以腹心,整理庶务。瑾要得任意欺罔,专权纳贿,虑恐人心不服,难以行

  • 卢象升传·张廷玉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祖父卢立志,曾做过仪封知县。象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他考中天启二年(1622)榜进士,初任户部主事。经员外郎,之后升为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京师戒严,象升招募了一

  • 林润传·张廷玉

    林润,字若雨,莆田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临川知县。因事到南丰,敌寇突然到来,林润谋划却敌之计。征授为南京御史。严世蕃置酒召来林润,林润谈辩风生,严世蕃内心忌惮他。酒席散后,严世蕃叫人对林润说:“严侍郎谢君,无

  • 务本 第二·王符

    凡为治之大体〔二〕,莫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三〕。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四〕,以正学为□〔五〕。民富乃可教〔六〕,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七〕,学淫则诈伪〔八〕,入学则不乱〔九〕,得义则忠孝。故明君之法,务

  • 第十三章 30·辜鸿铭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辜讲孔子说:“让没有经过初步训练的百姓上战场,这是在出卖他们。”

  • 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第六分缘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刍众四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

  •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一尔时善现便白佛言:住有想者若无顺忍亦无修道得果现观。住无想者岂有顺忍若净观地广说乃至若如来地若修圣道依修圣道断诸烦恼。由此烦恼所覆障故尚不能得声闻独觉相应法地。况入菩萨正性离生

  • 论母·佚名

    论之论母[百二十二门][A. 三法门(Tika)二十二门]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乐受相应法.苦受相应法.不苦不乐受相应法异熟法.异熟法法.非异熟非异熟法法已取顺取法.不已取顺取法.不已取不顺取法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不顺

  • 梅村居士拟寒山诗序·中峰明本

    梅村居士拟寒山诗序寒山诗非诗也无意于诗而似诗故谓之寒山诗梅村居士拟寒山诗若千首警醒世迷发明大道声响意为无非似寒山者以无意于寒山故能似寒山也居士素工诗老而逾妙笥中稿计不下数千篇为李为杜为王为孟为陶为谢

  • 华阳集·张纲

    宋人张纲(1083—1166)撰。四十卷。纲字彦正,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一作金坛人)。大观政和间试舍法三中首选。除太学正,迁博士,累官给事中。初与蔡京、王黼不合,南渡后与秦桧不合,致仕。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读。终

  • 皇甫司勋集·皇甫汸

    明代诗文别集。皇甫汸(字子循,号百泉)著。皇甫著述甚丰,诗文有《政学》、《还山》、《奉使》、《寓黄》、《家居》、《南都》、《禅柄》、《澶州》、《栝州》、《南中》、《山居》、《副京》、《来凫》、《司勋》、《

  • 道德真经次解·佚名

    二卷。无名氏撰。此书作者经遂州,见龙兴观石碑上刻有《道经》、《德经》二经,与今本有别,并且全无注释,错字颇多,意义相背,所以作此书。此书 《道经》注下称: “此本 (作者所据传本)与旧本虽不同,自有义理,细而义论,

  •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说般若之一百八名及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