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母

论之论母[百二十二门]

[A. 三法门(Tika)二十二门]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乐受相应法.苦受相应法.不苦不乐受相应法异熟法.异熟法法.非异熟非异熟法法已取顺取法.不已取顺取法.不已取不顺取法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不顺杂染法有寻有伺法.无寻唯伺法.无寻无伺法喜俱行法.乐俱行法.舍俱行法见所断法.修所断法.非见非修所断法见所断因法.修所断因法.非见非修所断因法流转法.还灭法.非流转非还灭法有学法.无学法.非有学非无学法小法.大法.无量法小所缘法.大所缘法.无量所缘法劣法.中法.胜法邪定法.正定法.不定法道所缘法.道因法.道增上法已生法.不已生法.当生法过去法.未来法.现在法过去所缘法.未来所缘法.现在所缘法内法.外法.内外法内所缘法.外所缘法.内外所缘法有见有对法.无见有对法.无见无对法

以上三聚

[B. 二法门(Duka)百门]因法.非因法有因法.无因法因相应法.因不相应法于因法为有因.于有因法为非因于因法为因相应.于因相应法为非法于非因法为有因为无因[以六种是因类]

以上因聚有缘法.无缘法有为法.无为法有见法.无见法有对法.无对法有色法.无色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所识法.非所识法

以上小中双漏法.非漏法有漏法.无漏法漏相应法.漏不相应法于漏法为有漏.于有漏法为非漏于漏法为漏相应.于漏相应法为非漏于漏不相应法为有漏为无漏

以上漏聚结法.非结法顺结法.非顺结法结相应法.结不相应法于结法为顺结.于顺结法为非结于结法为结相应.于结相应法为非结于结不相应法为顺结为非顺结

以上结聚系法.非系法顺系法.非顺系法系相应法.系不相应法于系法为顺系.于顺系法为非系于系法为系相应.于系相应法为非系于系不相应法为顺系为不顺系

以上系聚暴流法.非暴流法顺暴流法.非顺暴流法暴流相应法.暴流不相应法于暴流法为顺暴流.于顺暴流法为非暴流于暴流法为暴流相应.于暴流相应法为非暴流于暴流不相应法为顺暴流为非顺暴流。

以上暴流聚轭法.非轭法顺轭法.非顺轭法轭相应法.轭不相应法于轭法为顺轭.于顺轭法为非轭于轭法为轭相应.于轭相应法为非轭于轭不相应法为顺轭为不顺轭

以上轭聚盖法.非盖法顺盖法.非顺盖法盖相应法.盖不相应法于盖法为顺盖.于顺盖法为非盖于盖法为盖相应.于盖相应法为非盖于盖不相应法为顺盖为不顺盖

以上盖聚取着法.非取着法已取着法.非已取着法取著相应法.取着不相应法以取着法为已取着.以已取着法为非取着以取着不相应法为已取着为非已取着

以上取着聚有所缘法.非所缘法心法.非心法心所法.非心所法心相应法.心不相应法心相杂法.心不相杂法心等起法.心非等起法心俱在法.心非俱在法心随转法.心非随转法心相杂等起法.心非相杂等起法心相杂等起俱在法.心非相杂等起俱在法心相杂等起随转法.心非相杂等起随转法。内法.外法所造法.非所造法已取法.非已取法。

以上大中双取法.非取法顺取法.非顺取法取相应法.取不相应法于取法为顺取.于顺取法为非取于取法为取相应.于取相应法为非取于取不相应法为顺取为非顺取。

以上取聚烦恼法.非烦恼法顺杂染法.非顺杂染法已杂染法.非已杂染法烦恼相应法.烦恼不相应法于烦恼法为顺杂染.于以顺杂染法为非烦恼于烦恼法为已杂染.于已杂染法为非烦恼于烦恼法为烦恼相应.于烦恼相应法为非烦恼于烦恼不相应法为顺杂染为非顺杂染。

以上烦恼聚见所断法.非见所断法修所断法.非修所断法见所断因法.非见所断因法修所断因法.非修所断因法有寻法.无寻法有伺法.无伺法有喜法.无喜法喜俱行法.喜不俱行法乐俱行法.乐不俱行法舍俱行法.舍不俱行法欲缠法.非欲缠法色缠法.非色缠法无色缠法.非无色缠法所摄[系]法.非所摄法出法.不出法定法.不定法有上法.无上法有诤法.无诤法。

以上残余二法

经之论母[四十二门]明分法.无明分法电光喻法.金刚喻法愚法.贤法黑法.白法苦行法.非苦行法增语法.增语道法词法.词道法施设法.施设道法名及色无明及有爱有见及无有见常见及断见有边见及无边见随前边见及随后边见无惭及无愧惭及愧恶言及恶友善言及善友入罪善巧及出罪善巧入定善巧及出定善巧界善巧及作意善巧处善巧及缘起善巧处善巧及非处善巧质直及柔和堪忍及可乐和顺及供养不护根门及食不知量能护根门及于食知量失念及不正知正念及正知思择力及修习力止及观止相及勤励相勤励及不散乱破戒及破见具戒及具见净戒及净见见清净及如见精进于顺厌处厌与厌者之如理精勤于善法不喜足.于精勤不被遮止明及解脱尽智及无生智

猜你喜欢
  欢送日本佛教访华团致词·太虚
  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二·安慧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唐慧琳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湛然
  佛说无上依经卷上·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五·智升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四(本)·窥基
  佛学与宗教哲学及科学哲学·太虚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世友
  卷一百四·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八·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五·欧阳竟无
  一 蛇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839_1 【寄郑谷郎中(一作住襄州谒郑谷献诗)】齐己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自封修药院,别扫著僧床。几梦中朝事,依依鹓鹭行。   卷839_2 【归雁】齐己   塞门春已暖,连影

  • 刘一止·唐圭璋

      一止字生简,湖州归安人。生于元丰二年(1079)。宣和三年(1121)进士。绍兴初,召试,除秘书省校书郎,历给事中。二十二年(1152),秘阁修撰致仕,进敷文阁待制。绍兴三十年(1160)卒,年八十二。有苕溪集。   洞仙歌   细风轻雾,锁山城

  • ◆陈学士基(夷白斋稿 夷白斋外稿)·顾嗣立

    基字敬初,临海人。受业于黄侍讲溍,从至京师,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几获罪,引避归。奉母入吴,以教授诸生。南州用兵,起行枢密院都事,转浙江行省郎中,参张士信军,进参太尉府军事。太尉称王,基独谏止,将杀之。不果。超授内史,迁学

  • 李羣玉诗后集目録·李群玉

    巻一仙明洲口号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送隐者归罗浮献王中丞赠元复中秋广江驿示韦益九日越台中秋越台防月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许侍御题松石联句伤友法性寺六祖戒坛东湖【二首】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湖阁晩晴寄

  • 人物·田汉

    李成——金先锋,汉人降金者。银珠——金先锋。哈吉蒂——金将。撒离喝——金将。完颜——金军师。蒲鲁喝——金寇西线元帅。阮复成——老渔民

  • 雍熈乐府卷之八·郭勋

    南吕宫一枝花      灯词皇都锦绣城江左繁华地累朝天子阙万载帝王基水秀山竒百姓多豪贵庄农禾稼齐幸遇着盛世明时端的是豊年稔嵗梁州喜泥牛碎鸿钧气转碧天轮斗柄寅回凤城元夜堪人意一轮寳鉴万颗星垂灯光相映月色

  • 卷五百十五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庚子朔,夏國遣使謝罪,見于崇政殿。其表辭曰:「伏念臣國起禍之基,由祖母之世。蓋大臣專僭竊之事,故中朝興弔伐之師。因曠日以尋戈,致彌年而造隙。尋當冲幼,繼襲弓裘,未任國政之繁難,又恐

  • 卷三·温大雅

      起攝政至即真日凡一百八十三日  義寧元年冬十一月甲子,少帝以帝爲丞相,進封唐王,位在王公上。以武德殿爲丞相府,改「教」稱「令」。萬機百度,禮樂征伐,兵馬糧仗,庶績羣官,並責成於相府。惟郊祀天地,四時禘祫奏聞,帝固辭不

  • 卷二十五·佚名

    七月十三日(戊寅),常青、恒瑞同奏言:贼匪侵扰诸罗之盐水港等处,臣等当派总兵魏大斌等带兵一千五百名应援;讵南路贼匪闻知郡北一带有贼已分派官兵前往,胆敢于十八日卯刻纠伙约七、八千围绕大营三面;又有贼三、四千攻犯府城小南

  • 尧雄传·李延寿

    尧荣之子尧雄,字休武,年轻时骁勇果敢,轻财物重义气。官至燕州刺史、平城县伯。他跟随尔朱兆与齐国的神武帝作战,败于广阿,率领本部军队占据定州归降神武帝。他的堂兄尧杰为尔朱兆的沧州刺史,也派使者来降。神武帝因为看他们

  • 卷一百八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七 朱批李玉鋐奏摺 雍正八年五月初二日福建按察使【臣】李玉鋐谨 奏本年三月初四日福建将军【臣】阿尔赛传【臣】至署宣 旨福建按察使李玉鋐进摺交大学士蒋廷锡转奏钦 此随望 阙叩头

  • 卷十四·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十四     宋 黄伦 撰征惟仲康肇位四海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侯承王命徂征无垢曰此时羿假王命以号令天下侯之掌六师岂曰王命是羿引侯为心腹故假王命付兵权以为已役也

  • 海王第七十二·管仲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藉于台雉何如?”管子对曰:“此毁成也。”“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吾欲藉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吾欲藉于人,何如?”管子对曰:“此隐情也。”桓公曰:“然则

  • 卷首·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首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孙景烈朱子曰此专以天道明干义又析元亨利贞为四德以发明之而此一节首释元义也大哉叹辞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之大始故万物

  • 卷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如来所游居土。於宝严净巍巍道常悉是正觉之所建立。大德庄严而依积累神妙行业。成佛报应诸菩萨宫。宣扬无量如来变化。入无底慧游於殊胜。心怀悦豫。剖判普等。所修圣行。谘嗟当来。无际功勋名称无限。

  • 清代台湾职官印录·佚名

    本书集刊清季台湾文武机关官印一百六十三颗,用红色套印。所集官印,共分四大类,计有印十八颗、关防一百二十五颗、钤记十八颗及戳记二颗;并在各印底下,刊注印文。从此种官印,可以窥见当时一部分机关之性质或其特定任务。

  • 立宪法议·梁启超

    实行立宪政体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一直追求的政治目标。梁启超是第一位明确提出宪政目标并筹谋一整套实施方案的人。他于1901年6月在《清议报》上发表《立宪法议》一文。文章指出,宪政就是实行有限权力的政治,人各有权,权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