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六目録【九十三字】满江红【下】刘儗【二首】岳珂王千秋【二首】刘圻父陆游【二首】刘过杨炎【二首】黄机【二首】戴复古毛幵【二首】洪咨夔郭应祥 
- 全唐诗补逸卷之七吉逾吉逾,建中贞元间人,官范阳县丞。诗一首。 【(《全唐诗》无吉逾诗)】题云居上寺并序辛酉岁秋八月,仆与节度都巡使王潜、墨客轩辕伟、仆犹子騊駼、播、潜息益同跻攀于此,勒四韵于后。到此花宫里,观身火 
- 卷四十六山阴陆游诗五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扶杖村东路。秋来始此回。寒鸦盘阵起。野菊卧枝开。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房湖八千里。哪得尺书来。将军行将军入奏平燕策。持笏榻前亲指画。天山热海在目中。下殿即日名烜 
-   ◎宋纪一百二十七 ∷起旃蒙赤奋若正月,尽强圉单阏十二月,凡三年。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十五年金皇统五年   春,正月,丁未朔,初行大朝会礼于大庆殿,黄麾仗三千三百五十人,视东都旧 
-   義宗皇帝在位十有一年,傷王室之浸微,先朝之積弊,吏政失於苛細也,不破法以情。將士利於征戰也,不逞兵以忿。朝臣有罪,則薄示降罰,未嘗妄戮一人。母后無宮,則略加補修,未嘗輒營一殿。而又敦崇儒術,遴選武臣,罷獵地以裕民,開經筵 
-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二宋 张九成 撰滕文公章句下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防其元孔子奚取焉取 
-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己亥朔上在通州○巡按直隶御史叶忠上行在所曰乃者宁藩不道 陛下赫然震怒降诏亲征以万乘之重下侵一将之事识者固以为非策矣幸而天祐 社稷元凶就擒此亟宜振旅还师之时也顾乃经岁未返道路若于候迎公私疲 
- 傅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弘仁,是宋朝的太常。祖父傅琰,齐朝时任山陰县令,有治国才能,从县令提升为益州刺史。父亲傅岁羽,天监年间,历任山陰、建康县令,亦有能干的名声,官做到骠骑咨议。傅岐起初是国子明经生,入朝做官时任 
-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子大夫以君命辱在弊邑之地,施贶寡人,寡人受贶矣,愿有私问焉。”晏子巡遁而对曰:“婴,北方之贱臣也,得奉君命,以趋于末朝,恐辞令不审,讥于下吏,惧不知所以对者。”吴王曰:“寡人闻夫子久矣,今乃得见,愿终其问。” 
-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     元 朱公迁 撰纲领	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言为诗【辑録朱子曰按关雎之序其间有统论诗之纲领者数条乃诗大序宜引以冠经首使学者得以考焉又曰大序言之已然亦有不满人意处 
-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之六尔时具寿善现复告天帝释言:憍尸迦。汝先所问菩萨摩诃萨所行般若波罗蜜多。当於何求者,憍尸迦。菩萨摩诃萨所行般若波罗蜜多。不应於色求。不应於受想行识求。不应离色求。不应离受想行识求。 
- ──十三年春作──比年来藉国中学佛士夫之力,余于佛教所期兴革之事,直接间接,举办不一。然余志行之所在,将奉之以尽此一报身而为长劫修菩萨道之资粮者,恐尚有未喻。兹值海潮音第五年发刊之始,特为拈出,供海众之论究焉。昔仲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宋 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上(并序)大宋余杭沙门释元照撰出家之士禀戒为体聚法居身。行必据体而修。故因名随行身必称法而动。故果号法身。诚由发趣有宗依因得所故也。且夫一识元明垢净叵得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大造纳息第一之二大种所造处。几有见。几无见。问何故不问几有色几无色。答彼作论者意欲尔故。随彼意欲而造论。但不违法性便不应 
- 文别集。南宋欧阳守道撰。二十七卷。守道初名巽,字公叔,一字迂文,人称巽斋先生,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少孤力学,以德行为乡郡儒宗。淳祐进士, 授雩都主簿。以丁忧归,后累迁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此集系从《永乐大典 
-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协助下开始编著,1898年正式刊行。共二十一卷。书中阐发“托古改制”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言行,来宣传自己 
- 一卷。清宋翔凤撰。翔凤字于庭,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嘉庆举人,官知州。其精心于经学,著有《大学古义说》等。此书为论词之作,只有十六则,颇有独得之处。主要为辨正性的文字,如辨古石刻 〔洞仙歌〕 为南宋人伪托,辨秦观〔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