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西洋之提议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京都大谷大学讲──
今日承贵校之招,来与诸君讲演,此是一件最难得之机会。适承贵校长过于奖饰,实深惭赧!近代中国佛教虽有复兴趋势,而私心犹以为如泉始流,恒欲觅一普及佛法之道。此次在上海未首途赴日之前,自心中抱有两种观念,其观念的动机,觉得近世纪世界之混乱,皆为世人的盲目扰动,若无最高无上之佛学为之指导,则永无澄本清源之日。此次参观贵国社会,使鄙人所抱两种观念皆认为满意:
一、中国佛教,向来自蔽,故佛法在中国虽已历二千余年,而朝野上下人士,能理会而深信者,实寥若晨星。鄙意即在如何使佛法普及,使世界人能知佛法为人生之需;故近年来对于宣传佛法之事业,努力为之。而所办之事业,在贵国十年前已一一具足,甚至净土真宗一派所办者,亦应有尽有,此实使鄙人最满意而羡慕者。此行既抱有以佛法感化世人之观念,到贵国后,对此事极为注意,今番由神户而东京,由东京而名古屋、福井乃至京都,社会之制度上,人民之风俗上,受佛法之影响最深切而信仰最浓厚者,莫如京都。而京都佛教徒所办之社会事业,最多而成绩最有可观者,为净土真宗之东本愿寺。而东本愿寺对于社会事业之侧重者,尤在教育。而教育机关之最有精神者,则为贵大学。故能使京都人民精神上受佛法影响最钜者,亦为贵大学。今日参观贵大学及京都社会人众之于佛教关系,能与鄙人谋佛法普及当从教育著手之一确证。
二、普及佛法之后,藉以引人入胜者,厥惟像教。鄙人七年前曾到贵国一次,略瞻各处古物,自心中常以为日本是收藏中国文化之宝藏。近年来日本文化,又转而趋于西洋,廓而充之,可谓收藏世界文化之宝藏也。此次赴日本之东亚大会,即为瞻仰世界文化宝藏而来。盖贵国于各文化之能保存永久,即由贵国天皇二千余年之一统未断,此世界各国所无者。又自圣德太子制宪而后,政教协力,使佛法得由政府护持而放大光明,此亦东亚各佛教国所无。贵国既有此两种特点,故能收藏世界文化。以鄙人观之,日本之收藏世界文化,有如佛法中所谓之阿赖耶识,常相续而恒随转,故于世界文化,能收拾而宝藏之。鄙人此次参观所及,如永平、法隆、东大等院寺所藏古物之多,及贵大学所藏梵文、巴利文、英文、藏文等书籍之富,足以惊人。又中国频年新文化丛书之译本,多取自贵国;近来西洋各国所有之英文佛书,亦去自贵国,由斯鄙人对于贵国佛教有两种希望;一、日本能为佛教重镇,为世界文化之光明幢。而贵国佛教各大学对于英文、巴利文特为注意,故能负传布佛法于世界之责者,亦为贵国。而贵大学又以欧文最著,将来日本向西洋宏法,亦惟贵大学之马首是瞻。所谓大谷,换言之即大口,吞吐十方,镕世界为佛教之国。二、前谓世界混乱,为世人之盲目扰动,非最高佛学与以破斥难有澄本清源之日。贵国为佛化新起之秀,亦世界文化宝藏,而贵大学又为净土真宗所办之最高学府,将来不难以佛法真光,化混乱的世界各国为弥陀依正庄严之净土!人能宏道,愿与诸君共勉之!(满智记)(见海刊第六卷第十二期)(附注)原题“京都大谷大学讲演词”,今改题。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四·澄观 卷第三十三(学声闻道诸国太子部下)·宝唱 成唯识论 第五卷·护法 卷第三十·志磐 卷第十八·佚名 卷第三十七之下(露字号)·朱时恩 卷七十九·佚名 第二章 妙臂王时代·多罗那他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圆悟克勤 维摩经抄·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十·佚名 卷十一·佚名 宝峰英禅师·惠洪 卷五百六十五·佚名 卷六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