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慈尊五论颂合刊序

华文古译慈尊之论本,曰辨中边颂,曰大乘庄严经颂,曰释金刚般若颂。广论则为瑜伽师地;而地持、决定藏、王法正理皆此中一分,且菩萨地亦摄大乘经庄严。至诸教名义决定论,释唵吽等字,别属密部。奘三藏曾传分别瑜伽未译,虽有究竟一乘宝性论,乃题坚慧菩萨造,故与今据西藏所传之慈氏五论,大相迳庭。盖藏文瑜伽师地系无著菩萨作,非出慈尊所说,亦不闻有释金刚颂,而宝性论颂则传是慈氏造。今得法尊苾刍译出现观庄严及办法法性,而考辨法法性似即分别瑜伽。于是藏传五论,华文大备。然慈尊唯造颂而释文皆出论师,故义颇不一。今合刊五论颂为一本以存其朴。条贯而编次之,表提其纲领如左:

  现观庄严………通明大乘法──多说平等性    辨法法性………特明境唯识──兼说平等性差别相    辨中边…………特明三自性──兼说平等性差别相    大乘庄严经……特明七八识──多说差别相    一乘宝性………特明如来藏──多说佛功德

然此亦略据其偏胜相以言耳,其实皆一味大乘也。但如来藏义,幽玄难晓,又为隋、唐以来台、贤、禅共所崇最,此除如来藏经、宝性论专说外,亦见楞伽、厚严及法界无差别诸经论──起信、楞严多诤,兹姑不列──,而与“佛性”义同,于异熟身中示有如来体性,遂有此“如来藏”一名,分剖而透视之,内苞多义。

         ┌根本智证真如────────────┐ (或不空)           │       ┌变 相 真 如 ┐───空┐    (就地上智明)│       │(无漏善种)│    │(界限唯除佛)    地 上 菩 萨┤   ┌内缘境┤本 识 自 体 ├空不空─┼如来藏           │   │   │(相应遍行)│    │            └后得智┤   └赖 耶 异 熟 ┘──不空┘               │             │               └遍缘境──自他五蕴────┘(或空)

此表释义,且俟异日。由是如来藏义宽故,是以宗空者明即空性,唯识者说为识元。若依华夏所尊,应取空不空圆中义,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者,其庶几哉!民国第一丁丑冬月,太虚叙于汉藏教理院那伽室。(见海刊十九卷二期)


猜你喜欢
  卷五十(玄奘译)·佚名
  百论序疏·吉藏
  卷第十六·佚名
  卷七·佚名
  卷三·丹霞子淳
  卷第二十六·霁仑超永
  卷第九·祖琇
  卷第六十二·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沙门不敬王者论·慧远
  论佛法为人生之必要·太虚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四·费隐通容
  夹注辅教编序·朱时恩
  准提净业卷之一·谢于教
  卷第十七·费隐通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九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九【感伤古调诗五十五首】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囘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

  • 卷三十六·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六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六十五首【起元佑壬申秋杪自扬州召还为兵部尚书寻迁礼部尚书至明年癸酉九月出京以前作】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老

  • 第七回 杀谏臣燕王僭号 却强敌晋将善谋·蔡东藩

      却说燕王刘守光,前次不肯救赵,意欲令两虎相斗,自己做个卞庄子。偏晋军大破梁兵,声势甚盛,他亦未免自悔,又想出乘虚袭晋的计策,竟治兵戒严,且贻书镇、定,大略说是两镇联晋,破梁南下,燕有精兵三十万,也愿为诸公前驱,但四镇连兵,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春正月乙丑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乌撒军民府及金筑安抚司贵州卢番大华长官司普定十二营长官司各遣人贡马○乌蒙军民土酋奚哲芒部军民府土酋速感等来朝贡马○诏豫王桂驻汴梁时周王徙居云南因命豫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十六·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五十六乾隆二十三年五月癸丑靖逆将军雅尔哈善等疏奏攻围库车城情形雅尔哈善等奏言臣等于五月初六日至库车之东雅哈托和鼐见有回众迁移踪迹次日

  • 鲍宏传·李延寿

    鲍宏字润身,东海剡人。父亲鲍机,因才能学问而知名。仕于梁朝,官至书侍御史。  鲍宏七岁时死了父亲,由兄长泉之爱护抚育。年满十二岁,就能作文章,曾经奉和湘东王萧绎诗,萧绎嗟叹赞赏不已,引荐为中记室。多次升迁至通直散骑常

  • 段秀实传·欧阳修

    段秀实字成公,本是姑臧人,他的曾祖父师浚,出任陇州刺史,留在那里没有回家乡,于是变为..阳籍人。秀实六岁时,母亲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吃不喝,母亲病情好转才肯吃饭,当时人们称他为“孝童”。到长大了,深沉忠厚,能决断,慷慨激昂有救天

  • 太宗本纪·欧阳修

    太宗,名世民,是高祖的次子。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太宗刚四岁时,有一书生拜见高祖说:“明公的容貌在相法上是贵人,就必有贵子。”到见了太宗,说:“他有龙凤的姿质,日月的仪表,也许年近二十岁,即能济世安民。”书生离去后,高祖怕他

  • 卷四十八祀典一·冯煦

    各坛庙凡祀典有通祀、专祀之分。通祀者,直省群祀之谓;专祀者,本省专祠之谓。分列如左。社稷坛顺治元年定直省府州县祭社稷坛,岁以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雍正二年奏准祭社稷坛,府称府(灶)[社]之神、府稷之神,在州县则称州县。据

  • 黄宝楠·周诒春

    黄宝楠 字悯生。又号晚成。年三十四岁。生于广东。父世英。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任新嘉坡香港各地教员。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米西根矿业学校。习矿业工程。民国元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政

  • 提要·雍正

    【臣】等谨案孝经集注一卷世宗宪皇帝御纂雍正五年制序颁行我朝列圣相承宏敷孝理故于是经阐尤备世祖章皇帝既为之注复有衍义之辑而圣祖仁皇帝缵成之本末条贯义无遗蕴世宗宪皇帝虑其篇帙浩富或未能家喻户晓乃命约为此

  • 孟夏纪第四·吕不韦

    孟夏原文: 一曰: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仲吕,其数七,其性礼,其事视,其味苦,其臭焦,其祀 灶,祭先肺。蝼蝈鸣,丘蚓出,王菩生,苦菜秀。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赤衣,服

  • 佛教国家同情中国抗战·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星洲对南洋商报记者谈话──中国佛教访问团,由太虚大师率领,团员慈航、苇舫、惟幻及随从王永良等,一行五人,由锡兰趁意大利邮船“康悌浮地”号,于今晨九时抵星加坡。到码头迎候者,有李俊承、庄笃明、法度

  • 涅槃宗要·元晓

    元晓师撰是经有其二门。一者略述大意。二者广开分别。述大意者。原夫涅槃之为道也无道而无非道。无住而无非住。是知其道至近至远。证斯道者弥寂弥暄。弥暄之故普震八声通虚空而不息。弥寂之故远离十相同真际而湛然。

  • 法演禅师语录卷上·法演

    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参学才良编师开堂日。授疏示众云。兵随印转。将逐符行。请对尊官。分明剖露。宣疏了指法座云。此大宝华王座。从朝至暮。与诸人同起同坐。诸人还见么。若见。更不在升。若不见。莫

  • 暴风雨·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后期的代表作,完成于1611年。剧本写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携带魔术书籍和襁褓中的女儿米兰达流亡到荒岛。后来他制造一场风暴把安东尼奥、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腓迪南所乘

  •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慧沼

    凡十卷。唐代慧沼(?~714)述。又作金光明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金光明最胜王经现存之译本有三:北凉昙无谶译、隋代宝贵等糅编、唐代义净译。本书乃根据义净之译本所作之注释书。旨在阐释金光明经之起因、名称、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