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尊五论颂合刊序
华文古译慈尊之论本,曰辨中边颂,曰大乘庄严经颂,曰释金刚般若颂。广论则为瑜伽师地;而地持、决定藏、王法正理皆此中一分,且菩萨地亦摄大乘经庄严。至诸教名义决定论,释唵吽等字,别属密部。奘三藏曾传分别瑜伽未译,虽有究竟一乘宝性论,乃题坚慧菩萨造,故与今据西藏所传之慈氏五论,大相迳庭。盖藏文瑜伽师地系无著菩萨作,非出慈尊所说,亦不闻有释金刚颂,而宝性论颂则传是慈氏造。今得法尊苾刍译出现观庄严及办法法性,而考辨法法性似即分别瑜伽。于是藏传五论,华文大备。然慈尊唯造颂而释文皆出论师,故义颇不一。今合刊五论颂为一本以存其朴。条贯而编次之,表提其纲领如左:
现观庄严………通明大乘法──多说平等性 辨法法性………特明境唯识──兼说平等性差别相 辨中边…………特明三自性──兼说平等性差别相 大乘庄严经……特明七八识──多说差别相 一乘宝性………特明如来藏──多说佛功德
然此亦略据其偏胜相以言耳,其实皆一味大乘也。但如来藏义,幽玄难晓,又为隋、唐以来台、贤、禅共所崇最,此除如来藏经、宝性论专说外,亦见楞伽、厚严及法界无差别诸经论──起信、楞严多诤,兹姑不列──,而与“佛性”义同,于异熟身中示有如来体性,遂有此“如来藏”一名,分剖而透视之,内苞多义。
┌根本智证真如────────────┐ (或不空) │ ┌变 相 真 如 ┐───空┐ (就地上智明)│ │(无漏善种)│ │(界限唯除佛) 地 上 菩 萨┤ ┌内缘境┤本 识 自 体 ├空不空─┼如来藏 │ │ │(相应遍行)│ │ └后得智┤ └赖 耶 异 熟 ┘──不空┘ │ │ └遍缘境──自他五蕴────┘(或空)
此表释义,且俟异日。由是如来藏义宽故,是以宗空者明即空性,唯识者说为识元。若依华夏所尊,应取空不空圆中义,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者,其庶几哉!民国第一丁丑冬月,太虚叙于汉藏教理院那伽室。(见海刊十九卷二期)
猜你喜欢 卷五十(玄奘译)·佚名 百论序疏·吉藏 卷第十六·佚名 卷七·佚名 卷三·丹霞子淳 卷第二十六·霁仑超永 卷第九·祖琇 卷第六十二·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沙门不敬王者论·慧远 论佛法为人生之必要·太虚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四·费隐通容 夹注辅教编序·朱时恩 准提净业卷之一·谢于教 卷第十七·费隐通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