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六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

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六

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

法语

嘱生一禅人

住静厌喧避静太华未足为俦躲市逃林昆仑到此难比此一座山裹包宇宙青翠古今烟云罩不住雨露不能侵到此之际果能直下承当嵯峨突兀始许四面不通风岳岫层峦方得两轮不能照到恁么地钁头边铲去无不是清风没底篮盛来都总皆明月所以僧问云居僧家什么事云居回他一个居山好者老总不出此意今狮子岩前生一静主将一幅没点画的菼藤蕲山僧与他一个居山好山僧素识此公闲挑苦菜饥煮云羹深藏岩谷潜伏幽林故兹将云居的公案通一偈以嘱之。

突兀嵯峨几十秋逃林避市许君游云居留得居山好寄与生公一钁头

示续生禅人

出家大道说一遍住庵要住深山院珍重切莫错用心行住坐卧无致倦无位真人在其中明人有眼也难见吃饭穿衣不相离今古从来无改变六根门头总是渠圣与凡夫俱一串只缘分段有参差象罔所以通一线德山棒断野狐魂临济喝破虚空面青山绿水祖师心蜂房蚁穴空王殿门外时倾万斛珠信手拈来甚相便若能拨转目前机方为石头亲法眷明明吐露不隐藏孰肯当阳去相荐会得春秋接续生牢关始许君家占。

示慈悟禅人

居山夫居山者衲僧得力事也如云栖壑似鸟休林各有天然之妙勉强不得假借不得所以古人云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且道什么人证得慈悟禅人一日入室求示山僧问曰正睡着时还作得主么伊云一念不生全体现长伸两脚到天明山僧曰者个消息那里得来伊云说破傍人笑即此二语可为赡老本钱只要说行俱到耳若使出世人天未免畏影走日所以山僧嘱云独自居山好。

示素庵维那

佛祖慧命重越丘山不是其人难堪委授最初必要寻师访友历尽辛酸念念只妨己躬大事不明只将旷劫以来爱根种子习气无明扫除清净影也没些自然祖师关捩子一朝打破师资酬唱针芥投机如电若雷天下人莫能掩其耳目也素庵维那遍参后特特来祖庭共住喜其数载内外辛勤且入室机缘超脱大有法门气概傥得猛力加鞭则佛祖慧命亦可相续矣嘱嘱。

示微密值岁

数十年来山水艺一朝丧却同安队兴崇祖席念头真陆水劬劳无怨戾拖泥带水作常行运瓦搬砖为日伎才涉江兮又涉湖深则砺兮浅则揭有时冲寒冒暑来有时戴月披星去个般心力为谁忙无非欲了死生计禅人欲脱死生关就中便是无生地识得竹篦无触背了得凡情即圣谛山花簇簇灿心宗百鸟喈喈宣妙偈吾人动静与行藏尽合祖师西来意。

付慈耶上座

上座楚中人也秉我颛先师戒法嗣后遍历诸方熟精名相归住邵陵演妙法音众皆称服值丁未谒云居先师塔头先过同安祖席与山僧相见揭其所证于本分事犹在依稀恍怫间不能出脱窠臼故于己酉冬重来同安向如来藏里着意搜寻不知者一着子三乘十二分教也注破不得忽于禅堂里法座傍呵呵大笑云禅也教也诸佛不曾悟众生不曾迷从来蜜甜檗苦鹄白鸟玄风不待月而凉火不待目而热一一现成头头显露山僧知上座得此消息特将先老人传来的破油靴向人天众前踢出与上座作个毗卢帽戴向华王座上拈捶竖拂撒土扬沙令彼一切圣凡分疏不下此时正好向同安院里嘘一嘘充满法界逼塞虚空方不负同安之嘱先师施戒之恩也偈曰佛祖传来非法法付君持去法非非一时非法传天下始见同安共伞居。

示雪忍副寺

雪忍大德真实行人祝发于清远禅师受具于山僧座下曾在龙门职诸副寺服劳奉养役重任粗及乎山僧开法同安亦复如前行径先走武昌倩铸洪钟次入豫章募化大锅种种所作皆属最胜行门尽成不朽佛事即此可谓祖庭中有力人也山僧今欲北行为送斗所余公深葬并扫笑岩祖塔无堪遗嘱但望二六时中名自名心自心无起无倒不变不迁到老还须者个话语提挈一番则生死关头更有一种奇特受用者个受用总要一切处多为忍耐久熟自成何故烦恼来生死来也用自心忍耐佛祖来魔王来也用自心忍耐如是种种忍耐直忍得一些影子也没有方得天堂地狱人道鬼途四乐八苦一齐锁殒到与么地不异二祖立雪安心觅也觅不得自然得大解脱此时正好衣钵随身应受人天供养问着掀起两茎眉便道我与诸佛一数。

示天颖悦众

参学人须具眼怕杀殷勤切勿懒散泥里去水里去生铁秤锤被虫蛀朝也行暮也行岩前石虎着人惊直饶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拗却德山棒掩住临济喝旃檀藂中不得住脚荆棘林里撩起便行把太虚空捏 成团将须弥山一击粉碎惊不瞬目唤不回头方与此事少分相应然虽如是必要举一明三目机铢两能于乱草堆头拨得金针河沙数内寻得玉屑竖去横来无有丝毫拟议具如是手段方可撑我临济门庭天颖悦众游遍诸方踏翻海岳来我同安禅堂安居一载见气志超群可为法器山僧特书此卷以证将来傥子直下承当一肩担荷则我伞居门下又有一遮风抵雨的汉子卖弄天下人去在。

示善揆副寺

未会佛法通身是胆会得佛法气息全无会与不会总是衲僧家一场败缺善揆副寺于祖庭有年服劳无限每每冒雨冲风奔南走北佛法二字抛在九霄云外怕杀商量何故聻花从春里发草向暮间生长的任他长短的任他短大则塞乎天地之间小则逼于身心之内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毁也毁不得誉也誉不得若有一点造作安排便是蛇吞鳖鼻虎啮大虫古云丝毫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山僧恁么告报不知又作么生若作玄妙会去且喜没交涉若作平常会去吃棒有分直饶坐在无事甲里未免沉没深坑要于此中得个出身路径许伊向毗卢顶上撒屙红尘堆里垂手且道是什么作略狮子舌尖流出月象王口里放来云。

示一念副寺

禅人亲近山僧出力修造祖庭昼夜不辞劳苦水陆并行燥湿皆到此中实是真如妙道无上菩提知子二六时中承当有分若于此中起心动念将谓别有工夫早是节外生枝悬空钉橛了也虽然如是也要是个离钩脱网的汉子乃可一念万年不念生死涅槃惟念种田博饭不念超佛越祖惟念塞壑填沟不念文字语言惟念勤行苦行不念仓里积谷园内灌蔬只求大众安祥绝无做嘴打面便为庆快者个境界要是过量人不是至亲切忌草草。

示石香悦众

向上一着父子不传要在透顶透底脱卸罗笼自力承当毫无隔越方许向万里无寸草处插足目前无阇黎处藏身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不被佛祖罗笼人天拣择到与么地自有人请你着破襕衫舞三台上冠冕祖父门庭唤诸佛菩萨作奴儿婢子去在勉之勉之。

示石云悦众

住山临济门庭壁立万仞须是勇猛丈夫许他攀跻设使精神稍倦色力不加未免堕溪落涧终难造极登峰假如凝神定志踊跃一番脱却婆娑衫子穿着无底芒鞋仗清风而作翅借明月以为依自然一举到顶绝没丝毫阻滞当此之时千山俯伏万水洄漩四海凤龙九州狮象悉属家奴飞禽走兽鱼鳖鼋鼍总为拥护到恁么地正好持鈯斧子砍曹山树提折脚铛煮云蒸饭此中一段真实受用子亦不可不知耳。

示宗旭副寺

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参须真参悟须实悟真参实悟之人为法忘身临大事而有以择临大难而不可夺所以杨岐百世传闻神鼎千秋不昧皆是真参实悟之模范也如宗旭禅人为同安副寺数载殷勤虽不及古人亦可谓真实之人也今山僧北行有末后示训之语为你将来作藂林之辅佐示曰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未出母胎时早已名大觉灼然恁么会仍归有卜度一涉于丝微垂手无所托汝问事如何释迦也难捉也难捉三间茅屋不可居九路僧房非着落。

嘱岩碧知浴

头目髓脑身外物花香鸟语案中人若能会得三玄旨正偏坐断绝疏亲所以道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昔日山僧在越山顶上每日空手把锄头得一大受用事三十年来未曾举着今朝岩碧知浴亦是其人不妨为伊点出昔年典座今知浴一度恩兮一度仇是釜是瓶都带累端端的的有来由。

示勉习禅人

快勉旃快勉旃时时当习释迦言虽然佛法无多子也要真经有一篇敏矣参禅还习教殷勤习教更参禅三乘法内堪知委十二部中颇贯穿兔子获来终弃陷鱼儿归去自忘筌不因今日愚痴汉那识当年大觉仙风过乔松言外意云藏古洞句中玄菩提莫谓因人学应解菩提本自圆。

示盏饭一信禅人

寒暑无回避春秋日往来二时家常办缺一不成才虽然如是粒粒不啮着一信禅人可谓饭中无布钵盂断柄山僧不得辜负于你你亦不得辜负山僧偈曰冒雨冲风不记年肩挑日月每盘旋有时踏断芒鞋后始信功圆别有天。

示纯慈钟头

纯钢铸就生铁打成一片慈心古今无对禅人自入同安以来数年间妄缘俱削佛法潜滋岁月勤劳寒喧不惧唯知日背楞严妙法夜扣幽冥洪钟自以精进为基直造纯清绝点如日照世如月照夜孤迥迥赤洒洒绝承当没可把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圆通更须弥报如来慈益精进方不负出家一番也珍重珍重。

嘱慧力性侍者

达磨老祖荷西天佛祖心印特来东土建立宗猷盖因此土多有大乘法器故耳祖初遇梁王王不契入魏地少林面壁九载偶有断臂二祖始得其传故非法器不传也嗣后至六祖而分为两枝一青原一南岳岳得马祖祖得百丈丈得黄檗原得石头头得药山山得云岩此二派之下又分为五宗五宗之上诸大老又岂非法器也山僧承临济三十一世望初祖四十一传虽不敢言其法器而承上接下之系又岂外也慧侍者于同安室中左右有年辛亥春同二三子侍山僧北上扫笑祖塔是冬结制清化此子于般若堂中得个入处可为宗门法器将来与从上诸祖眉毛撕结未可期也山僧岂不厚望也耶子当珍重。

示见诚总戎刘居士

余丁酉出山访博庵黎居士挂锡于清虚禅院时有诸公入院问道昨见诚刘公有办道气象和尚作么生起发山僧问他曾皈依什么人来彼对言昔年曾皈依于白岳法师山僧问他白岳法师曾说个甚么彼曰叫某甲持经念佛山僧诘曰作么生持念了得伊生死去彼久坐作礼求示山僧曰今日不暇明日来为伊说彼辞去次日复来昨蒙和尚许某甲话山僧曰不知许个什么话彼曰如何了得生死山僧言若要说个了生死的话只怕伊信不及若信得及山僧只得忍着牙疼按下云头去也若论此事如射箭相似必定心正弓满然后中鹄傥心不正弓不满总有画布栖皮十发九失又在临发之时凝睛端手把者个红心看得端端的的自然一箭无不了当然此时方识尽大地是一个红心尽大地是一只箭尽大地是居士全身尽大地是居士法身有何生可缚何死可缠所以古人道我有一只箭从来不假炼射去满十方落处无人见伊既谛信此事要把生死于二六时中时时提起刻刻参详勿生懈怠如救头然如是做去自有个撞着的时节方识得落处无人见的消息才称得勇猛丈夫不辜父母恩德不负明师皈依亦不负山僧今日之启示伊当勉之彼闻通身汗垂作礼辞去诸公以为何如。

示未明黄文学

道义之交非信不能全终始穷道之路非功不能达本源故学道之士必先立其信树其功然后路可穷而道可达交可孚而义可全始继物我一如彼此无异居安资深左右逢源矣居士既留心此事但令自疑自悟自证自明向无下手处下手无著眼处着眼自然顿破疑团豁开心眼洞见十方事事无碍方识得杏坛三千总是一个灵山十万绝无两人始不负古圣之垂言山僧之举示居士当自强之。

示祝男道俗程居士

至诚之道智者不增愚者不减如太虚空若当天日浩浩肫肫寂然不动无你用心处无你体会处一起用心体会云笼皎月雾锁苍山正所谓拟涉唇吻即犯锋铓也然灵源之体本自天然无容雕琢近有一等人虽行之而不能着习矣而不能察只将本子上凑合些须口头边捞捷几句问他一个实落处如作文成诗一般摸索将来弄两句合头语在人前称个强手当作他一个落处有何交涉如是行履欲得大法无有是处必须把他家糟粕洗得洁洁白白向寒岩深窟之下月冷藤萝之前任他鹿鸣猿啼鸟语花开耳不闻眼不见如枯木死灰相似到冷冰冰地将者个无相的影子疑来疑去疑到山穷水尽转不得气时一觑觑破然后纸上文章口边言语全无用处方知实际理地不立一尘今世门头不舍一法然后侍父母共妻儿以至迎宾送客吃饭穿衣一切动用中表里精粗与至道符合到恁么地无明妄想皆是大用大机市井山林悉可放身放命道俗宜深究之。

嘱御六张居士

若论此事本来现成说个提持早已埋没了也那堪东语西话牵扯葛藤只贵自己用心真切悟处自然透顶透底昔山谷居士参晦堂和尚因闻木樨花香打失鼻孔后于黔南道上始知大善知识老婆心切恩逾父母此是千古之下富贵不能笼罩一个参禅的样子御六居士信向此事殊为真切自来同安茶里饭里未尝斯须忘却遂于本参话头上得个下落每于入室当机莫不清楚不惟有庞老之遗风亦且有超方之作用是以临别求索一言故山僧援笔书此直教与山谷居士同一声名庶不负居士一番用心也嘱嘱。

嘱公玉赵居士

世尊于人天会上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摩诃迦叶迦叶得之称尊道贵惹得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南岳青原石头马祖降旗大展露布高悬四海鱼龙望风归向不期至临济被三圣向瞎驴边灭却自此人人拍掌个个攒眉手眼通身救之不暇直待笑岩门下憨山师翁曲垂方便时抑时扬向多处添些子少处减些子犹且无人承当末后得我颛愚先师赤身担荷将金刚圈栗棘蓬向人天众前一齐抛出是以山僧因斯带累三十年来觅一个俗汉了不可得今日都内撞着个赵大郎与山僧眉毛撕结声气相求左右逢源罗笼不住特以从上不了因缘遂付之偈曰从来佛法无多子只要当人认得真半月松梢君自挂何烦祖令不重新。

示夌子吴居士

向上一着千圣不传贵乎直下承当不容丝毫拟议果能如是则有为法无为法觌体全彰如来禅祖师禅一齐透过云门干屎橛拈向一边洞山麻三斤了无交涉白云流水总是同参翠竹黄花无非伴侣到与么地随方洒落在处逍遥任卷任舒无拘无束或向柳巷花街歌风啸月或从水边林下抚几挥琴或与朝堂卿相议政谈仁或同里巷高贤赓诗献赋动静闲忙语默居止莫不是自己常情独露大用现前不费丝毫勉强自然与佛祖同机圣贤合辙其或不尔正好向毗卢顶上未生已前周匝一回方可顶门具眼脑后见腮眼里闻声耳中见色无方无向别行一路去也今有夌子吴居士江西浮梁人早入儒门深游圣学视五湖归一握指大地为一心昨于都城慈云得接山僧更增信向一日焚香皈依欲乞山僧一语以决生平大事山僧无可为言特援笔书此以证将来之望耳。

示世勋龚居士

本来妙体洞澈圆明不涉功勋岂通凡圣两仪未判之前毫无欠缺一气才分之后点没加添明明天地中隐隐乾坤内非人非境非物非心能变能迁能收能放有时高高峰顶立有时深深海底行有时针锋上走马有时芥孔里藏身有时通身无影像有时遍界露全躯观之即色听之即声嗅之即香尝之即味触之即觉思之即明若向眼耳鼻舌身意上求之依旧识他不得古德云吾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是以山僧今日特为举似龚居士不妨闲空时用心斟究看他是青是白是绿是黄审得停当那时将佛祖圣贤一串穿却更可与我临济门下作个护法的样子勉之勉之。

嘱余门张氏夫人

夫道之一字难言也明明日用中展转收不得了了六根门出入见不得隐隐乾坤内上下觅不得昭昭今古间去取划不得是得也非得也非得之得是名实得天地得之不以为大蟭螟得之不以为小日月得之不以为明山川得之不以为久羽毛赖以飞翥鳞足赖以游行有形之物藉以为体无形之物恃以为灵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奈因自己志性偏枯妄生执着却被无明烦恼人我贡高使得七颠八倒以致苦海波中头出头没劳我大觉金仙离兜率入皇宫登雪山升宝座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费尽多少机关岂知一点也用不得须知此事要在截断凡情不通圣解搏热火燧如案上冰轮步太阿锋似街前坦道所以各各当人于一切处得大自在得大受用得大解脱得大安乐到与么地于其中间觅生亦不可得觅死亦不可得觅染亦不可得觅净亦不可得觅名亦不可得觅号亦不可得觅四大五蕴世出世间一切法亦不可得此不可得亦不可得譬为虚空体非诸相不拒诸相发挥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七纵八横千变万化左之右之无施不可岂不光明俊伟者哉斗所余护法昔任江西籓司信向法门捐修祖刹于山僧处得明己躬大事今其夫人张氏亦留心此道求决生死工夫山僧亦为开导授以本参话头不久之间得个下落故山僧不敢负其来机仍书此卷法名旋彻以作千秋之悬记佛祖之道源也珍重。

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六

(湖州府乌程县正堂信官高 归安县正堂

信官何同心捐刻

法玺印禅师语录卷一之六计字参万八千

三百十三个该银贰拾贰两九钱九分仰祈

佛力福被人民阖衙俱沾般若之光大地悉受

菩提之润谨意

康熙十五年四月  日楞严藏经坊附板)

猜你喜欢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第一章 佛陀调伏夜叉·佚名
  卷九·赜藏主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七卷·佚名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佚名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智旭
  嘉言录题词·印光
  摄大乘论释论 第六卷·世亲
  嘱福善书(二通)·太虚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延寿
  卷第十八·道宣
  覆显荫法师书(三通)·太虚
  佛说时非时经·佚名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中·彦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一 宋 陆游 撰 夜归塼街巷书事 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远坊寂寂门尽闭只有烟月无人行谁家小楼歌恼侬余响缥缈萦帘栊苦心自古乏真赏此恨略与吾曹同归来空亝卧凄冷灯前病骨巉巉影

  • 御选元诗卷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十七五言古诗五虞集谖草生竹间谖草生竹间翠色相绸缪美人欣有托君子故忘忧昔闻有鸣凤饮水来丹丘不食众木实乐只淇园秋月出古城东月出古城东海气浮空蒙车骑各已息宫阙何穹窿牧马草上露吹笳沙际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五·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辛巳朔虏犯山西神池等处大掠数日而出总兵吴徵诈为与虏战报功御史王好问劾之诏革徵任逮问○录采木诸臣功赠左副都御史李宪卿为右都御史与原任巡抚黄光昇各荫一子入监读书复闲住左侍郎刘伯跃等职致仕

  • 尚史卷四十九·李锴

    列传二十七宋诸臣传孔父孔父即孔父嘉孔子六世祖为大司马事穆公穆公疾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子奉之以主社稷孔父曰羣臣愿奉冯也【冯穆公子庄公】公曰不可使冯出居于郑公薨殇公立庄公元年【桓二年】大宰华督杀孔父遂弑殇

  • ◎孙科派·恽逸群

    孙科是孙中山的独养儿子。孙中山在世时,人家叫孙科的集团为“太子派”,现在这个名称已为蒋经国的“建国社”所代替了。为什幺孙中山在世时孙科已自成一派呢?这就充分说明他们父子之间并不一条心。的确,他们父子之间有显着

  • ●自序·朱彭寿

    余性甘淡静,自庚寅官中书后,公退多暇,惟以文史自娱,凡夫艺苑遗闻、 中朝故事,涉猎所及,辄裁矮纸漫笔记之。岁月侵寻,忽忽廿载,聚书稍富,闻 见日增,箧中丛稿所积遂亦尺许厚矣。年来蒿目时艰,百事废懒,久不复留意于 斯。兄子联沅与

  • 胡藩传·沈约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他祖父胡随,官至散骑常侍。父亲胡仲任,官至治书侍御史。胡藩很小便死了父母,在丧事期间非常悲痛,以此著名。太守韩伯看见他,对他的叔父尚书胡少广说:“你的这个侄儿一定会以义气成名。”本州本府征调他

  • 田汝成传·张廷玉

    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不久,召回京改任礼部主事。十年十二月上书道“:陛下因太子未立,祈天打醮,又普遍放生,凡囚于上林的飞禽走兽一律释放归山。那些关在监狱和绳捆索绑的人,那些被流放在僻

  • 卷一百六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建官宋哲宗元佑元年门下侍郎司马光上疏曰臣等闻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沿乐况国家设官分职张立治具上下相维修饰明备何

  • 论女学·梁启超

    《孟子》曰:“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痛哉斯言乎,执一人而目之曰禽兽,未有不色然怒者。然信如子舆氏之言也,则今日之近于禽兽者何其多也!海内之大,员其首、方其足之种,盖四万万。其名之为农、为工、为商、为兵,终身未尝读书

  • 辞达而己·孔子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不过达意罢了。” 【读解】 就一般情况说,“辞达而已矣”是针对“巧言令色,鲜矣仁”而言的。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反对开口就是一大篇

  • 原序·陈则通

    春秋一经说者亡虑数十百家其皆绘天地而图日月似则似矣於化工之妙容光之照则亡也愚读是经茫无津涯及见此编櫽括诸传苞举无遗颇於圣人之意若沧海之有畔可以济其濶而极其际伏读之余因思儒者之行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 卷二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八神总论程子曰聚为精气防为游魂聚则为物防则为变观聚防则神之情状着矣万物之终始不越聚防而已神者造化之功也 是往而不反之义物形有大小精粗之不同神

  • 襄公·襄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奔。秋,杞葬桓公。滕子来朝。莒人灭鄫。冬,叔孙豹如邾,季孙宿如晋。十有二月,齐侯灭莱。【传】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子荡怒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五·王日休

      东晋远法师倡首修净土。本朝王敏仲侍郎。及近年钱塘陆居士。编集感应事迹。凡二百余传。皆镂板流传。今不及尽载。略取其斋戒修者及中人修者及罪恶人修者及疾苦中修者。共三十传。所以发人之信心也。  东晋远法

  • 煎茶水记·张又新

    唐代关于评品水质的茶书,张又新撰,1卷,今存。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人,父张荐,曾祖张鷟。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六详考其生平事历。元和九年(814)状元及第,十二年博学宏词科第一,因其又为京兆解头,时号“张三

  • 四书通证·张存中

    元张存中撰。共六卷。计《大学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论语集注通证》二卷,《孟子集注通证》二卷,《中庸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胡炳文作《四书通》,释义理而略名物。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后,故名。与《四书通》乃

  •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佚名

    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原经一般认为是在公元3~4世纪之间(或说2~3世纪),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等大乘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