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在彼天上。三月安居为母说法。于诸天众多所利益。令无量诸天离苦解脱。无量诸天皆蒙法利获大福果。时彼众中有一天子。寿将欲尽五衰相现。以闻法力命终之后还生此天永离恶道。

尔时阎浮提中无有如来。譬如暗夜星中无月。如国无君如家无主。欢娱戏乐一切都息。是时众生孤独无依。皆于如来心怀恋慕生大忧恼。如丧父母如箭入心。共往世尊曾所住处。园林庭宇悉空无佛。倍加悲恋不能自止。

尔时优陀延王住在宫中。常怀悲感渴仰于佛。夫人婇女诸欢乐事皆不涉心。作是念言。我今忧悲不久当死。云何令我未舍命间得见于佛。寻复思惟。譬若有人心有所爱而不得见。见其住处及相似人或除忧恼。复更思惟。我今若诣佛先住处不见于佛。哀号感切或致于死。我观世间无有一人能与如来色相福德智慧等者。云何令我得见是人除其忧恼。作是念已。即更思惟。我今应当造佛形像礼拜供养。复生是念。若我造像不似于佛。恐当令我获无量罪。复作念言。假使世间有智之人。咸共称扬如来功德犹不能尽。若有一人随分赞美获福无量。我今亦然当随分造。即时告敕国内所有工巧之人并令来集。人既集已而语之言。谁能为我造佛形像。当以珍宝重相酬偿。诸工巧人共白王言。王今所敕甚为难事。如来相好世间无匹。我今何能造佛形像。假使毗首羯磨天而有所作。亦不能得似于如来。我若受命造佛形像。但可摸拟螺髻玉毫少分之相。诸余相好光明威德谁能作耶。世尊会当从天来下。所造形像若有亏误。我等名称并皆退失。窃共筹量无能敢作。其王尔时复告之曰。我心决定勿有所辞。如人患渴欲饮河水。岂以饮不能尽而不饮耶。是时诸人闻王此语。皆前拜跪共白王言。当依所敕。然请大王垂许我等。今夜思审明晨就作。复白王言。王今造像应用纯紫栴檀之木文理体质坚密之者。但其形相为坐为立高下若何。王以此语问诸臣众。有一智臣前白王言。大王当作如来坐像。何以故。一切诸佛得大菩提。转正法轮。现大神通。降伏外道。作大佛事。皆悉坐故。是以应作坐师子座结加之像。

尔时毗首羯磨天遥见其事。审知王意欲造佛像。于其夜中作是思惟。我身所解最为巧妙。世间之中无如我者。我若为作应少似佛。即变其身而为匠者。持诸利器至明清旦住王门侧。令守门人具白王言。我今欲为大王造像。我之工巧世中无匹。唯愿大王莫使余人。王闻此语心大欣庆。命之令入观其容止知是巧匠。便生念言。世间之中何有此人。将非毗首羯磨天。或其弟子而来此耶。王于尔时即脱身上所著璎珞。手自捧持以挂其颈。仍更许以种种无量诸珍宝物。时王即与主藏大臣。于内藏中选择香木。肩自荷负持与天匠。而谓之言。善哉仁者。当用此木为我造像。令与如来形相相似。尔时天匠即白王言。我之工巧虽云第一。然造佛形相终不能尽。譬如有人以炭画日言相似者无有是处。设以真金而作佛像亦复如是。有外道言。梵王能作一切世间。然亦不能造佛形像尽诸相好。但我工巧世中为上。是故我今为王作耳。今晨即是月初八日。弗沙宿合毗婆诃底出现之时。佛初诞生还有此应。此日祥庆宜应起作。发是语已操斧斫木。其声上彻三十三天至佛会所。以佛神力声所及处。众生闻者罪垢烦恼皆得销除。尔时如来即便微笑。种种叹美其王功德。乃至遥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尔时三十三天主白佛言。世尊。今在人间颇亦有人。曾于曩生作佛像不。佛言。天主。诸有曾经作佛像者。皆于过去先已解脱。在天众中尚复无有。况于余处。唯有北方毗沙门子那履沙婆。曾于往昔造菩萨像。以斯福故后得为王。名频婆娑罗。复因见我今得生天。有大势力永离恶道。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并曾于往世修故佛堂。由此因缘永得解脱。憍梵波提昔作牛身追求水草。右绕精舍食诸草竹。因见尊容发欢喜心。乘兹福故今得解脱。尸毗罗曾持宝盖供养佛像。阿[少/兔]楼驮然一支灯亦以供养。输鞞那曾扫佛堂。阿婆摩那于佛像前燃灯施明。难陀比丘爱重尊仪香水洗沐。有如是等无量诸阿罗汉。皆悉曾于佛像之所薄申供养。乃至极下如那伽波罗。于像座前以少许黄丹画一像身而为供养。由此福故皆永离苦而得解脱。天主。若复有人能于我法未灭。尽来造佛像者。于弥勒初会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非但为已而求出离。乃为欲得无上菩提造佛像者。当知此则为三十二相之因。能令其人速致成佛。

尔时优陀延王心自思惟。云何令我所造之像速得成就。作是念已语彼匠言。汝可勤心令功速毕。使我早得瞻仰礼敬。是时天匠运其工巧。专精匪懈不日而成。其像加趺坐高七尺。面及手足皆紫金色。时优陀延王见像得成相好端严。心生净信获柔顺忍。既得忍已益加欣庆。所有业障及诸忧恼并得销除。譬如日出雾露皆尽。唯除一业现身受者。以曾于圣人起恶语故。其王尔时即以种种殊珍异物赏彼天匠。是时天匠敬白王言。王今造像我心随喜。愿与大王同修此福。今王所赐非我敢受。若要相与待余吉日。作是语已即于其夜还升本天。

尔时诸大国王阿阇世等。并先于佛心怀渴慕。闻王造像功已获成。皆生喜庆共至王所。各以无量花香音乐供养佛像。复以种种诸珍宝物赠奉于王。咸作是言。大王所作甚为希有。能拔我等愁忧毒箭。

尔时如来在彼天中为母说法。及诸天众咸得利喜。所应作事皆已作讫。复告众言。诸天子。诸佛世尊是常住身。若诸众生有可度者。即为出现教化说法。若所作事毕。更无有能受法化者。如来于此即便不现。无智之人谓佛实灭。如来身者法身常身实不灭度。诸天子。一切诸佛法皆如是。为化众生有现不现。

尔时如来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诸天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吾今将欲下阎浮提。汝等诸天若念我者。当勤精进勿复放逸。所以者何。放逸过失故。令汝等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汝等以于往昔曾种善根。今得在此受天快乐。便著放逸不修福行。此诸快乐无常所随。一从陨坠长沦恶道。又汝等诸天烦恼尤重。见有胜己便生嫉妒。曾不念言彼天胜乐由多福业之所感致。我若勤修必亦当得。又今汝等身色光泽如日初辉。若怀嫉妒心黯如死炭。复当令堕大黑闇中。乃至不能自见手掌。后复当作食吐之鬼。又汝等诸天受众福报。身相严洁威势勇猛。由嫉妒故当受女身。永失丈夫威猛之力诸天子。我念昔者有无量诸王。皆为汝等嫉妒之心非理所害。诸天子。昔有阿修罗王名曰邬罗。修行苦行戒品清洁。而汝诸天等遣一天女名邬婆尸。惑彼王心令亏净行。其王染著威德损减。被那罗延天之所杀害。并无量阿修罗众同时败灭。其那罗延天既杀此王又诛其众。困即收取邬婆尸女而往天宫。复有一王名曰那诃受。汝等诸天诳惑之语。助诸天众伐阿修罗。修罗破已。汝等诸天反加其害。又汝等诸天以舍支夫人故心生忿妒构行谗毁。令阿伽娑仙人无故被嫌而兴恶愿。又汝等诸天曾为诳惑。谓曀荼王曰。仙人之处多有真金。王信此言。逼之令出。仙人由是心生愤恚。即时猛火烧杀其王。昔复有王名曰提婆。尝设大会。以为供养。以斯福业威力自在。上此天中受天快乐。汝诸天等心怀嫉妒。令从忉利退堕阎浮。所有威势并皆丧失。如月无光。如河无水。诸天子。世中有人威德自在。或得诸定。或得神通。或有成就四神足等。若起一念嫉妒之心。如是功德一时退失。如提婆达多愚痴厚重。乃于我所生嫉妒意。即时自失五种神通。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我今有疑欲有所问。言嫉妒者云何是耶。复作是言。世尊。若有众生见他胜己生如是念。云何令我获彼所得。如是之心。是嫉妒不。佛言不也。此是贪心非为嫉妒。天主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是为嫉妒。尔时诸天众皆从座起。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如佛所诲我诸天众皆当奉行。如来世尊为父为主。为尊重者为最胜者。能于我等起大慈悲而来至此。令诸天众皆得利益。我等所愿犹为未满。欲于如来重请一事。世尊。世间之人于我等诸天多生轻慢。何以故。以诸佛如来人中生故。复于人中成正觉故。人中多有诸阿罗汉而得果故。诸大威德辟支佛。复于人间而出现故。如来今者。若不住此下阎浮提。世间之人谓我等诸天。不知如来有大威德。应受诸天如法供养。复谓我等不能供养诸佛世尊。唯愿如来少住于此受我微供。令彼人间知我等诸天供养于佛。于时世尊默然许可。

尔时佛告大目揵连。汝可先往阎浮提。问讯四众作如是言。一切众生忆念我者。咸应集会僧伽尸国。却后七日皆当见我。

尔时大目揵连顶礼佛足。礼佛足已。如一瞬顷到阎浮提。以佛所敕告诸四众。时优陀延王等及一切众生。闻佛此言若身若心欢喜踊跃。皆除忧恼普得清凉。

尔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共往诣僧伽尸国。并先来集王舍城中。互相谓言如来世尊下阎浮提。谁能先得恭敬礼拜。法未尽来恒为上首。尔时摩诃迦旃延闻此语已。心怀不悦恐比丘尼得为上首。何以故。彼众之中。有优波难陀莲花色二比丘尼。善能通达诸佛法藏。所得神通唯除目连更无等故。作是念已。种种诃责比丘尼众。时莲花色比丘尼告诸尼言。我等女人在于俗间常被尊贵。纵使种族卑贱之者。仍得丈夫恭敬礼重承事供养。又佛法中诸比丘尼。父母眷属多是王种。精进持戒不犯威仪具诸德业。仍令礼敬初戒比丘。又尊者迦旃延。今复作此种种呵责。我为汝等设诸方便。令比丘尼出过于彼。作是语已。与诸四众即时往赴僧伽尸城。

尔时波斯匿王阿阇世王。及毗舍离国严炽王等。各将四兵前后导从。有大势力所乘象马。皆以种种宝物庄严。幡盖香花并众妓乐。威容肃穆状若诸天。皆亦往诣僧伽城所。

尔时优陀延王严整四兵以为侍从。乘大白象珍宝绮饰。躬自荷戴所造之像。花幡音乐随逐供养。从其本国向僧伽尸城。

尔时毗首羯磨天并诸天众。知佛将欲下阎浮提。作三道宝阶。从僧伽尸城至忉利天。其阶中道琉璃所成。两边阶道悉用黄金。足所践处布以白银。诸天七宝而为间饰。

尔时帝释遣使往诣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及于梵世而告之曰。如来不久下阎浮提。欲有供养愿来至此。复遣使往四天王天。大海龙王揵闼婆紧那罗夜叉等众。而谓之言。世尊今欲下阎浮提。可持所有来此供养。时彼诸天及龙神等闻此语已。靡不云集忉利天中。

尔时世尊在须弥山顶。与诸天众将欲下时。一切诸天前后翼从。威德炽盛光明赫奕。如满月在空众星共绕。如旭日初出彩霞纷映。时佛众会其状如是。

尔时阎浮提中。以佛威神有五种希有之事。一者令彼诸天不见人间不净之物。二者令诸女人见彼天男而无欲想。三者亦令丈夫见诸天女不生染意。四者令于人间遥见诸天种种供养。五者诸天之身光洁细妙非人所睹。以佛神力显然明著皆可得见。尔时世尊从天初下足蹈宝阶。梵王在右手执白盖。帝释在左手持白拂。其余诸天皆乘虚空随佛而下。一时同奏种种音乐。各自捧持幢幡宝盖散花供养。净居天众侧塞虚空。无量百千诸天婇女。持宝珠璎珞歌赞佛德。复有诸天。于虚空中雨种种香及种种花。诸龙雨于微细香雨。于时空中净无云曀。雷声美妙闻者喜悦。揵闼婆神。紧那罗神。奏提婆那伽微妙之曲。歌赞如来本生之事。于时阎浮提内。王及臣人并四众等。周匝遍满僧伽尸城。或散香花或持幡盖。吹螺击鼓种种音乐向空供养。举手合掌瞻仰于佛。人天名花上下交散。缤纷而下积至于膝。诸外道众见斯事者。咸亦发心归依礼敬。

尔时世尊足蹈宝阶。次第而下至于半路。四天王天即于其所广设供养。此供殊妙劫初已来未曾有也。

尔时如来受天供毕。复与大众巡阶而下。至最下级欲践地时。其莲花色比丘尼。即变其身作转轮王。领四种兵七宝前导。从空来下疾至佛所。诸国王等各兴是念。此转轮王从何所来。于时尊者须菩提在自房中见佛下来。即整衣服遥申礼敬。时莲花色比丘尼。舍轮王身还复本形。遽即顶礼佛世尊足。尔时世尊种种呵责彼比丘尼。而谓之曰。汝今知不。须菩提已先礼我。汝得谁教变作轮王。汝得预出家受具足戒已过其分。汝智慧微少谄诈无边。慈悲报恩如露一滴。岂能于我法中而为上首。时莲花色比丘尼。闻佛教诲深生愧耻。即白佛言。世尊。我今自知为过不少。从今以往不敢复更变现神通。

尔时阎浮提内国王大臣并四部众。皆以所持种种供具供养于佛。时优陀延王顶戴佛像并诸上供珍异之物。至如来所而以奉献。佛身相好具足端严。在诸天中殊特明显。譬如满月离众云曀。所造之像而对于佛。犹如堆阜比须弥山不可为喻。但有螺髻及以玉毫少似于佛。而令四众知是佛像。

尔时优陀延王白佛言。世尊。如来过去于生死中为求菩提。行无量无边难行苦行。获是最上微妙之身无与等者。我所造像不似于佛。窃自思惟深为过咎。

尔时世尊告彼王言。非为过咎。汝今已作无量利益。更无有人与汝等者。汝今于我佛法之中初为轨则。以是因缘故。令无量众生得大信利。汝今已获无量福德广大善根。时天帝释复告王言。王今于此勿怀忧惧。如来先在天上及此人间。皆称赞于王造像功德。凡诸天众悉亦随喜。未来世中有信之人。皆因王故造佛形像而获胜福。王今宜应欢喜自庆。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猜你喜欢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二·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千松笔记·佚名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依忉利天宫所说经译)·佚名
  卷三目·徐昌治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九·雪关智訚
  卷三百六十五·佚名
  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佚名
  第三十五卷·佚名
   第十七則 香林坐久成癆·胡兰成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六·雪关智訚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本)·慧沼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卷第二十六(行菩萨道下诸国王部第三)·宝唱
  称佛名号品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郑廷玉

    (净扮费无忌上,诗云)人有好的我偏害,人有歹的我倒爱。我的分毫不与人,人的我会白厮赖。小官费无忌是也。现为楚国上大夫之职,奉主公的将令,着老夫为帅,与吴国伍子胥拒敌。我想来,他的父兄尚然被我杀了,这一个短命的弟子孩儿,有

  • 卷五·丁复

    ●钦定四库全书 桧亭集卷五 (元)丁复 撰 ○近体【五言律诗】 送秦元之赴太禧同佥【前集】 君家好兄弟圣主自知之周爵推秦仲虞官举伯夷万方天浩荡五彩凤威蕤宣室虚前席苍生属论思 金陵送人还武昌 相送白鹭洲因思黄鹤楼

  • ●红线女·沈泰

    (鹿城伯龙梁辰鱼编武陵彦雯汪€评钱塘蔚如汪文彪、淇生叶筠阅) 正名薛节度兵镇潞州道,田元帅私养外宅儿。 红线女夜窃黄金盒,冷参军朝赋洛妃诗。 △第一折 (〔末扮薛嵩戎服上〕漠南春色到滹沱,边柳青青塞马多。万里江山今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亊本末卷三十四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宪宗讨淄青【李师道】唐宪宗元和元年 初李师古有异母弟曰师道常踈斥在外不免贫窭师古私谓所亲曰吾非不友扵师道也吾年十五拥节旄自恨不知稼穑之艰难况师道复减吾数嵗吾欲使之知衣食之所自来且以州县之务

  • 鲁迅与中学知识·周作人

    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还没有中学校。那时满清政府采用官吏,还是用那科举制度,凭了八股文取士,读书人想求仕进,必须“三考出身”,有钱的人出钱“捐官”,那算是例外。第一步是在书房里念书,先把四书和五经念完,再动手学做八股,名

  • 第十五章 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钱穆

    晋室东迁,衣冠南渡,北方中国便陷入长期的纷乱状态中。史称为五胡十六国,先后凡一百三十六年。一、五胡十六国撮要五胡:一、匈奴。一支居山西,建国为前赵。【初称汉。】又一支在河西张掖,建国为北凉。【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

  • 俞叶封·佚名

    俞叶封先生小传俞先生名肇桐叶封其字也浙之钱塘人生于山明水秀之区地灵人杰宜其颖悟异常人幼时即具大志读书过目辄十行下当弱冠之年值清政不修四海骚然掷笔叹曰丁兹乱世安用此毛锥为遂弃文就武考入士官研究所从事于战

  •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恶乎失之?”晏子对曰:“婴闻之,以邪莅国,以暴和民者危;修道以要利,得求而返邪者弱。古者文王修德,不以要利,灭暴不以顺纣,干崇侯之暴,而礼梅伯之醢,是以诸侯明乎其行,百姓通乎其德,故君民而

  • 卷二·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二元 袁俊翁 撰论语二夫子一贯之防何以独语参赐二子曾子平日所学盖已随事精察但未知其体之一耳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故一呼其名而直语之以此子贡平日所见盖已能识多学但未知所本之一耳

  • 卷四·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四     宋 崔子方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之不即位知子般之弑也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此公子友而曰季子贤之也曰来归喜之之辞也以见鲁人之情有望于

  •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冯友兰

    在前一章 我说过,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就个

  • 卷二百一十五·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三十四善现,一切法空清净故苦圣谛清净。苦圣谛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法空清净。若苦圣谛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法空清净故集灭道圣谛清净。集灭道圣谛

  • 佛說義足經卷下·欧阳竟无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一]猛觀梵志第十一   聞如是.佛在釋國迦維羅衞樹下.從五百比丘悉應真所作已具已下重擔聞義已度   所之生胎滅盡.是時十方天下地神妙天來佛所欲見尊德及比丘僧。是時梵四天王   相

  • 士谔医话·陆士谔

    近代陆士谔撰写的一部医案医话类中医著作,刊于1936年。本书收载陆氏医话九十一篇,内容涉及医理、医法、医方、病家心理等方面,并论述了中西医学的比较,重点阐述中医之长,对中医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现存1936年上海校经山房

  • 青春之火·程小青

    我不是自己夸口,我的听觉虽及不上我的老友霍桑,可是也并算不得怎样低弱。那天破晓时分,霍桑只轻轻地说了一声“一个女子”,我便突的从睡梦中惊醒。我向窗上望一望,晓光已是白漫漫的。在这晚秋的当儿,这样的光色,估量起来,已是

  • 圣武亲征录·佚名

    一卷。又题 《皇元圣武亲征录》。著者不详。记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两朝史事,成书于元世祖时期。元朝太祖、太宗《实录》多取材于此。有些记事为《元史》、《元朝秘史》所无,可补其阙,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春秋后传·陈傅良

    十二卷。陈傅良撰。陈傅良认为,《左传》记录的为鲁史旧文,因此,《左氏》有而经不书者,皆为孔子笔削。《春秋》之不书,实际上亦是书,而从《春秋》所书也可推求其不书。陈氏之说 《春秋》, 以 《左传》为主, 而参之以《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