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一

门人德普记录

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

丙辰九月觉之禅人率众请入院。

三门 喝一喝云豁开不二门当轩无格物直捷路堂堂信步无私曲。

佛殿 者老汉在处相逢时常得会全没一点人情却有些子尊贵今日触着磕着又作么生有礼不废便拜。

据室 三世诸佛同居一切祖师共住新长老到来全无回互显众云且道利害在甚么处喝一喝便起贺居士请上堂师于居士手中接疏云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莫道无言好遂度与维那宣读。

法座 曲录木床人天榜样顾甚险危要上即上遂升拈香祝圣毕次拈香云此瓣香爇向炉中供养上敏下树和尚以酬剃度戒德之恩末后拈香云者一瓣香爇向炉中专伸供养现住重庆府华岩堂上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二世上圣下可大和尚以酬法乳之恩敛衣敷座上首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问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未举槌时荐取进云恁么不迟八刻也师云知过必改云某甲过在甚么处师打云再犯不容乃云昨夜风今朝雪大地山河俱一色释迦老子暗点头森罗万象难分别顾众云作么生会若作一色会未免儱侗不作一色会错过眼前作么生得恰好去众中莫有具眼者么试出来定当看其或未然莫谓苍天多殊胜须知时节不相饶喝一喝。

悟悉请上堂问悟悉捐资克苦建此禅院今日迎请和尚升座说法获何利益师云不是苦心人不知云某甲不会师云不会问取悟悉乃云古人道修此堂者有损有益居此堂者有利有害龙山却不然修此堂者有准有则居此堂者有施有设四众皈依说得行得向上宗乘口无两舌历代相传明明漏泄顾左右云漏泄个甚么以柱杖作○此云切忌唤龟作鳖除夕申相公高明和等请上堂檀信殷勤请上堂惭无一事过诸方身贫貌陋才能寡胆大心粗志劣狂伸出一双穷相手打开八字古门墙招回木马云中过惊起南辰北斗藏。

觉之请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且道一作么生举师云古人与么拨火星飞取讨不的龙山却不与么遂掷下拄杖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康熙甲子年住遵义府南隅里玉泉寺弘休弘悟及众姓请上堂拈香祝圣毕末后拈云此是第二回拈出爇向炉中供养现住华岩堂上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二世上圣下可大和尚以酬法乳敛衣就座白椎竟问如何是玉泉境师云五峰黄叶一带青松如何是境中人师云白棒频拈佛魔胆丧乃云时维腊八节届三冬半寒半暖无雪无风十方宁静万里长空潭无南北莫辩西东以拂子召众云昨夜释迦老子掀翻脑盖豁眼重瞳带累许多人胡思乱想妄说流通顾左右云现前大众各各有眼见的分明要会即会三无漏学十智同真一切法门无出于此脱或不会各各归单稳坐细细观察日久月深自见释迦在汝诸人眼睛里成等正觉还委悉么喝一喝。

绥阳佛兴庵玄度和尚请上堂佛兴院里觅知音岂料知音却不仁个里未会频举似高支曲录强吾登问拈香祝圣即不问挝鼓升堂意若何师云路从平处险进云洪音普震时如何师云人向静中忙问念念释迦出世步步弥勒下生因甚拟心即错动念即乖师云释迦弥勒即今在甚么处僧无语师云拟心即错动念即乖乃云今日寂睿营斋供众玄度法兄请吾升座举唱此事大众若论此事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即今现前山是山水是水人事是人事更要举个甚么若道云笼古路野色依依叶落林疏神光皎皎白牛运步玉马嘶风总是利生边事且道如何是此事听山僧拄杖子与你们注解卓拄杖两下。

住重庆府华岩禅院语录

康熙己巳年师在方山西堂受还初法兄及众檀信等请住华岩于本年八月二日入院当日上堂拈香祝圣毕末后拈云是甚么乾矢橛麻三斤一回拈出一回新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难方见丈夫心此是第三回拈出爇向炉中专为供养现住泸州云峰堂上上圣下可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敛衣就座南芝和尚白椎竟问答罢乃举石屋和尚道老牯偷闲去半年祖翁田地草芊芊归来懒更重还债犁耙春风又上肩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有主无宾有宾无主呼马作牛呼牛作马不欲承当拟欲推脱今日道乐却不然呼牛即牛呼马即马唤宾则宾唤主则主直解承当不解推脱何故如此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

结制上堂问如何是华岩境师云门前瀑布悬岩落屋后山峦起浪堆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眉横鼻直耳垂肩问如何是第一玄师云泥牛吼先天如何是第二玄师云木马跃深渊如何是第三玄师云须弥一芥潜如何是第一要师云眼孔耳窍如何是第二要师云手舞足蹈如何是第三要师云屙屎放尿问如何是接初机句师便打如何是辨衲僧句师又打如何是正令当行句师连打乃云华岩今日开炉十方衲子俱无都是自家伙子团圞免致分疏似则也似是即未在红炉烈焰须要向前就炙钳椎运动贵乎直下承当不许停机伫思那容顾险防危若也透过威音那畔始识金烹大冶裂开今时业纲方知玉出蓝田其或未然华岩秪得抛砖引玉去也掷拄杖下座。

彻证请上堂问如何是接初机句师云念子远来云既念某甲远来望师慈悲指示师便打乃云止止不须说勒回三大劫风飞雷厉之神机我法妙难思突出五千轴海涌云腾之寐语诸增上慢者闲骨董不许辽天索价闻必不敬信烂葛藤随他遍地生枝华岩与么说话座主奴也未梦见在教外别传一句又作么生顿断凡情无圣解母云别有好商量卓拄杖下座。

上堂问世尊初生即不问如何是未生前师云云笼古木云如何是已生后师云雪满寒岩乃云大道在目前人是人境是境惟心超物表圣非圣凡非凡炉焚柏子依依香雾蔼倪台烛点油龙皎皎神光侵垢面还委悉么咄。

慈济祥开师徒请上堂禅和个个气如王日日殷勤请上堂佛法不无难启口频拈麈尾拂风狂问狮子未出窟时如何师云丝弦绝响进云已出时如何师一喝乃云玄沙 破脚趾路从平处险雪峰九上三登人向静中忙只如德山托钵钟未鸣鼓未响向甚么处去一片白云横谷口岩头密起其意果与往日不同许多归鸟尽迷巢大众你看他古人恁么陆地行舟冰凌走马祖祢不了殃及儿孙所以赚得慈济禅人师徒千里来此营斋供众请山僧升于此座打开双桂门庭露布华岩宗旨四众咸沾利益十方共仰无为且道如何是华岩宗旨分明洞口流长舌今古风涛吼怒雷。

冬至上堂石女高提宝印文彩全彰木人暗度金梭纤毫不昧慈明榜张堂上揭示枢机洞山果桌掇退家常表礼华岩今日也无恁般施设一味随家丰俭只如应时及节又作么生遂以拂子作此○作斟茶势云大众还会么举僧问古德云如何是冬来意德云京师出大黄师云古德与么虽有救病之良方且无活人之宝剑不能使这僧点首若有问华岩如何是冬来意只向他道各人打扫门前雪休管他家屋上霜挥尘下座。

上堂十五日已前过去事已过去了十五日已后未来不必预思量正当十五日因斋庆赞端坐受供一句又作么生良久云北俱卢州出粳米食者无瞋亦无喜。

上堂问如何是第一玄师云岩前古柏傲霜寒如何是第二玄师云叶叶枝枝不减繁如何是第三玄云半遮风雨半遮天乃云衲僧家眼耳精明手舞足蹈随缘放旷任意逍遥东边鼓掌西畔擎拳禅堂中参禅佛殿里礼佛头头大用现前一一不逾轨则若也火炉头板凳上脱落超方眼三条椽七尺单豁开通霄路始知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说甚么东山水上西河火里提金刚圈点飞龙马一时游遍四天下喝一喝。

香国和尚设斋请上堂十五日已前有佛处不得住十五日已后无佛处急走过正当十五日愁人莫与愁人说说与愁人愁杀人所谓岩头记受德山有父有子玄沙不肯灵云难弟难兄只如今日香国和尚于此相席打令助扬法化一句作么生道东涧水盈西涧水南山风骤北山风。

元日上堂问元朝瑞色喜偏多万国同欢庆岁和唯有衲僧分外别闲吟雪曲和巴歌如何是新春事师云柳眼对梅腮进云不涉新旧一句又作么生师云亘古虚空无向背风行草偃却寻常乃云新年头佛法有庆祝当今无量寿新年头佛法无河清海宴绝亲疏蓦竖拄杖顾众云只者拄杖子还落新旧也无良久卓一卓下座。

干玉师请上堂展两手云大开方便门通十方无二路复叉手云牢关紧闭纳四海成一家只如不开不闭又且如何撒手云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解制上堂百草头边无限春相看尽是昔时人迢迢旷劫何曾昧堪笑南询更问津草鞋未 跳千山业已过箬笠上顶 万岐归一致还委悉么杖头有眼空三际布袋无心阔古今。

浴佛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又何须指天指地独步称尊惹得是非遍界泥水通身即今还免得么不无恶水劈头淋。

庚水请上堂竖拄杖云即心即佛唤作拄杖子则触非心非佛不唤作拄杖子则背不触不背唤作甚么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顾众云脱空妄语作么拽拄杖下座。

结夏上堂以拄杖作此○云三世诸佛恒沙国土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尽在里许作大伽蓝安居平等性智只如即今有越得此○者么其或未能切忌动着喝一喝。

师居士请上堂问三圣道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时如何师云把手牵他行不得进云兴化道我逢人即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云为人自肯乃方亲云一个道为人一个道不为人是何意旨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乃云有问有答人我山前显示本来面目无言无说利名场上全彰清净法身历古今而不昧经尘劫以长灵且道僧之与俗谁个欠少既不欠少向甚处见他端的酒醉五湖四海客茶亲东蜀越西人。

上堂问如何是三冬花木秀师打云琉璃殿上重铺锦进云如何是九夏雪霜飞师又打云玛瑙阶前布赤沙乃云药山久不升座不是息心除妄都缘无事商量莫道理长则就谩言土旷人稀汾阳夜夜小参正是抱赃叫屈作贼心虚德山棒如雨点临济喝似雷奔未免平地干戈虚空掘洞致使儿孙斗乱罪犯弥天衲僧家各具金刚正眼举一明三目机铢两犹是无风匝匝之波向上一路千圣把手共行合入泥犁地狱秪如正恁么时不求诸圣不重己灵一句作么生道境色随朝露禾花遍界香。

解夏上堂问解制意如何师云云外只凭鹏展翅秋中可许雁传书进云人人觌面相逢因甚道不识师云金风有意侵人骨玉兔无心耀古今乃云十五日已前手长衫袖短十五日已后脚瘦草鞋宽正当十五日海底泥牛吼云中木马飞眼观东南意在西北只如有一人不出户牖而独步大方且道是那一人蹬足云银山铁壁万重高脚下无私俱踏碎。

庚午冬结制李华生徐柱伯请上堂问结制即不问开炉一句作么生师云纳须弥于芥中进云开后如何师云掷乾坤于化外乃云祖师道尽乾坤大地唤作一句子担枷带锁不唤作一句子业识忙忙华岩则不然尽乾坤大地作一火炉山僧作个火种一众大家攒柴把草热闹相亲变生作熟饥餐渴饮无论锅碗大小杓箸短长须知饭是米做莫味檀那信心汤是水煎要识行人血汗者些日用鬼家活计也不无只如衲僧本分又作么生良久云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珍石入红炉。

龙居士请上堂问捶钟挝鼓即不问因斋庆赞意如何师云龙得水时添意气进云谢斋一句作么生师云虎逢山势长威狞进云菜羹滋味莫嫌寡林下安贫得自然师云风梳翠竹和烟袅露滴乔松戴月明乃云衲子须具铁石心肝向者不冷不热炉韝半干半湿柴头生铁炼成熟铁顽鋀化作金鋀钳槌久久经历任分粗细刚柔那时把得便用方知不假他求大众还信得及么试玉须经火求珠不离泥。

上堂有问有答抛砖打瓦击木作声无言无说扬声止响默照邪惮纵饶口似悬河舌如利剑说穷三际喝退须弥于己躬分上总没交涉只如十五日已前恁么也不是十五日已后不恁么也不是正当十五日恁么不恁么总不是又作么生蓦竖拂子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冬至上堂问今朝冬至意如何师云人间化日才添线物外幽禽便啭呻云冬至后又如何师云铁树花开石田笋出乃云昨夜斗转星移今朝律管葭飞霎时云收万里一天光皎无疑春信南枝暖回殿阁又何须慈明榜文洞山果桌只如长连床上禅和稿木其身铁石其心如何通个消息莫言未发迎春柳且看新开傲雪梅。

光祥众居士请上堂众士殷勤请上堂别无佛法可商量顿断凡情绝圣解诸人直下好承当好承当去来莫厌路途长举僧问乾峰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峰以拄杖划一划云在者里后僧举似云门门拈起扇子云扇子 跳上三十三天触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师云看他二大老为人总没交涉何故乾峰用处虽然特地未免屈煞拄杖云门为人如是直切不无苦劳扇子设有问华岩路头在甚么处只向他道岩潺睛似雨谷应嘿如雷卓拄杖两下。

上堂问雪峰道望州亭乌石岭僧堂前俱言与汝相见了也且道相见个甚么合谈何事师默然进云后保福问鹅湖僧堂前且置未审望州亭乌石岭相见个甚么鹅湖骤步归方丈保福低头入僧堂又是何意旨师便打乃云祖师道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正谓性天心地普擎普盖无减无增不落不昧恁么说话已是落七落八如何是不二观世音菩萨将钱买糊饼放下却是馒头今日愿度比丘尼具此大神通力得得供养诸人莫只囫囵吞却也须识些滋味始得。

上堂昨宵星灿长空今朝日轮当午瞿昙失却双睛冤及儿孙莽卤休莽卤猫儿偏解捉老鼠。

上堂问雪覆千山因甚孤峰不白师云逢人切忌错举进云恁么无他栖泊处别是一乾坤师便打乃云寒风凛冽遥空下雪红炉焰上莫觅踪由芦花深处犹难辨别到这里正恁么时如何山家富贵银千树牧者风流玉一蓑。

上堂问如何是第一玄师云江湖览载船云如何是第二玄师云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云如何是第三玄师云雁飞不到处人被利各牵云如何是第一要师云雪后始知松柏操如何是第二要师云饥餐渴饮穿衣顶帽如何是第三要师云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云三玄三要蒙师指利生一句作么生师云地狱天堂打成一片菩提烦恼坐断两头乃云向上一机弥漫宇宙当阳一路轩豁十方分明共证孰敢囊藏直得琼楼玉阁百草微尘全彰至化白牯狸奴森罗万象具足威仪尘尘刹刹突出无位真人物物头头总是现成公案若果到者般田地管教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齐立下风其或不然须知更有事在。

上堂第一义谛迥绝安排若拟思惟早成钝滞所以道心若不异万法自如眼若不寐诸梦自除伶利汉向文彩未彰之前脱体承当略较些子若于山僧恁么举处会得已落沉思困于途辙争如我继芳山主向格外行履不消见烟已知是火何须露角早知是牛正与么时庆赞因斋增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上堂问终日拈香拨火不知身是道场意旨如何师云身是道场进云有甚么限量师云东西十万南北八千乃云明不得状不得瓦解冰消事一然理一然天高地厚只要人人直下承当个个就中委悉如委悉得两个鸳鸯池中独立其或不然一双孤雁扑地高飞复举五祖演上堂云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演祖大似鹦鹉能言道得不知有多少俱说了又道不说华岩今日多也不说少也不说只如不说之说又作么生良久云今古罕闻。

庚水母难请上堂松柏南山足可论一番春至一番新更有虚空无比相风歌雨唱曲长生只如那吒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然后为父母说法又作么生良久云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元日上堂问如何是新年头佛法师云万顷白云铺锦绣一轮红日挂金毬进云恁么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师云薰大香一瓣谁人不点头乃云新年头佛法有海宇云霞散彩江程梅柳生辉新年头佛法无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只如不落新旧有无一句作么生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解制上堂百日期中无绳自缚三条椽下有口难言挨到今日饮气吞声欲去不去欲住不住不免放开便道任意纵横或于十字街头三家村里和其光同其尘恁么也得或于孤峰顶上林下水边闭其门塞其兑恁么不恁么也得还委悉么莫道华岩山势险前途犹有最高峰。

上堂问如何是父母未生前师云石笋抽条进云如何是已生后师云只是不识羞云已生未生时如何师云秋夜月明天在水波光却与月轮齐乃云德山托钵上法堂云在岭头闲不彻水流涧下太茫生雪峰道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甚处去养子不及父家门一世衰德山便归方丈怜儿不觉丑徒负钵盂忙岩头云老汉未会末后句在戴月瑶枝秀扶危碧树高山云你不肯老僧那头密启其意一片白云横谷口许多归鸟尽迷巢次日上堂果与往日不同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岩头抚掌笑云且喜老汉会得末后句也他后天下人不柰伊何虽然如是也只得三年活谩道爷贫连子苦须知家富小儿娇遂顾左右云看他德山父子与么玉转珠回掷地金声未免自扬家丑只如会得底末后句也只得三年活又是什么道理良久云玉宇秋高无界限无逾万映一轮孤。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一终

嘉兴大藏经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世亲
  注维摩诘经卷第二·僧肇
  卷第十九·佚名
  因明正理门论本·佚名
  14.说蕴品·佛音
  卷第五(译经魏吴)·费长房
  卷二百八十·佚名
  卷第二十一·佚名
  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五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三·延寿
  卷第三十二(阳字号)·朱时恩
  卷第十九(暑字号)·朱时恩
  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佚名
  释氏护教编后记·朱时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上·瞿佑

      △乡饮用古诗  古诗《三百篇》,皆可弦歌以为乐,除施於朝廷宗庙者不可,其馀固上下得通用也。洪武间,予参临安教职。宰县王谦,北方老儒也。岁终行乡饮酒礼,选诸生少俊者十人,习歌《鹿鸣》等篇,吹笙抚琴,以调其音节。至日,就

  • 第二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数日,上午。地点 齐家附近的一个合作社。人物 李大嫂 王二婶 齐凌云 金拴子 齐 母老 尤 小 吴 老 黄 郑书记〔幕启:合作社的一角,卖糖果等。李、王二妇人买完了东西,说闲话儿。金拴子正买糖,齐凌

  • 第一出 家门·周履靖

    【西江月】〔末上〕身外闲愁莫惹。眼前声伎堪规。一生聚散与欢悲。消得檐前寸晷。谩道梦长梦短。总将傀儡搬提。淸歌雅宴且追随。亦是百年良会。〔问内如常介〕【沁园春】吴下梅生。钱塘柳氏。萱亲世谊。因相依登览

  • 初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八古今体六十九首【癸亥七】兴京姬室于豳日炎刘起沛时一人方缔造四海遂为基皇?犹然在臯门尚可思屏藩堪示固宫室不言卑往者争?际同归出衆姿秋风经故国膏雨遍新陂父老迎鸾驭材官卫羽旗初来尤

  • 竹坡词巻一·周紫芝

    宋 周紫芝 撰水龙吟【天申节祝圣词】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春皇欲降渚烟收尽青虹正绕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俱照看海中桃熟云幡绛节冉冉度沧波渺 遥想建章宫阙【缺】薰风月寒清晓红鸾影上云韶声里蒙天一笑万国

  • 李羣玉诗后集目録·李群玉

    巻一仙明洲口号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送隐者归罗浮献王中丞赠元复中秋广江驿示韦益九日越台中秋越台防月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许侍御题松石联句伤友法性寺六祖戒坛东湖【二首】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湖阁晩晴寄

  • 卷十七 漢紀九·司马光

      起重光赤奮若(辛丑),盡強圉協洽(丁未),凡七年。   孝武皇帝建元元年(辛丑、前一四O年)   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餘人。廣川董仲舒對曰:「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

  • 卷三十二·唐·蒋一葵

    【元稹】 〔字微之。尝朝退行至廊下,时初日映九英梅,隙光射礻真,有气勃然。百寮望之,叹曰:“岂肠胃之章,映日可见乎?”与白乐天友善,世称“元白”。元写白诗于阆州西寺,白写元诗百篇,合为屏风。〕 元稹初

  • 卷七·沈德符

      ○内阁【丞相】秦官,以丞相为第一,主国柄。汉因之。唐以尚书令为真相,而左右仆射佐之,皆宰相职也。武后改仆射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复旧名。至玄宗又改两仆射为左右丞相,可谓名位俱正矣。然是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

  • 内容简介·班固

    《汉书》汉·班固 撰汉书又称前汉书,此书继《史记》之后又一重要史书。全书记述上起西汉的汉高祖,下至新朝的王莽,共230年的历史故事。本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目录【

  • 卷十四·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四宫殿四景山神武门之北过桥为景山山之前为 北上门门左右向北长庑各五十楹西为教习内务府子弟读书处东门曰山左里门西门曰山右里门 北上门内为景山门内为 绮望楼楼後即 景山也山周二里余

  • 二十五年·佚名

    (戊子)二十五年清光緒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五〉初一日,癸丑。詣勤政殿,上大王大妃殿致詞箋文、表裏。王世子隨詣,行禮。以寶齡望九稱慶也。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雖舊邦命維新,上天回三元嘉會。曰大

  • 卷十四·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四吴江陈启源撰谷风之什【变小雅】谷风维风及頽传云頽风之焚轮者风薄相扶而上喻朋友相扶而成风薄指頽风相扶指合风也頽风力薄不能上升頼谷风扶之而上以喻友之相成如

  •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六·魏了翁

    经解至方记一辨昬姻二字正义曰案尔雅释亲云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㛰此云壻曰昬妻曰姻者尔雅据男女父母此据男子之身壻则昬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壻曰昬妻曰姻二䟽以差若豪氂为易系文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氂缪以千里此之谓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六(本)·窥基

    沙门基撰论。前所略标至彼差别相。述曰。自下重解六位心所。于中有二。初标所说总劝教兴。次随解释。此即初也 就解释中大文有二。初以五颂别显心所。后总料简心所与心为一为异。就此初中分为五段。初一颂辨二位。次

  •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中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二辨相)第一释名。言贤圣者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理也。理无偏那故说为正。证理舍凡说为圣矣。此贤与圣同异有三。一同体名异。其犹眼目。以同体故

  • 卷第九(译经西秦北凉元魏高齐陈氏)·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九(译经西秦北凉元魏高齐陈氏)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西秦北凉魏齐陈五录者。此亦乘时拯世利民宣化君也。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世居苑川为南单于。前秦败后遂称秦王。仍都子城。尊事沙门。时遇圣坚

  • 三礼图集注·聂崇义

    二十卷。宋聂崇义(生卒年不详)撰。崇义为河南洛阳人。学三礼,精礼学、五代汉乾祜中,官至国子《礼记》博士,曾校定《公羊春秋》,后周显德中,迁为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是编以唐张镒等六家所撰为底本,相互考稽,辨正是非,总成一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