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

  南无栴檀香佛 南无无垢慧深声王佛 南无断一切障佛 南无无量光明佛 南无作功德佛 南无普香上佛 南无不可胜频迅声王佛 南无降伏憍慢佛 南无毗婆尸佛 南无尸弃佛 南无毗舍浮佛 南无拘留孙佛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成就一切义佛 南无能作无畏佛 南无寂静王佛 南无阿閦佛 南无卢至佛 南无阿弥多佛 南无尼弥佛 南无住法佛 南无宝炎佛 南无弥留佛 南无金刚佛 南无持法佛 南无勇猛法佛 南无妙法光明佛 南无法月面佛 南无住法佛 南无法幢佛 南无法威德佛 南无法自在佛 南无善住法佛 南无法寂静佛 南无善智力佛 南无弥勒等无量佛 南无毗婆尸佛 南无尸弃佛 南无毗舍浮佛 南无拘留孙佛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天光照佛 南无胜色佛 南无乐意佛 南无大导师佛 南无大圣天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树提佛 南无慈他佛 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栴檀佛 南无具足佛 南无化现佛 南无善化佛 南无世自在佛 南无人自在佛 南无摩醢那自在佛 南无胜自在佛 南无十力自在佛 南无毗头罗佛 南无离诸畏佛 南无离诸忧佛 南无能破诸邪佛 南无散诸邪佛 南无破异意佛 南无智慧岳佛 南无宝岳佛 南无弥留岳佛 南无降魔佛 南无善才佛 南无坚才佛 南无坚频迅佛 南无坚精进佛 南无坚莎罗佛 南无坚心佛 南无坚勇猛破阵佛 南无破诤佛 南无实体佛 南无昙无竭佛 南无尼尸陀佛 南无波罗罗坚佛 南无普光佛 南无普贤佛 南无胜海佛 南无功德海佛 南无法海佛 南无虚空寂佛 南无虚空功德佛 南无虚空库藏佛 南无虚空心佛 南无虚空多罗佛 南无无垢心佛 南无功德林佛 南无放光世界中现在说法虚空胜离尘无垢尘平等眼清净功德幢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香象身胜妙罗网庄严顶无量日月光明照庄严愿上庄严法界善化无障碍王佛 南无彼佛世界中有菩萨名无比。彼佛授记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号种种光华宝波头摩金色身普照庄严不住眼放光照十方世界幢王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心受持读诵彼佛及菩萨名。是善男子善女人超越阎浮提微尘数劫。得陀罗尼。一切诸恶病不及其身。

  南无无量功德宝集乐示现金光明师子频迅王佛 南无师子频迅心云声王佛 南无无垢清净光明觉宝华不断光庄严王佛 南无宝光月庄严智功德声自在王佛 南无宝波头摩智清净上王佛 南无摩善住山王佛 南无光花种种频迅王佛 南无拘苏摩奋迅王佛 南无波头摩华上弥留幢王佛 南无法幢空俱苏摩王佛 南无莎罗华上光王佛 南无无垢眼上光王佛 南无无垢意山上王佛 南无种种乐说庄严王佛 南无无碍药王成就胜王佛 南无千云雷声王佛 南无金光明师子频迅王佛 南无善寂智慧月声自在王佛 南无善住摩尼山王佛 南无欢喜藏胜山王佛 南无普光上胜功德山王佛 南无功德藏增上山王佛 南无动山岳王佛 南无善住诸禅藏王佛 南无法海潮功德王佛 南无称功德山王佛 南无一切华香自在王佛 南无银幢盖王佛 南无雷灯幢王佛 南无月摩尼光王佛 南无波头摩上星宿王佛 南无无量香上王佛 南无觉王佛 南无上弥留幢王佛 南无莎罗华上王佛 南无因陀罗幢王佛 南无师子频迅王佛 南无俱苏摩生王佛 南无微细华佛 南无说义佛 南无无量精进佛 南无无边弥留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无量眼佛 南无无量发行佛 南无发行难胜佛 南无无所发行佛 南无无量发行佛 南无断诸难佛 南无不定愿佛 南无善住诸愿佛 南无无念示现诸行佛 南无无量善根成就诸行佛 南无无垢频迅佛 南无不住住频迅佛 南无妙色佛 南无无相声佛 南无虚空星宿增上王佛 南无栴檀室佛 南无乐意佛 南无善行佛 南无境界自在佛 南无乐行佛 南无乐解脱佛 南无远离怖畏毛竖佛 南无清净眼佛 南无进寂静佛 南无世间可乐佛 南无随世间意佛 南无随世间眼佛 南无宝王佛 南无宝爱佛 南无罗睺罗佛 南无罗睺罗天佛 南无罗睺罗净佛 南无宝慧佛 南无宝鬘佛 南无宝形佛 南无罗网手佛 南无摩尼轮佛 南无解脱威德佛 南无善行佛 南无大爱佛 南无人面佛 南无吉佛 南无蔓陀罗佛 南无净圣佛 南无净宿佛 南无离胎佛 南无虚空庄严佛 南无集功德佛 南无师子步佛 南无功德海佛 南无摩尼功德佛 南无广功德佛 南无称成佛 南无大如意轮佛 南无无畏上王佛 南无俱苏摩国土佛 南无功德幢佛 南无威德佛 南无华眼佛

  南无喜身佛 南无慧国土佛 南无喜威德佛 南无波头陀智慧频迅佛 南无功德聚佛 南无寂灭慧佛 南无降魔佛 南无无上光佛 南无法自在佛 南无得世间功德佛 南无实谛称佛 南无智胜佛 南无智爱佛 南无得智佛 南无智幢佛 南无罗网光幢佛

  善男子善女人与一切众生安隐乐如诸佛者。当读诵是诸佛名复作是言。

  南无离诸无智曀佛 南无虚空平等心佛 南无清净无垢佛 南无善无垢藏佛 南无火炎积佛 南无坚固行佛 南无精进声佛 南无不离一切众生门佛 南无断诸过佛 南无成就观佛 南无平等须弥面佛 南无无障碍精进坚佛 南无莎罗华华王佛 南无无量功德王佛 南无弥留灯王佛 南无药王声声王佛 南无梵声王佛 南无妙鼓声王佛 南无云声王佛 南无龙自在王佛 南无世间自在王佛 南无陀罗尼自在王佛 南无深王佛 南无治诸病王佛 南无药王佛 南无象王佛 南无灯王佛 南无树提王佛 南无喜王佛 南无星宿王佛 南无云王佛 南无雷王佛 南无莎罗王佛 南无雁王佛 南无坚固自在王佛 南无功德聚佛 南无华聚佛 南无宝聚佛 南无宝住持庭燎佛 南无住持功德佛 南无住持无障力佛 南无住持地力进去佛 南无住持妙无垢位佛 南无一切宝庄严色住持佛 南无自在转一切法佛 南无转法轮佛 南无胜威德佛 南无净威德佛 南无圣威德佛 南无莎罗威德佛 南无师子威德佛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悲威德佛 南无无垢威德佛 南无地威德佛 南无无垢琉璃佛 南无无垢臂佛 南无无垢眼佛 南无无垢面佛 南无波头摩面佛 南无月面佛 南无日面佛 南无日威德庄严佛 南无金色佛 南无金色形佛 南无可乐色佛 南无金色莲华佛 南无瞻婆伽色佛 南无能与乐佛 南无能与眼佛 南无难胜佛 南无难降伏佛 南无断诸恶佛 南无难量佛 南无难成佛 南无俱苏摩成佛 南无甘露成佛 南无宝成就佛 南无功德成就佛 南无日成就佛 南无华成就佛 南无成就乐有佛 南无成就功德佛 南无大胜佛 南无上妙王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诸障佛 南无婆楼那佛 南无婆楼那天佛 南无勇猛仙佛 南无精进仙佛 南无无垢仙佛 南无金刚仙佛 南无观眼佛 南无无障碍佛 南无住虚空佛 南无住清净佛 南无善住清净功德宝佛 南无善迹佛 南无善思议佛 南无善化佛 南无善爱佛 南无善眼佛 南无善亲佛 南无善行佛 南无善生佛 南无善华佛 南无善香佛 南无善声佛 南无善臂佛 南无善光佛 南无善山佛 南无宝山佛 南无功德山佛 南无智山佛 南无胜山佛 南无上山佛 南无光明庄严佛 南无大光明庄严佛 南无清净庄严佛 南无波头摩庄严佛 南无实中佛 南无金刚合佛 南无金刚齐佛 南无碎金刚佛 南无碎金刚坚佛 南无降伏魔佛 南无不空见佛 南无爱见佛 南无现见佛 南无善见佛 南无大善见佛 南无普见佛 南无无垢见佛 南无见平等不平等佛 南无见一切义佛 南无断一切障碍佛 南无断一切众生病佛 南无一切世间爱见佛 南无上妙佛 南无大庄严佛 南无一切三昧佛 南无度一切疑佛 南无度一切法佛 南无不取诸法佛 南无一切清净佛 南无一切义成就佛 南无一切通佛 南无华通佛 南无波头摩树提频迅通佛 南无俱苏摩通佛 南无海住持胜智慧频迅通佛 南无多摩罗华栴檀香通佛 南无常观佛 南无常围绕佛 南无常不轻佛 南无常忧佛 南无常喜佛 南无常笑欢喜根佛 南无常满足手佛 南无常举手佛 南无常黠慧佛 南无常修行佛 南无常精进佛 南无尼拘律佛 南无阿叔迦佛 南无金色律佛 南无华开佛 南无善决定佛 南无波头摩光佛 南无华身佛 南无手脚柔濡触身佛 南无日轮佛 南无闻满足佛 南无相身身佛 南无胜威德佛 南无无垢身佛 南无波头摩花身佛 南无得无碍佛 南无愿得满足佛 南无得普照清净佛 南无得大无畏佛 南无至大佛 南无至大精进究竟佛 南无大境界佛

  次礼十二部尊经大藏法轮。

  南无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南无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南无大乘同性经 南无大乘集譬喻经 南无诸法无行经 南无阿閦佛国经 南无般舟三昧经 南无莲华面经 南无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南无迦叶经 南无诸法最上王经 南无孔雀王陀罗尼经 南无发觉净心经 南无无上依经 南无惟识经 南无未曾有因缘经 南无缘生经 南无成具光明定意经 南无太子须太拏经 南无太子慕魄经 南无须赖经 南无金色王经 南无独证自誓三昧经 南无摩诃摩邪经 南无大方等如来藏经 南无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南无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 南无须摩提菩萨经 南无希有挍量功德经 南无梵女首意经 南无差摩波帝受记经 南无月明菩萨经 南无灭十方冥经 南无出生菩提心经 南无普门品经 南无菩萨十住经 南无商主天子经 南无心明女经 南无月灯三昧经 南无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问署经 南无德光太子经 南无施灯功德经 南无菩萨呵色欲经 南无人本欲生经 南无不增不减经 南无佛语经 南无无字宝箧经 南无如来师子吼经 南无十法经

  敬礼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

  南无发心则转法轮菩萨 南无一切声差别乐说菩萨 南无山乐说菩萨 南无大海意菩萨 南无大山菩萨 南无爱见菩萨 南无欢喜王菩萨 南无无边观菩萨 南无无边观行菩萨 南无破耶见魔菩萨 南无无忧德菩萨 南无成就一切义菩萨 南无师子菩萨 南无善住意菩萨 南无无比心菩萨 南无那罗德菩萨 南无因陀罗德菩萨 南无海天菩萨 南无跋陀波罗菩萨 南无药王菩萨 南无卢舍那菩萨 南无月光菩萨 南无波头摩胜菩萨 南无智山菩萨 南无圣藏菩萨 南无不舍行菩萨 南无不空见菩萨 南无妙声菩萨 南无妙声吼菩萨 南无常微笑寂根菩萨 南无波头摩道胜菩萨 南无广思惟菩萨 南无忧波罗眼菩萨 南无可供养菩萨 南无常忆菩萨 南无住一切悲见菩萨 南无断一切恶法菩萨 南无住一切声菩萨 南无住一切有菩萨 南无住佛声菩萨

  归命如是等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大菩萨摩诃萨。

  敬礼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闻辟支佛 南无智身辟支佛 南无毗邪离辟支佛 南无俱菩萨罗辟支佛 南无波薮陀罗辟支佛 南无无毒净心辟支佛 南无实无垢辟支佛 南无福德辟支佛 南无黑辟支佛 南无唯黑辟支佛

  归命如是等无量无边辟支佛。

  礼三宝已次复忏悔。

  夫论忏悔者。本是改往修来灭恶兴善。人生居世谁能无过学人失念尚起烦恼。罗汉结习动身口业。岂况凡夫而当无过。但智者先觉便能改悔。愚者覆藏遂使滋蔓。所以积习长夜晓悟无期。若能惭愧发露忏悔者。岂唯正是灭罪而已。亦复增长无量功德。树立如来涅槃妙果。若欲行此法者。先当外肃形仪瞻奉尊像。内起敬意缘于想法。慊切至到生二种心。何等为二。一者自念我此形命难可常保。一朝散坏不知此身何时可复。若复不值诸佛贤圣。忽遭逢恶友造众罪业。复应堕落深坑险趣。二者自念我此生中。虽得值遇如来正法为佛弟子。弟子之法绍继圣种。净身口意善法自居。而今我等公自作恶而复覆藏。言他不知谓彼不见。隐匿在心傲然无愧。此实天下愚惑之甚。则今现有十方诸佛诸大地菩萨诸天神仙。何曾不以清净天眼见于我等所作罪恶。又复幽显灵只。注记罪福纤毫无差。夫论作罪之人命终之后。牛头狱卒录其精神。在阎罗王所辨穷是非。当尔之时一切怨对皆来证据。各言汝先屠戮我身炮煮蒸炙。或言汝先剥夺于我一切财宝。离我眷属。我于今者始得汝便。于时现前证据何得敢讳。唯应甘心分受宿殃。如经所明地狱之中不枉治人。若其生平之日。素所作众罪心自失者。是其生时造恶之处。一切诸相皆现在前。各言汝昔在于我边作如是罪今何得讳。是为作罪无藏隐处。于是阎魔罗王切齿呵啧将付地狱。历劫穷年求出莫由。此事不远不关他人。正是我身自作自受。虽父子至亲。一旦对至无代受者。众等相与及其形休体无众疾。各自努力与性命竞生大怖畏。死欲至时悔无所及。是故弟子至心。归命十方诸佛。

  南无东方破疑净光佛 南无南方无忧功德佛 南无西方华严神通佛 南无北方月殿清净佛 南无东南方破一切闇佛 南无西南方大哀观众生佛 南无西北方香气放光明佛 南无东北方无量功德海佛 南无下方断一切疑佛 南无上方离一切忧佛

  归命如是等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弟子等从无始已来至于今日。积聚无明障蔽心目。随烦恼性造三世罪业。或耽染爱着起于贪欲烦恼。或嗔恚忿怒怀害烦恼。或惛愦瞢瞪不了烦恼。或我慢自高轻傲烦恼。疑惑正道犹预烦恼。谤无因果邪见烦恼。不识缘假着我烦恼。迷于三世执断常烦恼。朋狎恶法起见取烦恼。僻禀邪师造戒取烦恼。乃至一等四执撗计烦恼。今日至诚归命忏悔。

  又复弟子等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守惜坚著起悭吝烦恼。不摄六情奢诞烦恼。心行弊恶不忍烦恼。懒惰缓纵不勤烦恼。情虑[跳-兆+參]动觉观烦恼。触境迷惑无知解烦恼。随世八风生彼我烦恼。谄曲面誉不直心烦恼。撗强难触不调和烦恼。易忿难悦多含恨烦恼。嫉妒系刺佷戾烦恼。凶险暴害谄毒烦恼。乖背二谛执相烦恼。于苦集灭道生颠倒烦恼。随从生死十二因缘流转烦恼。乃至无始无明住地恒沙烦恼。起四住地构于三界苦果烦恼。如是等诸烦恼无量无边。恼乱贤圣六道四生。今日发露向十方佛尊法圣众。归命忏悔。

  愿弟子等。承是忏悔贪嗔痴等一切诸烦恼所生功德。愿生生世世折憍慢幢。竭爱欲水灭嗔恚火。破愚痴暗拔断疑根裂诸见网。深识三界犹如牢狱四大毒蛇五阴怨贼。六入空聚爱诈亲善。修八圣道断无明源。正向涅槃不休不息。三十七品心心相应。十波罗蜜常现在前。

 

  大乘莲华宝达问答报应沙门经

 

  宝达即便入地狱中。上高楼头四顾望视。见罪人等各从四门号叫而入宝达前。入铁车铁牛铁驴铁马。此四小地狱前为一地狱。云何名曰铁车铁马铁牛铁驴地狱。此地狱方圆纵广十五由旬。其中铁城高一由旬。猛火辉赫烧其铁车炎赫炽然。中有铁牛其身亦然。头角毛尾皆如锋铓。毛中火然烟焰俱出。其铁马者身毛[髟/公/心]尾。銐如刀锋毛尾火然烟焰俱出。其铁驴者亦复如是。其地狱中有铁[金*疾][金*離]。銐如锋铓铁锵撩乱遍布其地。其锵火然猛炽于前。

  尔时北门之中有五百沙门。咩声号叫口眼火出。唱如是言。云何我今受如此苦。狱卒夜叉马头罗刹。手捉三钴铁。叉望背而撞胸前而出。复有铁索来缠其臂。其索火然烧罪人臂。复有铁枷枷罪人咽。其枷八方銐如锋铓。烟火猛炽烧罪人颈。尔时罪人宛转倒地而不肯前。马头罗刹手捉铁棒。望头而打。罪人身体碎如微尘。复有饿鬼来食其肉。复有饿狗来饮其血。马头罗刹蹴地言活罪人即活。尔时铁牛吼唤跑地。其牛吼唤来向罪人。罪人迫迮宛转倒地。马头罗刹手捉铁叉。叉著车上罪人跳踉。复堕牛上。牛毛仰刺从腹而入背上而出。牛复跳踉复堕马上。马毛仰刺亦如锋铓。马尾掉之身即碎烂。须臾还活。尔时铁马举脚连蹴身碎如尘。须臾还活复骑铁驴。驴即跳踉。罪人堕地驴便大嗔。举脚连踏须臾便死。须臾还活。一日一夜受罪无量。

  宝达问马头罗刹曰。此诸沙门云何如是。罗刹答曰此诸沙门。受佛禁戒不惜将来。但取现在违犯净戒。故作恶业畜不净物。乘车骑马走驴治生。心无慈善不护威仪受人信施。恶因缘故堕此地狱百千万劫。设得为人身不具足聋盲喑哑。不见三宝不闻正法。宝达闻之悲泣叹曰。云何沙门应出三界。云何恶业受如是罪。宝达即去。

 

    佛名经卷第二

猜你喜欢
  四分律卷第五十六(第四分之七)·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二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九卷·宝亮
  阁笔后序·智旭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七·延寿
  第四品 弥醯品·佚名
  罗云忍辱经·佚名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佚名
  卷第一·晦翁悟明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佚名
  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卷第五·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一)·子璇
  偷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卷第一(并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 歌谣 谶记 嘲嘘 谚语·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八 歌 谣 谶记 嘲嘘 谚 语载初元年沙州歌谣并序○题拟 以下歌神皇圣氏,生于文王,文王二字从《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录文补之祖,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于昭武王,承天剪商。谁

  • ●卷 九·曾布

      元符三年正月戊辰朔,拜表於東上閤門,又拜牋於内東門。  己巳,出詣普照致祭。  庚午,忌。  辛未,宅引。是日,御藥劉友端傳宣三省、密院,罷初五日紫宸宴。上自十二月苦痰嗽、吐逆,既早膳,至晚必吐,又嘗宣諭以腰疼,便旋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纪昀

    列传宋 【二十九】○宋二十九高琼【续勋继宣】 范廷召葛霸【怀敏】曹利用【孙继邺】 张耆【希一利一】 杨崇勋夏守 赟【随】 狄青【张玉孙节】 郭逵高琼范廷召葛霸曹利用张耆杨崇勋夏守赟狄青郭逵△高琼高琼字宝

  • 柳敏传·令狐德棻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是晋朝太常柳纯的七世孙。父亲柳懿,任魏国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柳敏九岁失去父亲,侍奉母亲,有孝子之名。喜好学习,博览经史,连阴阳占卜之术也没有不学的。不到二十岁,就已出任员外散骑侍郎

  • 孟浩然传·欧阳修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年少时讲义气,喜欢助人解困,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才去京师。曾在太学赋诗,满座的人都叹服,没人敢与之抗衡。张九龄、王维十分称道他。王维私下邀他入内署,一会儿玄宗来了,浩然躲到床下。维据实报告,皇帝

  • 序·蔡省吾

    虫鸣于秋,鸟鸣于春,发其天籁,不择好音,耳遇之而成声,非有所爱憎于人也。 而闻鹊则喜、闻鸦则唾,各适其适,于物何有?是人之聪明日凿而自多其好恶者也。 朝逐于名利之场,暮夺于声色之境,智昏气馁而每好择好音自居,是其

  • 仓库例·佚名

    目录 稽查仓榖实贮 仓榖不许滥粜,采买不许勒派,盘交务要实银实榖,违即参追 各营借领仓榖,统俟该州县开仓平粜时方准循例详借 采买仓榖,自行就地采籴交仓 采买仓榖,毋许派发里户短价勒买 应行买补榖价提贮司道府州各库 台属

  • 卷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卷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歌颂二十【词臣十二】万寿诗【七言排律三十韵】翰  林 院  编 修【臣】须 洲万年历数膺仁寿一统车书会荡平巩固金瓯鳌极正调和玉烛泰阶明乾施广大同元始坤载含宏合利贞皥皥王

  • 卷四·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四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书经有扈氏夏书甘誓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以其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絶其命为辞孔安国传云有扈与夏同姓恃亲而不恭其罪如此耳而淮南子齐俗训曰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

  • 卷三·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説卷三宋 项安世 撰説经篇三孔氏古文尚书二十五篇按孔氏所多者虞书则大禹谟一篇夏书则五子之歌征二篇商书则仲虺汤诰伊训三太甲咸有一德三説命凡十篇周书则三泰誓武成旅獒微子蔡仲周官君陈毕命

  • 卷二十·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二十颂四集传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盖颂与容古字通用【许氏愼曰颂貌也】故序以此言之【孔氏颖达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

  • 卷四十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二玉藻第十三之二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冠古乱反布冠如字下并同敝音弊本亦作弊】正义郑氏康成曰缁布冠本太古耳非时王之法服也 孔

  • (一)孔子与朱子·钱穆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

  • 宗镜录卷第四·延寿

    夫所言心法者。云何是心。云何是心法。答。了尘通相。说名心王。由其本一心。是诸法之总原也。取尘别相。名为数法。良因其根本无明。迷平等性故也。辩中边论云。若了尘通相。名心。取尘别相。名为心法。问。此一心法

  • 丛林盛事卷上·道融

    宋 沙门 道融 撰○程大卿参南禅师。南令看生缘话。法昌一日问曰。何不直下与伊剿绝去。南曰。也曾为蛇画足来。是伊自不瞥地。昌曰。和尚如何为他。南曰。咬尽生姜呷尽醋。昌曰。流俗阿师又与么去。南云。法昌作么

  • 唐风集·杜荀鹤

    三卷。唐杜荀鹤 (846—904)撰。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 (安徽石台)人。相传是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唐昭宗大顺二年(891) 中进士第。天复三年 (903)春,田頵欲举兵叛杨行密,使其向梁王朱温具述密议。朱温

  • 起世经·佚名

    凡十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其内容叙述世界之组织、状态、起源、成坏等过程。分阎浮洲品、郁单越洲品、转轮圣王品、地狱品、诸龙金翅鸟品、阿修罗品、四天王品、三十三天品、斗战品、劫住品、世住品

  • 入众日用·宗寿

    全一卷。又作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日用清规、入众日用小清规、日用小清规。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系南宋僧宗寿于宁宗嘉定二年(1209)佛诞日,在江西千龟峰以百丈清规为准,说示禅林一日之规矩,使入众之学人得以日夜遵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