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

屾峰宪禅师语录卷八

嗣法门人(智质 智原)同阅

佛事

为东塔世益耆宿盖棺腊树霜催叶坠日边寒影故乡果熟香飘劫外春风时节既至理合自彰独露堂堂超然不昧世益老禅宿其生平不被世缘惑性迥脱尘劳但依净念持身竟趋寂灭始知七十四年已来尽属刹那变易石火电光不留朕迹古德云藏身之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犹在半途未是到家极则事直须当下万缘寝削一法不存裂破虚空别开生面始得禅宿还委悉么卓杖云嘶风木马峰头立抱月泥牛海底眠。

为光禄大夫赵宗周对灵小参木鸡啼破劫初春未始生前面目真万象纵横尝独露时人错唤本来人既是本来人为甚么错唤向这里会得则三世诸佛不知有不会则黧奴白牯却知有三世诸佛不知有山河大地颠倒走黧奴白牯却知有虚空背上翻觔斗明明日午打三更依旧面南看北斗四句中有一句转功就位一句功位齐彰一句转位就功一句功位俱隐只消一句中荐得便知诸佛不住涅槃众生不住生死善恶多无罪福平等宗周赵公还委悉么其或不然山僧别资一路去也举拂子云看看此是宗周公一生受用不尽的敬信三宝酬答四恩只是者个齐家治国接物利人只是者个只今则一念回光万缘寝削视富贵等于鸿毛弃恩荣如脱敝屣回头不住宰官身顿教直入如来地山僧恁么举扬且道眉毛还在么更听一偈风高柳色黄金嫩日暖梅花白雪香向上脚头无别路千差坐断绝商量喝一喝下座。

为王孺人对灵小参性本圆明体本真妄随生死觅疏亲踏翻五浊回头看永断尘劳即佛身尘劳既断亲证佛身不动真超越三有于世间法起生死相岂不昧其旨哉兹惟王孺人壸仪柔德闺范贤能禀心孝道事上无违赋质幽闲御下有节何寿算限于天年讵造物乖乎定数以致唱随失序琴瑟伤怀信士王一利为室人王氏首七之辰特请山僧举扬佛事用助往生若论向上一着圣凡情尽心识路绝坐断报化佛头不住威音那畔谈玄结舌正眼难窥只得向第二门头别通消息举拂子云见么击一下云闻么只此见闻无余声色向者里透得去八万四千尘劳一时顿断那有善恶罪福一切境界旷劫无明直下销殒孺人还委悉么刹那弹指超尘劫千叶莲胎焰里开。

为耿母方太太对灵小参薰风拂面藕花香阁道回旋百宝光弹指一门超出后大千沙界露堂堂此个本有如来智慧德相无尽大解脱法门上至诸佛一切圣贤下及无量众生情无情等各各周遍圆满具足诸佛之所护念列祖之所保任终不虚也即今耿母方太太还知么生前长育名门年逾知命处尊贵而勿矜居贤能而不伐一旦时至预知嗒焉怛化岂不是现王侯大家善女人身而为说法的样子今辰筵开佛事为用西资山僧得得而来指归向上一路听我一偈碧树蝉嘶夏日长日沉圆鼓是家乡泥牛斗入沧溟去消息而今绝覆藏喝一喝下座。

为柏林悦庵法侄封龛法幢摧殒凋丧吾宗慨此颓风倏焉入灭惟我柏林堂上悦庵法侄和尚法门乔楚丛社规模单提洞上真传兼备南山律仪头头任运道不违心事事全该心不违道领众固宜克己临事太煞忘身以致三千里外迥绝淆讹十八滩头了无回互无心住世乘愿再来脚下既有儿孙室中须识祖父今则云龛既掩玉户将扃转功就位芦花丛里密藏身功位俱隐明月堂前虚影像且道金风体露来时无口一句作么生道遂封云一片暮云横碧岭阴森古殿锁秋苔。

起龛要识最初一步直是禅床震动唤作无缝幢子着眼须知奉重且道三千里外不动威仪毕竟去即是不去即是门门齐透长安道脚头无事任纵横。

火祖龙一炬屈杀当人金刚一焰快杀当人且道快屈同时还有差别也无吾悦侄和尚既乘大愿而来何乃急流勇退观人心之不古慨法道之下衰故先我着鞭遽尔迁化抛下栗棘蓬为渠和根倒断倾出铁酸馅须自尽底掀翻白岩半只圣箭却怪吹折中途宝寿一橛生姜可惜辣无长味致使柏林一席扬下多少淆讹一任因邪打正何碍因正打邪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山僧今日得得为我悦侄点出末上一段光明照天照地且道竭力道不尽底毕竟如何通个消息掷火炬云经有经师论有论主末后一句争怪得老僧喝一喝。

为王母苏孺人对灵小参莲花腊月喷幽香彼土功圆此土忘莫道寂光常寂寂几声天乐树成行兹惟王母苏孺人身亲劳悴淑行无亏佐阀阅之规模辅壸仪之毓秀年当知命顿弃浮生不染尘劳且无留恋到者里须知即性无性觉知闻见时时卓尔独存无生而生根尘处界处处昭然不昧得恁么则五十年来白业多而黑业少善因积而罪因空虽然如是正眼观来犹是生死岸头事直须向父母未生已前色空不兆之初坐断今时不堕空劫处识得根源则不受生死之升沉岂落佛祖之阶级王孺人还委悉么击拂子云来来来实不来迢迢古路生苍苔去去去实不去海门月上珊瑚树镜台拍破本无形上下四维收不得擿拂子云目前验取便下座。

为周母陶孺人对灵小参寒食春风泣杜鹃灵台镜破再难圆浮生顿撇归何处托体莲胎绝爱缠爱缠既绝佛境洞明坐断淆讹圣凡情尽周母陶孺人自心即佛性本天真道在目前不从外得则头头上显物物上彰炽然生而当处无生倏焉灭而当处不灭孺人五十年来以贞静之德应事而事精详以贤能之度御众而众悦服世业以之振兴家声以之推重此虽内辅承顺之德要且不出此个恩力即今一朝谢世倏掷五旬升降难推用资大法若到者里山僧有口只堪挂壁更有何法示人不得已向第二门头通个消息拂一拂云罪福性空死生一致于中那有男女之相善恶之因当体皆空一齐放下且道孺人未生面目毕竟如何要知今日收归处只在从前动用中。

为福星三禅老宿起龛坐断毗卢顶 直透威音那畔不居凡圣绝同条脚下无私通一线风梳杨柳碧沉沉雨洗桃花红片片三禅老宿不妨乘上篮与春光多半出门大地草蔓蔓举头天外渠无伴以杖引龛云相随来也。

茶毗秉金刚慧焰触处周圆烁摩醯正眼不留朕迹正偏兼到把住虚空背触俱非横吞宇宙须逢格外人有此格外事唯我三禅老宿住世五十余年竖精进幢于末法以波罗提木叉为度世梯航六度万行兼摄无违不离无作妙用故建立宝坊于最难建立之地接纳云水于不易接纳之所人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而老宿皆出不思议自在解脱法门度缘将毕撒手便行赖有继起贤嗣家风克振三周既及自命阇维谨承弟子圆彻圆惺圆本圆溶等特请山僧举扬佛事拈起火苣云看看锻炼古今陶铸凡圣总在者个万里神光一时焕彩黄金骨百炼增光白玉齿千锤不坏摩醯首罗与阿刍瑟摩明投暗合响应声和三禅老宿住精进幢放光动地得大自在去也掷火炬云象罔捏碎虚空骨火里青莲透法身。

入塔得旨南阳今古传号称多子卫人天团圞背面原无缝个里藏身得样全指塔云未有世界先有此个幢子上拄天下拄地仰弥高钻弥坚风吹不倒雨滴不入卓立当阳天然尊贵人天以之瞻仰佛祖不敢正视即今弹指顿开全身奉重三禅老宿须知不假安排现成受用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只要后代儿孙知源识委坐镇千秋不离当处且道归根得地事存函盖一句作么生道入骨衬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为鬘云无闻禅师掩龛从前放下话初圆不待秋风已着鞭狭路相逢呈旧面白莲开遍藕如船竖拂子云只者个非心非佛何灭何生坐断千差不通一线诸人还知无闻禅宿么劳形悴志恬性坦怀慈能顺物不悦己而恶人和以得情且怀仁而友义安闲处一片婆心临危际三分辣气度岁月于形骸之外立言行于质直之中不审是渠是我从来无党无偏所以能不侔于人而伴于天不达乎时而达乎命恁么也得遇风即止不恁么也得符到便行今日逗到不变易处万缘寝息一念回光末后事既有儿孙直下承当不须枯木里脑后瞠眼且道退藏密室一句如何委悉遂掩云风雨尽时愁亦尽奇云影里笑呵呵(是日风雨骤止故云)。

为朱斗垣居士对灵小参炽热场中潜行得路顿获清凉了无回互藕花香里促君归弹指不隔东西土斗垣朱居士还会么年登上寿身历两朝茂德坦怀俭形节志故能阅尽浮华不啻梦幻空花眷恋朋情争似棚头傀儡今则诸缘毕谢不用临流假筏直须到岸舍船正恁么时如何指陈卓拄杖云三台铁锯舞薰风枯木龙吟着眼觑喝一喝。

封圹无阴阳地踪迹难寻响水滩头独开生面未始有天地已前先有此一片稳密田地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以日月为烛长夜之炬以宇宙为安巨寝之室或谓无缝塔或谓安隐幢寂寥无内宽廓无外得之者全身受用永享太平听我一偈红尘不到藏真处始信壶中别有春湘北潭南通一脉琉璃殿上得相亲。

为晚香德星禅师起龛一向把断要津今朝潜移一步不动者边那边直下更无回互因甚如此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秉炬尘说刹说炽然说朔风吹下一天雪携筇蹑屐送君归君归却好个时节德星禅宿还记得也无前年送吾北行眨眼错过已是长别今日送君西归只可短程得人一牛还人一马观其平生作略俭衣节食忘世遗身不知宠辱岂徇利名一介不取一介不与类芭蕉庵主勿顾拄杖之有无似懒瓒禅流那管芋头之大小抛却三间茅屋放出一道神光万境俱闲重关直透山僧岂无一言持赠掷火炬云半湾寒影正逢渠放下从头都自在。

为佩南禅人对灵小参寒旭凄清林风萧索嗟尔英年蜕然遽逝虽四大之匪坚惟一真而不昧夫出世为沙门者无论先觉后进各乘愿力而来弃俗离缘披缁慕道以至自利度人报资恩有方称出世来一生大事了毕兹佩南上人才现沙弥相始发丈夫志朴茂有余质讷无似何故年则倍云居之后身命只属颜回之半世聚沙成塔尚欠合尖到岸问津未应舍筏叹童年而有寔行逆顺难推悟真常不堕妄缘死生一致但世眼观来只觉有负师恩未酬亲德为上人有生缺陷事天乎人乎到底孰知其是生耶死耶即今不道何如恒河水童髦无殊楼阁门后先总入此是老比丘为幼沙弥说法幼沙弥为老比丘谛听举拂子云一灵真性不假胞胎即今离却胞胎且道一灵真性毕竟在甚么处拂一拂云毗目仙人才放手善财依旧去南询。

为周门王孺人掩棺夏木无云障绿阴南薰和瑟动商音镜台扑破原无迹生佛同源只此心兹惟王孺人生不为寿死不为夭白云一片和天晓来本不生去本不灭掷过威音那畔劫繁花零乱藕花新荼 枝上空鶗鴃孺人生前居常孝行临事肃恭事姑嫜于承顺不辱壸仪款亲党于得宜无违懿德何阎浮梦断乐土信传一旦竟尔云归万事遽知放下即今盖棺事定特请山僧作津济佛事听我一偈清凉境里是何身不惹纤尘体自真楼阁门前回首处亲乘宝筏出迷津。

猜你喜欢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松源和尚语录序·松源崇岳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五·佚名
  卷第二十九·李通玄
  第一卷·佚名
  复净行居士书·太虚
  卷第一(帝年上周秦)·费长房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惠洪
  卷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四分律卷第四十三(三分之七)·佚名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太虚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序·野竹福慧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八·法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唐艺孙·唐圭璋

      艺孙字英发。有瑶翠山房集。   天香   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螺甲磨星,犀株杵月,蕤英嫩厌拖水。海蜃楼高,仙娥钿小,缈结成心字。麝煤候暖,载一朵、轻云不起。银叶初生薄晕,金猊旋翻纤指。   芳杯恼人渐醉。碾微

  • 卷七·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七 元 侯克中 撰 和张梦符侍郎海青韵 青鸟东来俊有神天恩三锡表殊勲双眸怒掣空中电六翮雄抟海上云鸿鹄低飞羞歛翼鹰鸇远避敢同羣锦鞲一纵头鵞下禁脔从今到相君【谓蒙古岱丞相】 和张可与正

  • 初集目录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二十五题周鲲山水八帧雨中过顺义县夜雨御园春晓今年节令颇寒二月晦日花尚未开因而有作即事桃清明郊行春日瀛台即事丰泽园演耕耤礼泛舟太液池作张鹏翀给假

  • 卷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六张说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文明遍禹迹鳏寡逹尧心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朝廷多秀士熔链比精金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圣主赋新诗穆若聼薰琴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三时农不夺午夜犬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张岱

    戚畹世家张国纪,河南祥符人;天启后父也。天启元年,选中贵人,以国纪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寻封太康伯。魏珰用事,欲动摇中宫,授意许显纯以犯人徐自强口词,株连国纪。上曰:『皇亲张国纪,滥用匪人,本当送国子监演礼三年;姑着自行改

  • ●卷六·邵廷采

    ○郑遵谦郑遵谦,字履公,余姚临山卫人。父之尹,进士,官山西提学佥事,徙家会稽。遵廉少为诸生,任侠,斗鸡击剑,不为绳墨之士所礼。始与东阳许都交好,都蓄异意,遂与绝。自南都多故,遵谦阴养健儿,市好马,意指莫测。奄人屈尚忠逃至越,遵谦

  • 班马异同卷二十三·倪思

    匈奴列传第五十史记一百十匈奴传上第六十四汉书九十四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允荤薫粥居于北蛮邉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竒畜则橐駞佗驴骡駃騠騊駼驒騱奚逐水草迁徙毋无城郭常

  • 卷一百三·杨士奇

    永乐八年夏四月○丁酉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抚宁县老人张甫通迁安县老人何彬督运皆至清水源 上闻而嘉之谓兵部尚书方宾曰忠义之心人人有之此两人以白衣随军督运而所领之众如期皆至非抚绥有道岂能得其如此凡有功者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五月。乙亥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户部奏、筹议云南矿务。请饬即时开采一摺。云南素产五金。乃天地自然之利。铜政关系钱法。运京鼓铸

  • 萧坦之传·萧子显

    萧坦之,是南兰陵兰陵县人。祖父萧道济,曾任太中大夫。父亲萧欣祖,在世祖(萧赜)手下立有战功,官至武进县令。萧坦之与萧谌同族。开始任殿中将军,逐渐升至世祖中军刑狱参军。因为是皇室宗族而被任用。被任命为竟陵王征北参军

  • 耶律八哥传·脱脱

    耶律八哥,字乌古邻,五院部人。幼时聪明敏慧,看书时过一遍便能背诵下来。统和年间,因先人业绩任为本部吏,不久,升任闸撒犭戊(即抹里司官,掌宫卫之禁者),接着又转任枢密院侍御。适逢宋将曹彬、米信侵犯燕地,八哥因为随驾作战有功

  • 四书逸笺卷四·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孟子【上】麋鹿麋泽兽隂鹿山兽阳集注作大小解未知所本灵台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鼈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无灵台但有时台囿台管子云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文王服事

  • 子路第十三·孔子

    本篇以论政的内容居多。包括为政先正己,富民兴教,近悦远来等政浩思想。同时也有关于“士“的论述。全篇原文共30章,本书选20章。 以身作则,吃苦耐劳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请益②。曰:“无倦。” 【注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林语堂

    以正 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语译治国者以正

  • 第十四章 38·辜鸿铭

    公伯寮想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辜讲有一次有人(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春秋末年鲁国国人,季氏的家臣)在

  • 贤护分不共功德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摩诃萨言:贤护。彼诸菩萨摩诃萨。复当成就十八不共法。何等名为不共法也。所谓如来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般涅槃。於其中间如来所有三业智慧为首。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

  • 国朝画征录·张庚

    后有称《清朝画征录》,中国画史传著作,中国清代张庚(1685~1760)著。3卷,续录2卷。乾隆四年(1739)开雕。前有蒋泰叙及自序。全书共收录清初90余年间画家467人,其中,卷上118人,多为明代遗民;卷中104人,卷下76人(内有方外

  • 遂初堂书目·尤袤

    私人藏书书目。南宋尤袤撰。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作者遂初堂藏书为近世之冠,杨万里《诚斋集》有为作者作的《益斋书目》,其名与此书不同,但马瑞临《文献通考》引杨序列《遂初堂书目》条下,知为一书。今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