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 劫波学童所问之义释

尊者劫波曰:

 暴流生时大怖畏 在于湖沼(轮回)中

 老死打胜之人人 我尊请语洲渚(依止所)

 此[苦]更应无有事 尊师为我说洲渚

(一〇九二)

“于湖沼中”[之句中],“湖沼”者,是轮回、来、往、来往、时、趣、种种有、死亡、生起、起、破坏、生、老、死。轮回之前际亦不承认,后际亦不承认,于轮回中之诸有情是存在、住立、依着、近着、缚着、信解。

轮回之前际不认者云何?只此使轮转数生之轮转,说此以上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生之轮转,如说彼以上已为不轮转之事。如斯亦成为轮回之前际不被认[之义]。只此使轮转数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使轮转此些年月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为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为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

即世尊已如斯说:“诸比丘!此轮回是无始,而不认[彼之]前际。诸比丘!有无明盖,有爱结而有续流转轮回之诸有情,斯亦长时经验激苦与不幸,增大墓所。诸比丘![故]于一切诸行,应厌离、离贪、解脱此是至当。”如斯认轮回之前际(之义)。

不认轮回之后际者云何?彼应轮转此些数生之轮转,说此以上不应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不认轮回之后际(之义)。彼应轮转此些之数百生、此些之数千生、此些之数十万生……乃至……此些之数亿生、此些之数百亿生、此些之数千亿生、此些之数十万亿生、些此之年月、此些之数百年、此些之数千年、此些之数十万年、此些之数亿年、此些之数百亿年、此些之数千亿年、此些之数十万亿年、此些之数劫年、此些之数百劫、此些之数千劫、此些之数十万劫、此些之数亿劫、此些之数百亿劫、此些之数千亿劫、此些之数十万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应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不认轮回之后际(之义)。

如斯,亦不认轮回之前际,亦不认轮回之后际。诸有情于轮回之中,是住立、依着、近着、缚着、信解。此是“在于湖沼轮回中”(之义)。

“尊者劫波曰”[之句中],曰(斯)者,是此句之接续……乃至(一〇页参照)……是句之次第。“世尊”者,此是敬语、敬重语、尊重语、尊敬语。“劫波”者,彼婆罗门之名……乃至(一〇页参照)……称呼。此是“尊者劫波曰”[之义]。

“暴流生时大怖畏”者,是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之生、发生、起、生起、现前之时。大怖畏者,是生之怖畏、老之怖畏、病之怖畏、死之怖畏。此是“暴流生时大怖畏”[之义]。

“老死打胜之人人”,触于老,被袭、围,具[老]触于死,被袭、围,具、从于生、为老所弥漫,为病所打胜,为死所害破,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是无归依状态之人人。此是“老死打胜之人人”[之义]。

“我尊请语洲渚所”者,是“洲渚”,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趣之依据。“请语”者,是请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我尊”者,此是敬语、敬重语、尊重语、尊敬语。此是“我尊请语洲渚所”[之义]。

“尊师为我说洲渚”[之句中],“尊师”者,是言世尊。“为我说洲渚”者,是请说洲渚、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趣之依据,请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说明。此是“尊师为我说洲渚”[之义]。

“此苦更应无有事”者,苦灭于兹,寂灭、灭没、安息、更不生结生之苦,[即]不生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再趣、再生起、再结生、有、轮回、轮转、不发生、不生起、灭于兹、寂灭、灭没,为可安息[之云义]。此是“此苦更应无有事”[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尊者劫波曰:

 暴流生时大怖畏 在于湖沼轮回中

 老死打胜之人人 我尊请语洲渚所

 此苦更应无有事 尊师为我说洲渚

世尊宣:“劫波!

 暴流生时大怖畏 在于湖沼[轮回]中

 老死打胜之人人 劫波!我将语汝洲渚”(一〇九三)

“在于湖沼中”[之句中],“湖沼”者,是轮回、来、往、来往、时、趣、种种有、死亡、生起、起、破坏、生、老、死。亦不认轮回之前际,后际亦不认,在轮回之中,诸有情在、住立、依着、近着、缚着、信解。不认轮回之前际者云何……乃至(一八一页以下参照)……如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不认轮回之后际。者云何……乃至(一八三页参与)……如斯不认轮回之后际[之义]。如斯,轮回之前际亦不认,轮回之后际亦不认。诸有情在轮回之中,住立、依着、近着、缚着、信解。此是“在于湖沼轮回中”[之义]。

“世尊宣示:劫波!”[之句中],“劫波!”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参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者。此是“世尊宣示:劫波!”[之义]。

“暴流生时大怖畏”者,是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之生,发生、起、生起、现前之时。大怖畏者,是生之怖畏、老之怖畏、病之怖畏、死之怖畏。此是“暴流生时大怖畏”[之义]。

“老死打胜之人人”,触于老、被袭、围、具[老]、触于死、被袭、围、具、从于生,为老所弥漫,为病所胜,为死所害破,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是无归依状态之人人。此是“老死打胜之人人”[之义]。

“劫波!我将语汝洲渚”,“语洲渚”,是语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趣之依据,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也。此是“我将语汝洲渚”[之义]。“劫波!于汝”[之句中],劫波者,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此是“劫波!我将语汝洲渚”[之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劫波!

 暴流生时大怖畏 在于湖沼[轮回]中

 老死打胜之人人 劫波!我将语汝洲渚

 无取着而无所有 在此洲渚无其他

 老与死之使灭尽 我言此即是涅槃”(一〇九四)

“无取着而无所有”,“无所有”者,[于所有]贪所有、瞋所有、痴所有、慢所有、见所有、烦恼所有、恶行所有。(此)所有之舍断、所有之寂灭、所有之舍遣、所有之安息,成为不死、涅槃。此是“无所有”[之义]。“无取着”——言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三页参照)……贪欲、贪、不善根——取着之舍断、取着之寂灭、取着之安息,不死、涅槃。此是“无取着而无所有”[之义]。

“在此洲渚无其他”,此洲渚者,是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非其他趣之依据,由此而别无其他之洲渚,但只此为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之洲渚。此是“在此洲渚无其他”[之义]。

“我言此即是涅槃”[之句中],“槃”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三页参照)……贪欲、贪、不善根。槃之舍断、槃之寂灭、槃之舍遣、槃之安息是不死、涅槃。“兴”者,此句之接续……乃至(一〇页参照)……句之次第。“言”者,是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我言此即是涅槃”[之义]。

“老死之灭尽”者,是老死之舍断、寂灭、舍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老死之灭尽”[之义]。故世尊宣示:

 无取着而无所有 在此洲渚无其他

 老与死之使灭尽 我言此即是涅槃

 有念所之了知此 现世寂灭之人人

 彼等不随行魔力 彼等不为魔从者

(一〇九五)

“有念所之了知此”[之句中],“此”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灭、涅槃。“了知”者,是了知、知、考量、度知、辨知、明了。[即]“一切行是无常”……乃至(一九页以下参照)……了知“所有集法皆是此灭法”,知、考量、度知、辨知、明了。“所之”者,是阿罗汉、漏尽者。“有念”者,是由四原因而有念,[即]对身修习身随观念处而有念……乃至(三〇页参照)……彼言为有念。此是“有念所之了知此”[之义]。

“现世寂灭之人人”[之句中,现世]者,是现世(见法)、知法、考量法、度知法、辨知法、明察法也。“寂灭之人人”者,是贪之消灭故而令消灭之人人,瞋之消灭故而令消灭之人人,痴之消灭故而令消灭之人人,忿恨……乃至(三九页参照)……一切不善行消灭故而消灭、安息之人人。此是“现世寂灭之人人”[之义]。

“彼等不随行魔力”[之句中],魔者,是所有彼魔、黑魔、主、边行者、障解脱、放逸之亲类。“彼等不随行魔力”者,是彼等不在魔力中行动,又魔亦不及彼等之力,彼等对魔、对魔党、对魔钩、对魔味、对魔境、对魔内热、对魔行处、对魔结缚亦胜、打胜、打超、夺去[彼等],粉碎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彼等不随行魔力”[之义]。

“彼等不为魔从者”,彼等不为为魔之从者、扈从者、侍从者、使者。彼等为佛世尊之从者、扈从者、侍从者、使者。此是“彼等不为魔从者”[之义]。故世尊宣示:

 有念所之了知此 现世寂灭之人人

 彼等不随行魔力 彼等不成魔从者

偈终否……乃至(三二页参照)……“尊师!世尊是我师,我是弟子”而坐。

劫波学童所问之义释第十[毕]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三·佚名
  礼忏文·佚名
  卷五百五十七·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四卷·佚名
  卷十·佚名
  卷上·德辉
  佛说戒香经·佚名
  法句譬喻经吉祥品第三十九·佚名
  卷六·净挺
  显扬圣教论 第十九卷·无著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七·澄观
  卷第十五·元来
  佛说秘密相经卷上·佚名
  序 经 题·太虚
  卷第六十·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四·唐圭璋

    【陆承孙:词作1首】○清平乐吴山梦断。依旧江南岸。惊起湿香飞汗漫。倦听徘徊哀雁。神游极表难成。屏帏曲曲如卿。深院吟蛩疏雨,断肠声外生声。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陆行直:词作1首】○○清平乐重题碧梧

  • 卷九十五·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李 祁【字一初茶陵人元统元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历官江淛提举丁母忧解职隐居永新山中年七十余卒有云阳先生集】送非空晦之二上人归青原青原山气郁盘纡去郭连村十里余洗鉢水

  • 卷二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六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二正宗【一】李白【上】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牕语停梭怅然忆逺人独宿空房泪如雨【刘须溪云语有深于此者然情之所至皆不如此

  • 卷七百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二徐铉观人读春秋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於翰林座中作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堦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

  • 列传九·薛居正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也。父宏正。崇韬初为李克修帐下亲信。克修镇昭义,崇韬累典事务,以廉干称。克修卒,武皇用为典谒,奉使凤翔称旨,署教练使。崇韬临事机警,应对可观。庄宗嗣位,尤器重之。天祐十四年,用为中门副使,与孟知祥

  • 卷十五·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五 庚寅周灵王元年正月葬简王 林氏曰五月而葬速也 郑师伐宋郑成公卒子髠顽嗣【是为僖公】晋师宋师卫甯殖侵郑晋荀罃宋华元鲁仲孙蔑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会于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杨士奇

    宣德二年二月己未朔夜南京地震○庚申赵王高燧奏曰昨奉敕书以人言臣速谋不轨示以奏章 皇上圣仁俯垂矜念赦其必死之罪加以再生之恩臣不胜感荷伏惟 陛下天地之量容臣旧恶当图自新然兵卫未除恐人言未弭谨以常山中护卫及群

  • 卷三·欧阳昱

    *贡院江水江南贡院井水秽极,士饮多病。梅河帅开藩金陵时,转江水入城,院墙外设东西两台,安两锡管,分灌入墙内,复分数百小管,遍达号舍。自是士不饮井水,颇便之。闱中传递,向多由挑水夫。今不用此夫,其弊亦希,盖一

  • 萧子显传·李延寿

    萧子显字景陽,是萧子范的弟弟。幼年聪慧,萧嶷很偏爱他。七岁的时候,封为宁都县侯,梁朝天监初年,降为子爵。位居太尉录事参军。萧子显身高八尺,状貌很文雅,好学,很善于写文章。曾著有《鸿序赋》,尚书令沈约见到后称赞说:“可以称

  • 察罕传·宋濂

    察罕,初名益德,姓乌密氏,唐兀族人。父亲名曲也怯律,为西夏国朝臣。察罕武勇过人,幼年牧羊时,常立竿于地上,把帽子挂在竿头,行跪拜礼,绕竿歌舞。有一日,太祖打猎行过此处,见察罕如此行动,深为奇怪,问他因何这般。察罕回答道:“听说有

  • 居业录跋·胡居仁

    夫学者将以适于用也自圣学失眞卑者溺于功利髙者涉于玄虚其所论著非不侈然仁义性命之谈然其行不掩总之无当于用安所称实学哉国朝理学若河东薛氏余干胡氏两先生者剸志圣贤之道粹然一出于正学问宗旨大较符合说者谓河东致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太极图説类论周子作图之义先生年谱云乾道二年丁亥秋八月朔先生如湖南见南轩先生张公此论乃后五年壬辰冬今具录首末于此以见二先生相与游从之歳月云此段谓周子授之程子程子不轻以语人太极图立象尽意剖析幽

  • 鼻奈耶卷第八·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波逸提法之二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未结过中食戒。尊者迦留陀夷日下晡。著衣持钵入舍卫殡陀跋陀。天阴夜黑厚云。掣电霹雳光亘然明。有一妊娠妇女。出外汲水。尊者迦留陀夷至门欲

  • 卷八·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八住余庆县钟灵门人心庆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法语示本源明教授嵩少不立文字是入道要门亦可谓至简切者今人不察尚浮华虚习琢句雕章谓如此可张大教法其好事者又

  • 武编·唐顺之

    兵书。又题《唐荆川纂编武编》。明代唐顺之编。全书共10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首刊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有明刊本、清刊本、清抄本存世。该书内容丰富,分作12大部分、296项(版本不同所列项数不等),皆论兵

  • 阳宅秘论·佚名

    谓论阳宅龙脉、造作宜忌等事

  • 御览经史讲义·乾隆

    三十一卷。清爱新觉罗·弘历敕编。乾隆二年(1737),弘历特诏翰林詹事六科十三道诸臣轮奏讲义。或标举经文,下列先儒义疏,阐明其理蕴;或节取史事,下列先儒评语,辨析其得失。大略如宋人讲义之例。在轮秦讲义过程中,弘历认为敷陈

  • 佛性论·世亲

    凡四卷。世亲(梵Vasubandhu ,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阐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内容由缘起分、破执分、显体分、辨相分等四分十六品组成,详论佛性之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