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二

徐铉

观人读春秋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於翰林座中作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堦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篷时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巵

送和州张员外为江都令

经年相望隔重湖一旦相逢在上都塞诏官班聊慰否埋轮意气尚存无由来圣代怜才子始觉清风激懦夫若向西冈寻胜赏旧题名处为踌躇

和明道人宿山寺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晩归

暑服道情出烟街薄暮还风清飘短袂马健弄连环水静闻归橹霞明见远山过从本无事从此涉旬间

月真歌【月真广陵妓女翰林殷舍人所录携之垂访筵上赠此】

扬州胜地多丽人其间丽者名月真月真初年十四五能弹琵琶善歌舞风前弱柳一枝春花里娇莺百般语扬州帝京多名贤其间贤者殷德川德川初秉纶闱笔职近名高常罕出花前月下或游从一见月真如旧识闲庭深院资贤宅宅门严峻无凡客垂帘偶坐唯月真调弄琵琶郎为拍殷郎一旦过江去镜中懒作孤鸾舞朝云暮雨镇相随石头城下还相遇二月三月江南春满城蒙蒙起香尘隔墙试听歌一曲乃是资贤宅里人绿窗绣幌天将晓残烛依依香褭褭离肠却恨苦多情輭障薰笼空悄悄殷郎去冬入翰林九霄官署转深沉人间想望不可见唯向月真存旧心我慙闒茸何为者长感余光每相假陋巷萧条正掩扉相携访我衡茅下我本山人愚且贞歌筵歌席常无情自从一见月真後至今赢得颠狂名殷郎月真听我语少壮光隂能几许良辰美景数追随莫教长说相思苦

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

闻君孤櫂泛荆谿陇首云随别恨飞杜牧旧居凭买取他年藜杖愿同归

天阙山絶句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寒风天阙晩尽日倚轩吟

除夜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预慙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吟罢明朝赠知已便须题作去年诗

寄锺谟

看看潘鬓二毛生昨日林梢又转莺欲对春风忘世虑敢言尊酒召时英假中西阁应无事筵上南威幸有情不得车公终不乐已教红袖出门迎

正初答锺郎中见招

高斋迟景雪初晴风拂乔枝待早莺南省郎官名籍籍东邻妓女字英英流年倏忽成陈事春物依稀有旧情新岁相思自过访不烦虚左远相迎

闻雁寄故人

久作他乡客深慙薄宦非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江舍人宅筵上有妓唱和州韩舍人歌辞因以寄

良宵丝竹偶成欢中有佳人俯翠鬟白雪飘颻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纫兰早晚还深夜酒空筵欲散向隅惆怅鬓堪斑

寒食日作

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过社纷纷燕新晴淡淡霞京都盛游观谁访子云家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

清晨待漏独徘徊霄汉悬心不易裁阁老深严归翰苑夕郎威望拜霜台青绫对覆蓬壶晚赤棒前驱道路开犹有西垣厅记在莫忘同草紫泥来

欧阳太监雨中视决堤因堕水明日见於省中因戏之

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濬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

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寄舒州杜员外

信到得君书知君已下车粉闱情在否莲幕兴何如人望徵贤入余思从子居灊山真隐地凭为卜茅庐

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

我多吏事君多病寂絶过从又几旬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

和司门郎中陈彦

衡门寂寂逢迎少不见仙郎向五旬莫问龙山前日事菊花开却为闲人

赋得捣衣

江上多离别居人夜捣衣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漏转声频断愁多力自微裁缝依梦见腰带定应非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

独听空堦雨方知秋事悲寂寥旬假日萧?夜长时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

寄抚州锺郎中【时王师败绩於闽中谟在建州】

去载分襟後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案牍乍抛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

立秋後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赋得霍将军辞第

汉将承恩久图勲肯顾私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瀬声杀气暁严波上鷁凯歌遥骇海边鲸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

秋日卢龙村舍

置却人间事闲从野老游树声村店晩草色古城秋独鸟飞天外闲云度陇头姓名君莫问山木与虚舟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筭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中书相公谿亭闲宴依韵【李建勲】

雨霁秋光晩亭虚野兴回沙鸥掠岸去谿水上堦来客傲风欹帻筵香菊在盃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

珍重王光嗣交情尚在不芜城连宅住楚塞并车游别後官三改年来岁六周银鈎无一字何以缓离愁

寄歙州吕判官

任公郡占好山川谿水萦回路屈盘南国自来推胜境故人此地作郎官风光适意须留恋禄秩资贫且喜欢莫忆班行重回首是非多处是长安

宣威苗将军贬官後重经故宅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鎻院墙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炖煌【史万岁尝谪戍炖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附池州薛郎中书因寄歙州张员外

新安从事旧台郎直气多才不可忘一旦江山驰别梦几年簪绂共周行岐分出处何方是情共穷通此义长因附邻州寄消息接舆今日信为狂

寄江都路员外

吾兄失意在东都闻说襟怀任所如已纵乖慵为傲吏有何关键制豪胥县斋暁闭多移病南亩秋荒忆遂初知道故人相忆否嵇康不得嬾修书

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

句曲山前县依依数舍程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柳谷供诗景华阳契道情金门容傲吏官满且还城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曾骑竹马傍洪厓二十余年变物华客梦等闲过驿阁归帆遥羡指龙沙名垂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甘

游方山宿李道士房

从来未面李先生借我西窗卧月明二十三家同愿识素骡何日暂还城

题画石山

彼美巉岩石谁施黼藻功回岩明照地絶璧烂临空锦段鲜须濯罗屏展易穷不因秋藓绿非假晩霞红羽客藏书洞樵人取箭风灵踪理难问仙路去何通返驾归尘里留情向此中回瞻画图畔遥羡面山翁

临石步港

碕岸堕萦带微风起细涟绿隂三月後倒影乱峰前吹浪游鳞小黏苔碎石圆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

病题二首

性灵慵嬾百无能唯被朝参遣夙兴圣主优容恩未答丹经疎濶病相陵脾伤对客偏愁酒眼暗看书每媿灯进与时乖不知退可怜身计谩腾腾

人间多事本难论况是人间嬾慢人不假养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辞贫向空咄咄烦书字举世滔滔莫问津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

寄江州萧给事

夕郎忧国不忧身今向天涯作逐臣魂梦暗驰龙阙曙啸吟闲绕虎谿春朝车载酒过山寺谏纸题诗寄野人惆怅懦夫何足道自离羣後巳同尘

和江州江中丞见寄

贾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北来空见雁西去不如潮鼠穴依城社鸿飞在泬寥高低各有处不拟更相招

和锺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

分司洗马无人问辞客殷勤辍棹歌苍藓满庭行径小高梧临槛雨声多春愁尽付千盃酒乡思遥闻一曲歌且共胜游消永日西冈风物近如何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

大藩从事本优贤幕府仍当北固前花绕楼台山倚郭寺临江海水连天恐君到即忘归日忆我游曾历二年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

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亦入西省上直因寄游君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陪王庶子游後湖涵虚阁【东宫园】

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轻鸥的的飞难没红叶纷纷晩更稠风卷微云分远岫浪揺晴日照中洲跻攀况有承华客如在南皮奉胜游

柳枝辞十二首

把酒凭君唱柳枝也从丝管逓相随逢春只合朝朝醉记取秋风落叶时

南园日暮起春风吹散杨花雪满空不惜杨花飞也得愁君老尽脸边红

陌上朱门柳映花帘鈎半卷绿隂斜凭郎暂驻青骢马此是钱塘小小家

夹岸朱栏柳映楼绿波平幔带花流歌声不出长条密忽地风回见彩舟

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隂里最愁人旧游一别无因见嫰叶如眉处处新

蒙蒙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秋千

水阁春来乍减寒晓粧初罢倚栏干长条乱拂春波动不许佳人照影看

柳岸烟昏醉里归不知深处有芳菲重来已见花飘尽唯有黄莺啭树飞

此去仙源不是遥垂杨深处有朱桥共君同过朱桥去索【一作密】映垂杨听洞箫

暂别扬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属何人一帆归客千条柳肠断东风扬子津

仙乐春来按舞腰清声偏似傍娇娆应缘莺舌多情赖长向双成说翠条

凤笙临槛不能吹舞袖当筵亦自疑唯有美人多意绪解依芳态画双眉

贬官泰州出城作

浮名浮利信悠悠四海干戈痛主忧三谏不从为逐客一身无累似虚舟满朝权贵皆曾忤绕郭林泉巳徧游惟有恋恩终【一作心】不改半程犹自望城楼

过江

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登舻望城远揺?过江迟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此心非橘柚不为两乡移

经东都太子桥

纶闱放逐知何道桂苑风流且暂归莫问升迁桥上客身谋疎拙旧心违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三百二十二·彭定求
  吴感·唐圭璋
  第九出 心归·李渔
  第十出 修札·孔尚任
  沪杭车中·徐志摩
  秋风·周作人
  卷十八·汤右曾
  卷110 ·佚名
  卷六·佚名
  古诗镜卷二十二·陆时雍
  卷三·方回
  南湖集巻五·张镃
  卷十四·范成大
  章楶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眠香·孔尚任

    ◎癸未三月〖临江仙〗(小旦艳妆上)短短春衫双卷袖,调筝花里迷楼。今朝全把绣帘钩,不教金线柳,遮断木兰舟。妾身李贞丽,只因孩儿香君,年及破瓜,梳栊无人,日夜放心不下。幸亏杨龙友,替俺招了一位世家公子,就是前日饮酒的侯朝宗,家道

  • 卷五十七·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三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以祖父并葬始宁县遂移藉会嵇晋孝武时袭封康乐公累迁黄门侍郎时宋公位相国以为从事中郎迁世子左卫率及宋受禅降

  • 东皋集补钞·吴之振

    戴敏初夏游张园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句人行踯躅江边路,日落秭规啼处山。

  • ●卷二百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五。   起绍兴十五年十月其,尽日。   建炎元年今上皇帝即位以廷议与金人三镇责授安化军节度副使韶州安置公不胜忠愤上疏及移书宰辅辨白其略云:元议与金人三镇及金帛骡马遣使送誓书差沈晦为国信使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八 军机大臣等奏定限后纂办各书完竣情形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一○三八 军机大臣等奏定限后纂办各书完竣情形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日臣等遵旨将定限后纂办各书,交查各馆。兹据查明,已经完竣者,《满洲源流考》、《日下旧闻考》、《契丹国志》、《明唐桂二王本末》、

  • 庾悦传·沈约

    庾悦字仲豫,颍川鄢陵人。曾祖庾亮,是晋朝的太尉。祖父庾羲,是晋朝的吴国内史。父亲庾准,是晋朝的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庾悦年轻时当卫将军琅王牙王的行参军、司马,又转任主簿,后又转任右长史。桓玄辅佐晋朝,兼任豫州刺史,用庾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戊辰朔,福建泉州府地震。 辛未,诏免河南府祥符、阳武、封丘三县水灾田租。时三县之田连三岁为河水暴决浸没,有司不以言。上闻之,即遣官核实,免其租,且切责三县官吏坐视民

  • 卷一百七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六十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九【宋板】射义第四十六释文取其士之义也元文其作于古者诸侯之射也考异古本注然后作乃后宋板同疏明长幼之序者【二

  • ·正心诚意··王守仁

    答罗整庵少宰书罗整庵(公元1465&mdash;&mdash;1547年),即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明代江西泰和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宰(明清吏部侍郎的别称)。学术上主张理得于天而具于心,理气本为一物,著有《困知记》。阳明先生的这封回信

  • 持戒品第六·佚名

    智者能护戒,福致三种报。现名闻得利,终後生天上。当见持戒者,护之为明智。得成真正见,彼获世安静。持戒得快乐,令身无烦恼。夜睡眠恬淡,寤则长喜悦。戒终老死安,戒善止亦宁。慧为人之宝,福德贼难脱。何法终为善,何法善安止。何

  • 发起全国佛教代表会议的提议·太虚

    ──十七年六月作──第一章 宗旨一  依何等世界众生,现何等身,说何等法;因有净土、秽土、增劫、减劫、小乘、大乘种种不同之佛教。在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皆已变更之现今中国民族,其佛教亦当然须革除从以前政俗所遗来之弊

  • 兜率龟镜集卷中·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释弘赞在犙辑○中集 上生内院上生经云。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进。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

  • 黑血的女人·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著,连环杀手,隐藏着秘不可宣的隐私内在;离奇古怪,揭示了尖锐矛盾的社会本质.

  • 张子全书·张载

    文别集。北宋张载著,明沈自彰编刻。共15卷(含附录1卷)。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家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嘉祐进士。为云岩令。神宗间授崇文院校书,晚年任知太常礼院。为北宋理学家。全书分为《西铭》一卷,

  •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佚名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本篇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基本相同,疑系南北朝道士摘录该经改编而成。

  • 史记集解·裴骃

    一百三十卷。南朝宋裴骃撰。裴骃(生卒年不详),字龙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历史学家。官至南中郎参军。他因为看了徐广的《史记音义》有独见,又认为过于省略了,于是采摘九经诸史和《汉书音义》等书为《史记》作注解

  • 书集传·蔡沈

    《尚书》学著作。宋蔡沈所作《尚书》注本。六卷。蔡从学于朱熹,朱熹死前一年命蔡作此书,故书中不少地方融进了朱熹的学说成果。其自序说:“沈自受读以来,沈潜其义,参考众说,融会贯通,乃敢折衷。微辞奥旨,多述旧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