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品 苏那长老品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与胜鬘王妃俱已升最优宫殿之上层,憍萨罗之波斯匿王如是告胜鬘王妃云:“胜鬘!汝亦增己爱者,其他尚有谁?”答曰:“大王!我亦增己爱者此无其他。然则大王!大王亦增己爱者,其他尚有谁?”答曰:“胜鬘!我亦增己爱者此无其他。”然后憍萨罗之波斯匿王由宫殿降下,诣世尊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憍萨罗波斯匿王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我今与胜鬘王妃俱升最优宫殿之上层,告胜鬘王妃云:‘胜鬘!汝亦增己爱者……乃至……尚有其他耶?’如此云已,胜鬘答我云:‘大王!我亦增己爱……乃至……此无其他耶?’大德!如此云已,我答胜鬘云:‘胜鬘!我亦增己爱……乃至……此无其他。’”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心虽历诸方处所,何处更有爱己者,此己各各如他人,然而爱己不害人。”
二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尊者阿难日暮从独坐起,诣世尊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为不可思议。大德!为未曾有。大德!世尊佛母如此短命耶?世尊佛母,于世尊生后,七日寿终而生于兜率天!”世尊曰:“然,阿难!菩萨之母为短命,菩萨生七日后,寿终而生于兜率天。”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虽为如何之生类,舍身将行未来世。此等皆知所失事,善巧热意修梵行。”
三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尔时,王舍城有名善觉癞患者、贫人、乞食、不运者。尔时,世尊受大群众围绕而说法。癞患者善觉遥见彼多人群集,如是思惟:“彼处必将分配硬软食物。我亦欲往彼众人之间。思于彼处将得硬软之食物。”癞患善觉近彼人群,见世尊为群众围绕而说法,如是自思惟:“彼处非有硬软食物之分配。此是沙门瞿昙为群众说法。我亦欲听法。”彼云:“我亦欲听法而坐于一隅。”世尊以心知群众之心而思惟:“此处有谁得知法者?”世尊见癞患善觉,坐于群众中而如是思惟:“于此处此为知法者。”而为癞患善觉如是之次第说法曰:是“布施之话、持戒之话、生天之话、出离之利益、欲望过多卑秽之事”等。世尊调癞患善觉之心,心谦柔和、心无覆盖,知心澄静,于诸佛所说法,即说苦、集、灭、道。犹如清净无垢之布,善受染色,癞患善觉于此“凡任何集法皆为灭法”彼即座离尘垢而法眼生。癞患善觉见法、达法、知法、通法、超疑、离惑、达绝对信,依师之教不依他者,从座起而诣世尊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癞患善觉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为不可思议。大德!为未曾有。大德!犹如扶起倒者、开露覆者、示迷者以道,于闇中持灯火,使有眼者将见色,世尊以种种方便说法,大德!我归命世尊,归命于法,归命于比丘众。世尊!愿容纳我为优婆塞,由今而后,乃至命终以见归命。”癞患善觉依世尊之说法所教示、激励、鼓舞、使喜悦,随喜欢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敬世尊,行右绕礼而去。时,牝牛伴犊触倒癞患善觉而命终。众多诸比丘诣世尊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彼诸比丘如是白世尊言:“大德!彼名善觉癞患,依世尊之法教示、激励、鼓舞、使喜悦,既已命终。彼未来如何?彼来生如何?”世尊答曰:“汝等比丘!癞患善觉为贤者而行大小之法。为法问而无恼我。汝等比丘!癞患善觉灭尽三结而入预流,得不退转法,达于正觉者。”如是言已,一比丘如是白世尊言:“大德!癞患善觉为贫人、乞食、不运者之因缘如何?”世尊答曰:“汝等比丘!癞患善觉前生实已为此王舍城长者子。彼游于乐园,见多迦罗支弃辟支佛入城托钵,彼自思惟:‘此癞患往于何处?’吐唾轻辱而去。为此业果,几年、几百年、几千年、几百千年于地狱受苦已。实为彼业之余果,于此王舍城为贫人、乞食、不运者。彼依如来之所教法、律得信、得戒、得闻、得舍离、得慧而身体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为三十三天众之伴。彼于彼处依颜色与称誉,优辉其他之天。”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有眼知不平,犹如克战胜,贤者生此世,全然当避恶。”
四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众多儿童于舍卫城与祇陀林间捕鱼。世尊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舍卫城托钵。世尊见彼众多儿童于舍卫城与祇陀林间捕鱼,近彼等而如是言:“汝等童儿!汝等畏苦耶?苦于汝等为不快耶?”答曰:“然!大德!我等畏苦,苦于我等为不快。”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苦于汝等若不快,无论公私勿为恶。
若为恶事,或已为,虽依逃避苦不脱。”
五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尔时,世尊于布萨日为比丘众所围绕而坐。时,尊者阿难于夜更初分过后,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初分已过,比丘众久坐。大德!请世尊为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虽如此云已,世尊默然。尊者阿难于夜更中分过后,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再向世尊合掌,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中分已过,比丘众久坐。大德!请世尊为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虽如此云已,世尊唯默然。尊者阿难于夜更后分已过而夜明日升,即从座起偏袒一肩,三度合掌向世尊,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后分已过,夜明日升,比丘众久坐。大德!请世尊为比丘众说波罗提木叉。”世尊如是曰:“阿难!此会众不净。”尊者大目犍连自思惟:“世尊言:‘阿难!此会众不净。’世尊为何人而如是云。”尊者大目犍连以己心思惟统含比丘众之心。尊者大目犍连已见污戒为恶法、有不净邪恶业行,隐蔽己行,非沙门自称沙门,非梵行者自称梵行者,内心腐败满漏,持不净性者坐此比丘众中。见而起座近于彼者,作如是言:“汝起法友!汝为世尊所看破,汝勿住与比丘众俱。”彼唯默然。尊者大目犍连再如是告彼曰:“汝起法友!汝为世尊所看破,汝勿住与比丘众俱。”彼再唯默然。尊者大目犍连三度如是告彼言:“汝起法友!……乃至……勿住与比丘众俱。”三度彼唯默然。尊者大目犍连捉彼腕驱出门外而下闩。诣世尊前,如是白世尊曰:“大德!彼为我所驱出,会众清净。大德!请世尊为比丘等说波罗提木叉。”世尊曰:“目犍连!为不可思议。目犍连!为未曾有。能取其手留愚者之座。”世尊更如是告比丘曰:“汝等比丘!从今而后,我不行布萨,不说波罗提木叉。从今而后,汝等应自行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如来于不净众中行布萨说波罗提木叉者,此非正理,为不可能。汝等比丘!于大海有此等八种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阿修罗为乐大海。何为八?
(一)诸比丘!大海为次第而凹,次第而倾,次第而低,非如断崖而忽深。汝等比丘!大海为次第而凹……非如断崖而忽深,汝等比丘!此于大海为第一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阿修罗为乐大海。
(二)复次诸比丘!大海有一定之法,则水无越岸。汝等比丘!大海有一定法,则水无越岸,诸比丘!此为大海第二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阿修罗为乐大海。
(三)复次诸比丘!大海不住死尸。若大海有死尸,则速使漂至岸上。诸比丘!大海不住死尸……漂至岸上,诸比丘!此为大海第三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阿修罗为乐大海。
(四)复次诸比丘!虽任何之大河,例如恒伽、摇尤那、阿夷那和提、萨罗游、摩企,此等若流至大海,舍原有族名而唯称大海。诸比丘!虽于任何之大河,例如恒伽……乃至……舍原有族名而唯称大海,诸比丘!此为大海第四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阿修罗为乐大海。
(五)复次诸比丘!于世界之诸流而入大海,雨由空降,而此大海未见减少亦未见增加。诸比丘!于世界之诸流……乃……至未见减少亦未见增加,诸比丘!此为大海第五之不可思议……乃至……阿修罗为乐大海。
(六)复次诸比丘!大海一味,即为咸味。诸比丘!大海一味,即为咸味,诸比丘!此为大海第六之不可思议……乃至……阿修罗为乐大海。
(七)复次诸比丘!大海有甚多宝、无数之宝。彼处之此等宝,例如有真珠、摩尼、琉璃、砗磲、壁石、珊瑚、银、金、红玉、玛瑙等物。诸比丘!大海有甚多宝……乃至……玛瑙等物,诸比丘!此为大海第七之不可思议……乃至……阿修罗为乐大海。
(八)复次诸比丘!大海为多数生类之住处。彼处之此等生类,即有帝麑、帝麑伽罗、帝麑罗频伽罗、阿修罗、龙、乾闼婆。大海更有百由旬之巨物,二百由旬之巨物,三百由旬之巨物,四百由旬之巨物,五百由旬之巨物。诸比丘!大海为多数生类即……乃至……巨物,诸比丘!此为大海第八之不可思议……乃至……阿修罗为乐大海。
诸比丘!与此相同,于此法、律亦有八种之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诸比丘!为乐此之法、律。何为八?
(一)诸比丘!犹如大海次第而凹,次第而倾,次第而低,非如断崖而忽深,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亦有次第学、次第行、次第道,非忽而能达证智。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亦……乃至……非忽而能达证智,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一之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诸比丘为乐此之法、律。
(二)复次诸比丘!犹如大海有一定之法,则[水]无越岸,诸比丘!我为诸弟子制定学处,我诸弟子虽为命难亦无犯学处。诸比丘!我为诸弟子……乃至……亦无犯学处,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二之不可思议……乃至……为乐此之法、律。
(三)诸比丘!犹如大海不住死尸,若大海有死尸,则速使漂至岸上,诸比丘!污戒为恶法,有不净邪恶之业行,隐蔽己行,非沙门而自称沙门,非梵行者而自称梵行者,内心腐败满漏,持不净之性,彼不与[大]众俱而住,集众而速斥彼。彼虽坐于比丘之中,彼远离[大]众,[大]众亦远离彼。诸比丘!污戒为……乃至……亦远离彼,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三之不可思议……乃至……为乐此之法、律。
(四)诸比丘!犹如任何大河,例如恒伽、摇尤那、阿夷那和提、萨罗游、摩企,此等若流至大海,舍原有族名唯称大海,诸比丘!四姓即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之此等,向如来之教法、律而出家,为无家之出家身,舍原有族名唯称沙门释子。诸比丘!四姓……乃至……释子,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四之不可思议……乃至……为乐此之法、律。
(五)诸比丘!犹如于世界之诸流,入于大海,雨由空降,于大海亦不见减少或增加,诸比丘!众多比丘入于无余涅槃界,亦不见涅槃界减少或增加。诸比丘!众多之比丘……乃至……减少或增加。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五之不可思议……乃至……为乐此之法、律。
(六)诸比丘!犹如大海一味,即为咸味,诸比丘!此之法、[律]一味,即为解脱味。诸比丘!此之法、律一味,即为解脱味,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六之不可思议……乃至……为乐此之法、律。
(七)诸比丘!犹如大海有甚多宝、无数之宝。彼处之此等宝,例如有真珠、摩尼、琉璃、砗磲、壁石、珊瑚、银、金、红玉、玛瑙等物,诸比丘!此之法、[律]有甚多宝、无数之宝,例如有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诸比丘!此之法、[律]……乃至……八正道等,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七之不可思议……乃至……为乐此之法、律。
(八)诸比丘!犹如大海为多数生类之住处,彼处之此等生类即有帝麑、帝麑伽罗、帝麑罗频伽罗、阿修罗、龙、乾闼婆,更于大海有百由旬之巨物、二百由旬之巨物、三百由旬之巨物、四百由旬之巨物、五百由旬之巨物,诸比丘!此之法、律多为善者之住处,在彼处之此等善者即有预流向者,有为预流果之实现而修行者;一来向者,有为一来果之实现而修行者;不还向者,有为不还果之实现而修行者;阿罗汉向者,有为阿罗汉果之实现而修行者。诸比丘!于此之法、律,为第八之不可思议……乃至……为乐此之法、律。
汝等比丘!于此之法、律为八种不可思议未曾有法。见此诸比丘而为乐此之法、律。”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蔽者将漏雨,不蔽者无漏,不蔽者开此,如此无雨漏。”
六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拘罗罗伽罗之波楼多山。优婆塞苏那俱胝耳,时为尊者大迦旃延之侍者。独坐思惟之优婆塞苏那俱胝耳起如是之心念:“如尊[师]大迦旃延之说法,住于俗家者,难完全清净,犹如削砗磲贝纯洁之行梵行。我宁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出家而为无家之身。”优婆塞苏那俱胝耳诣尊者大迦旃延之处礼敬尊者,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优婆塞苏那俱胝耳如是白尊者大迦旃延云:“大德!于此处独坐思惟,我心起如是之念:‘如尊[师]大迦旃延之说法……乃至……为无家之身。’大德!尊[师]大迦旃延请容受我出家。”如是云已,尊者大迦旃延如是告优婆塞苏那俱胝耳云:“苏那!生涯中一食一卧之梵行非易行。苏那!望汝[于彼处]仍为在家人,而时行诸佛教行一食一卧之梵行。”止彼怀出家希望之优婆塞苏那俱胝耳出家之念。优婆塞苏那俱胝耳于独坐思惟如是心再起念:“如尊[师]大迦旃延之说法……乃至……为无家之身。”优婆塞苏那俱胝耳再诣尊者大迦旃延……如是云:“大德!于此处独坐思惟我……乃至……大德!尊[师]大迦旃延请容受我出家。”如是云已,尊者大迦旃延如是告优婆塞苏那俱胝耳云:“苏那!生涯……乃至……行一食一卧之梵行。”再止彼优婆塞苏那俱胝耳怀出家希望之[念]。优婆塞苏那俱胝耳于独坐思惟如是三度心再起念:“如尊[师]大迦旃之说法……乃至……为无家之身。”优婆塞苏那俱胝耳三度诣尊者大迦旃延……如是云:“大德!我于此处独坐思惟……乃至……大德!尊[师]大迦旃延请容受我出家。”尊者大迦旃延使优婆塞苏那俱胝耳出家。彼时阿槃提南路比丘甚少故,尊者大迦旃延经三年辛苦之后,由此处彼处集十群之比丘众,为尊者苏那授具足戒。雨安居已,于独坐思惟之尊者苏那心起如是念:“我未曾亲眼奉见彼世尊,惟闻彼世尊如斯如斯。和尚若听许我,我欲诣赴礼拜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尊者苏那日暮由座而起,诣尊者大迦旃延处礼敬尊者,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尊者苏那白尊者大迦旃延曰:“大德!于此处独坐思惟,我心起如是之念:‘我未曾亲眼……乃至……和尚若听许我,我欲诣赴礼拜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尊者大迦旃延曰:“善哉,善哉。苏那!汝为礼拜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汝行!苏那!汝礼拜彼可爱、可信、镇诸根落意、达最上安息之统御、自制自护、御诸根而为龙象之彼世尊。若然,依我语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而奉问白言,世尊之少病少恼、起居轻安,有气力住于安乐与否,而白世尊:‘大德!我和尚尊者大迦旃延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奉问世尊之少病少恼……乃至……住于安乐与否。’”“唯然,大德!”尊者苏那随喜欢受诺尊者大迦旃延之言,即从座起,礼敬尊者大迦旃延,行右绕礼,折坐卧具,持钵衣,往赴舍卫城游行。次第游行至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诣世尊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尊者苏那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我和尚尊者大迦旃延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奉问……乃至……住于安乐与否。”世尊曰:“比丘!身体为健耶?[所得]之饮食足以系命耶?为旅途而无少疲耶?托钵亦无所疲耶?”答曰:“世尊!身体健,[所得]饮食足以系命,旅途少疲,托钵无所疲。”世尊命尊者阿难而如是曰:“阿难!为此远来比丘调坐卧处。”尊者阿难自思惟:“世尊之为他人而命我:‘阿难!为此远来之比丘调坐卧处。’世尊言时,望与彼比丘为同室。世尊即望与尊者苏那同室。”为此于世尊之住室,调尊者苏那之坐卧处。世尊至夜迟,坐于屋外,洗足入室。尊者苏那至夜迟前……乃至……入室。世尊于夜明时起出,呼尊者苏那如是曰:“汝无为比丘等说法之心耶?”“唯然,大德!”尊者苏那应诺世尊而咏唱八八品中之十六偈无遗。尊者苏那之咏唱已,世尊甚随喜如是曰:“善哉,善哉。比丘!比丘善学八八品中之十六偈,得善记忆善理解。明白而无误,意义明而有清声。比丘!法腊为几岁耶?”答曰:“世尊!我法腊为一岁。”世尊曰:“比丘!汝何故而如是迟耶?”答曰:“大德!我久见于诸欲有患难事。若在家之生活障碍多,所作多应为。”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无本质者,见世患难,圣者知法,于恶不乐,清净之人,于恶不乐。”
七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疑惑离曰于世尊之近处,结跏趺坐,正身端直,观察清净超越疑惑而坐。世尊见尊者疑惑离曰在[我]近处结跏趺坐,正身端直,观察清净超越疑惑而坐。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此世或彼世,他自抱何疑?禅思者清勤,梵行者舍此。”
八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尔时,尊者阿难于布萨日之晨日着内衣持钵衣,入王舍城托钵。提婆达多见尊者阿难往王舍城托钵,近尊者阿难而如是云:“法友阿难!由今日而后,我在世尊之外,比丘之外行布萨,亦行僧伽羯磨。”尊者阿难往王舍城托钵,食后由托钵归来而诣世尊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之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我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王舍城托钵。大德!提婆达多见我往王舍城托钵,近我如是云:‘法友阿难!由今日而后……将行……。’大德!今日提婆达多欲破僧伽。将行布萨及僧伽羯磨。”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善人为善易,恶人为善难,恶人为恶易,圣者为恶难。”
九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行憍萨罗国。尔时,众多之青年婆罗门续立激音,过而近于世尊。世尊见众多青年婆罗门等,续立激音近于彼。世尊知彼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说辞之道人,贤语望多辩,为[人]所忘去,[自]不知由谁导。”
一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周利槃特,近于世尊,结跏趺坐,持身正直,心悬[正]念而坐。世尊见尊者周利槃特近于自己,而结跏趺坐,持身正直,心悬[正]念而坐。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安住心身直,不论坐或卧,比丘念决定,得过未利益。过未利益比丘得,将往不见死王处。”
苏那长老品第五
摄颂曰:
王、短命与癞患者,童儿、布萨与苏那,离曰、难陀、青年,周利槃特共为十。
猜你喜欢 高峰和尚禅要·高峰原妙 起世因本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一·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六上·智顗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九卷·马鸣 卷第四·佚名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湛然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佛说求欲经·佚名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前启请法·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七卷·佚名 卷五十一·佚名 枯崖和尚漫录序·枯崖圆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