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 乾达婆相应

[一]第一 品类

一~二

[一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乾达婆天,谛听。

诸比丘!如何为乾达婆天耶?

诸比丘!有依根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心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肤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皮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树芽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叶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华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果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液香而住之天。诸比丘!有依香香而住之天。

诸比丘!如是名为乾达婆天。”

[二]第二 善行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一面坐已。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乾达婆天之群中耶?”

“诸比丘!此处一类者,于身行善行,于语行善行,于意行善行。彼闻乾达婆天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乾达婆天之群中。’彼身坏命终后,生于乾达婆天之群中。

诸比丘!依此因,依此缘,此处有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乾达婆天之群中。”

[三]第三 施者(一)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有一类之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者,于身行善行,于语行善行,于意行善行,彼闻依根香而住之天,是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彼常布施根香,彼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

比丘!依此因……此处有一类之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

[四~一二]第四~十二 施者(二~一〇)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有一类之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树心香而住天之群中耶?”

“比丘!此处有一类者,于身行善行,于语行善行,于意行善行。彼闻依树心香而住之天,是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树心香而住天之群中。’彼常布施树心香……乃至……布施树肤香……布施树皮香……布施芽香……布施叶香……布施华香……布施果香……布施液香……布施香香。彼身坏命终后,生于依香香而住天之群中。”

[一三~二二]第十三 布施利益(一)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有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耶?”

“比丘!此处有一类者,于身行善行,于语行善行,于意行善行。彼闻:依根香而住之,天是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彼布施食、布施饮、布施衣,布施乘具,布施鬘,布施香……布施涂香、布施卧具,布施家、布施灯具。彼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

比丘!依何因、依此缘,此处有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根香而住天之群中。”

[二三~一一二]第十四~二十三 布施利益(二~一〇)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依何因?依何缘?此处有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依树心香……树肤香……树皮香……芽香……叶香……华香……果香……液香……香香而住天之群中。”

“比丘!此处有一类者,于身行善行,于语行善行,于意行善行。彼闻依香香而住之,天是长寿、端严、多乐。

彼思惟:‘我身坏命终后,生于依香香而住天之群中。’彼布施食、布施饮、布施衣、布施乘具、布施鬘、布施香、布施涂香、布施卧俱、布施家、布施灯俱。彼身坏命终后,生于依香香而住天之群中。

比丘!依此因、依此缘,此处有一类者,身坏命终后,生于依香香而住之天群中。”

如是而有一百十二经

乾达婆相应(终)

于此摄颂曰:

 品类与善行

 乃至十施者

 十布施利益

 善说乾达婆

猜你喜欢
  菩萨善戒经 第五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一卷·佚名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此于大部支流别行)·佚名
  卷下之上·佚名
  第五卷·慧沼
  二七 起世因本经·佚名
  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太虚
  卷第一·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卷五·晁迥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八思巴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五·欧阳竟无
  卷二十六·佚名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致 常 恩 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昭顺老人·唐圭璋

      浣溪沙   的皪堪为席上珍。银铛百沸麝脐熏。萧娘欲饵意中人。   拈处玉纤笼蚌颗,剥时琼齿嚼香津。仙郎入口即轻身。

  • 五集卷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一古今体三十四首【乙巳一】乙巳元旦奋轧偏欣已盛连对时惟益励乾乾一堂幸值五代庆两世继开千叟筵独觉蒙庥逾今古敢忘保泰凛冰渊自惟犹日孜孜者此志持之待十年元

  • 提要·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孟东野诗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宋宋敏求编前有敏求序称世传其集汴吴镂本五卷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蜀人蹇濬所纂凡二卷一

  • 卷四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元稹酬卢秘书【并序】予自唐归京之岁秘书郎卢拱作喜遇白赞善学士诗二十韵兼以见贻白诗酬和先出予草蹙末暇皇【一作卢】频有致师之挑故篇末不无愤辞其次用本韵习然也偶有冲天气都无处世

  • ●卷七·魏泰

    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元参政绛为翰林学士、判群牧,常问三命僧化成曰:&ldquo;吕参政早晚为相?&rdquo;化成曰:&ldquo;吕给事为参政,譬如草屋上置鸱吻耳。&rdquo;元曰:&ldquo;然则其不安乎?&rdquo;成曰:&ldquo;

  • ◎礼十四(凶礼)·徐天麟

    ○山陵(杂录附)万年陵(太上皇。)长陵(高帝。)安陵(惠帝。)霸陵(文帝。)阳陵(景帝。)茂陵(武帝。)平陵(昭帝。)杜陵(宣帝。)渭陵(元帝。)延陵(成帝。)义陵(哀帝。)康陵(平帝。)小黄(昭灵后。)南陵(文帝母薄太后,元始中罢为县。)云陵。(昭帝母赵太后,元始

  • 卷十三·佚名

    王喜治河图略原序臣窃谓水之在天下,有自然之利,亦有自然之害,顺而导之者易为力,逆而遏之者难为功。犹人之一身,血流通则无病,血壅滞则病生。审而治之,宣其壅滞,使之流通,则病自去。治水之道,亦当如此。窃见

  • 李远传·李延寿

    李远,是李崇的儿子,李贤的弟弟。字万岁,从小就有才能度量,他曾经与小孩子们做打仗的游戏,指挥起来颇有军队的阵法。郡守见了很是奇异,让他们再做一次这种游戏。其他孩子见是郡守,都吓得走开,独有李远拿着木棒大声吆喝,又演习了

  • 吴曦传·脱脱

    吴曦,是信王吴瞞的孙子,节度使吴挺的次子。因祖辈的功劳吴曦被补官为右承奉郎。淳熙五年(1178),改换为武德郎,任命为中郎将,后因台谏官说他升迁得太快,改为武翼郎。吴曦历迁高州刺史。绍熙四年(1193),吴挺去世,吴曦守丧未满三

  • 卷首·吴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战国策校注卷首    宋 鲍彪 原注元 吴师道补正卷一东周【凡二十二章】秦兴师临周章   秦攻宜阳章东周与西周战章  东周欲为稻章昭献在阳翟章   秦假道於周章楚攻雍氏章    周最谓吕礼

  • 王端毅奏议巻七·王恕

    明 王恕 撰吏部老疾不能赴召奏状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节该钦奉勅勅至尔即驰驿来京钦此伏念臣愚昧寡学无所知识仰荷列圣之恩叨由科第初授大理寺评事厯陞至太子少保南京兵部尚书防赞机务去年先帝以臣年老赐臣以尚

  • 五年·

    (己未)五年大明弘治十二年春正月1月2日○壬戌,上大行大妃諡安順。1月3日○癸亥,禮曹啓:「前日政丞等議或云:『從三年之制而易月。』若從期年之制而易月,則喪制至於三變,甚不可。大抵喪制不可無據而行之。臣等歷考古今喪制,宋朝

  • 公符·方以智

    圣人因一在二中、阳清阴浊,而立善恶之榜;因人生有好恶,而使知最初之公好公恶;因有名字,因有是非,此有昊之公符也。夜半符隐,昒爽符显,圣人之因符也。有是非而互相是非,此生民之流符也。救者反之夜半,而榜之曰无,此至人之隐符也。

  • 诗经稗疏卷二·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小雅苹 唐文宗问宰相苹是何草李珏曰臣按尔雅苹是藾萧文宗曰朕看毛诗疏叶圎而花正白丛生野中似非藾萧然文宗李珏要未审知其为何草也陆玑疏云青白色茎似筯抑与文宗之说又别以义考之当求之鹿食九草之中故李

  • 浮石和尚語錄敘·通贤

    昔張文定謂:三代以下儒門澹泊、收拾不住,英靈漢子盡歸釋氏,舉馬祖、坦然、丹霞輩以實之。張無盡賞為名言。然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形於紙墨何有吾宗?諸方說禪浩浩,徒以組章織句為工,其去經生家掇拾餖飣詫為洙泗淵源者,何殊燕乙也

  • 人参谱·陆烜

    笔记。清陆烜辑。不分卷。烜字子章,平湖(今属浙江)人。乾隆时人。人参为中国特有之名贵药材,有延年益寿之功,关于其奇异的药效,传说亦多。王士祯(渔洋)欲撰人参谱而未成,其诗文见于《池北偶谈》等书。陆烜因生病检书

  • 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梵摩难王经。译于西晋之时,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述说梵摩难国王不知其子均邻儒出家已证得阿罗汉,惟见其精勤粗食,遂对其供养异于僧众,佛陀乃令均邻儒现神通为国王解说苦、空等四谛要旨。梵摩难

  • 秘密相经·佚名

    凡三卷。宋朝施护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册。内说毗卢遮那佛住于一切如来三昧界中时,金刚手菩萨请问秘密法仪之要略,佛乃为说普尽三摩地真实出生诸三摩地根本法门、菩提心月曼拏罗相、观影像相、金刚杵莲华、本尊等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