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此于大部支流别行)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译

  尔时十方一切如来又复云集。劝请世尊金刚瑜伽大秘密主大毗卢遮那如来。愿说根本无性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尔时世尊金刚瑜伽大秘密主大毗卢遮那如来。闻诸如来劝请言已即入一切佛境界大智金刚三摩地。从是三摩地出已。于刹那间安住一切如来及妙吉祥菩萨金刚真实智慧性中。于是性中。复入一切如来心光明妙坚固性智慧三摩地。于是三摩地中。从一切如来心。出现一切佛境界光明遍照法界。普及一切尽有情界悉皆照耀。令一切有情智慧清净。从一切有情菩提心。出生敬爱钩召灌顶法。如善所作如理安住金刚萨埵三摩地中所作圆满。又从宝光幢笑秘密大士。出生最上大自在性。安住金刚萨埵三摩地觉悟性中。又从法利因语秘密大士。出生坚固心所作清净性。安住莲华萨埵三摩地自性清净最上法性藏。从是建立种种增上事业。以护念法成熟有情。从一切如来身语心。乃至尽有情界普令成熟。如理安住已。还复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随入一切如来智慧性中住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说伽陀曰。

  大哉无漏因正慧  一切如来所出生

  正慧无垢不思议  众生聚性所从来

  大哉诸法不思议  一切佛事皆清净

  若性无性分别时  是心即于二处转

 

  尔时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即于会中现神通力。从如来心化出十六大菩萨身。围绕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于一切如来左右。现大日曼拏罗光明。于其光中。复现妙月曼拏罗。妙吉祥菩萨处中而坐。作如是言。劝请世尊金刚瑜伽大秘密主大毗卢遮那如来。宣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诸正法句。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赞妙吉祥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妙吉祥。汝能问佛如是正义。汝当谛听如善作意我今宣说。是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安住一切如来自在性中。即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诸法大明句。所谓四念处等。四念处者。于身中身内外。随观行正念正知。于受中受内外。随观行正念正知。于心中心内外。随观行正念正知。于法中法内外。随观行正念正知。如是身受心法四念处观。若正念正知。即一切清净住无著行。乃于世间悉无所有。而身语心常住般若波罗蜜多平等法门。此名四念处平等法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盎(引一句)岗(引)(二)唵(引)拶埵(引)哩娑蜜哩(三合)怛逾(二合)波塞他(二合)那(引)曩(引)(三)

  复次四正断。谓于未生诸不善法。发起精进。当令不生摄心正念。已生诸不善法。发起精进而悉令断摄心正念。未生诸善法。发起精进悉令生长摄心正念。已生诸善法。发起精进悉令增长。坚固广大修习圆满摄心正念。如是四正断。即一切法不断而断。是为觉了第一义谛。此名正断广大门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三藐讫钵啰(三合)贺(引)拏(二)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三摩多(引)地瑟姹也(二合)(三)恶(四)啰(五)吽(引)(六)

  复次四神足。谓欲三摩地断行具足神足。精进三摩地断行具足神足。心三摩地断行具足神足。慧三摩地断行具足神足。如是四神足。从一切法如幻相出生。是即转一切法轮般若波罗蜜多第一义谛体门。此名神足波罗蜜多平等智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哩提播(引)那播(引)啰弥帝(引)(二)罗嚩野啰吽(引)吽(引)(三)

  复次五根。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是五根。悉无戏论一切法平等性转。此名根平等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印捺哩(二合引)夜(引)嚩冒达钵啰(二合)倪(引二)壹试(引)惹那(引)摩(三)爹波誐多(引)野(四)阿(引)(五)唵(引)(六)

  复次五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如是五力。即一切法平等行。于一切力悉离戏论本来清净。此名力增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引)末罗阿(引)(二)吽(引)吽(引)(三)嚩(四)

  复次七觉支。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如是七法住平等性。此名平等出生相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飒钵多(二合)冒亭誐三摩多(引)(二)苏钵啰(二合)底瑟耻(二合)帝(引)(三)突笼(二合引)(四)鑁(引)(五)

  复次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知。如是八法。从大菩提心出生。正道无尽而善觉了一切智智。此名八正道平等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阿(引)哩也(二合引)瑟啖(二合引)仵(引)摩(引)哩誐(二合)摩(引)跓(半音引)(二)

  复次三三摩地。谓空无相无愿。何名空三摩地。谓若空相无所有相无自性相。与一切法皆同一相是相无生。此说名为空三摩地。何名无相三摩地。谓若于一切法。无作相无希望无别异住寂静相离相。心止一境。此说名为无相三摩地。何名无愿三摩地。谓若苦无常相等。于一切法无觉了性无起作。若如是知若异如是知。无求无行无希望。此说名为无愿三摩地。如是三三摩地。乃至一切性一切三摩地门。随入般若波罗蜜多门。大明曰。

  唵(引一句)朅三摩(引)萨哩嚩(二合)达哩摩(二合引)(二)亢(引)(三)

  复次八解脱。谓有色观诸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复过诸色想不起碍想不作我想缘无边空而作观行即空无边处解脱。复过空无边处缘无边识而作观行即识无边处解脱。复过识无边处缘无所有处而作观行即无所有处解脱。复过无所有处缘非想非非想处而作观行即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复过非想非非想处于想受灭三摩钵底正观行即想受灭解脱。如是八法。即一切法离戏论相。非染非净非定非散。非三摩钵底非非三摩钵底。此名离处非处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三满多跋捺哩(二合引)(二)萨哩嚩(二合)婆(引)嚩尾戍提(引)(三)唐(引)(四)汤(引)(五)亢(引)(六)

  复次九次第定。谓离欲诸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禅定。彼寻伺止息内心清净住一境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二禅定。于喜离著住舍念行身得妙乐离喜妙乐三禅定。若苦若乐二法悉断如先所起悦意恼意而皆止息无苦无乐舍念清净四禅定。过诸色想不起碍想于种种想而不作意缘无边空而作观行即空无边处定。过空无边处缘无边识而作观行即识无边处定。过识无边处缘无所有处而作观行即无所有处定。过无所有处缘非想非非想处而作观行即非想非非想处定。及想受灭定。如是九法。若有性若无性悉离分别。即一切法无二觉了平等性。此名一切解脱平等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阿难多尾谟(引)叉目珂舂(二)

  复次六念。谓念佛念法念僧念舍念戒念天。如是六法与一切法同一念即胜义空。一切法同一相谓即无相。是相亦离。此名平等门三摩地名称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引)耨娑蜜哩(三合)底(二)嚩朗(二合引)(三)唐(引)(四)桑(引)(五)钵那(引)祢始(六)吽(引)吽(引)吽(引)(七)

  复次菩萨十分位。谓发心分位童真分位。初习业分位修行分位。生贵分位相应具足分位。正心分位不退转分位。得灌顶分位一生补处分位。如是菩萨分位即非分位。离诸分位入第一义安住一分位性。一分位者即无分位。此名无分位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咩嚩娑他(二合引)那尾誐帝(引)吽(引)(二)

  复次菩萨十自在。谓寿命自在业自在。资具自在信解自在。愿自在神通自在。出生自在力自在。法自在心自在。如是十自在即非自在。自性离故乃得一切自在中最上寂静一切法善住清净性。此名一切自在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嚩始帝(引)(二)怛囕(二合引)(三)突笼(二合引)(四)吽(引)(五)

  复次十波罗蜜多。谓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方便波罗蜜多。愿波罗蜜多。力波罗蜜多。智波罗蜜多。如是十波罗蜜多。摄一切波罗蜜多。是即无等等波罗蜜多。离戏论波罗蜜多。如实义波罗蜜多。一切法真实义波罗蜜多。金刚波罗蜜多。宝波罗蜜多。法波罗蜜多。羯磨波罗蜜多。一切法平等波罗蜜多。如是等法而悉安住坚固随顺相应法门。此名一切波罗蜜多平等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播(引)啰弥多(引)哩他(二合)波哩布(引)啰尼(二)唵(引)(三)钵囕(二合引)(四)吽(引)(五)当(引)(六)

  复次十地。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如是十地即一切地而同一义。所谓智义。即此智义亦无所有。无相无文字无声无名。不可记别本来清净。现无垢光住真实义。此名地清净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部弥尾秫驮你(二)萨哩嚩(二合引)哩他(二合)波哩布啰尼(三)鑁(引)(四)蓬(引)(五)

  复次四梵行。谓慈悲喜舍。如是四法安住梵行。此名一切法平等性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没啰(二合)贺摩(二合)尾贺(引)啰阿地瑟姹(二合)那(二)岗(引)(三)[牟*含](引)(四)讷笼(二合引)(五)叉(六)吽(引)(七)拏笼(二合引)(八)

  复次十力谓。处非处智力业报智力。种种界智力了别自他根智力。种种信解智力苦灭道智力。染净智力宿住随念智力。五神通智力漏尽智力。如是十力即一切如来平等善出生性。此名十力平等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捺舍末罗摩帝(引)爽(引)(二)

  复次四无所畏。谓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了知如是法成正等觉具一切智。于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得无所畏。平等观察得大安乐行。得勇猛行转正法轮。不转一切世间之法。又复如来了知如是法。断尽诸漏得无所畏。又复如来说诸染法障碍圣道。平等所说得无所畏。又复如来作如是说。修诸正行能尽诸苦。平等所说得无所畏。如是四法皆如实说正中正义即无所畏。平等住一切法如幻相。离我我所性。此名无所畏平等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吠(引)舍(引)啰[寧*也](切身)三摩多(引)钵啰(二合引)钵多(二合)(二)阿(三)阿(引)(四)暗(引)(五)恶(六)

  复次四无碍解。谓词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乐说无碍解。如是四法住平等性。此名一切法如幻相无碍解。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钵啰(二合)底三尾那(二)莎(入)(三)吽(引)(四)

  复次十八不共法。谓如来身无失。语无失。意无失。无不定心。无异想。无不择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过去无碍无著愿知见转。未来无碍无著愿知见转。现在无碍无著愿知见转。身业随智慧行。语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如是十八法。如来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平等而善安住。即随入一切法空性大慧清净。此名不共法平等般若波罗蜜多教。大明曰。

  唵(引一句)阿(引)尾(引)尼迦没驮达哩摩(二合)三摩帝(引)(二)阿(引)(三)尾(引)啰吽(引)(四)亢(引)(五)

  尔时十方来者一切如来。闻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宣说秘密诸法句已。咸共称赞说伽陀曰。

  善哉无上菩提心  一切如来胜自在

  善哉诸佛最上法  是即三摩地名称

  善哉金刚广大智  善住金刚坚固心

  善哉诸法无量门  善住清净第一义

  善说如是秘密句  一切如来从是生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欢喜归命一切如来。亦以伽陀而称赞曰。

  归命顶礼诸如来  自他清净大法身

  我先归命秘密言  大力金刚坚固智

  诸法毕竟寂静体  安住金刚法性门

  已得圆满大乘句  归命大悲大自在

  本来清净大无畏  最上最胜最第一

  信礼一切善逝尊  最上正法诸文字

  以所宣说正法门  普遍供养一切佛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道世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宗密
  在泰县净业寺开示·太虚
  卷第三十七·李通玄
  卷二·普济
  禅苑清规序·宗赜慈觉
  太虚启事(五则)·太虚
  指月录卷之二十四·瞿汝稷
  卷第七·道世
  卷第二(地字号)·朱时恩
  卷二百八十六·佚名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佚名
  拥护品第八·佚名
  附·佚名
  第四十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蔡忠惠集【二】御笔赐字诗臣襄伏防皇帝陛下特降中使赐臣御书一轴其文曰御笔赐字君谟者臣孤贱逺人无大材艺陛下亲洒宸翰推着经义俾臣佩诵以尽谟谋之道事

  • 第十场·田汉

    报告员:当时爱国分子不断遭受敌伪的催残迫害,而新群却一面做着爱国工作,一面冒着危险,勇敢热情地关怀别人的苦难,帮助别人减轻苦难。这时她正带着贝贝到各处为玉良和若英奔走。〔新群拉着贝贝的手,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手里提了

  • 第九十三回 惩诸舅推恩赦罪 嬖二美夺嫡宣淫·蔡东藩

      却说王凤深恨王章,听了杜钦计策上书辞职,暗中却向太后处乞怜。太后终日流涕,不肯进食,累得成帝左右为难,只得优诏慰凤,仍令视事。王太后尚未肯罢休,定欲加罪王章,成帝乃使尚书出头,劾章党附冯野王,并言张美人受御至尊,非所

  • 三十九 曹寅奏谢圣恩巡视全河并蠲租摺·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蒙皇上圣恩,巡视全河,蠲租宥罪,大江南北,草野纤微,均沾雨露。圣德所被,年丰时和,祯祥叠见。 窃臣寅身系内员,躬逢盛事,已属厚幸,复蒙圣恩荣加祖父,赏及妻孥

  • 卷七十八·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八乾隆二十四年九月癸丑谕定博克达山祀典上谕军机大臣曰努三奏称博克达山在乌鲁木齐之东为西陲重镇前年将军兆惠于察罕郭勒曽经致祭嗣后未见举行请颁祭文香帛令驻劄大臣毎年春季

  • 卷四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赵世家第十三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正义

  • 崔猷传·令狐德棻

    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是汉朝尚书崔萛的十二代孙。祖父崔挺,曾任魏国光州刺史,封泰昌县子,追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为“景”。父亲崔孝芬,曾任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任吏部尚书,被齐神武杀害。崔猷自小喜好学习,风度闲静

  • 钱徽传·欧阳修

    钱徽的字叫蔚章。他父亲钱起,附在《卢纶传》里介绍。钱徽考中了进士,住在..城。县令王郢喜欢结交客居和旅行的士人,送钱财给他们,因为这被判了罪。观察使樊泽看他的账本,只有钱徽没接受,就任命他为掌书记官。蔡州叛贼正猖狂

  • 谌湛溪·周诒春

    谌湛溪 字湛溪。年三十六岁。生于贵州织金县。本籍住址。贵州织金县北门大水沟宅谌。弟石勋。已婚。初毕业于京师大学堂预科。授中书科中书。任贵阳高等师范学校选科化学教员。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

  • 备蛾傅第六十三·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强弱,遂以傅城,后上先断,以为氵缶程,斩城为基,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蛾傅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临射之,校机藉之,擢之,太汜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然则蛾傅之攻败

  • 诏圣第五十八·桓宽

    御史曰:“夏后氏不倍言,殷誓,周盟,德信弥衰。无文、武之人,欲修其法,此殷、周之所以失势,而见夺于诸侯也。故衣弊而革才,法弊而更制。高皇帝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其后,法稍犯,不正于理。故奸萌而《

  • 原序·范处义

    诗补传原序 经以经世为义传以传业为名毛氏诗谓之诂训传故於诂训则详於文义则略韩氏有外传乃依仿左氏国语非诗传也惟诗序先儒比之易系辞谓之诗大传近世诸儒或为小传集传疏义注记论说类解其名不一既於诂训文义互有得失

  • 卷二十九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九目録史宋太祖坐寝殿令洞开重门皆端直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稍有邪曲人皆见之监察御史【臣】冯秉仁宋太祖开宝三年徴防士王昭素为国子博士昭素酸枣人有学行宋主召见便殿年已七

  • 第9章 公冶长篇第五(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张居正注:“子产备这四美于上下人己之间,是以能尊主庇民,而郑国赖之,岂非春秋之贤大夫欤!然郑以区区小国,能用子产

  •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六·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大门总摄颂曰。最初为忏谢  第二定属物第三资具衣  目得迦总颂别门初总摄颂曰。忏谢草田中  合免王影胜狗肉盏甘蔗  糖酥根等听第一子摄颂曰。忏谢非近圆  观求寂相貌苾刍与尼

  • 芳兰轩集·徐照

    诗别集。一作《徐照集》、《芳兰轩诗集》。宋徐照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著录,凡三卷。据《水心集》卷八《徐师垕广行家集定价三百》诗,照集有家刻单行本,此本或即《直斋》著录之本。宋时尚有《永嘉四灵诗》丛刻本,收

  • 滕王阁序·王勃

    唐王勃撰。滕王阁,为唐朝滕王李元婴所建。上元二年(675),阎伯玙任洪州都督时,重修此阁,农历九月九日在阁上宴集宾客,正好王勃往南方省父经过洪州,参加了宴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文。当时即震惊四座。文章从洪州的

  • 清真居士年谱·陈思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本谱注重对清真生卒年号、游踪及作品创作年代的考证,对清真词中本事、文意的阐发,也较为精到。查阅本谱,可初步了解清真词创作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谱后附清郑文焯《清真词校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