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 布萨初解答章与制戒之义利论

[一]布萨初[中后]解答章

何为布萨羯磨之初?何为中?何为终?何为自恣羯磨之初?何为中?何为终?何为呵责羯磨之……依止羯磨之……何为驱出羯磨、下意羯磨、举羯磨、与别住、今日治、与摩那埵、解罪、授具羯磨之初?何为中?何为终?何为呵责羯磨解之初……何为依止羯磨解之……驱出羯磨解之……下意羯磨解之……举羯磨解之……忆念毗尼之……不痴毗尼之……觅罪相之……如草覆地之……教诫比丘尼人选定之……不离衣宿认可之……卧具认可之……舍金银人选定之……沐浴衣受纳者选定之……钵受纳者选定之……持杖许可之……纽许可之……杖、纽许可之初、中、终?何为布萨羯磨之初?何为中?何为终?和合集为布萨羯磨之初,执行为中,完了为终。何为自恣羯磨之初……和合集为自恣羯磨之初,执行为中,完了为终。何为呵责羯磨之初……事与人为呵责羯磨之初,白为中,羯磨语为终。依止羯磨之……乃至……何为驱出羯磨、下意羯磨、举羯磨、举别住、本日治、与摩那埵解罪之初……事与人为解罪之初,白为中,[最后]羯磨语为终。何为受具羯磨之初……人为受具羯磨之初,白为中,羯磨语为终。何为呵责羯磨解之初……正所行为呵责解之初,白为中,羯磨语为终。何为依止羯磨……乃至……驱出羯磨、下意羯磨、举羯磨解之初……正所行为举羯磨之初,白为中,羯磨语为终。何为忆念毗尼……事与人为忆念毗尼之初,白为中,羯磨语为终。何为不痴毗尼、觅罪相、如草覆地、教诫比丘尼人选定……何为杖、纽许可之初?何为中?何为终?事与人为杖与纽许可之初,白为中,羯磨语为终。

[二][制戒]义利论

十种义利故,世尊为诸声闻制立学处:为僧摄,为众僧安乐,为调伏恶人,为善比丘安乐住,为断现世之漏,为灭来世之漏,为令未信者生信,为已信者令增长,为正法久住,为爱重律。

摄僧即众僧安乐。僧众安乐即为恶人之调伏也。为恶人之调伏即为善比丘安乐住……为正法久住即为爱重律。

摄僧即众僧安乐。众僧安乐即为恶人之调伏……摄僧即为爱重律。

僧众安乐即恶人之调伏……僧众安乐即为爱重律。僧众安乐即摄僧。

……

为爱重律即摄僧也……为爱重律即为正法久住也。

百义百法有二百词

于义利论中有四百智

———义利论终———

———大品终———

摄颂

 最初问于八 因缘亦复八

 此等于比丘 以计为十六

 至于比丘尼 为数亦十六

 省略.中分解 以及增一法

 自恣.义利章 大品之合集

猜你喜欢
  归戒要集卷下·弘赞
  卷第四十七·佚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五·欧阳竟无
  卷五十三·佚名
  不退转法轮品第一·佚名
  唯识三十论讲录赘言·太虚
  大智度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附錄淨譯藏譯二本衆學法對勘表·欧阳竟无
  目录·佚名
  漆园指通序·净挺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桐鄉密印寺語錄卷第五·佚名
  目录·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八·澄观
  中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振祖·唐圭璋

      振祖字起翁,号中山。闽县(今福州)人。嘉定四年(1211)生,宝祐四年(1256)登第。   浪淘沙   春在画桥西。画舫轻移。粉香何处度涟漪。认得一船杨柳外,帘影垂垂。   谁倚碧阑低。酒晕双眉。鸳鸯并浴燕交飞。一片闲情春

  • 盼盼·唐圭璋

      盼盼,泸南(今四川泸州)妓。   惜花容   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   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归时压得帽檐欹,头上春风红簌簌。

  • ●卷二三·陈衍

    一、锺伯敬、谭友夏共选《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几于家弦户诵。盖承前后七子肥鱼大肉之后,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路。其人人所读,若李太白之《古风》,杜少陵之《秋兴》、《诸将》,皆不入选,所谓厌刍豢、思螺蛤也。

  • 第六章 辞家访道·屠隆

    〔小生扮木龙驹院子上〕昨日繁华。今日冷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俺老爷从西郊回来。忽然分付小人制一副道衣。说要云游章去。夫人公子知道。好生惊讶。不免在此伺候则个。〔生道装上〕【忆秦娥先】西天

  • 于湖词卷二·张孝祥

    宋 张孝祥 撰水调歌头【汪德邵作无尽藏楼于栖霞之间取玉局老仙遗意张安国过之为赋此词】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凭仗史君胸次为问仙翁何在长啸俯清秋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 欲乘风凌万顷从扁舟

  • 唐四僧诗巻三·佚名

    灵一诗下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囘风林花并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题五僧院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无限青山行不尽白云深处老僧多再还宜丰寺再寻招隠地重防息心期樵客问归日山僧

  • 友林乙稿·史弥宁

    宋 史弥宁 撰青山青山见我喜可掬我喜青山重盍簮石鼎车声煎玉乳竹鑪云缕试花沈三杯暖热渊明酒一曲凄清叔夜琴莫恠相看能冷淡交游如此却情深觅句山院清吟雪作堆锦囊开口等诗来尚嫌句里欠平淡忍冷巡檐看老梅客舍瓦池片

  • 卷十一·岳珂

      李白竹枝词   绍圣二年四月甲申,山谷以史事谪黔南。道间,作《竹枝词》二篇,题歌罗驿,曰:"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九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

  • ●奉天靖难记三·佚名

    三十四年辛巳 正月辛酉朔,大军回至威县,遇真定贼帅以马步二万来邀。上以精骑数千沿途按伏,率十余骑逼其阵诱之,谓曰:「我常获尔众即释之,我数骑暂容过,无相阨也。」贼曰:「放尔是纵蝎。」众即来追。上且斗且却,引入伏内,围而尽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正统十年秋七月壬申朔享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癸酉以兴工修理京都城垣遣官祭告 太庙○湖广施州卫木册长官司副长官谭源等四川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土僧昌云狭西岷州卫剌麻端竹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表里有差○甘肃总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弘治六年四月乙未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丙申改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杨荣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管事荣卫圣恭僖夫人之侄也○夜火星犯左执法星○丁酉升户部郎中马琇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江西布政司左参议诸

  • 一七四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办理发还遗书缘由折·佚名

    一七四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办理发还遗书缘由折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一日臣李质颖谨奏,为遵旨覆奏事。本年七月二十六日,承准办理四库全书处文开,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各省购办遗书,其节经开单解送者,现已付馆别择校

  • 李苗传·魏收

    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李膺,为官萧衍尚书郎、太仆卿。李苗出生后过继给叔父李略。李略任萧衍宁州刺史,大显威名。王足讨伐蜀地,萧衍命李略在涪州抵抗王足,许任官益州。等到王足退还之后,萧衍却改授其任。李略大怒,准备图谋

  •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司马迁

    吕不韦者,阳翟【索隐】:音狄,俗又音宅。地理志县名,属颍川。按: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班固虽云太史公采战国策,然为此传当别有所闻见,故不全依彼说。或者刘向定战国策时,以己异闻改彼书,遂令不与史

  • 佛说佛名经卷第四·佚名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胜德佛 南无胜智奋迅佛 南无大炎佛 南无自在疾住持威德佛 南无善光明胜佛 南无善色王佛 南无成就义佛 南无师子山(丹仙)佛 南无天佛 南无施佛 南无快藏佛 南无福德光明佛

  •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慧寂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慧寂。韶州怀化叶氏子。年九岁。于广州和安寺。投通禅师出家(即不语通)十四岁。父母取归。欲与婚媾。师不从。遂断手二指。跪至父母前。誓求正法以答劬劳。父母乃许。再

  • 金陵物产风土志·陈作霖

    清末陈作霖撰。一卷。凡《植物品考》、《动物品考》、《矿物品考》、《食物品考》、《用物品考》五篇。记叙金陵(今南京)农业、畜牧业、食品业、印刷业、纺织业等历史与生产情况。为金陵地方志一种,与《金陵通纪》、

  • 尚书句解·朱祖义

    十三卷。元朱祖义(生卒年不详)撰。祖义字子由,江西庐陵(今吉安县)人。仕履及事迹均不详。祖义于六经都有句解,均已亡佚。元代科举考试,《尚书》用古注疏与蔡沈《书集传》,蔡《传》简易,古注疏繁难,其后蔡《传》独立学官,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