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录九卷之六十九壬子元旦元旦试笔元旦夀皇殿瞻礼纪事咏檀玉如意杨晋庆岁图降旨寛免各省积欠钱粮诗以志事题乾清宫所藏五砚降旨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五省昨岁不成灾 
- ○于休烈 子肃 肃子敖 敖子琮 令狐峘 归崇敬 子登 登子融奚陟 张荐 子又新 希复 希复子读 蒋乂 子系 伸 柳登 弟冕子璟沈传师 子询  于休烈,河南人也。高祖志宁,贞观中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父默成,沛县令,早卒 
- 我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山高二百余里,緜亘千余里,山上有潭曰闼门,周八十里,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望气者言其地将生圣人,统一诸国。山之束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尔瑚里。相传有天女三:长恩固伦,次正固伦,季佛库伦,浴于池。 
-  万历十三年四月壬寅朔  上亲享  太庙是日太常寺卿沉人种赞福胙及还宫折旋失度  上遣中使至阁传谕诘之时人种已推闽抚几欲停推阁臣解之乃已○丙午大雩○丁未东虏哈不慎寇边初哈酋以窃犯辽东革抚赏至是见诸酋领赏艳之 
-                     宁宗庆元元年【乙夘】春正月丁亥朔蠲两淮租税寻诏蠲台严湖州贫民身丁折帛钱一年壬寅黎州蛮防边人薄安静寨义勇军正将杨师杰及将佐王全等八人与战却之于是权制置司公事茶马杨经申巳行杀退三月己 
- 贰臣传 【一】 (臣)等谨按春秋以正名分而其功在于惧乱贼史之为义所以植纲常示惩劝盖綦重也我皇上标人伦之规矩严大义之防维特命 馆臣于国史刱立贰臣传闲考列代草昧之初恢天纲鼓羣动以安反侧而备驱使自不得不借才前代于 
-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七日,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天津。今大清国大皇帝、大法国大皇帝切愿将所有两国不协之处调处和平,与前立和好、贸易、船只事宜复为申明,谐逾往日,妥为处置,保护懋生,以敦永久。因此议定重立和约章程,俾两国均 
-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十一旗分志十一八旗佐领十一【镶白旗满洲佐领 镶白旗包衣佐领管领分管】镶白旗满洲佐领下【四参领至五参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第二佐领内滋生人丁 
- (壬戌)二十四年大明正統七年春正月1月1日○癸巳朔,上率王子及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群臣朝賀。諸道進箋及方物。○命右副承旨姜碩德問安于兩使臣,良曰:「予於殿下之德好在,但今日,中國云正朝節日,予欲早謁殿下。」碩德答曰:「 
-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闻之,不待时而入见景公。公汗出愓然,晏子曰:“君何为者也?”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贺曰:“吾君有圣王之道矣!”公曰:“寡人探雀鷇,鷇弱,故反之,其当圣人之道者何也?”晏子对曰 
- 禅师名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生藤州镡津李氏。七岁。母钟施以事东山沙门某。十三得度受具。十九游方。时宁风有异女子姚。精严而住山。时年百余岁。面如处子。嵩造焉。女子留之信宿。中夜闻池中有如戛铜器声。以问 
- 昔佛在舍卫国。有一长老比丘字般特。新作比丘禀性闇塞。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国中四辈皆知其愚冥。佛愍伤之即呼著前授与一偈。守口摄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时般特感佛慈恩。欢欣心开诵偈 
- 别分乘藏录下  就别录中更分为七有译有本录第一(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四十八卷)有译无本录第二(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支泒别行录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删略繁重录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补 
-                 【古文】尔时尊者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国。时彼国中。有一长者。多财饶宝。悭贪暴恶。无有慈心。时有一婢。晨夜走使。不得宁处。小有违失。便受鞭捶。衣不蔽形。食不充口。年老困悴。思死不得。【白话】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第七等随一切众生回 
- 释子非浊集第一有人将读华严经以水盥掌所沾虫类生天感应(出经田及游记)执师子国沙门释迦弥多罗。此云能友。是第三果人也。麟德之初。来仪晨旦。情圣迹遍历名山及寺。至京师西大原寺。励诸僧转读花严经典。乃命译语问 
-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外曷切)(一) 他伽跢(都饿切)(二) 夜哆地(途卖切)(三) 夜他阿弥利(上声)(四) 都婆毗(五) 阿弥利哆(六) 悉耽婆毗(七) 阿弥利哆(八) 毗迦兰 
- 全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与竺法护译之决定总持经为同本异译。内容叙述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菩萨,已修七年陀罗尼,虽精进修业,然不得成就种种妙果,因而对佛法生疑惑,乃舍戒还俗,作鄙劣行为。时阿阇世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