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教嵩禅师

禅师名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生藤州镡津李氏。七岁。母钟施以事东山沙门某。十三得度受具。十九游方。时宁风有异女子姚。精严而住山。时年百余岁。面如处子。嵩造焉。女子留之信宿。中夜闻池中有如戛铜器声。以问女子。女子曰。噫此龙吟也。闻者瑞征。子当有大名于世行矣。无滞于是。下沅湘。陟衡岳。谒神鼎諲禅师。諲与语奇之。然无所契悟。游袁筠间。受记莂于洞山聪公。嵩夜则顶戴观世音菩萨之像。而诵其号。必满十万。乃寝以为常。自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能。是时天下之士。学古文。慕韩愈拒我。以遵孔子。东南有章表民。黄聱隅。李太伯。尤雄杰者。学者宗之。嵩作原教论十余万言。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说。读之者畏服。未几复游衡岳。罢归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其志盖悯道法陵迟。博考经典。以佛后摩诃迦叶。独得大法眼藏。为初祖。推之下至于达磨多罗。为二十八祖。密相付嘱。不立文字。谓之教外别传。书成游京师。知开封府龙图王公素。奏之 仁宗皇帝。览之加叹。付传法院。编次入藏。下诏褒宠。赐紫方袍。号明教。嵩再奏辞让。不许。宰相韩琦大参。欧阳修。皆延见而尊礼之。留居闵贤寺。不受。再请东还。于是律学者憎疾。相与造说以非之。嵩益著书。援引古今。左证甚明。几数万言。禅者增气。而天下公议。翕然归之。凞宁五年六月四日晨兴。写偈曰。后夜月初明。吾今独自行。不学大梅老。贪闻鼯鼠声。至中夜而化。阇维敛六根之不坏者三。顶骨出舍利。红白晶洁。状如大菽。常所持数珠。亦不坏。道俗合诸不坏。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阅世六十有六。坐五十有三夏。有文集总百余卷。六十万言。其甥法澄。克奉藏之。以信后世。嵩居钱塘佛日禅院(或云惠日禅师)。应密学蔡公襄所请也。东坡曰。吾入吴尚及见嵩。其为人常嗔。盖嵩以嗔为佛事云。

赞曰。是身聚沫耳。特苦业所持。寔本一念。首楞严曰。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然但名为融通妄想。念常清净。正信坚固。则名善根功德之力。嵩生而多闻。好辩而常嗔。死而火之。目舌耳毫为不坏。非正信坚固功德力乎。余尝论人之精诚不可见。及其化也。多雨舍利。譬如太平无象。而烝枯朽。为菌芝。嵩其尤著闻者。聪公可谓有子矣。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三·彭绍升
  百千印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卷五十·佚名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上·佚名
  佛说赖吒和罗经·佚名
  卷第二十四·李通玄
  解脱道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卷第七(弥沙塞)·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卷九十三·道世
  卷第四·佚名
  释果想品第十一·佚名
  众经目录卷第三·彦琮
  卷之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槎翁诗集卷二·刘崧

    (明)刘嵩 撰○五言古诗登三顾山次王子启闻子避地日南登三顾峯长吟白云里笑拂青芙蓉芙蓉何亭亭秀色相倚迭仙人坐中顶气与元始接俯视白下城累然若蓬丘淦水不可涉西山焉得游谁能拥长篲蜂蚁罄一扫莫遣秋风尘惊飞污瑶草瑶草

  • 卷九·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九李峤池日落天泉暮,烟虚习池静。镜潭明月辉,锦帻流霞景。花摇仙凤色,云浮濯龙影。欲识江湖心,秋来赋潘省。筝蒙恬芳轨设,游楚清音列。形通天地规,弦写阴阳节。郑音既寥亮,秦声复凄切。君听陌上桑,为辨罗敷洁。

  • 闽世家第八·欧阳修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父恁,世为农。兄潮,为县史。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是时,蔡州秦宗权方募士以益兵,乃以绪为光州刺史,召其兵会击黄巢。绪迟留不行,宗权发兵攻绪。绪率众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四·陈邦瞻

    史弥逺废立宁宗庆元四年八月京镗等以帝未有嗣请择宗室子育之诏育太祖后燕懿王徳昭九世孙与愿于宫中年六岁矣寻以为福州观察使赐名曮封卫国公开禧元年五月乙亥诏立卫国公曮为皇子进封荣王二年五月诏以宗室子均为沂靖惠

  • ·施八坑·丁曰健

    嘉庆十七年,民人林朝宗等请垦苏澳施八坑。通判翟淦遣役李泉往侦之;回报云:“查施八坑,乃由东势山尾过山盘仑始至其处。西、南、北俱叠山茂林;惟有一坑,形势甚狭。坑首西连叭哩吵喃生番社坑口;东出苏澳港,乃

  • 呼延赞传·脱脱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叫呼延琮,任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年时当骁骑兵,宋太祖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领受皇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他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体遭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

  • 卷第三十五·佚名

    亲王十就学建资善堂诏大中祥符元年二月甲午朕利建元子。肇开懿藩。将崇乐善之规。式务从师之教。眷惟丹禁。夙敞清都。就兹曲密之廷。以为弦诵之地。其元符观皇子就学新堂。宜以资善为名。命如京副使、入内押班周怀政

  • 卷10·吴缜

    《肃宗纪》云:“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崔简金、闗内盐池判官李涵、河西行军司马裴冕迎太子治兵于朔方。”今按《裴冕传》云:“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辟行军司马。玄宗入蜀,诏皇

  • 闵公(元年~二年)·公羊高

    闵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孰继?继子般也。孰弑子般?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弑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因狱有所归,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恶乎归狱?归狱仆人邓扈乐

  • 論衡校釋附編二·黄晖

      王充年譜   光武建武三年 公元二七 充生於上虞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後漢書本傳。   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孫一(?)幾世嘗從軍有功,封會稽陽亭。一歲倉卒

  • 卷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八钱塘程川撰易十八上经十一问临不特是上临下之谓临凡进而遇近者皆谓之临否曰然此是二阳自下而进上则知凡相逼近者皆为临也【林学履录临】问至于八月有两説前説自复一阳之月至遯二隂之月

  • 卷十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七僖公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盟柯以后庄公因昏姻一再如齐自此鲁不朝齐防二十年盖桓公霸业未盛不责诸侯以朝礼今僖始朝齐见于葵丘之后霸势益张诸侯不朝周而朝霸主自此始矣狄灭温温子奔卫【左

  • 卷二十五·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二十五宋 吕祖谦 撰郑公子宋公子归生弑灵公【宣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

  • 卷六·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六 宋 严粲 撰 卫    国风 说已见邶【○粲曰汉志河内朝歌县注云纣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卫】 淇奥【音郁】美武公之德也【疏曰武公和僖侯子】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

  • 希叟和尚正宗赞目录·绍昙

    卷第一菩提达磨大师六祖大鉴禅师江西马祖禅师南岳石头禅师南泉愿禅师百丈大智禅师赵州真际禅师黄檗断际禅师睦州陈尊宿德山见性禅师岩头奯禅师雪峰真觉禅师卷第二临济宗临济慧照禅师兴化奖禅师南院颙禅师风穴沼禅师首

  • 情感的迷惘·茨威格

    《情感的迷惘》由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所作的一部小说,学生罗朗来到新的学校学习,进行有关莎士比亚文学的学术研究。凯勒教授毕生都在研究莎翁著作。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教授一直未能完成自己的关于莎翁的文章。

  • 医津一筏·江之兰

    《医津一筏》一卷,一名《医津筏》,国朝江之兰撰。以经文为主,而分条疏论于后,本社藏有 别本,名《内经释要》,内容从同,惟自序末少九十字,及标题下无辑校者姓名,度系翻印时所改 易删节,因第一集《医经秘旨》刊行后,有

  • 尚书全解·林之奇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不可为训。事见《宋史·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