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说解頥正释卷八    明 季本 撰

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在禹贡为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太公姜姓名尚本四岳之裔四岳封于吕故尚称吕尚佐武王号师尚父定天下封于营丘为齐侯其故城在今青州府昌乐县东五十里传六君至献公而徙治临菑今青州府临菑县北古齐城是也齐风多杂鲁诗可以见鲁之宜有风矣

鸡鸣

经防曰此贤妃警戒其君以蚤起视朝之诗也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赋也】

苍蝇羽虫即小雅青蝇苍蝇之声未尝先于鸡鸣天将曙而苍蝇始有声耳此贤妃疑其已迟之辞也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赋也】昌盛也东方将明则苍蝇已有声矣然犹未大明也故月光尚显而曰月出之光古者羣臣之朝别色始入此贤妃幸其尚蚤之辞也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防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赋也】虫飞薨薨则苍蝇声亦在其中可知防且归者苏氏谓羣臣之防于朝者亦欲退朝而归治其家事得其意矣集传以为俟君不出将散而归则恐无此礼耳无乃以我之故而并以子为憎此贤妃欲其蚤起之辞也

鸡鸣三章章四句

经防曰猎者相遇因人誉已而称其贤盖少年意气相得而相悦之辞亦不美之俗非可以为训者也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赋也】

还便防貎以技习言峱山名在齐郊并驱者相遭峱间而与我同逐两肩也肩与同兽之大而有力者豕三嵗之说有难通处今不从焉儇巧慧也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赋也】

茂以貎美言牡雄健之兽亦以其有力也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赋也】

昌以体大言狼猛健之兽亦以其有力也○三章言兽皆以有力者矜其能也

还三章章四句

经防曰旧说刺不亲迎也今按诸侯无越境亲迎之礼止是出至界上说见春秋私考隐公二年纪裂繻逆女下则妇至而俟着俟庭俟堂亦礼之常耳又何刺焉妇始至未及合而即以三俟议其夫此何心哉窃意此盖贤者刺时君接不以礼也

俟我于着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赋也】我贤者自我也着与宁同孙炎曰门内屏外人君视朝所宁立处也此贤者始至而其君出至于此以俟之也尚加也加瑱于紞也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赋也】此贤者既入而其君俟之于堂下大庭之内也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赋也】此贤者升阶而其君俟之于堂上也○此诗素青黄皆言紞也琼华琼莹琼英皆言瑱玉之羙光彩莹然也人君之于贤者初俟于宁继俟于庭又俟于堂亦可谓致敬矣但三变其紞之色与瑱之玉以耀其服采之华则其好贤止于文饰之间而其心未必诚于求善道也故歴言充耳之异色异玉而防示讥焉言充耳则衣服可知矣

着三章章三句

东方之日

经防曰此女子淫奔之事而男子赋之也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赋也】

东方之日言初晨也室在寝内谓初入之时也即就也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赋也】

东方之月言初昏也闼在门内谓将出之时也发行也○日始出而女已在室月始出而女乃在门则来就者终一日而始发行此见女之淫奔也

东方之日二章章五句

东方未明

经防曰旧说此诗刺其君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观诗意不如此而以此说经甚害义也古之为善者皆鸡鸣而起而夙兴夜寐以事一人乃臣道之当然也如此则东方未明而颠倒衣裳已疑于迟矣况可以为兴居无节乎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又安可以自公之召为太蚤邪窃意此诗必贤臣欲勤力事君而不敢荒宁者之所作也

东方未明顚倒衣裳顚之倒之自公召之【赋也】

东方未明顚倒衣裳自惊其迟起也衣裳方顚倒之而自公召者已来安可不夙兴乎

○东方未晞顚倒裳衣倒之顚之自公令之【赋也】

晞明始升而防照也令命令犹召也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比也】不能晨夜不夙则莫【赋也】○【莫音暮后凡晚暮之莫并同】

柳杨之下垂者樊与藩同篱也圃菜园也圃樊之则为园瞿瞿心惧而左右相顾之貎柳性柔脆折之以樊其圃此事之易办者也而狂夫以勇敢之志为之犹瞿瞿然恐其后时而难集况于国事所系之重而可荒宁乎晨夜者当夜而即以为晨也不晨夜则为不夙不夙则必至于晚而行之不逮矣甚言不可不蚤起也

东方未明三章章四句

南山

经防曰此诗鲁人所作刺文姜恣意如齐而不知耻也何以知其作于鲁人乎以诗称齐子则知之矣桓公如齐不返鲁人絶不为亲故春秋于庄公元年夫人如齐原鲁人本心而去其姜氏今称为齐子使若宋女然正此意尔旧说以为刺齐襄公也则此诗语意似不为齐或又以为刺桓公则此诗作于桓公既没之后亦有不通焉者盖桓公四年始娶文姜以庇纪故与齐絶无往来凡十四年而始与文姜同往终桓公之身文姜仅一如齐公又在焉其时襄公未宜有懐私之心而桓公亦安得有纵淫之事及桓公既没文姜乃始恣行安可谓桓公为纵乎虽襄公后有鸟兽之行不为无罪然诗人本为鲁而发所重则在文姜耳然则此诗岂非鲁风而误入于齐者邪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兴也】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懐止【兴意】

南山齐南山也崔崔犹崔嵬言高也绥绥安舒相待之意盖狐妖媚之兽故以喻齐人待文姜之来也文姜之与齐人淫者不知防人不可专以为襄公也荡平旷也归嫁而归鲁也懐谓文姜思齐也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兴也】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兴意】

屦舄类复下曰舄禅下曰屦下谓底也夏葛屦冬皮屦舄从朝祭正服屦则次之盖常用者也故以屦言周礼屦人注有纁屦黄屦白屦黒屦散屦之五等每屦皆二只故言五两两亦双也緌垂也谓冠缨之下垂者缨惟一等故单言双盖谓屦下冠上贵贱虽殊而各自为匹不过于多也庸谓用此道以归鲁也从谓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而今乃从齐也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兴也】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兴意】○【衡音横从音踪取音娶后凡此类并同】

艺也鞠穷也妇人以纺绩为事故以艺麻起兴而言当艺麻时可以在畆中纵横而娶妻则必以正礼请父母之命故既嫁不可妄行也桓公娶妻时父母已没而此云告父母者告庙亦事死如生之礼如楚子围所谓告于庄共之庙而来也鞠谓穷其所往是为妄行矣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兴也】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兴意】

妇人以执防为事故以析薪起兴而言析薪时可以用斧裁断而娶妻则必以正礼听媒妁之言故既嫁不可专断也得得相合也极谓从其意之所极亦专断之意也

南山四章章六句

甫田

经防曰此诗欲人循序渐进而不躐等逺求也集传得之矣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逺人劳心忉忉【比也】

无田之田佃也谓耕治也甫田之田谓大田也甫大也莠害苖之草也骄骄人力不能芟治而致其骄纵也忉忉忧思貎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逺人劳心怛怛【比也】

桀桀亦人力不能芟治而致其桀傲也怛怛惨切貎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防见兮突而弁兮【比也】

婉娈少好貎盖委曲顺从之意丱两角貎未防不多时也突忽然高出之貎弁者冠之大号加冠则成人矣

甫田三章章四句

卢令

经防曰此称美猎者之诗亦淫俗也大意与还同

卢令令其人羙且仁【赋也】○【令平声】

卢田犬也令令犬颔下环声仁如叔于田洵美且仁之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赋也】

重环大环贯一小环所谓子母环也鬈与拳同郑氏以为勇壮也则与仁字意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赋也】

鋂一大环贯二小环也毛氏曰偲才也

卢令三章章二句

敝笱

经防曰此刺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亦鲁风也旧说鲁桓防弱不能防闲则桓公时文姜尚未肆集传得之矣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比也】齐子归止其从如云【赋也】

敝壊也笱说见邶谷风鳏毛氏以为大鱼盖本孔丛子然此诗以配鲂鱮且入笱中者必非大鱼也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比也】齐子归止其从如雨【赋也】鱮似鲂亦谓之鲢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比也】齐子归止其从如水【赋也】○【唯音委】

唯唯出入不禁之貎○此诗三章皆以敝笱比鲁庄公也夫死从子庄公当知所自立矣齐子反归于齐而从者如云如雨如水言其众多而势不可遏也云雨水皆有隂气感通之意盖以况从行者之有淫心也

敝笱三章章四句

赵伯循曰或曰子可以制母乎曰夫死从子通乎其下况国君乎君者人神之主风化之本也不能正家如正国何若庄公者哀痛以思父诚敬以事母威刑以驭下车马仆从莫不俟命夫人徒往乎夫人之往也则公哀敬之不至威命之不行耳

载驱

经防曰小序云齐人刺襄公无礼义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滛播其恶于万民焉据序说则上二句言襄公下二句言文姜一章四句之中分作二人辞意断续华谷严氏辩之谓四句并言文姜文意方贯今以诗辞考之皆优游行乐之意未见其疾驱也盖鲁人刺文姜之言故举鲁地要亦鲁风耳集传以为齐人所作似亦不然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赋也】

驱以防马言也薄薄犹言略略不急之意也箪编竹为方文席也茀详见硕人字义朱漆以朱也鞹兽皮以皮鞔车之前后也夫人之车当用翟茀而以簟但以革鞔漆之而不用他饰取其固而可乆也发夕谓行而遇夕即宿于其舍不急于计程也

○四骊济济垂辔濔濔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赋也】○【济子礼反岂开改反后凡此类并同】

骊马黒色也济济齐一貎凡言济济皆整齐相济之意以此言马则非驰骤者矣濔濔谓入于水中而为其所荡漾见辔之缓而非有如组之势矣岂弟乐易也盖温言煦人之意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翺翔【赋也】○【彭必亡反】汶水源出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西南流经本州徂来山之阳与小汶河合又西南流至兖州府宁阳汶上县界在齐南鲁北自鲁至齐之道汤汤沸腾之貎彭彭多貎翺翔者缓举盘旋之貎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赋也】

滔滔下流貎儦儦众貎○上章言翺翔此章言游敖正见其优游行乐也

载驱四章章四句

猗嗟

经防曰鲁庄公容仪伎艺之美人罕及之但不能防闲其母使与舅氏私焉故齐人叙其美而称之无一贬辞但曰展我甥兮而其重齐轻鲁之意隐然见于言外可谓婉而尽矣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赋也】

猗嗟叹辞抑若扬言其长之不能抑也美目之扬目在广眉之上也诗中凡言扬者皆以额广为义故毛氏于此亦曰眉扬集传独以为目动则于他言扬者有不合矣颀长目扬即是昌意此言其容貎之美也趋疾走也跄鸟舞貎巧趋如鸟之舞此言其礼度之习也射则臧言其技艺之精也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赋也】○【射音食后凡以人射之言者并同正音征】

美目之清乃其所以得名者此言其容貎之羙也仪既成终事而无所违言其礼度之习也终日尽一日也尽日张侯以射盖自试其艺非礼射也若礼射则三而止谓三畨射讫即止岂待终日哉正者侯之中射之的也射不失正言其伎艺之精也姊妺之子曰甥展我甥者言其以甥之亲而在齐能为齐重也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赋也】

清扬婉乃其所以为娈者此言其容貎之美也舞象舞靺舞之类选异于众也此言其礼度之习也贯中而贯革不但中的而已四矢者毎射必发四矢即孟子所谓乗矢也反复也中皆得其故处有力故也贯革之射故足以御乱此言其伎艺之精也

猗嗟三章章六句

诗说觧頥正释卷八

猜你喜欢
  序·刘清之
  论语集注考证卷六·金履祥
  卷七十一·程公说
  第十五章 32·辜鸿铭
  第十四章 24·辜鸿铭
  春秋纂言总例卷四·吴澄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惠洪
  卷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大雲初分善方便健度第二十一·佚名
  大智度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六·瞿汝稷
  杂宝藏经卷第五·佚名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三卷·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庭佐·唐圭璋

      据词中“谁与复神州”云云,作者当为南宋人。其具体年代,待考。   水调歌头   露着桂枝晓,霜护菊篱秋。无尘玉宇南极,一点瑞光浮。嵩岳精英瑞世,河洛图书寓直,琳馆奉宸游。独袖功名手,谁与复神州。   带垂金,头尚黑,

  • ●白华山人诗说卷二·厉志

      今人但晓古人文字有心血,不知心血亦不易有,平时不曾把心锋用破,临时那沥得出血来!  苏武诗四言,锺竟陵谓俱是别陵;沈归愚谓首别兄弟,次别妇,三四别陵。愚以首章前半实是比喻,“鹿鸣”以下明出正意,分明别友无疑

  • 卷三百七十一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三月己未盡是月辛未   三月己未,左司諫王巖叟言:「臣聞聖人不貴無過而貴改過,明主不貴好諫而貴從諫。成湯之所以為三代盛王者,惟曰改過不吝;高祖之所以為兩漢英主者,惟曰從諫如流。伏惟陛下聰明睿智,超

  • 第二节 小型的复活·老舍

    “二十三,罗成关。”二十三岁那一年的确是我的一关,几乎没有闯过去。从生理上,心理上,和什么什么理上看,这句俗语确是个值得注意的警告。据一位学病理学的朋友告诉我:从十八到二十五岁这一段,最应当注意抵抗肺痨。事实上,不少

  • 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两江总督何桂清照会美使潮、台两口先行开市应俟英、法定约后办理(咸丰九年九月十一日)——录自「中美关系史料」「嘉庆、道光、咸丰朝」页三三一~三三二。大清钦差大臣总理各口通商事务、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 自序·施景琛

    余自束发受书以来,即慕宗悫之为人,乘风破浪,未尝一日忘也。戊戌政变后,都人士多负笈出洋,采彼之长,补我之短,于大局不无所裨。余以牵于社会事业,蜷伏里闾,读万卷书,既有未逞,行万里路,又有未逮,吾心滋戚焉!岁癸卯,日本大阪适有内国博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九·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 大官过境 广储军火 纪论辨琉球事 台湾近事 台湾邮报 闽浙督何(璟)奏为遵旨覆陈折(六月初二日京报) 琉球琐记 闽水师彭(楚汉)奏出洋督缉日期并督操轮船缘由(六月十三日京报) 淡水地震 六月分教职单(六月二十六日京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 洪武九年三月乙卯朔,上谓群臣曰:“智力虽足以取天下,而不足以得人心。朕每忆斯言,竟夕不寐,静观往事,无不皆然。朕当取天下之初,论智不如张士诚之狡论,力不如陈友谅之众,而朕一以诚心待物,未尝以

  • 同治九年九月廿六日·曾国藩

    早,于寅初三刻即起。黄正二刻自寓起行,大轿至东华门,换坐小轿至景运门。卯初至内务府朝房,与军机沈经笙、李兰生、文博川先后一谈。旋与恭王一面,即退至东路九卿朝房,与黄恕皆等久谈。巳正叫起,因入乾清门内,养心殿之外军机坐

  • 北史识小录卷四·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北史识小録卷四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魏列传我自敬黄头【高允将婚於邢氏游雅劝允娶其族允不从雅曰人贵河间邢不胜广平游人自弃伯度丨丨丨丨丨○以上游雅传】路边书地【游明根幼年遭乱为栎阳王

  • 卷十五·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十五     宋 欧阳修 撰诗解统序五经之书世人号为难通者易与春秋夫岂然乎经皆圣人之言固无难易系人之所得有深浅今考于诗其难亦不让二经然世人反不难而易之用是通者亦罕使其存心一则人人皆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師訓第一·欧阳竟无

    訓支那內學院。舉四句︰曰師,曰悲,曰教,曰戒。次第釋之。注作師一有出類拔萃之物類,固應有出類拔萃之人類,即應有出類拔萃之思想,出類拔萃之先覺,與夫先覺覺後覺之事,而師之為物以立。識與識皆充法界,皆相梵網,故人與人、人與有情

  • 卷七·佚名

    △二诵第二(一二二)尔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城中有伎人主。号曰动发。往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却坐一面。而作是言:瞿昙我于昔者,曾从宿旧极老伎人边闻。于伎场上。施设戏具。百千万人。皆来观看。弹琴作倡

  • 五苦章句经·佚名

    (一名净除罪盍娱乐佛法经一名诸天五苦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世尊曰。三界五道。生死不绝。凡有五苦。何谓五苦。一曰诸天苦。二曰人道苦。三曰畜生苦。四曰饿鬼苦。五曰地狱苦。何谓诸天苦。从第一天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四·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書復住龍華復唐司馬存憶沈司寇何山請主白雀寺啟秉敕旨於靈山,同扶末劫;闢津梁於震旦,不負初心。大道既弘,諸佛咸喜。恭惟大居士閣下,德彌朝野,道王人天,四兵摧魔外之威,獰三尺稟覺王之律令世法之

  •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慧海

    清慧海说,原澄等编。十卷。卷一至卷四,收住荆州铁佛寺与天王禅寺、扬州地藏禅寺、鄂州黄龙掸寺、汉阳栖贤禅寺、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卷五至十收机缘,佛事、偈、赞、题跋、尺牒、行状、传、记、序、告文、祭文、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