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顾亭林诗文集

诗文别集。清顾炎武著。十七卷。凡《亭林文集》六卷,《亭林余集》文一卷,《蒋山佣残稿》文三卷,《亭林佚文辑补》一卷,《亭林诗集》五卷,《熹庙谅阴记事》一卷。为现存顾氏诗文集中较完备的一种。内《残稿》系据旧抄本排印。1959年中华书局点校印行,1983年新版重印,收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此前顾氏诗文集,有康熙间门人潘耒辑刊《亭林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光绪间合肥蒯氏刊《余集》一卷,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汇印。朱记荣重刻《亭林遗书》本、民国八年(1919)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本、民国二十六年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则均为十二卷本。文集单行另有光绪二十五年梁鼎芬辑刊《端溪丛书》本、三十年会稽董氏山隐居校刊巾箱本,均收《余集》。诗集单行另有光绪二年湖南书局刊本,又有光绪间幽光阁据潘耒抄本排印本《亭林诗稿》六卷,与他本多不同,此外还有宣统间神州国光社排印《亭林集外诗》,附孙诒让《诗集校文》。诗集注本有光绪二十三年味静斋刊徐嘉《顾亭林诗笺注》十七卷;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王遽常《顾亭林诗集汇注》六卷,附集外诗存、事迹编年,收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为今诗集最佳本。

《顾亭林诗文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黄文献集·黄溍
  全齐文·严可均
  清江贝先生集·贝琼
  浮沚集·周行己
  御选唐宋文醇·乾隆
  鹤林集·吴泳
  故事新编·鲁迅
  初学记·徐坚
  群书会元截江网·佚名
  敦煌变文集新书·潘重规
  九灵山房集·戴良
  蒙斋集·袁甫
  西陂类稿·宋荦
  钦定四书文·方苞
  东廓集·邹守益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长门赋 并序·司马相如

    孝武皇帝陈皇后(2),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3),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4)。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5)。陈皇后复得亲幸(6)。其辞曰:夫何一佳人兮(7),步逍

  • 列传第二十八·刘昫

    ○于志宁 高季辅 张行成 族孙易之 昌宗 于志宁,雍州高陵人,周太师燕文公谨之曾孙也。父宣道,隋内史舍人。志宁,大业末为冠氏县长,时山东群盗起,乃弃官归乡里。高祖将入关,率群从于长春宫迎接,高祖以其有名于时,甚加礼遇,授

  • 卷三·吴兢

    <史部,杂史类,贞观政要> 钦定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卷三      唐 吴兢 撰 元 戈直 集论 君臣鉴戒第六【凡七章】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

  • ●卷十六·李攸

      ○兵刑   自唐天宝后,历肃、代,藩镇不复制,以及五代之乱。太祖即位,罢藩镇权,择文臣使治州郡,至今百余年,生民受赐。   每一诏下,虽拥重兵,临大众,莫不即时听命。   建隆二年,太祖谓宰臣曰:“五代以来,诸侯跋扈,有枉法杀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七·王称

    列传八十  林希字子中福州人也举进士调泾县簿神宗朝知太常礼院皇后父丧太常议当服浅素希奏礼后为父降服朞今服浅素不经命使髙丽希辞行责监杭州楼房务嵗余通判秀州复知太常礼院除著作佐郎迁礼部员外郎元祐初为秘书少

  • 卷四 崇祯元年戊辰·计六奇

      思宗烈皇帝  思宗,光宗之子,熹宗之弟也。丁卯八月即位,戊辰,改元崇祯。自太祖戊申建元洪武,迄今戊辰,共二百六十载。帝在位十七年,甲申之变,以身殉国,宏光朝礼部尚书顾锡畴议谥庙号思宗烈皇帝,周皇后为孝节皇后。忻城伯赵

  • 卷二百九·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二月丙子朔○丁丑○遣官释奠先师孔子○戊寅祭 太社太稷命皇太子行礼△遣官祭先农○乙酉○敕兴安伯徐亨领骑士二千往来兴和开平大同备御△敕宣府备御都督佥事章安等视兴和以外于当立烟墩之处即立不可稽缓○

  • 卷之一千三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鲁迅的国学与西学·周作人

    这篇文章的题目本来想叫作“鲁迅的新学与旧学”,因为新旧的意义不明了,所以改称“国学与西学”,虽然似乎庸俗一点,但在鲁迅的青年时期原是通行的,不妨沿用它一下子。鲁迅的家庭是所谓读书人家,祖父是翰林,做过知县和京官,父亲

  • 卷下·佚名

    壬寅冬十一月,鲁王薨于台;公哭曰:&ldquo;孤臣之栖栖有待,徒苦部下相依不去者,以吾主上也;今更何所待乎!&rdquo;癸卯,遣使祭告于王。甲辰六月,遂散军居南田之悬嶴。悬嶴在海中,荒瘠无人。山南有■〈氵义〉港,可通舟楫;而其北为峭壁

  •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魏收

    宋世景,广平人,河南尹宋翻的第三个弟弟。少小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侍奉父母很是孝顺。世景与弟弟宋道..闭门读书,广泛涉猎,各种书都读,尤其精于经书大义。同族兄宋弁十分器重他。他被州中推举为秀才,对策登第,朝廷拜授他为国子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三国用考【五】漕运漕运规例漕粮各省原额正兑米三百三十万石改兑米七十万石今除折改及历年荒阙开垦报销不足原额外实徵正兑米二百七十五万一

  •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蒋廷黻

    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满清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甲午以前,因为西太后要重修颐和园,我国海军有八年之久,不能添造新的军舰。甲午以后,一则因为西太后与光绪帝争权,二则因为满清的亲贵以为维

  • 第46章·老子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1)。天下无道,戎马生于效(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3)。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题解】老子反对一切战争,不论战争的性质是进步还是反动,一概加以反对,这

  • 论语卷五·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O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

  •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道宣

      兴福篇第九 正纪十二人 附见五人。   梁蜀部沙门释明达传一。   周鄜州大像寺释僧明传二(僧护)   隋天台山瀑布寺释慧达传三。   唐绵州振向寺释僧晃传四。   唐杨州长乐寺释住力传五。   唐京师大

  • 金光明经玄义卷下·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问旧云。此经从譬得名。云何矫异而依文耶。答非今就文而害于譬。若苟执譬复害于文。义有二途应须两存。故前云义推疏远依文亲近。若钝根人以譬拟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下文云。如深法性安

  • 晋真人语录·佚名

    包括语录、答问、诗词、颂并录王嚞《修仙了性秘诀》。阐述全真道性命双修之真功和济贫拔苦之真行。称王嚞为祖师并有《答马师父十四问》。蜂屋邦夫《金代道教研究》称晋真人为王重阳同时之前辈道士柳存仁《读蜂屋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