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蚓窍集

明代诗文别集。管时敏著。初刻于永乐元年(1403),原题:“云间管时敏撰;西域丁鹤年评。”共10卷,卷内有评语及圈点。前有洪武三十一年(1398)吴勤序,永乐元年胡粹中序。又有《全庵记》1篇,为周子冶撰。名其集曰蚓窍,盖取韩愈《石鼎联句》语。收入《四库全书》者即以此为底本,《四部丛刊》三编据此刻本影印。管时敏诗作,颇有工力。丁鹤年评论说,其“诗体制严整,间出新语,亦复清绝”。

《蚓窍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闲居丛稿·蒲道源
  畏斋集·程端礼
  榕村集·李光地
  全后周文·严可均
  剑侠传·王世贞
  百川书志·高儒
  寒松阁集·詹初
  花溪集·沈梦麟
  魏文帝集·曹丕
  明太祖文集[四库本]·朱元璋
  皇甫少玄集·皇甫涍
  卢忠肃集·卢象升
  北溪大全集·陈淳
  蕉窗雨话·陆士谔
  石隐园藏稿·毕自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八明 文彭 撰博士诗集下廷试述懐少小习章句朝夕亲笔研词塲十度游终迷五色线行行预计偕迢迢入畿甸皇畿本佳丽瑞霭郁葱蒨五城十二楼紫陌韶华徧披褐朝至尊复道随羣彦步趋白玉堦日射黄金殿螭头

  • 希澹园诗集原序·虞堪

    吴中虞先生名堪字胜伯其先蜀郡人宋丞相雍国忠肃公七世孙文献故家也从叔祖侍讲文靖公元至治天厯间职居馆阁其为文也圭斋欧阳公实称其粹然自成一家左右逢源各识其职有道园学古録类槀行于世先生以叔祖之文散逸者多乃复博

  • 列传第三十三·李延寿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沈文秀张谠 李苗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张烈 李叔彪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潘永基 硃元旭裴叔业,河东闻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五世祖苞,晋秦州刺史。祖邕,自河东居于

  • ●卷四 德安守御录下(汤璹)·陈规

      ○赵寿寇德安三日引去   建炎四年五月十二日,群贼赵寿号“不忙”,自黄州领众数万余人,至孝感县界劫掠,遣人至本府,欲就招安。是月,有朝奉郎守尚书兵部员外郎、福建、广南东西、荆湖南北等路抚谕使冯康国到

  • 学史卷十·邵宝

    (明)邵寳 撰○亥【凡三十章】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魏志陈矫传】日格子曰法闻杀人者死未闻杀牛者死抑为其祷欤则僭之至也曾是可以为孝乎免死而置之法可也魏法何如魏之法非先王之法也舍魏而从

  • 五、宗教·林语堂

    我的宗教信仰之进化,和我离开基督教之长远而艰难的程序,与乎此程序所给我内心许多的苦痛,在此简短的自传中不能认真详述了,只可略说其梗概。我在童时是一个十分热诚的教徒,甚至在圣约翰加入神学院,预备献身为基督教服务的;我

  •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李斯列传》的社会政治背景是极其广阔的,实际上几乎涉及了整个秦王朝的兴亡史,而秦王朝的兴亡,与李斯又有很大关

  • 回纥传·欧阳修

    (上)回纥,其祖先是匈奴,民间多乘有高轮的车子,后魏时也称之为高车部,或称为敕勒,讹传为铁勒。其部落有袁纥、薛延陀、契絆羽、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靅,共十五种,都散居

  • 卷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四歌颂四【大臣三】万寿颂【有序】︵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揆俶【臣】闻景运方中两曜之光久照太和在宇四时之气先春行健者天至圣法天而不息永贞者地大君应地而无疆惟德与上下同流斯

  • 黄添福·周诒春

    黄添福 字寿廷。年三十一岁。生于福建厦门。父文兰。业商。已婚。子二。本籍通信处。福建厦门禾山文灶社。初学于厦门同文书院。及菲律宾群岛。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入某某两高等学校预备。宣统元年。入米西根大

  • 卷二 二之三·孔颖达

    《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伶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简,居限反,字从竹。或作“蕳”,是草名,非也。泠音零,字从水,亦作“伶”。[疏]“《简兮》三章,章六句”至“

  • 卷一百八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三日本山井  物观 撰论语第八卫灵公第十五考异古本经在陈絶粮粮作粮 君子亦有穷乎足利本无有字 赐也女女作汝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参下有然字足利本同 夫然后行下有也字

  • 卷三·朱鹤龄

    <经部,书类,尚书埤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三呉江朱鹤龄撰大禹谟章如愚曰尧舜考其行大禹臯陶考其言尊卑不同故典谟名异禹君天下而云谟者舜时未为君克艰厥后陈大猷曰忽其艰则玩畏其艰则沮徒以为艰而不克尽其艰则畏而

  • 法观经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言:第一何以故数息。用息轻易知故。以世间人皆贪身。未能舍身守意。又身中事难分别。皆不信本无意不止。何以有故说空意。颠倒习息见有无故先说息。稍稍解人意上头为数已得行为第一禅。佛言:坐

  • 第十九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十九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信解品第四十七离恶友品第四十八辩田赞施品第四十九信解品第四十七尔时彼诸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将欲为他解说法时。应先请佛。若他来问无边法门。我

  • 显扬圣教论 第九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九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五异论多种者。谓十六种异论。何等十六。嗢柁南曰执因中有果  显了有去来我常宿作因  自在等害法边无边矫乱  见无因断空计胜净吉祥  

  •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佚名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撰人不详。盖系唐宋道流之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不足二百余字,谓拔苦愈乐天尊在酆都为众生演说《酆都普济妙经》,普度地狱受罪穷魂获生朱陵,上登仙境。

  •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佚名

    又名《贤劫十方千五百佛名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原著上、下两卷,或合为一卷。北图有闰75等十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共约十八号。有的卷子佛名前无“南无”字样。上述诸卷除北闰75首尾完具外,大多有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