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隐园藏稿

明代诗文别集。八卷。明毕自严(1569—1638)撰。毕自严,字景会,淄川 (今山东淄博)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松江推官,累迁至太仆卿,后改右佥都御史,官至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致仕,卒。著有 《石隐园藏稿》。是集凡八卷。前有高 (珩) 序。集中有诗一卷,文七卷。自严为官数十年,以政事为重,而诗文非所留意。其文多为实用文体,其诗则颇有台阁之气,典重而死板。今存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刻本,《四库全书》本。

《石隐园藏稿》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北湖集·吴则礼
  王常宗集·王彝
  朝花夕拾·鲁迅
  文安集·揭傒斯
  苕溪渔隐丛话·胡仔
  罗圭峰文集·罗玘
  寒灰集·郁达夫
  群书会元截江网·佚名
  皇甫持正集·皇甫湜
  自鸣集·章甫
  东维子集[标点本]·杨维桢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康熙
  梅山续稿·姜特立
  李文节文集·李廷机
  桂苑笔耕集·崔致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黄子行·唐圭璋

      子行号逢瓮,修月(今江西省)人,寓籍分宜。黄庭坚之诸孙。有逢瓮寐,今佚。   西湖月   自度商调   湖光冷浸玻璃,荡一饷薰风,小舟如叶。藕花十丈,云梳雾洗,翠娇红怯。壶觞围坐处,正酒吹波红映颊。尚记得、玉臂生凉,不放

  •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顾嗣立

    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也。生三岁而孤,比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衍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如宿构者。贞佑初,辟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都,闻其名召见,处之左右,呼为吾图撒合里而不名

  • 卷第一百六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二〔起上章执徐(庚辰),尽玄黓敦牂(壬午),凡三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宋执政表中州为天下之枢而宋郑为大国地居要害国又差强故伯之未兴也宋与郑常相鬬争逮伯之兴宋郑常供车赋洁玉帛牺牲以待于境上亦地势然也顾春秋时宋最喜事春秋之局大

  • 契丹传·薛居正

    契丹,是古代匈奴人的后代。世代居住在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契丹所居之地本是鲜卑人的故地。那里的风土人物,世代君长,前代的史籍中已记载得很详细了。唐朝懿宗咸通末年,契丹王叫习尔之,疆

  • 卷二百十七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二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六年正月初四日山西廵抚【臣】石麟谨 奏为遵 旨据实奏 闻事窃【臣】前议奏晋省各案亏空一摺奉有 朱批【臣】

  • 卷一百二·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理财中上仁宗论理财三事乞置总计使司马光臣闻昔楚庄王以无灾为惧曰天岂弃不谷乎范文子曰唯圣人能外内无患然则岁小不登边鄙有警未必非国家之福也伏见今春天久不雨

  • 卷目·李光地

    日讲春秋解义卷目   经部五 春秋类第一卷隐公【元年之二年】第二卷隐公【三年之四年】第三卷隐公【五年之七年】第四卷隐公【八年之十一年】第五卷桓公【元年之三年】第六卷桓公【四年之八年】第七卷桓公【九年之

  • 卷三百九十·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五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都无差别。诸菩萨摩诃萨。为何所住发起无上正等觉心。作是愿言:我当趣证广大无上正等菩提。世尊,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无二行相非二行相。能证

  • 卷四十九(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一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精勤修学静虑波罗蜜多。为众生故行菩萨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具足勤修四种静虑。何谓为四。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故。

  • 与黄雪峰居士书·太虚

    吾今据以评判古人者,原不外观察古人平生所遗言义行事之萃全,以断其为何如之辈耳。来教既以儒、道属人天乘为是;又云“孔子以儒立教,以人道训世”,则弥见以孔子当属之人乘耳。乃复曰:孔子超乎儒教,非杨、墨、耶、回可同日而语

  •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我今于汝大仪轨中。我亦授与三摩地法。何以故由能观想此三摩地故。即能获得一切如来大自在法。而为一切三

  • 卷第二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六善恶业道得果云何。颂曰。皆能招异熟  等流增上果此令他受苦  断命坏威故论曰。且先分别十恶业道各招三果。其三者何。异熟等流增上别故

  • 易理阐真·刘一明

    六卷。清刘一明撰。此书著于《三易注略》之后,凡六卷。前四卷为周易阐真,后二卷为孔易阐真。卷首列图说一卷,凡四十余篇,前半皆推演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借易学以明丹家养生之术;后半则全系丹家之说。其注释宗旨与《三

  • 杜甫诗集·杜甫

    现存杜诗共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本诗选约选了四分之一。本诗选以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为底本,参考了其它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