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岘泉集

明代诗文别集。张宇初(字子璿)著。张宇初是张道陵的43世孙,洪武十年(1377)袭掌道教。据《明史·艺文志》记载,《岘泉集》本有20卷,今已不存。现存有崇祯年间刻本,除了原有的王绅、程通2篇序外,还有文震孟、邹凤梧重刊的2篇序。凡6卷。收入《四库全书》的仅是4卷,《四库全书总目》说:“此本皆所作杂文,惟末附歌行数十首。”现将崇祯本与《四库全书》本比较,《四库全书》本正缺卷5、卷6,所以四库本诗作甚少。另外,《岘泉集》还存有明抄本,凡12卷,《道藏·正乙部》收有此抄本。张宇初虽执掌道教,但却有较浓的儒家思想,恰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其中若《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辨》、《阴符经》诸篇,皆有合于儒者之言。《问神》一篇,悉本程朱之理,未尝以云师、风伯荒怪之说张大其教。”其诗文创作也斐然可观。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曾说:“其文如空行之云,入秋之水,词赋诗歌亦极婉丽清新,均得自然之妙。”

《岘泉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云阳集·李祁
  铁庵集·方大琮
  陈白沙集·陈献章
  北堂书钞·虞世南
  巴西集·邓文原
  东洲集·崔桐
  天下同文集·周南瑞
  舒文靖集·舒璘
  子史精华·张廷玉
  云溪集·郭印
  万姓统谱·凌迪知
  自鸣集·章甫
  贩书偶记·孙殿起
  天马山房遗稿·朱淛
  峤雅·邝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论心·叶宪祖

    【恋芳春】〔生上〕藻思云渊。风流嵇阮。一身落魄堪怜。自有漫漫浩气。直贯重玄。不肯随人长短。也不肯媚人自荐。同消遣。诗酒朋侪。尽堪尽日盘桓。 〔鹧鸪天〕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花枝不共秋欹帽。笔

  • 卷五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十六祯祥进白乌赋         【唐】张 説咨大钧之播气在品物而流形有莫黒之凡族忽变白而効灵感上人于孝道合中瑞于祥经若夫事出神妙理以舒卷既集王屋飞随帝辇捧日高翥迎风细转识

  • 卷四十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八韩愈【三】古体诗【三】城南聨句竹影金琐碎【郊】泉音玉淙琤瑠璃翦木叶【愈】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郊】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愈】逺目増双明干穟纷拄地【郊】化虫枯挶茎木腐或垂

  • 卷三十三·表第七·柯劭忞

      ○行省宰相年表下   (表略)

  • 营制篇第十五·王闿运

    军兴调发,而将帅莫知营制。被调者,辄令绿营将官营出数十人,多者二百人,共成千人、三千人之军,将士各不相习。依例领军械,锅帐锹斧枪矛皆窳钝不足用。州县发夫驮运载,军将拱手乘车马,入于公馆,其士卒或步担一矛,倚民家及旅店门,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万历十三年十一月丁酉朔礼科都给事中王三余等<婠勶-釒>言王者父天母地而为之子所敬畏者莫过于天我 祖宗以来凡遇 郊祀必躬必亲载在会典传之 累朝记曰王者飨帝于郊而寒暑节风雨时春秋传曰如有明信溪毛潦水可荐神明言

  •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纪昀

    忠义传五代○五代(臣)等谨案欧阳修五代史死节传序谓得全节之士三人死事传序谓士不幸生其时欲全节而不二者固鲜矣然终以死人之事者 得十有五人其不能立传者马彦超宋令询李遐张彦卿郑昭业五人见于本纪则其搜罗亦云博矣独

  • 卷二十七·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七七月乙卯朔皇长子禔奏闻遵防颁行之事禔奏言【臣】于五月十九日留驻拖陵八旗兵汉军火器营兵到后宣父皇防谕领兵

  • 三十四年·佚名

    (己亥)三十四年大明嘉靖十八年春正月1月2日○辛未,傳于大臣等曰:「韓世昌等事,已令推鞫于賓廳矣。今則世昌誣告,事關重大,所當刑訊,賓廳,乃聽政之所,不合刑訊,故在前如此重大之事,例於光化門內推之。且此廳,當風廣闊,今此凍寒之時,大

  • 卷十三(僖六年,尽十四年)·孔颖达

    【经】六年,春,王正月。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新城,郑新密,今荥阳密县。)秋,楚人围许。(楚子不亲围,以围者,)告诸侯遂救许。(皆伐郑之诸侯,故不复更叙。)冬,公至自伐郑。(无传。)[疏]“公至自伐郑”。○正义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华夏密乘中兴,暨西藏佛法内流,大勇实为前矛。勇原籍四川巴县,姓李名锦章,民国八年夏,与大慈大觉同日从余落发,方二十七龄尔。受戒参禅江天寺,及住静五台山,迨十年秋,余讲法华于宛平,来依座下。时有日本东密老宿觉随者,屡以唐代传

  • 卷第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一如是因界已列诸根今于此中应更思择。世尊何故别说根名。在内界全及法一分。依增上义。别说为根。彼彼事中得增上故。此增上义。界义显成。界谓

  • 随机应化录·何道全

    何道全述门人贾道玄编集。灵通子序记年曰“洪武辛巳年”。洪武无辛巳年序言道全卒于洪武己卯(1399年)即惠帝建文元年此辛巳盖建文三年(1410年)。诗词颂偈、语录答问,以论修性修命为主有内丹术。

  • 谷城山馆诗集·于慎行

    二十卷。明于慎行 (1545—1607)撰。于慎行,字可远,更字无垢,东阿(今属山东省)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文定。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著有《谷城山馆诗集》、《谷城山馆文集》,及《读史

  • 西山读书记·真德秀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撰著的读书笔记。学者称德秀为西山先生,故名。《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为61卷,《四库全书》为40卷,《书录解题》与 《文献通考》俱为39卷。原本分甲、乙,丙、丁4集,今惟存甲集37卷,乙集22卷,丁集2卷。甲集自

  • 五经蠡测·蒋悌生

    六卷。明蒋悌生(生卒年月不详)撰。悌生字仁叔,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洪武初举明经,任本州训导。此书乃作者为避元末战乱,潜遁蓝田深谷中修研经籍,时有所得,辄笔录而成。内容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