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里集

诗文别集。九十三卷,附录一卷。明杨士奇撰。约成于明正统年间。《东里集》按文体分类排次,共计九十三卷,其中包括文集二十五卷,诗集三卷,续集六十二卷,别集三卷。别集三卷收录的是为朝廷起草的诏谕文诰和奏对文字:卷一为《代言录》(制敕之类的文字),卷二为《圣谕录》,卷三为《奏对录》。卷末有《附录》一卷,收录的是有关杨士奇的传、志等资料。杨士奇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在三十多岁以前。这一时期他游历湖湘等地,生活贫困,接触社会比较广泛,所以诗歌对社会的某些问题能有所反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有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也清新自然,活泼健康。后期,即入馆阁之后,官至内阁首辅,位高权重,所以诗歌大都词气安闲,纡徐蕴藉,韵语妥贴,声度和平,字里行间流溢出一种雍容典雅的台阁气息。虽不尚藻饰,不矜丽句,但也缺乏纵横捭阖气势,正所谓平正有余,而精劲不足。杨士奇的散文受欧阳修的影响较大,其文风也如他的诗风一样,平正舒缓,雍容华贵,体现出太平盛世的宰相风度。永乐、宣德年间的制诰碑版,多出自其手笔,叙事平稳,用语妥协,而无空泛之病,虽然缺乏创新,但不失古格。他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足以自成一家。《东里集》有多种版本。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认为正集是杨士奇亲手自选,刊刻于广东,后被人窜入数篇,其后子孙又刻为续集。集中有正统五年黄淮撰《东里集原序》。现传有明刻《东里文集》二十二卷本;清康熙十七年杨氏修补明刊《东里文集》二十五卷本;有清光绪三年杨觐光重刻二十五卷,别集三卷本;《四库全书》著录的《东里集》最为详备,九十三卷,是杨士奇的著作全集本,不仅收录了诗文,还收入了诏诰制敕文字。

《东里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藏山阁集选辑·钱澄之
  龙云集·刘弇
  拙斋文集·林之奇
  静修集·刘因
  圭斋集·欧阳玄
  毘陵集·张守
  滏水集·赵秉文
  龙洲集·刘过
  鄱阳集·彭汝砺
  西庵集·孙蕡
  全宋文·严可均
  止斋文集·陈傅良
  唐愚士诗·唐之淳
  胡文敬集·胡居仁
  圭塘小稿·许有壬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黄希

    补注杜诗卷二十四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王新诞明珠广德元年作】补注【鹤曰诗云秋风嫋嫋吹江汉当是在梓州作与翫月诗同时乃广德元年】云里不闻双鴈过掌中贪见一珠新【洙曰三辅决録曰孔融

  • 宛陵羣英集巻七·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七言律】宋李含章武陵防戎林亭修篁簇径出林椒可与逰人避俗嚣曲槛隔花安笔砚小窻延月伴箪瓢红藤引蔓移山豆緑叶分葩植水蕉到此每怜清气别可堪寒夜雨潇潇寄题元长老林亭闻说幽亭气象寛何须基构

  • 卷一三二 宋紀十四·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未),盡上章閹茂(庚戌),凡四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   春,正月,張永等棄城夜遁。會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棄船步走,士卒凍死者太半,手足斷者什七八。尉元邀其前,薛安都乘其後,大破永等於呂梁

  • 第七十回 段合肥重组内阁 冯河间会议南京·蔡东藩

      却说龙济光既联络桂军,应该遵约北伐,当委段尔源为广东护国军第一军司令,马存发、李鸿祥为广东护国第二第三两军司令,扬言北伐。其实他的本心,仍然拥护中央,不过为陆、梁所迫,没奈何反抗老袁,虚张声势哩。实是舍不掉郡王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四·王祎

    【唐愍帝李从厚应顺元年 潞王李从珂清泰元年吴睿帝太和六年 南汉髙祖皇帝大有七年 蜀髙祖皇帝孟知祥明徳元年 闽帝王鏻龙啓二年 楚王马希范 南平王髙从诲 呉越王钱元瓘 契丹天显九年】春正月戊寅唐改元【以新

  • 帝王经世图谱卷三·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皇极建用之图三徳防极之图五行五事庶征配合之谱五纪庶征贯通之谱 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均有是极而建用皇极其责在君均有是中性不得为异觉有先后性不得为同故曰性相近也习相逺也性相近而不同性之所无不

  • 卷二百六十七·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春正月戊寅朔 上御奉天门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壬午○下广西右布政使周干等狱时天下布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来朝者二千四百七十二人刑部右侍郎张本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及浙江等道监察御史六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一景泰五年秋七月庚戌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门之神 命各边总兵官严督官军趁时刈草 南京大理寺左少卿廖庄言 太上皇帝在南宫臣为远臣未知 皇上于万几之暇曾时时朝见以敦友爱之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四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壬午大学士沈一贯等上<锍-釒>催补科道行取考选吴道行等四员熊鸣夏等三员散馆题授王元等八员皆旧任久离新衔未定以朝廷耳目之司而视为不急以国家作养之士而置于不用伏望蚤赐俞允令

  • 双槐岁钞卷第五·黄瑜

    阅武将台将台在朝阳门近郊。宣德中,阅武于此。乙卯春,英宗初御极,方议开经筵,而中官王振辈乃导上右武。于是诏在廷文武大臣,偕振阅武将台,试骑射而殿最之。振奏以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第一,遂升都指挥佥事。广艺既寻常,性复庸

  •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六·陈衍

    王凤来陈文海林谦光施德馨黄式度傅为霖何朝炳王璋刘琦龄陈芳濂李倪昱朱升允陈日来张有泌石国任张锦黄继伯郭文鋕(兄廷筠)许懿善(子德树)童浚德史诚揭皇谟林国炫朱廷鸿(子阳、孙泗)庄元陈九龄陈鹏南(子思敬)陈元恕翁怀清谢金銮

  • 太宗纪·脱脱

    (一)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名炅,初名匡义,后改赐为光义,即皇帝位的第二年,改为今名,宣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为昭宪皇后杜氏。开始,杜太后梦见神人授给帝位,不久怀孕,于是在浚仪官舍生下太宗。这天晚上,红光如火升腾,闾巷闻到特殊奇

  • 第十八章 统一后之广西·李宗仁

    一1925年秋,广西统一,陆、沈残余部队除林俊廷两千余人逃往钦、廉依附邓本殷外,都已次第肃清。此时全省虽在大兵之后,疮痍满目,毕竟烽烟已息,盗贼日少,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形成小康之局。 然此时广东的局面则仍在风雨飘

  • 五十二年·佚名

    (丙申)五十二年清乾隆四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酉,王世孫坐尊賢閣,接見領議政金尙喆。○王世孫具冕服,詣太廟展拜。詣板位四拜,奉審後,自西挾門,仍詣永寧殿如儀,詣昌德宮展拜璿源殿,詣徽寧殿展拜。○令曰:「紅袖之攔入衛內,關係

  • 序·刘智

      先天之学,何学也?河未出图,洛未出书,先天而大已不违矣。天且不能违,而况于人乎?后天之学,何学也?太极既生,八卦斯画,后天而奉天时,圣人尚兢兢焉奉之,而况于人乎7虽然,弗轻视斯人也。自先天层累而降,至于人而革其精;自后天层累而

  • 卷之二十一·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一义夫妇之义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惹父母,是以不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三·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论生灭相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于中生灭与因缘。已如上释。今则分别相之一字。故言复次。然是生灭家之相。故兼言也。略显疏相生灭者。分别染净念虑三世。人我见爱贪嗔炽然。览而可别。故

  • 卷之十三·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三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书问答石香居士尊谕谓衣到六祖不传后代作何传授愚谓法本不传师亦无授以不传之传而为真传无授之授是为嫡授所以世尊付迦叶偈云法本法无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