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方壶存稿

宋代诗文别集。4卷。汪莘著。全书以诗词为主。诗风飘逸,颇有气势。《水天月歌》、《击鼓行》、《放歌行》等三首长篇歌行,均能抒发豪放跌宕的情感。近体诗如《秋怀》“四野秋风交敝庐,时平不用蔺相如。有人来问生涯事,指点蓑衣学钩鱼”,则又表现恬淡闲适的情趣。词作崇尚苏轼、朱敦儒和辛弃疾。《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中〔水调歌头〕二首,至以持志存心为题,则自有诗余,从无此例。苟欲讲学,何不竟作语录乎?”由此也可看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对他的影响。但〔沁园春〕《忆黄山》 一阕,写黄山的奇丽风光,在宋词中足可与名家媲美。

《方壶存稿》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坚瓠集·褚人获
  觚剩·钮琇
  公墓·穆时英
  端明集·蔡襄
  柏斋集·何瑭
  杜征南集·杜预
  滏水集·赵秉文
  民族文话·郑振铎
  梅村集[四库本]·吴伟业
  谦斋文录·徐溥
  粤西三载·汪森
  海桑集·陈谟
  北山小集·程俱
  定川遗书·沈焕
  东堂集·毛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巻二十五·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五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律诗送谢恭【刘基】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揺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为客归宜早高堂白髪生太公钓渭图【刘基】璇室羣酣夜璜溪独钓时浮云看富贵流水澹

  • 卷一百十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七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初仕梁累官至尚书仆射陈天嘉中转太子詹事後主嗣位历任尚书令不持政务但日与後主随宴後庭多为艶诗国政日颓君臣昏乱陈亡入隋拜上开

  • ●兰亭会·沈泰

    (巴蜀升庵杨慎编西湖林宗沈泰评武林孟朱炜、尧臣黄之尧阅) 【一枝花】〔生扮王羲之上〕新烟生远峤,旭日鸣娇鸟。绿树已藏,鸦红将少。春思悠悠,何处开怀抱?惟有兰亭好。约友乘时,向翠微深处芳樽倒。 【忆秦蛾】(莺声碎,幽禽啼

  • 志第九 音乐中·魏徵

    齐神武霸迹肇创,迁都于邺,犹曰人臣,故咸遵魏典。及文宣初禅,尚未改旧章。宫悬各设十二镈钟于其辰位 ,四面并设编钟磐各一簨虡,合二十架。设建鼓于四隅。郊庙朝会同用之。其后将有创革,尚药典御祖珽自言,旧在落下,晓知旧乐,上书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七·张岱

    堵胤锡、何腾蛟列传堵胤锡何腾蛟·堵胤锡,号牧游;南直无锡籍,宜兴人。崇祯癸酉乡荐,丁丑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胤锡性放达,入纠纷不夺,负胆走人缓急。常尽发本部积弊,碍堂上官,勿忌也。移榷北新关,时流寇充斥,意勇剿挞,遂以榷余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纪昀

    列传金 【三】○金三罗索【和尼 默音仲 哈里】 宗翰德克德额图珲瓜尔佳实讷 赫木颇阿里 杲 昂罗索宗翰德克德额图珲瓜尔佳实讷赫木颇阿里杲昂△罗索罗索字斡里延完颜部人年二十一代父布达为七水诸部长太祖克宁

  • 卷上·吴德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历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中日和议画押,各派大臣至燕台换约,台湾割让日本。朝鲜之役,我师败绩,群臣请幸西蜀。皇上下罪己之诏,声泪俱下,不忍播迁,恐惊皇太后圣心。先遣大臣张荫桓侍郎、邵友濂抚宪往日

  • 元延明传·李延寿

    元延明是安丰王元猛的儿子,他承袭父亲的爵位。宣武帝时,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延昌初年,遇到大饥荒,元延明便减少自己的财产来赈救几十位宾客,并赡养他们的家庭。到明帝初年,担任了豫州刺史,很有政绩。屡次晋升担任了给事黄门侍

  • 四○、魏文侯礼贤考·钱穆

    魏文以大夫僭国,礼贤下士,以收人望,邀誉于诸侯,游士依以发迹,实开战国养士之风。于先秦学术兴衰,关系綦重。(《韩非 外储左上》:“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曰: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已,襄主使为中大夫,中牟之人,弃田耘,卖宅圃,而随文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七·圆悟克勤

    拈古中举。德山小参示众云。老僧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因甚打某甲。山云。尔甚处人。僧云。新罗人。山云。未跨船舷好与三十棒。师云。德山大似金轮圣王。寰中独据四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五)第二分初小缘经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清信园林鹿母讲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有二婆罗门以坚固信往诣佛所。出家为道。一名婆悉吒。二名婆罗堕。尔时。世尊于静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三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三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于中何者名为一。其一者。非二非三。此是阎浮提人。一作因缘。又言一者无续。此是郁单越人一作因缘。又言一者。非此作。此是弗婆提人一作因缘。又言一者。二种作

  • 第三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三卷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二复次下明五戒事理复简偏圆。上虽通六。五戒之义该摄浅深。若不委论事理偏圆。何能精识持犯之相。此自分五。初不杀戒二。初委示二。初总示事理持犯。欲令行者用理不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干度中思品之二◎智多耶。所知多耶。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明善说法中三法等故。谓智所知行所缘觉所觉。恶说

  • 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李通玄

      唐 李通玄撰  释华严十明论叙    宋宝觉圆明禅师惠洪觉范撰  显谟阁待制朱公世英。为余言。顷过金陵。谒王文公于钟山。公以彦里闬晚生有志学道。谓曰。若读史见勾践伍员事乎。勾践保栖会稽。置胆于坐卧

  • 四如集·黄仲元

    文别集。宋元间黄仲元(号四如)著。五卷。前二卷,记三十余篇;卷三,序跋、说训四十余篇;卷四,墓志十余篇;卷五,为《拾遗》,书一篇。明宋濂《仲元集序》载:“其门人武夷詹清子类次六经四书讲义为六卷刊之,其子梓又分记序

  • 史记疑问·邵泰衢

    三卷。清邵泰衢撰。《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如说《高祖本纪》里,解纵罪人,坦然回沛,与情理不合;李陵得里言杀匈奴万余人,太夸大了,等等。《疑问》参审勘察,比较准确。《史记疑问》

  • 仪礼要义·魏了翁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在靖州建鹤山书院。着有《九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