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归田类稿

元代诗文别集。张养浩撰。张养浩文集版本较多,主要内容基本相同,但卷数及具体篇目并不 一致。今存有元刊本《张文忠公文集》28卷,还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周永年刻本《归田类稿》20卷。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征集到明刻本《归田类稿》27卷(包括《三事忠告》在内)。《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明刻本“既多漏略,编次亦失伦类”,便以明刻本为底本,别采《永乐大典》中所载的张养浩诗文,“删其重复,补其遗阙”,重新编成《归田类稿》22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24卷,与辑本卷数不符)。另外,据孛术鲁翀为《归田类稿》所写的序,可知“其子引偕其妇翁吴肃彦清”曾“执公所辑《归田类稿》三十八卷征序”,而吴师道及张养浩自己为其文集作序时,又说本集为40卷(吴序称为《云庄集》)。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中著录为张养浩“文忠集十八卷”。《四库全书》本《归田类稿》22卷是比较好的本子,卷首有元统三年(1335)孛术鲁种序,吴师道序,张养浩自序。卷1为经筵余旨、奏疏,卷2为上书、表、与人书,卷3为序,卷4—6为记,卷7为传、哀词、祭文,卷8为杂著,卷9为碑,卷10为神道碑,卷11—12为碑铭,卷13为表志,卷14为赋、拟雅诗,卷15—16为五言古诗,卷17为七言古诗,卷18为五言律诗,卷19—21为七言律诗,卷22为五、七言绝句。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内容与《四库全书》本基本一致。但编排略有不同,是依据《四库全书》本编刊的。《归田类稿》收入的诗文,并不限于张养浩归田之后所作,而是于归田之后所类编的一生所写的主要诗文。他的《三事忠告》未编入《归田类稿》22卷或20卷本,他的散曲作品另编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今有传本。

《归田类稿》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湖山集·吴芾
  笠泽丛书·陆龟蒙
  云溪集·郭印
  山海漫谈·任环
  在轩集·黄公绍
  经济类编·冯琦
  平桥稿·郑文康
  觚剩·钮琇
  珂雪斋集·袁中道
  景迂生集·晁说之
  亦玉堂稿·沈鲤
  方山先生文录·薛应旗
  应德琏应休琏集·应玚
  唐玄宗文集·李隆基
  译文序跋集·鲁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别集·姜夔

      小重山令  赵郎中谒告迎侍太夫人将来都下予喜为作此曲  寒食飞红满帝城慈乌相对立柳青青玉阶端笏细陈情天恩许春尽可还京 鹊报倚门人安舆扶上了更亲擎看花携乐缓行程争迎处堂下拜公卿  念奴娇  毁舍后作

  • 陈季卿误上竹叶舟·臧懋循

    陈季卿误上竹叶舟杂剧(元)范子安撰●陈季卿误上竹叶舟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吕洞宾显化沧浪梦 正名 陈季卿误上竹叶舟楔子〔冲末扮陈季卿上

  • 编辑者跋·汪精卫

    鄙人日本人也,住华北而一浅学无德之处士耳。今先于中国人、先于华中华南之人士,将此一国元首之著作从事编辑出版,何等不可思议之事欤!可知广大世间罕有之例不少焉。兹略叙其缘起而明本书刊行之始末。鄙人从少来到中国研究

  • 卷三·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三明 梅鼎祚 编郊庙歌辞【郊祀梁 北齐 北周 隋】梁雅乐歌【隋书乐志曰梁初郊禋宗庙及三朝之乐并用宋齐元徽永明仪注唯改嘉祚为永祚又去永至之乐何佟之周舍议按周礼王出入奏王夏大祭祀与朝会

  • 卷五十三·谷应泰

      ○诛岑猛   世宗嘉靖五年夏四月,姚镆督师讨田州指挥岑猛。按:广西诸土族,岑氏为大,自称汉岑彭后。明初,元安抚总管岑伯颜以田州归附。高帝嘉其诚,设田州府,令伯颜为知府。子   孙世袭,三传为岑溥。溥二子:长犭虎,次即猛

  • ●卷五·司马光

    明道二年四月己未,吕夷简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陈州。或曰:庄献初崩,上与吕夷简谋,以夏竦等皆庄献太后之党,悉罢之。退告郭后,郭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并夷简罢之。是日,夷简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佚名

    天顺三年五月壬午朔升翰林院编修马昇为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检讨傅宗为右参议五经博士鲍相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典籍李鉴吴衡徐佖为府同知孔目宋敏为府通判先是学士陈循等于景泰间举昇等在翰林春坊皆非进士出身率昏钝庸

  • 第三十卷 仕绩 二 一·缪荃孙

    镇 江 府 三 清吴赞元吴赞元,字蓉城,丹阳人。崇祯庚午举人。顺治初,由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豫章初入版籍,四方反侧未安,赞元抚辑有方,威信大布,遂收建、饶、广、赣诸郡。又以袁、瑞二府困于浮粮之累几三

  • 西南夷师子国传·沈约

    师子国,即今天的斯里兰卡,元嘉五年(428),国王刹利摩诃南上表说:“我恭敬地启明大宋英明皇帝,虽然我们被山海所隔,但常常交流音信。我虔诚地拥戴陛下,陛下道德崇高,覆天盖地,英明照映日月,四海之外,无国不服,方外各国国王,无不派使

  • 南平王元浑传·李延寿

    广平王连,天赐四年(407)所封。去世后没有儿子,太武帝将阳平王熙的二儿子浑封为南平王,以继承连。  浑喜欢拉弓骑马,射鸟能在鸟飞起来的时候射中它,每天可射得兔子五十只。太武帝曾经让左右两边人分开比射箭,得胜的一方筹

  • 卷四十九、湘军水师之编制·黄鸿寿

    文宗咸丰三年,秋七月,帮办江南军务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奏:“请饬两湖、四川分造战船,以清江面。”诏行之。先是二年冬,湖北巡抚常大淳疏言:“洪秀全水陆攻武昌,船炮充斥。请调江南军中之广西炮船、江南水师之广

  • 卷六·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六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桓公【公名轨史世家又名允惠公子隐公弟也諡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遭丧即位踰年改元前已言之详矣此元年为桓改元之年自当在隐公被弑之次年而左氏疏又谓桓之於隐本无君臣之

  • 应帝王第七·刘文典

    〔注〕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 〔释文〕崔云:行不言之教,使天下自以为牛马,应为帝王者也。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 〔疏〕四问而四不知,则齐物篇中四问也。夫帝王之道,莫

  • 灌顶喻品第四·佚名

    善男子,譬如灌顶刹利大王。诸祕要法守护之事皆悉备已,然後与诸宫人采女而自围绕。游戏五欲放逸自恣。不摄六根肆情快乐。是名灌顶刹利大王第六轮也。外诸怨敌悉皆降伏。增益己国寿命长远。族姓子。如来世尊及诸菩萨摩诃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八·澄观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已下入第四十八经)初来意者。前品总明果法。此品别显相德。近答前品身问。远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眼等遍于法界。而各具多相用难思议故。二释名者。如来十身标人显德。言相海者。依人显相。如

  • 卷第十四·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四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题赞文殊大士像文殊大智作狮子吼。脚踏青莲华。如意执在手。翻思毗耶城中老居士。到底不如合却口。又(华山见月律师写)文殊大士作狮子吼。

  • 洞玄灵宝千真科·佚名

    洞玄灵宝千真科。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开篇云“吴赤乌三年”(240年)仙公向太上道君请教。本科当撰于六朝。述人间居处道俗仪轨科律。

  • 洞真三天秘讳·佚名

    经名:洞真三天秘讳。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修行法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恒”字缺笔,或是避宋真宗名讳。劝人唤三天、三师、七星魂魄、诸将军名,并述驱邪、诵咒、卧斗之法及十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