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忠集

诗文别集。一作《周益公集》、《平园集》、《周益公大全集》、《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周益国文忠公集》。二百零四卷,另一本二百零六卷。宋周必大撰。必大晚年,在家乡吉州,尝刻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以详确称。必大卒,其子纶与曾三异、彭权夏、许凌、罗克宣遵刻欧集之例,订校其集,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刻于吉州,计《省斋文稿》四十卷、《平园续稿》四十卷、《省斋别稿》十卷、《词科旧稿》三卷、《掖垣类稿》七卷、《玉堂类稿》二十卷、《政府应制稿》一卷、《历官表奏》十二卷、《奏议》十二卷、《奉诏录》七卷、《承明集》十卷、《玉堂杂记》三卷、《二老堂诗话》二卷、《二老堂杂志》五卷、《玉蕊辨证》一卷、《乐府》一卷、《书稿》十五卷及《附录》五卷。今有残本。其《辛巳亲征录》一卷、《壬午龙飞录》一卷、《癸未日记》一卷、《闲居录》一卷、《丁亥遊山录》三卷、《庚寅奏事录》一卷、《壬辰南归录》一卷、《思陵录》二卷,以涉及时事未刊。此后不久,吉守郑子敬为补刻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的《周益公集》二百卷,即此书。《解题》并称有年谱一卷。今按,年谱乃其子周纶撰,开禧刻时当已有。《宋史·艺文志》著录时,缺《承事录》。《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周益公文集》五十二册,云缺。至清初,传益稀。清高宗乾隆(1736—1795)年间修《四库全书》,据鲍士恭家抄本著录,定名《文忠集》,合《思陵录》二卷为一卷,附录作四卷,共二百零四卷。吉人欧阳棨取《四库全书》本、彭邦畴校本、张观察抄本互勘,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年谱》一卷及《省斋文稿》至《承明集》前十一种共一百六十二卷,于文宗咸丰元年(1851),续刻馀三十八卷及附录五卷,共二百零六卷,复宋本之旧。

《文忠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双溪集·苏籀
  旧时的盛宴·李叔同
  燕石集·宋褧
  绀珠集·朱胜非
  陈清端公文选·陈瑸
  成都文类·佚名
  全秦文·严可均
  类博稿·岳正
  茅檐集·魏学洢
  世说新语·刘义庆
  定斋集·蔡戡
  原本韩集考异·朱熹
  班兰台集·班固
  甘泉先生续编大全·湛若水
  椒邱文集·何乔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 何尚之·李延寿

    尚之少颇轻薄,好摴蒱,及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爲陈郡谢混所知,与之游处。家贫,初爲临津令。宋武帝领征西将军,补主簿。从征长安,以公事免,还都。因患劳病积年,饮妇人乳乃得差。以从征之劳,赐爵都乡侯。少帝即位,爲庐陵王义真车

  • 卷六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脱脱

        ◎后妃上   ○始祖明懿皇后 德帝思皇后 安帝节皇后 献祖恭靖皇后 昭祖威顺皇后景祖昭肃皇后 世祖翼简皇后 肃宗靖宣皇后 穆宗贞惠皇后 康宗敬僖皇后太祖圣穆皇后 太祖光懿皇后 太祖钦宪皇后 太祖宣

  • 卷四百二十七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五月辛巳盡是月癸巳   五月辛巳,詔蔡確責授左中散大夫、守光祿卿、分司南京   中書舍人彭汝礪奏曰:「確言非所宜,眾所共惡,聖恩深厚,尚俾分務,乃知天地高厚,無大不容,日月高明,雖細必察。然告訐之言至,有

  • 卷二十六 雍熙二年(乙酉,985)·李焘

      起太宗雍熙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癸亥,翰林學士賈黃中等九人權知貢舉。上謂宰相曰:「夫設科取士之門,最為捷要。然而近年籍滿萬餘人,得無濫進者乎?」己巳,詔:「自今諸科並令量定人數,相參引試,分科隔坐,命官巡察

  • 二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收成并请圣安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访得,江南全省今年大麦已经全收。小麦江以北有九分、十分收成不等;江以南只因五月初九日大雨,至十三日方晴,不曾打晒,上垛者,少为伤损,今合计收成共有七分。

  • 卷三·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三乾隆十九年夏六月丁巳议备战马事宜陜甘总督永常奏言从前进金川安站设拨陜省正系经过地方并无再备战马之事调拨协济易于办理此次进准夷自

  • 卷三名例律·窦仪

    【二门】律条六并疏令敕条十起请条二诬告比徒及出入罪比徒犯流徒罪犯死罪及流徒罪祖父母父母老疾家无兼丁留侍诬告比徒及出入罪比徒诸除名者比徒三年免官者比徒二年免所居官者比徒一年流外官不用此律谓以轻罪诬人及出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十七典礼四 【颁诏三】廵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觉罗满保谨题爲圣寿同天皇恩如海吁请详题代谢以逹舆情事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发甲呈详据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延平建

  • 穆湘玥·周诒春

    穆湘玥 字藕初。年四十一岁。生于江苏上海。已婚。子二。女一。初任上海龙门师范学堂监学。及苏省铁路警务长。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后得官费补助。入威斯康心大学。习农业。宣统三年。入伊里诺爱大学。民国二年。得

  • 卷第二十三·朱熹

    伊川先生语九鲍若雨录今语小人曰不违道,则曰不违道,然卒违道;语君子曰不违道,则曰不违道,终不肯违道。譬如牲牢之味,君子曾尝之,说与君子,君子须增爱;说与小人,小人非不道好,只是无增爱心,其实只是未知味。「守死善道」,人非不知,终

  • 进备览后上宰相札子·陈模

    某至愚极陋比者不揆庸斐编类东宫备览冒昧投进政恐猥冗不择上勤乙览故撮其纲要仅为二十条且疏其义于左今又于二十条之中取其最切于今日者有三敢申言之一曰择妃嫔二曰简宫僚三曰谨游习某于正家一条谓择妃嫔乃正家之始因

  • 解老 译文·韩非

    德是内部所具有的。得是从外部获取的。《老子》“上德不德”这句话,是说具有上德的人的精神不游离自身。精神不外露,自身就能保全。自身能够保全,也就叫做“德”。“德”即得到自身。凡是德,都是以无为来积聚,以无欲来成就

  • 十住断结经卷第七·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化众生品第十九  尔时最胜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涉历生死执勤苦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育养众生庄严道场。虽化众生亦不见化。亦不见众生。亦不自见我有所化。所以然者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下·智顗

    释如来神力品如来者上释竟。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此中为付嘱深法。现十种大力。故名神力品。自此品下凡有八品。是付嘱流通。今品明菩萨受命弘经。次品如来摩顶付累。文有长行偈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三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三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释烦恼境者。自此以下现文六境及略三境。咸是发得。此九境外所起烦恼。乃至四弘但属阴境三阴所摄。是故寻常非无烦恼乃至发心。亦并须观非不名境。今文谓辩观阴发得

  • 禅宗颂古联珠旧集本序·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旧集本序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传法宝鉴大师法应述 法应自昔南游访道。禅燕之暇集诸颂古。咨参知识。随所闻持同学讨论。去取校定三十余年。采摭机缘三百二十五则。颂二千一百首。宗师一百二十二人。编排

  • 吴中往哲记·杨循吉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 一卷。《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456~1544) 撰。“续记” 和 “补遗” 黄鲁曾 (1487~1561)撰。杨循吉,字君谦,吴县 (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成化年间 (1465~1487)进士,曾官礼部主事,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法成

    亦称《佛说大乘稻秆经随听手镜记》。佛典注疏。唐法成集。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是敦煌遗书所藏的《佛说大乘稻秆经》的注疏书。疏释分五门:(1)立所宗,谓本疏“依经中宗”,即依龙树中观派立宗;(2)明归乘,谓本疏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