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河朔访古记

游记。元郭罗洛纳新(一译葛罗禄乃贤)撰。三卷。纳新字易之,色目人,后移居鄞县(今属浙江)。曾为浙东东湖书院山长,后荐授翰林编修。于至正五年(1345)出浙,游历大河南北,经齐、鲁、陈、蔡、晋、魏、燕、赵之墟,考察古山川、城郭、丘陵、宫室、名人遗迹及宋金战争疆场等。该书撰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是作者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各地考察古代城郭、宫苑、寺观、陵墓,搜求古代名碑,结合实地调查情况,核验文献记载,并加以考订而成,曾收入明《永乐大典》。清代修文渊阁《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130余条,编为三卷。

《河朔访古记》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数学九章·秦九韶
  大清一统志·佚名
  欧游心影录·梁启超
  河源纪略·纪昀
  莎车府乡土志·甘曜湘
  西村十记·史鉴
  河源志·潘昂霄
  使琉球录三种·佚名
  澎湖厅志·林豪
  少林寺志·叶封
  禹贡锥指·胡渭
  剡录·高似孙
  康熙开原县志·刘超凡
  康熙辽阳州志·杨镳
  庄氏算学·庄亨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东归乱藁序·佚名

    始予与择之陪敬夫为南山之逰穷幽选胜相与咏而赋之四五日间得凡百四十余首既而自咎曰此亦足为荒矣则又推数引义更相箴戒者久之其事见于倡酬前后序篇亦已详矣自与敬夫别遂偕伯崇择之东来道路次舍舆马杖屦之间专以讲论问

  •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一李林甫李林甫高祖从父弟之孙初为千牛直长其舅姜皎深爱之开元初迁太子中允与源乾曜有姻亲乾曜执政其子絜为林甫求司门郎中乾曜薄其为人不许後宇文融引为御史历吏部侍郎执政荐其有宰

  • 列传第十三·刘昫

    ○封伦 伦子言道 兄子行高 萧瑀 子锐 兄子钧 钧子瓘 钧兄子嗣业裴矩 矩子宣机 宇文士及 封伦,字德彝,观州蓚人。北齐太子太保隆之孙。父子绣,隋通州刺史。伦少时,其舅卢思道每言曰:“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开

  • 卷十七 元帝·王夫之

      〖一〗   元帝忌岳阳王詧而欲灭之,遂失襄阳,襄阳失而江陵之亡可俟矣。及武陵王纪称帝于成都,复请于宇文泰使袭纪,而成都又入于周,则江陵未有不亡者。非宇文能取之,皆自亡也。蜀亡,江陵陷,襄阳北折而为宇文之先驱,江左之

  • 卷之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啁啾漫记·匏夫

    ◎毕秋帆制军轶事毕秋帆制军沅,好儒雅,敬爱文士,人有一艺一长,必驰币聘请,惟恐不来,来则厚资给之。开府秦豫,岁以数万金遍惠贫士。以故江左名流,及故人之罢官无归者,多往依之。其时孙星衍、洪亮吉辈,留幕府最久,后皆擢第始散去。

  • 志卷第十一 高丽史五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地理二。○庆尙道在三韩为辰韩在三国为新罗及太祖幷新罗百济置东南道都部署使置司庆州。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尙州所管为岭南道庆

  •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十二·允禄

    上谕恭逢列祖忌辰在京则由礼部等衙门在外则由督抚提镇及各府州县悬牌出示晓谕官弁兵民人等一体凛遵斋戒定例相沿日久朕思悬牌出示将列祖庙号直书于上其悬示之地未必悉能洁净而出入徃来行人杂遝坐卧喧哗均非敬谨恪恭之

  • 卷六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三雍正五年十一月上谕三十五道初三日奉上谕定例凡在京各部院官员因病告假回籍调理者病痊之日仍以原衙门补用至在外各官一经告病即令休致所以防不肖有司之托病规避也夫外官有地方

  • 周忠愍奏疏巻上·周起元

    明 周起元 撰西台奏疏题为仆臣利口饰辩大乖名教事疏臣惟士人立身稍有识向莫不仰止贤哲岂惟考槃之英不忍当吾世而失之即前修往矣吊古而想见其人犹津津有余慕焉近见太仆寺少卿徐兆魁与言官抵辩学步王国已属纵恣矣犹曰

  • 第十五章 13·辜鸿铭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辜讲提到当时的一位公众人物(臧文仲),孔子说:“他就像一个窃取职位的人,尽管知道朋友(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子禽。鲁国的君子,“坐怀不乱”这一典故便指他)才华横溢、道德高尚,

  • 卷九·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九宋 真德秀 撰仁义易大传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朱子曰隂阳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刚柔成质地道之所以立也仁义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

  • 先圣大训卷六·杨简

    宋 杨简 撰子路问第四十七子路问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壻终身不嫁嫁则不嫁矣亦非清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也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

  • 楞严经卷第一文句·智旭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文句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经题具如玄义中说。今更略提纲要。此经以人法为名。谓此大佛顶法。非因非果。一切因果无不依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五·澄观

    疏。第七部类品会下。此章有二。先辩来意。后于中四下。开章解释疏。摩诃衍藏是文殊等者。即结集法藏经说。有三阿难。一阿难。此云庆喜。持声闻藏。二阿难跋陀。此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此云喜海。持菩萨藏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如青琉璃最胜最妙。彼香台阁周匝。所有最胜天花彼等不种。以菩萨业报力故。自然出生彼台阁中。复有最胜最上妙鬘。间错围绕周匝四边。彼等一切于彼处所皆现出生

  • 西巡回銮始末记·佚名

    6卷。日人吉田良太郎、〔清〕八咏楼主人同撰。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仿泰西法石印本。是书卷1除首录上谕外,还记有《王公大臣受辱记》、《北塘炮台被攻记》、《保定失守记》、《庆王李相与瓦德问答》、《联军剿匪记》、

  • 周礼复古编·俞庭椿

    一卷。宋俞庭椿撰。除着有《周礼复古编》外,还有《北辕录》已佚。“周官补之”之说,创于南宋初年。俞庭椿认为:《周礼》司空之官,多散于五官之属,《冬官》不亡,特错简置五官之中,因割裂颠倒,以足其数,遂着此书以考六官之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