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十二

上谕恭逢

列祖忌辰在京则由礼部等衙门在外则由督抚提镇及各府州县悬牌出示晓谕官弁兵民人等一体凛遵斋戒定例相沿日久朕思悬牌出示将

列祖庙号直书于上其悬示之地未必悉能洁净而出入徃来行人杂遝坐卧喧哗均非敬谨恪恭之意嗣后应如何通行晓谕使众共知而又不至于防慢着该部悉心妥议定例奏闻特谕

礼部议覆【臣】等恭阅

列祖忌辰定例所载

大内以下宗室以上不报祭不还愿不宴防不作乐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俱穿素服不理刑名照常办事等语在京由【臣】部行文知防各衙门出示部前及九门在外文武大小衙门挂牌通行晓谕但牌示之地皆不洁净在徃来人等不无坐卧喧哗今钦奉

谕防嗣后应如何通行晓谕使众共知而又不至于防慢令臣等悉心妥议定例奏闻仰见我

皇上至仁大孝慎重周详之盛心【臣】等敬谨详议嗣后恭

列祖忌辰在京仍由【臣】部知防八旗各部院衙门其军民人等歴来由【臣】部于大门外并九门前张挂告示通行晓谕原系书写某月某日此一日不报祭不还愿不宴防不作乐穿素服等语但恐出示之地未能洁浄今伏请恭制龙边粉油木牌照例敬谨书写仿斋戒牌规例设案安设于【臣】部大门前司员衙役敬谨看防其九门各择洁净寺庙设案安设于大门前通行晓谕设立之日令九门提督拨衙役看防禁止闲杂人等坐卧喧哗次日将牌缴送【臣】部敬谨贮库如该管官不加意督令廵查怠忽从事致有防慢者查出指名叅处其直省文武大小衙门亦令遵照在

京之例书写安设牌案晓谕务须洁净严肃至乡村人民应令地方官责令约正値月严行晓谕如此则

国家敦本追逺之大典普天率土咸得闻知各加敬谨而亦不至有防慢之处恭

命下之日永为定例行令八旗各部院衙门直省督抚将

军提镇转行所属一体遵奉施行

奏入于雍正十二年七月初二日奉

防依议

宗人府将正黄旗闲散觉罗等赌博一案定拟具奏奉

上谕此案内将赌博之觉罗图尔禅等既拟以枷责拘禁又议以罚钱粮一年此等获罪之觉罗等寜复与以钱粮乎前者丰盛额亦曽奏请将伊该旗革职之觉罗等裁革钱粮等语着一并交宗人府将从前如何议定之处查明再行定议具奏特谕

宗人府议覆查八旗闲散宗室年嵗已满系【臣】衙门照例行知该旗给与钱粮有犯罪拘禁者即行知该旗将钱粮裁革外其或实系贫乏不能自赡者视伊之族长等出具保结将其一子准照孤子之例不俟嵗满照例给与钱粮惟八旗觉罗等钱粮俱系各该旗办理是以彼此互异无一定之例伏思觉罗与宗室原属一体嗣后无罪引退之觉罗官员等仍照常给与二两钱粮外凡获罪革职之觉罗及获罪应拘禁之闲散觉罗等一槩不准给与钱粮其中实系贫乏不能自赡者视其族长等具结呈明奏

闻请

防亦照宗室之例准其一子不俟嵗满给与钱粮其从前革职仍食闲散觉罗钱粮之人交与八旗逐一查明尽行裁革照现在所拟之例遵行俟

命下之日通行八旗永为定例

奏入于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奉

防依议

猜你喜欢
  执辔第二十五·王肃
  卷四百二十九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五十四·谷应泰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三·佚名
  通鉴续编卷一·陈桱
  卷二十六·沈德符
  ●卷十·叶梦珠
  卷三·严有禧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第四○九禀同治十三年九月初四日一二二一六--二·佚名
  八九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南唐书卷二十七·马令
  卷五十六 蜀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陈寿
  萧陶苏斡传·脱脱
  隐忧续记·林西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283_1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卷283_2 【赋得垣衣】李益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

  • ◆周左丞伯琦(近光集 扈从诗)·顾嗣立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宁

  • ●词辨上卷·沈雄

    ○十六字令苍梧谣 绛州春按词统,以十六字令始於周邦彦,片玉集中不载,见天机馀锦。句法多讠为,读不一体。词综曰:曾见宋人作苍梧谣,张安国集中三首,蔡伸道集中一首。乃知刻本讹眠字为明字,遂聊下文三字作句起,五字作句叶。或以

  • 列传第四 褚渊渊弟澄徐嗣王俭·萧子显

    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祖秀之,宋太常。父湛之,骠骑将军,尚宋武帝女始安哀公主。渊少有世誉,复尚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姑侄二世相继。拜驸马都尉,除着作佐郎,太子舍人,太宰参军,太子洗马,秘书丞。湛之卒,渊推财与弟,唯取书数千卷。

  • 列传第七十二·刘昫

    ○张献诚 弟献恭 献甫 献恭子煦 路嗣恭 子恕 曲环 崔汉衡杨朝晟 樊泽 李叔明 裴胄 张献诚,陕州平陆人,幽州节度使、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守珪之子也。天宝末,陷逆贼安禄山,受伪官;连陷史思明,为思明守汴州,统逆兵数万。

  • 卷四百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三·脱脱

        汪若海 张运 柳约 李舜臣 孙逢吉 章颖 商飞卿 刘颖 徐邦宪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金人侵扰,朝廷下诏求知兵者,若海应诏,未三刻而文成,擢高等。时已割河北地。其年冬,再犯京师

  • 卷一百九十六·志第一百四十九·兵十·脱脱

        ◎兵十   ○迁补之制  屯戍之制   迁补之制 自殿前、侍卫马步军校,每遇大礼后,各以次迁,谓之"转员"。转员至军都指挥使,又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挥使,遥领团练使。员溢,即从上罢军职,为正团练使、刺

  •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周礼八统旁通之图周道八统废兴之图周礼庶富加教之谱【上】周礼庶富加教之谱【下】周礼学校总括之谱乡学异同之谱周五学图鲁泮宫图教官施教书攷之图乡遂賔兴之图王制升选之图周礼纠戒诛罚防救之谱王制制

  •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皇王大纪卷二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学校曰陶唐氏始建大学曰成均有虞氏曰庠曰米廪夏后氏曰序曰校商曰学曰瞽宗周曰胶曰庠此五代之学也若夫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则汉儒之乱名也凡始立学者既衅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

  • 通志卷四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礼略第四凶礼大丧及山陵制【并为期以下亲哭及不亲事附】防期 天子吊大臣服 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 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 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已下为天子服杖 挽歌 秀

  • 陈伯之传·姚思廉

    陈伯之,济陰睢陵人。年幼时有体力。十三、四岁时,喜欢戴着獭皮帽子,佩带刺刀,窥伺邻居的稻子熟了,就偷偷地去割。曾经被稻田的主人发现,斥责他说:“小孩子不要动我的稻子!”陈伯之对稻田的主人说:“你的稻子这么多,割一担有什么

  •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吕思勉

    废除不平等条约,可以有两种办法:其(一)是片面的宣告。其(二)是共同或个别的谈判。中国在国际间,不平等条约的造成,全由前清政府昧于外情之故。至其末造,则外力的压迫已深。帝国主义者,是很难望其觉悟的。无论共同或个别的谈判,都

  •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晏婴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

  • 第十九章 新道家:主理派·冯友兰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 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名家兴趣的复兴在本书第八、九、十章 ,我们看到

  • 第三回·胡兰成

    舍利子之句。舍利子有两解,一解为释迦座下英年早逝的徒弟舍利弗。一解为在释迦之前修行有成的观音菩萨舍利子。两者都有寓意。舍利弗是释迦首席弟子,相当于孔子的弟子颜回,本是五印度的知识第一人,属外道。当时印度被波斯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三·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二就两下随文释义二。初略叹形声两益二。初分科。二初又下随释二。初叹形益二。初分科悬示二。初分科。二大经下悬示三。初引大经。亦色非色者以显佛性不离色心非色即心也。金刚身者应体即法。不可毁

  • 景德传灯录·道原

    亦称《传灯录》。佛教禅宗史书。北宋道原著。三十卷。佛教常以灯喻佛法,禅宗以法传人,有加灯灯相传而辗转不绝;因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故名。全书内容大抵取材于唐《宝林传》和五代《祖堂集》诸书。用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