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上初拔奉天,而车驾至宜寿县北,渭水之阳,谓侍臣曰:“朕之此行,莫同 永嘉之势。”因潸然流涕。时工部尚书浑公耸辔而对曰:“《易》称:‘先号 兆而后笑’,素王之至言。肃宗幸灵武,代宗幸陕郡,尼父遭匡人之难,弦歌不 辍其声。故曰:‘临大难无忧惧者,圣人之勇也。’”言讫济河,六师巡狩,驾 次骆谷。青山有八十四头盘,直上千仞,山势岧峣。攀萝登陟。见蓬莱之远岫; 遥望五峰,似一拳之培塿。山顶无草木,直下望烟霞。时闻春莺关关,往往山 鸟叫啸。日旰,万乘思食,前路尚遥,踌躇之间,忽有一径,不容乘骑,人可才 通。循此而行,过数百岁,忽见僧房严肃,廊宇清闲,石砌散花,金铺曜日。彩 素丹雘,楼殿遍谿;宝铎喧空,和铃杂吹。地逾高胜,境界难思;池沼澄虚,下 含烟雾。异果呈实,殊香满空;千叶莲开,万年花发。芬芳菡萏,相映林泉。又 见老僧,年逾八十,貌古神秀,气清体闲。先驰稽首,谓老僧曰:“皇帝巡狩, 路阻崎岖,谿谷万重,杉松拂汉。修途尚赊,日旰须食。帝将憩驾,御膳如何?” 老僧曰:“圣人行幸,回驾在近。左右扈従,其数几何?”先驱曰:“若在路従 驾,其数莫量。今在左右,才有千数。”老僧曰:“千数之膳,何足介意。”先 驱见山中人物既少,虑难修办。老僧心知,谓先驱曰:“昔左慈,术士也,尚卮 酒片脯,犒劳三军醉饱。况香积之饭,戒定慧之薰修,百万人天,尚犹不尽,况 乎一千人数,何足多矣!”于是饭莹殊光,羹鲜玉液,明逾丽雪,香夺芳兰。扈 従千人,无不饱足。圣人憩驾,欢情见容。心思圣言,“载忻载跃。”食此饭者, 身安体轻,皮光色润。知是圣人无作,作则感动天地灵祗。百应(缺字)是亡机, 自然而至也。老僧曰:“山中小径,路僻人稀;山顶孤峰,惟闻猿啸。清风明月, 空伴经行之时;流水行云,岂知坐禅之劫。”圣上回驾,循路南征,俄忽之间, 回首返顾。但见空山万仞,石壁千寻,草木不生,罕逢人迹。皇帝倍生惊异焉。 遂向山稽首而言曰:“朕知诸佛圣化也,国祚之所恃,苍生之所仰。愿朕早克京 师,天下通流,必无留难。”言讫,循此数百步,南望汉江;仲春草青,俯临细 水。目送归鸟,心怀汉宫。皇帝潸然不觉挥涕,百官扈従强笑含哭。従此南行, 不过三五里,即入崆峒之谷,直下万寻。风水潺潺,似鸣琴之逸韵;云萝蓊郁, 状仙洞之幽栖。石壁红崖,自然锦障;猿声鹤唳,过客伤心。于时三秦遗老,雪 涕而望乘舆,行路咨嗟,相视而思汉德。赵魏之将,返旆而讨贼臣;恒冀诸侯, 携手而归德化。三吴、三楚,稽首而捧纶言;三蜀、三秦,罄节而宣王命。驾次 汉中,梁洋节度严震,草创朝廷,尽忠社稷,位兼中外,铨叙群材。行在肃然, 远近忻慕。四方贡赋,如百川之奔东海也;南方士庶,如岐阳之辐辏焉。 

    上以伪号未翦,志复中原。尽礼接垂钓之宾,罄恩感拔山之将。皇帝曰: “万方有罪,责在朕躬。今社稷不守,播在山谷,缅思七庙无主,八陵绝飨,莫 不痛心疾首。今须择名将,拣良臣,授钺专征,谁可任者?”朝廷众议,以工部 尚书浑公可充此役。乃择日斋戒,设坛场。皇帝先居正位,浑公北面而立。帝亲 操钺,授公曰:“上至于天,下至于泉,将军制之。勿以受命而重死,勿以怯退 而丧躯。审候敌情,善观时变。务在全军济众,顺天除害。”公乃卜吉日,备军 仪,凿囚门而出师。帝自推毂,乃辞而行。是日,军中不闻天子诏,但听将军令。 介胄之士,愕然相谓曰:“万国苍生之命,悬于将军矣!” 

    浑公身擐黄金甲,领步骑三万,従斜谷出师。李楚琳虽与朱泚通好,畏我奇 谋,不敢出战。浑公自渭桥(缺一字)水之阳,引师东上,至武功县。会泚以步 骑四千人,玉帛三千驮,自长安而来,欲往凤翔、泾原充三军结好,共拒天命, 会公于武亭之川。泚卒素丰金革,先来挑战。浑公以士马远来,未(缺一字)遂, 抽军于武功西陂下营,以挫其锐气。浑公先与羌军和好,使其游骑引之,取路于 东原而入。?牍珷自将麾下,従西陂而进,合势蹙之,贼军大败,斩获殆尽,积 尸填谷,白渠水咽而不流,骁卒四千一无遗脱。所获金帛,并充羌军赏给。礼而 退之,公一无所取。然后引军入奉天城,移牒诸道。渭北、灵盐、邠宁、泾原、 凤翔等诸道继至,中原克复,自此而始。《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邵 伯有成,王心则宁。”又曰:“刚亦不吐,柔亦不茹。”其浑公之谓矣。 

    夏五月二十有八日,右仆射李公晟、金商节度尚可孤、同华节度骆元光、神 策制将高秉哲、潼关大使御史大夫唐朝臣等,自东渭桥至终南山,百有余里,南 北布兵。骑士行列,前后如鱼鳞焉。李公従苑东北角坏垣而入,泚不之觉。泚用 张光晟为门下平章事,委以心膂。光晟势穷,因为内应。李公纵骑至于白华殿, 泚方知官军大入,不敢枝梧,策马而遁。李公搜索宫苑,殄扫群凶,然后使之号 令,都人不知,军令肃如也。 

    浑公使河东节度兵马使王权,従中渭桥而入,公与李建徽、韩游环、戴休颜、 张献甫等,西至茂陵,东至周市坡,夜半下营,迟明就路,逮乎日出,连骑齐驱。 朱旗焰天,元甲鳞地,咸阳孤城,一鼓而下。 

    浑公使先锋游骑东入长安,然后大军继至,与李公同枭凶党。先锋至三桥, 逢李公使者赍牒与浑公。令取北路追泚,浑公却入咸阳,与诸将计会。诸将皆云: “李公使者言従东面收城,国家金帛宝贝,三军丰足。而我诸军,跋涉山川,侍 卫乘舆;草创建朝廷,返旆破残贼。李公下长安,赖我武功之捷。李公不自追贼, 移牒此军,是轻我也!且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见机不取,更欲何为且李公士马, 不过十五万。金帛既丰,必有骄伐之色;宫苑彩女,悉为仆妾。各自顾金帛,守 妻子,谁为战者今我此军,且有朔方、神策、幽陇,宿卫不下二十万,若卷旗而 取之,如饿狼之逐跛兔,鹰隼之擒困雀也,骐骥之逐驽骀也。今若不取,后难图 也。”浑公愕然而谓三军曰:“将士徒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昔蔺相如驻军避廉 颇,分路而行,车下之人请归穑养。相如问其故,对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 臣死。今相府避路廉颇,有不强之色。臣下无依,请归田里。’相如谓従者曰: ‘廉颇威武猛勇何如秦昭王?’曰:‘不如也。’相如曰:‘吾尚不惧秦昭王, 岂难于廉颇耶今诸侯不敢加兵于赵者,为吾与廉颇。若我与廉颇相得失,势不两 全,诸侯乘危而进军,赵必危矣。吾是以避路,为赵国社稷,非难于廉颇也。’ 従者曰:‘君子之智,非下臣所知也。’遂再拜受命。廉颇闻之,负荆请罪,为 刎头之交。吾今亦然也,吾有保卫之功,亦神理之不昧。李公抗二凶之势,亦有 莫大之功,今蔡人窃号于梁国,怀光不宾于晋府;圣主巡幸而未返,楚琳伺隙而 进军。怀光得志于蒲晋,希烈侵淫于河洛,齐魏抗兵于封境。即人臣道丧,圣主 何安根本未宁,枝叶何寄吾是用勤王,志存社稷。上在奉天,功臣将士,优赏至 高,足丰其用。公等父母妻子,并在长安。今若与驰逐,则白刃之下,孰辨贤良; 黄尘之中,宁分贵贱昆山纵火,玉石俱焚;霜飞上林,芳兰同陨。流血积尸之地, 宁分父母之容;千军万马之中,孰察妻孥之状。公等血属岂不殆哉!今若戮力同 心,共成王事,诛斩凶党,献捷王朝;子孙荣庆于前,恩光更流于后。岂不休哉!” 三军将士曰:“君子所幸,小人之不幸也。非臣下所知也,敬奉命。”引师西上。 朱泚奔西戎,至宁州官屯。従者枭首,送于汉中。浑公拥节与诸将返旆迎驾,而 归于国都也。孔子曰:“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震代,守之以怯。”《诗》 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又曰:“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岂不然乎! 

    李公晟,电扫关中,欃枪已灭,风行草靡;车轨攸同。凶党伏诛,枝叶皆尽; 逆人之迹,并令削除。天府神都,咸称万岁。李公军政郑云逵,时为行军司马, 收长安为前驱焉。畜锐被坚,拔距摧敌。上知文武绝伦,深谋迈古,屡有诏旨, 宠锡殊常。初收京师,充搜获宫殿、斩决解补皇城留后、洒扫禁卫如此等使,逾 三旬焉。车驾归复京师,寻迁给事中、卫尉卿、兵部侍郎、度支副使。公文武上 才,声名藉甚。执事不平之,令公朝堂谓诸执事曰:“晟有渭桥之捷,并是郑云 逵之功。今天下无为,方欲指陈得失。莫见皇帝还京,有乖雅意。”众俱芒然, 惟称“不敢”。其见推功之切如此。张彧侍郎,令公子之婿也,见机之士也。请 固守渭桥仓,转输诸军,粮储有继。秘略元勋,忠诚决命,赞令公义勇。参佐帏 幄,大兴王师,扫清宫掖,可谓佐略之雄也。王贲侍郎,即令公之宅相也,志大 气雄,酷似其舅。佐渭阳而主定大业,功冠乎时;统师旅而雄勇绝伦,忠义宏代。 累受诏旨,谁曰不然,立事立功,是崇台鼎。可谓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处其薄矣! 军帅孟日华,胆勇殊伦,谋猷罕匹,以战必胜,所谓兴王以守必全,所谓宁国七 擒七纵。深知敌情,负戟前驱,当锋瓦解。帝嘉其诚节,宠锡殊常,寻拜工部尚 书,渥恩屡至,可谓中兴之良将也!令公辅天地,正星辰,实此四公之力也。虽 古用贤,不啻过也! 

    令公崇重刑法不贷。时伪门下平章事张光晟,恃内应之功,辞公先往迎驾, 拟立功于众臣之上。李公知其奸诈,乃集三军而让之曰:“君子蹈道以全身,小 人反是以伺隙。吾闻忠不恶君,智不叛上,勇不逃死。光晟且同谋不终其义,佐 汉又非纯臣。事迫势穷。返噬其主。晟方扫除妖孽,洗涤宫闱,四凶碎首于王阶, 三苗屏除于天外。光晟返覆其君,乱我邦国,将付大戮以戒将来。岂可使首鼠竖 子与我同天乎?”付都虞候赐之极刑。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 第二莫休。”此乃贼臣之词,君子曰:“神策秘算,岂昔智而今愚俱为汉臣,何 前忠而后乱二心事主,豫让之不为;三思而行,季孙之善志。李公一清宫掖,德 比伊、周;再殄凶渠,功超卫、霍。社稷立,宗庙安,命有记言之官。百司不紊。” 表奏行在,诏命公自苑囿、畿甸、皇城、诸镇,各量功补授,其廊庙资格,制于 行在。 

    工部尚书浑公自下咸阳,追捕逆党,与四镇节度迎驾于梁洋。大驾还京,威 仪辇毂。前后部伍,兼四镇、六军,神策、威远,并浑公为总政,而归于长安也。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又云:“厥德不回,以受方国。”浑公有 焉。 

    皇帝发自南朝,来归凤阙;雨师洒润,风伯清尘。玉柱金绳,御路星布。金 吾、六军,神策、四镇,三台、八座,九寺公卿,十二卫将军,省阁郎署,先驱 后殿,旌旗蔽野,雅兵喧空,丽日披云,绿山被谷。驾次陈仓县,凤翔节度李楚 琳与九县官吏、耆老第五千余人,拜舞于上前。上令中使宣劳官吏耆老等,楚琳 一无所问,以其贰于我也。 

    初,楚琳与张镒腹心,见泚僭伪,遂贼杀镒而归泚。泚授楚琳凤翔节度。泚 攻奉天,楚琳供应,及李怀光救援,军次泾阳,泚却守长安,楚琳势穷,遂进节 奉天。帝不悦,命左右焚之,即欲(此缺一字)议。上以天步犹阻,含垢匿瑕, 且为容忍,遂发使赐楚琳节,羁縻而取之。后怀光阻兵,帝幸梁洋,楚琳又与泚 通耗,帝闻之,深不平。皇帝还京,楚琳従驾至长安,诏授右卫将军,表请出家。 有诏“依请”。遂不得志,愁愤而卒。 

    上至咸阳县,李公以金商、同华、神策等军马,自丹凤桥至于便门六十余里, 御路两旁,前后鱼贯;锦绣交错,朱紫相辉。铁马排空,霜戈曜日。工部尚书浑 公、嗣郇王寓、京师都防城使侯仲庄、灵盐节度杜希全、渭北节度李建徽、驸马 都尉郭暧、邠宁节度韩游环、羽林军使令孤建、金吾将军论惟明等五十余人,并 是柳营上将,麟阁功臣,为前驱焉。 

    上发自咸阳县,都人士女,僧道耆老,兆庶迎驾于路。宝幢幡盖,金炉辇舆, 排空塞野。驾至三桥,中书令李公与同华节度骆元光、金商节度尚可孤、潼关节 度御史大夫唐朝臣、神策制将高秉哲等,奉迎于乘舆。李公见上,自扑于地号哭, 良久气绝。上亦悲不自胜,诏令左右洒水救之,方得苏息。文武大臣,莫不掩面 雪涕。李公含悲而奏曰:“臣在朔方与河北叛将,锋刃交驰,将必清宇宙之沴气, 洗朝坤之瑕垢。然后返旆归朝,致君尧舜。不期事在萧墙,祸生不意,泾原作难, 朱泚乱常。大驾播迁,宗庙无主。此则国无谋臣,致有期祸。”言讫哽咽,举身 自扑,流血洒地。亿兆之众,莫不潸然。 

    孟秋月十有八日,皇帝再复神京。百姓衣冠,或号或泣,或喜或跃,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如暗夜之遇明灯,状婴儿之逢慈母。是知龙蟠虎踞之地,非蚯蚓 之所居;麟穴凤巢之场,岂鸺鹠之所止。庆云腾而万方喜,丽日升而六合明。 散宝玉以赍功臣,改秦科而用汉法。吴山楚岫,云雾廓清;碧海沧溟,波澜肃静。 文无不尽?罻錉无不甄。尧风流而四海和,舜雨行而万方泰。于是议封赏,礼山 川,蒲轮结辙于幽岩,茅士分封于将相。皇帝巡狩,知稼穑之艰难;大驾亲征, 悉军旅之劳苦。玉移荆岫,阴德潜通;桂馥幽林,芳香更远。 

    于是御正殿,率百僚,降鸿恩于大赦。率土大同,群生遂性。然后圣上坐紫 极而问政,考青史以求贤。千官指日以献诚,万方重译而来贡。旧梁污俗,咸与 维新。雷霆息怒,明煦妪而为心;日月所临,知圣德之光大。修神农之播植,垂 尧舜之衣裳。凡在生人,孰不庆幸。方复责躬,克让庶绩。咸熙协和万邦,平章 百姓。察璇玑而齐七政,调律吕以畅八风。疏山奠川,任土作贡;休征允集,惟 德动天。《书》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时太极殿前紫荆树,直下数仞,偃盖盘旋,枝叶蔓延,傍荫百驷。群凶窃据, 磨牙喷毒。物由人感,其树劲死。皇帝归复,荣茂如初。则知圣泽滂流,恩沾草 木。时金吾将军论惟明上诗曰:“豺狼暴宫阙,叛徒凌丹墀。花木久不芳,群凶 亦自疑。既为皇帝枯,亦为皇帝滋。草木尚多感,报恩须及时。”皇帝披玩久之, 龙颜大悦,令中官马钦淑宣旨劳尉,赐绢一百匹,杂彩二百段,金盘一。信宿, 帝谓惟明曰:“朕心即终南之不移,卿志如寒松之不变。不惟吾答卿勤王,别有 茅土报卿志义。”寻除渭北观察,惟明受旨而色不畅。帝知之,谓惟明曰:“卿 家有讳,所以受卿此任也。”惟明受诏赴任,续有诏旨谓惟明曰:“卿父成节, 但讳‘成’,不须讳‘节’。寻加渭北节度兼观察处置等使。中使继踵,其宠遇 如此。” 

    时洛阳定鼎,肃穆而禁苑生风;西汉秦宫,垂拱而神光满室。九州八表鼓腹 而歌中兴,万姓千官接袂而沾圣化。方且大引时望,广树腹心。兰菊无遗,幽滞 必举;远安迩肃,俗阜民康;分建诸侯,维城作镇。浑公殄怀光而镇河中,李公 抚泾原而镇凤翔。然后知邦国有难,忠义挺生。则天欲崇武氏,狄公为死谏之臣; 韦庶人构祸宫闱,刘幽求定策枭戮。安史继逆,汾阳王功济乾坤。建中之孽,功 臣扫定妖沴,而清帝室美矣哉!松筠之节,经寒霜而转秀;英雄之士,对白刃而 弥坚。凌风守义,破胆隳腹;不吝平生,志神主辱。故能使凶徒瓦解,不忘战将 之功;丑类殄歼,足表濮皇之德。美矣,善矣,实社稷之臣也。 

猜你喜欢
  卷第五十八·胡三省
  大事记续编卷五·王祎
  卷之一千二百九·佚名
  ●跋·陈惟彦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马骕
  ●碑传选集(二)·钱仪吉
  第二十二章 从四川到廊坊·冯玉祥
  志第十 天文上(原文)·范晔
  贺琛传·李延寿
  靳学颜传·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杨士奇
  凡例·佚名
  卷二百八·雍正
  卷一百二十六之七·雍正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二·徐世昌

    盛昱宗室盛昱,字伯羲,肃武亲王豪格六世孙。光绪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祭酒。有《郁华阁集》。题所得黄小松历下日记册子平生五岳志,跼迹一閧内。西履{草心}题颠,东至田盘背。纵横四百里,牛转蚁附蚁。

  • 卷五十四 无世次下·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四 无世次下章导章导,字子诲。恋名妓梁楚楚,后殉情而死。题诗枕屏两意而今惜别离,焚香发愿告神祇。一条彩索双双挂,愿学千年连理枝。 【见《绿窗新话》卷上引《南楚新闻》。】许古被召过少室老病无堪合

  • 补注第十七·浦起龙

    昔《诗》、《书》既成,而毛、孔立传。传之时义,以训诂为主,亦犹《春秋》之传,配经而行也。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进此二名,其归一揆。如韩、戴、服、郑,钻仰《六经》,裴、李、应、晋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二·汪楫

      崇禎四年十一月   ○崇禎四年十一月   四年辛未十一月庚午朔頒曆升殿   戶部尚書畢自嚴四疏懇罷任帝不允   陞沈猶龍為太僕寺少卿管東路馬政劉並秀為鴻臚寺右少卿   宣大總督張宗衡薦舉兵備道胡沾

  • 卷一百二 天聖二年(甲子,1024)·李焘

      起仁宗天聖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甲午,詔:「禮部貢院、開封府、國子監及別頭各增置點檢試卷、封彌、巡鋪【一】、監門官有差。開封府舉人無戶籍者,召有出身京朝官保二人,無出身曾歷任者保一人;外州召命官、

  • 第五十一回 林制军慷慨视师 琦中堂昏庸误国·蔡东藩

      却说英国发兵的警报,传到中国,清廷知战衅已开,命林则徐任两广总督,责成守御;调邓廷桢督闽,防扼闽海。则徐留心洋务,每日购阅外洋新闻纸,阴探西事,闻英政府已决定主战,急备战船六十艘,火舟二十只,小舟百余只,募壮丁五千,演习海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弘治元年九月辛酉朔翰林院检讨杨时畅丁忧眼阕复除原职○壬戌总督漕运兼巡按凤阳等处左副都御史秦纮奉例考察请黜老疾等官凤阳府知事王英等八十四员吏部覆奏从之○降狭西都指挥佥事康永为西安卫指挥使不得管军管事坐守

  • ●南疆绎史勘本卷一·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纪略一福王(上)右南都纪略第一。○燕京自闯贼沦陷,怀生之伦莫不饮痛。然大河南北虽经蹂躏,而吴、楚、闽、粤、滇、黔疆域如故也。当时紫盖渡江,南都拥立,以伦以序,福王为正。史阁部忠亮日月,招徕

  • 司马彪续汉书卷五·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陈蕃传五一○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年十五,常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丈夫处世,当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汪)──御览卷三八四○ 文选卷六

  • 李椿传·脱脱

    李椿字寿翁,氵名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他用稻草包起灵柩把它停放在佛寺里,深挖墓穴而葬并细细地记下位置;李椿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

  • 纲鉴易知录卷五二·吴楚材

    唐纪代宗皇帝纲 癸卯,代宗皇帝广德元年,春正月,以刘晏同平章事,度支等使如故。纲 流来瑱于播州,杀之。目 初,来瑱在襄阳,程元振有所请托,不从。及为相,元振谮瑱言涉不顺,与贼合谋。坐削官爵,流播州,赐死。由是藩镇皆切齿于元振

  • 春秋管窥卷二·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于首月必书王惟桓不书王者以桓弑簒王法所必诛而天子诸侯不之讨国人不能正其罪是无王法矣无王法故不书王所以见天下之无王也元年称王者以桓虽无诛而法不可以或亡有王则有法故书

  • 卷九·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九宋 真德秀 撰仁义易大传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朱子曰隂阳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刚柔成质地道之所以立也仁义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

  • 佛说胜义空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俱卢数国。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诸有法门我如前说。复有正法名胜义空。汝等谛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诸苾刍。此中云何

  • 卷之三·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三 藏 楞严会 堂司预备香烛。如仪。躬禀书记制疏。与启建礼同。预出图帐。半月日前。和会。有音声兄弟。为楞严头。维那引诣方丈问讯。次到库司人事。皆请点心。维那光伴。至期。堂司行者挂牌报寮。巡

  • 奇妙的航程·阿西莫夫

    作者是(美)阿西莫夫。讲述科学家在人体内的探险故事。四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被缩小到原来的一小部分,用一个微型原子潜艇穿过一个垂死的男人的颈动脉,清除他大脑中的血块。如果他们任务失败,整个世界都将灭亡。

  • 心是孤独的猎手·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小说,首次出版于1940年。该小说讲述的是以聋哑人辛格为核心和四个小人物之间的故事,这四个人物分别是咖啡店老板比夫,小姑娘米克,黑人医生

  • 江上孤忠录·赵曦明

    清赵曦明著,江阴抗清81天史实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