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梁惠王篇

孟子见梁惠王章。

朱子曰:“程子谓处物为义。扬雄言义以宜之。韩愈言行而宜之之谓义。若只以义为宜,则义有在外意思。须如程子言,则处物者在心,而非外也。”今按:古人言仁义礼智信诸德,宋儒必引而内之,一归其本于心。此理学家之贡献。朱子之尊程亦在此。观此条自显。

齐人伐燕胜之章。

朱子曰:“须研究体味,见得圣人之心,脱落自在,无丝毫惹绊处,方见义理之精微,于日用之间,自然得力。所谓知至而意诚也。”今按:此条言为学之要,在见得圣人之心。而义理精微,则即在日用之间。近人则谓穷理必穷之于外,与此心无关。而义理精微则与人生日用毫不相干。知至与意诚又属两回事,说不上一气来。此皆今人意见与前人背驰处。不识得古人意,又如何来遽作批评。

猜你喜欢
  祸福第四十八·佚名
  丧服第十一·佚名
  卷十六·孙奇逢
  卷首十三·严虞惇
  卷三十五·卫湜
  卷七·叶梦得
  卷六·张大亨
  宙合第十一·管仲
  卷首下·董鼎
  卷一·朱公迁
  卷十七·王昭禹
  论语正义卷四·刘宝楠
  卷四百五十四·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五·道宣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玄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四十八·吴景旭

      庚集上之下  唐诗  飞燕  碧溪诗话曰唐宗渠渠于白岂真乐道下贤其意急得艳词媟语以恱妇人耳白之论撰亦不过玉楼金殿鸳鸯翡翠等语社稷苍生何頼  吴旦生曰观太白雪谗诗杂引褒妲以及汉雉秦毒似欲发禄山之奸故

  • 卷八十七 扬雄传第五十七·班固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

  •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班超 子勇 梁慬 何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

  • 列传二十三·薛居正

    马郁,其先范阳人。郁少警悟,有俊才智数,言辩纵横,下笔成文。乾宁末,为府刀笔小吏。李匡威为王镕所杀,镕书报其弟匡俦。匡俦遣使于镕,问谋乱本末,幕客为书,多不如旨。郁时直记室,即起草,为之条列事状,云可疑者十,词理俊赡,以此知名。

  • 卷二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十六·张廷玉

        魏学曾 李化龙   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海,檄诸

  • 卷三百三十四 元豐六年(癸亥,103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三月盡是年四月   三月丙子朔,詔河北轉運判官呂大忠罰銅三十斤,以黃河溢,不即救護也。   詔權發遣陝西路轉運使、通直郎李察,權發遣京東路轉運副使、朝奉郎吴居厚各遷一官,以措置鹽事有勞也。京東轉

  • ●卷六·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宋理宗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铃缝玉池上,后归贾平章。至国朝有江南,八十余年之间,凡又易数主矣。往在钱唐谢氏处见之,陆国瑞携至松江,因得再三披阅,并录其目。真传世之宝也。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七·佚名

    卷七   康熙十三年六月甲午朔,命兵部宣谕耿精忠。上谕兵部:耿精忠之祖仲明,于太宗文皇帝时航海归诚,优锡王爵;效力行间,劳绩茂着。及其身故,默勒根王不令承袭;世祖章皇帝追念旧勋,特允其子继茂仍袭王封,令两镇岩疆,为国藩屏。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安砚方 译【说明】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

  • 卷二·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圣谕二训示世祖章皇帝谕防顺治九年勅谕国子监祭酒司业等官圣人之道如日中天上资之以图治下学之以事君尔等当严督诸生尽心训诲诸生当敬奉师教身体力行教有成效时惟师长之功学有实用方尽弟

  • 景公睹乞儿于途晏子讽公使养第十·晏婴

    景公睹婴儿有乞于途者,公曰:“是无归矣!”晏子对曰:“君存,何为无归?使吏养之,可立而以闻。”

  • 卷十·陈天祥

    <经部,四书类,四书辨疑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十     元 陈天祥 撰孟子公孙丒上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注曰孟子言也自子诚齐人也下连此句皆孟子之言此处不当又有孟子语之辞曰本衍字无疑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

  • 第十七章 26·辜鸿铭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辜讲孔子说:“如果过了四十岁,还是大家讨厌的目标,那么他到死都会这样。”

  • 卷七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十六四转轮王品第二十六之二大王。过去有王名曰地天。如法为王名为法王。七宝具足。所谓轮宝。象宝。马宝。明珠宝。玉女宝。长者宝。主兵宝。是名七宝。大王。彼地天王父名曰地生。彼地生王临命

  • 第六十一則 風穴若立一塵·胡兰成

    第六十一則風穴若立一塵舉:汝州風穴延昭禪師垂語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顰蹙;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老安恬。(雪竇禪師拈柱杖云:還有同生同死底納僧麼?)禪宗比印度佛教少講慈悲,扶強者不扶弱老,為智者不為愚人。老子莊子孟子都是

  • 卷第二十九·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九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不举敷具学处第十四之余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长者。请佛及僧就舍而食。于时有一少年苾刍。策励身心修诸善品。便作是念。今日佛僧受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