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诸漏尽品第十九

佛复告族姓子。如来至真。皆尽诸漏以无漏心而修解脱。以智慧度已证神通而尊其行。生死已断建立梵行。所作已办知名色源。如来於彼以无漏慧。清净无垢鲜洁显曜。蠲除一切诸所止处罣碍之蔽。诸声闻众诸漏所尽。而有限碍未至止处。其缘觉者所尽诸漏。若有限碍於大哀行而无辩才。如来至真。所尽诸漏众行普会而悉备足。皆除一切诸所止处执怀大哀辩才勇猛而无所畏。威神巍巍无能谛察。一切世人所不能逮。一心一时而佥平等。如来至真。亦无罪业罣碍止处。威仪礼节亦无缺漏,犹如虚空而本清净。一切诸魔及诸外道所不能当。功德名称。是为如来诸漏尽慧。不与一切尘欲罣碍而俱合同。是无漏慧住於坚固。为诸尘漏众生之类。讲无漏法。除诸所著而说经典。从不诚思而出生矣。众生由此而成众漏则受阴入。以故汝等观察而审。如来则为兴喻示本。而现其前如应说法。令知尘欲虚伪无实。使知如审以了真谛无受法者,是族姓子。如来至真第十之业。佛於是颂曰:

其导师者,为无漏慧,明阐广普。清净无量,所以十方,以势超殊。堪任於此,笃信遵道,诸漏尽慧。谓声闻众,不除止处,缚在罣碍。

人中之上,为众导师,已除止处。独无限碍,其得缘觉,亦复如是,无有大哀,及与辩才,有佛世尊,诸漏已尽,以无尽慈,辩才无量。

清净尊人,住无尽慧,知其众人。诸漏所因,缘其好此,而与众生。不能晓了,其应真迹,最胜则为。愍哀此三,讲无常法,苦空非身。

今此诸法,本从无出,了是若干。致尊佛道,亦无有人,及与寿命。号名为人,所作亦然,一切众生。猗此若干,世尊兴愍,故说解脱。

又其安住,不以懈惓,亦复未曾。减损佛智,以故最胜,常怀殷勤。心恒怜伤,颁宣经道,佛业如是,伦匹若兹,是为十方,降伏外道。

十力所住,建立势强,转无称量。

殊胜法轮。

猜你喜欢
  卷中·佚名
  卷第一百五十·佚名
  卷第四十五·佚名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佚名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下·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欧阳竟无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犀角经之义释·佚名
  阿兰品第十五·马鸣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卷五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卷·李通玄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善导
  卷下一(注撰非少立名标显)·道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四·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卷四元 郝天挺 注曹唐【字尧宾桂州人为道士太和中举进士中第累为诸府从事因暴病卒于家有集二卷无传】暮春戏赠呉端公年少英雄好丈夫【汉书或説陈平于汉王曰平虽贫美大夫如冠玉耳】大家望拜从金

  • 唐四僧诗巻三·佚名

    灵一诗下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囘风林花并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题五僧院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无限青山行不尽白云深处老僧多再还宜丰寺再寻招隠地重防息心期樵客问归日山僧

  • 致梁实秋·闻一多

    实秋:《红烛》寄来了。因为这次的《红烛》不是从前的《红烛》了,所以又得劳你作第二次的序。我想这必是你所乐为的。放寒假后,情思大变,连于五昼夜作《红豆》五十首。现经删削,并旧作一首,共存四十二首为《红豆之什》。此与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庚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外记注○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天津上海江甯湖北所设之制造枪石滟驳各局厂。谕令裕禄、刘坤一、张之洞确查

  •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佚名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九日臣袁守侗谨奏,为据呈代奏事。据韦谦恒呈称: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十四日奉上谕,韦谦恒奏查缴违禁书籍,云云。钦此。跪读之下,惭悚交集。

  • ●碑传选集(四)·钱仪吉

    汪继燝 奉直大夫巡视台湾吏科给事中汪君继燝墓志铭吴廷华 朝议大夫吴先生廷华行状史贻直 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溧阳史文靖公贻直墓表沈起元 故中大夫光禄寺卿前直隶布政使沈公起元事状李元直 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李公元直墓

  • 一四一、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考·钱穆

    《吕氏春秋?应言篇》:“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昭王曰:甚喜。龙曰:窃意大王之勿为也。王曰:何故?曰:日者大王欲破齐,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其卒果破齐以为功。今大王曰我甚欲偃兵,士之在大王之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

  • 卷21·陈邦瞻

    真宗咸平二年冬十月,契丹主隆绪大举入侵。时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傅潜拥步骑八万馀,畏懦,闭营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詈之。朝廷间道遣使督潜出兵合击,潜不听。范廷召忿诟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钤辖张昭允又屡劝之,潜不得已

  • 天子章第二·佚名

    【解读】这一章讲述天子的孝道,论说天子如何把爱敬双亲之心扩展至天下百姓,让人民受到感化,都能效法天子而去尽孝。【原文】子曰(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2);敬亲者,不敢慢于人(3)。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4)于四海。蓋

  •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范立本

    子曰:“居家有礼,故长幼序。闺门有礼,故三族和。朝廷有礼,故官爵序。田猎有礼,故戎事闲。军旅有礼,故武功成。”晏子曰:“上无礼,无以使下;下无礼,无以事上。”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

  • 卷七·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七宋 司马光 撰丧仪三卜宅兆葬日【开元礼五品以上卜六品以下筮今若不晓卜筮止用抔珓可也若葬于祖茔则更不卜筮】既殡以谋葬事【檀弓曰既殡旬而布材与明器今但殡毕则可以谋葬事】既择地得数处【孝

  • 卷九·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九宋 朱子 撰学礼一之上学制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故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音薛□舜虞帝名契臣名五品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逊顺也】汝作司

  • 卷十三·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三  元 朱公迁 撰 北山之什二之六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叶奨里反】朝夕从事【叶上止反】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叶满彼反】 赋也偕偕强壮貌士子诗人自

  • 无 神 论·太虚

    ──二年作──无神即无造物主,亦无灵魂,而一切皆以无为究竟者也。今世界学者,本自由平等之真理,大都主张无神说;然亦有主张有神说以言自由平等之理者,则泰西之宗教家是也。盖今世学者,欲一洗社会之习俗,使循天然的而达到自由

  • 卷第二十(第三诵之七)·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第三诵之七)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众学法之余佛在舍卫国。尔时波斯匿王。立如是法。若佛在祇洹。我当日日往。时王闻佛在祇洹。即敕御者严驾。御者受教。严驾已办白言。大王。严驾已竟。王自知时。

  • 伤寒贯珠集·尤怡

    伤寒类著作。清尤怡撰。八卷。怡字在泾,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长洲(江苏吴县)人。幼年家甚贫,工诗词,后从游于名医马元仪,博览群书,晚年学益深造,治病多效,名著当代。撰有《金匮要略心典》、《医书读书记》、《静香楼

  • 中兴间气集·高仲武

    唐诗总集。二卷。唐高仲武编。高仲武,仕履不详,郡望渤海。此书选录当代诗人,起自肃宗至德初年(756),迄于代宗大历末年(779)。肃、代两朝正值安史乱后,时称“唐室中兴”,间气,谓杰出之人才秉五行之气而生,指代杰出人才

  • 四未曾有法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顷。又作四未曾有经、四未有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说佛陀以转轮圣王具有四种未曾有法为喻,转而比况阿难亦具有四种未曾有法(奇特法),即:(一)于比丘众中说法,(二)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