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为一部集古来精于制墨者事迹的书。上卷,主要记载魏、晋、刘宋、唐各代著名制墨家事迹。于魏记韦诞一人,于晋记张金一人,于刘宋记张永一人,于唐记李阳冰、祖敏以下十九人。中卷,主要记载宋代制墨家的事迹。记宋代柴珣、陈朗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下卷,除记宋代制墨家外,于金记刘法、杨文秀二人,又记载了高丽、契丹、西域之墨,并载有杂记二十五则,均为墨之典故。是书搜罗精全,记载广博,并时有辨析考证,言之有据。如其论奚廷珪非李廷珪一条,作者旁证博引,从世家、子嗣、姓名、居地论证奚、李为二人,不过名字偶同罢了,较有说服力。现存知不斋本三卷、项药师刊本、刘泖生据厉樊榭钞本过录三卷、《敏求记》 载此书也作三卷、《四库全书》本等。

《墨史》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鹤林玉露·罗大经
  玉台书史·厉鹗
  钟律通考·倪复
  书林清话·叶德辉
  异鱼图赞·杨慎
  绛守居园池记·樊宗师
  山水纯全集·韩拙
  敬修堂钓业·查继佐
  后画录·彦悰
  百战奇略·刘基
  归田琐记·梁章钜
  东茶记·丁若镛
  女儿经·贺瑞麟
  敲爻歌直解·刘一明
  藏一话腴·陈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三出 御淮·汤显祖

    【六幺令】〔外引生、末、众扮军人上〕西风扬噪,漫腾腾杀气兵妖。望黄 淮秋卷浪云高。排雁阵,展《龙韬》,断重围杀过河阳道。〔外〕走乏了!众军 士,前面何处?〔

  • 乐府雅词巻中·曾慥

    (宋)曾慥 编兰陵王周美成栁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畨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惜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歳来攀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趂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逓便数驿望人在

  • ●卷二百四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一。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申,尽其日。   二十八日丙申金国完颜亮被弑於扬州。   遗史曰:金国主亮驻於扬州之东南督诸万户渡江甚急限来日不渡尽行诛斩万户皆惧之是时葛王已即位

  • ●二三、两部巨籍·秦翰才

    清朝每一代皇帝死后,下一代的皇帝便指派大臣,用编年体纂辑他一代的大事,叫做“实录”,写成四部,分贮北平的皇史、乾清宫、内阁和沈阳的崇漠阁。除未入关前的太祖、太宗两朝别经编纂,更有一种则称《满洲实录》外,从顺治到同

  •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范晔

    (朱祐、景丹、王梁、杜茂、马成、刘隆、傅俊、坚镡、马武)◆朱祐传朱祐字仲先,是南陽郡宛县人。少年丧父,回到复陽县外祖父母刘氏家中,往来舂陵,世祖与伯升都与他亲爱。伯升拜大司徒后,以朱祐为护军。世祖为大司马,讨伐河北时

  • 铁迈赤传(附虎都铁木禄、塔海传)·宋濂

    铁迈赤,姓合鲁氏,善骑射,曾随太祖平定西夏,又随皇子阔出、忽都秃、行省铁木答尔等平定河南,累立战功。宪宗伐宋,铁迈赤随皇弟世祖攻鄂州。元帅兀良哈台奉命由交趾攻宋,与南下之世祖所领蒙古大军会合。宪宗九年(1259),世祖大军

  • 孛秃传·宋濂

    孛秃,亦乞列思氏,善骑射,太祖曾暗遣术儿彻丹出使,至也儿古纳河。孛秃知其为太祖所遣,又见天色已晚,乃留宿使者,杀羊款待。术儿彻丹的马疲乏,又为他更换良马。使者回还时,孛秃予以同样款待。术儿彻丹将此情形入告太祖,太祖大喜,以

  • 鲁王朱檀、朱以海传·张廷玉

    鲁荒王朱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1370)出生,出生两个月时即受封。十八年前往藩地兖州。他爱好文学,礼贤下士,善写诗歌。朱檀因吃了金石药而毒发伤目。太祖厌恶他。二十二年,朱檀去世,谥号为荒。其子靖王朱肇火军,当时刚刚满

  • 卷二百三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三人物志一百十三忠义传二十五【驻防八旗二乾隆年中共七十五人】濶灵阿濶灵阿吉林镶黄旗人授护军校署防御乾隆二十年阿睦尔撒纳叛逃诸夷煽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九 丙午春正月癸未朔,张士诚以舟师驻君山,又出兵自马驮沙,溯流窥江阴,守将以闻。上亲督水军及马步兵往救之,比至镇江,寇已焚瓜洲,掠西津而遁,乃命康茂才等出大江追之,别命一军伏于江阴之山麓。翌日,茂

  •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张荫麟

    第一节三晋及田齐的兴起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

  • 大学集説啓蒙·景星

    元 景星 撰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徳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庻乎其不差矣【程子上加子字是尊之之辞傲公羊传子沈子例大学经文本先王治化之序因孔子先世所藏

  • 卷二十一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一目録礼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监察御史【臣】刘方蔼监察御史【臣】柴潮生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给事中【臣】程盛修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

  • 卷六·佚名

    教外别传卷六南岳下三世黄檗希运禅师(百丈海法嗣)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

  • 书释大勇告全国佛教徒文后·太虚

    汉族中的古僧,处孔儒的专化下,耽山门里修纯佛法。及其开始对外,不得不说些知客应酬语。而士大夫处孔儒地位,间有阴崇佛法,然外面不得不用些儒说遮掩著,且为使浸淫儒化中的汉族人容易领受的方便,这都是应该原谅其苦衷的。乃时

  • 读书斋偶存稿·叶方蔼

    四卷。清叶方蔼撰。叶方蔼,字干吉,号讱庵。昆山 (今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 (1659)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卒谥文敏。叶方蔼得官入朝后,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识。其授学士述怀诗所云:“敢道齐贤留

  • 三皇文·佚名

    道家符箓书。又称《三皇内文》、《三皇经》,全称《洞神三皇经》。系《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是“劾召万神”之书。传出自黄帝,有道之士得之于山中石壁,原书“作字似符文又似篆文”。陶弘景将此书

  • 上清道宝经·佚名

    分为经、师资、天、地、死生、妓乐、驾乘、服饵、食货、时运、资用、居处等12品,释词、句、神名等,为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