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三出 御淮

【六幺令】〔外引生、末、众扮军人上〕西风扬噪,漫腾腾杀气兵妖。望黄 淮秋卷浪云高。排雁阵,展《龙韬》,断重围杀过河阳道。〔外〕走乏了!众军 士,前面何处?〔众〕淮城近了。〔外望介〕天呵!〔昭君怨〕“剩得江山一半, 又被胡笳吹断。〔众〕秋草旧长营,血风腥。〔外〕听得猿啼鹤怨,泪湿征袍如 汗。〔众〕老爷呵!无泪向天倾,且前征。”〔外〕众三军,俺的儿,你看咫尺 淮城,兵势危急。俺们一边舍死先冲入城,一面奏请朝廷添兵救助。三军听吾号 令,鼓勇而行。〔众哭应介〕谨如军令。

【四边静】〔行介〕坐鞍心把定中军号,四面旌旗绕。旗开日影摇,尘迷日 光小。〔合〕胡兵气骄,南兵路遥。血晕几重围,孤城怎生料!〔外〕前面寇兵 截路,冲杀前去。〔合下〕 【前腔】〔净引丑、贴扮众军喊上〕李将军射雁穿心落,豹子翻身嚼。单尖 宝镫挑,把追风腻旗儿袅。〔合前〕〔净笑介〕你看俺溜金王手下,雄兵万余, 把淮阴城围了七周遭。好不紧也!〔内擂鼓喊介〕〔净〕呀,前路兵风,想是杜 安抚来到。分兵一千,迎杀前去。〔虚下〕〔外、众唱“合前”上,净众上打话, 单战介〕〔净叫众摆长阵拦路介〕〔外叫“众军,冲围杀进城去”介〕〔净〕呀, 杜家兵冲入围城去了。且由他。吃尽粮草,自然投降也。〔合前〕〔下〕 【番卜算】〔老旦、末扮文官上〕镇日阵云飘,闪却乌纱帽。〔净、丑扮武 官上〕〔净〕长枪大剑把河桥。〔丑〕鼓角如龙叫。〔见介〕请了。〔更漏子〕 〔老旦〕“枕淮楼,临海际。〔末〕杀气腾天震地。〔丑〕闻炮鼓,使人惊。插 天飞不成。〔净〕匣中剑,腰间箭,领取背城一战。〔合〕愁地道,怕天冲。几 时来杜公?”〔老旦〕俺们是淮安府行军司马,和这参谋,都是文官。遭此贼兵 围紧,久已迎接安抚杜老大人,还不见到。敢问二位留守将军,有何计策?〔丑〕 依在下所见,降了他罢。〔末〕怎说这话?〔丑〕不降,走为上计。〔老旦〕走 的一个,走不的十个。〔丑〕这般说,俺小奶奶那一口放那里?〔净〕锁放大柜 子里。〔丑〕钥匙哩?〔净〕放俺处。李全不来,替你托妻寄子。〔丑〕李全来 哩?〔净〕替你出妻献子。〔丑〕好朋友,好朋友!〔内擂鼓喊介〕〔生扮报子 上〕报,报,报。正南一枝兵马,破围而来。杜老爷到也。〔众〕快开城门迎接 去。“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众并下〕 【金钱花】〔外引众上〕连天杀气萧条,萧条。连城围了周遭,周遭,风喇 喇,阵旗飘。叫开城,下吊桥。〔老旦等上〕〔合〕文和武,索迎着。〔老旦等 跪介〕文武官属,迎接老大人。〔外〕起来,敌楼相见。〔老旦等应,起下〕 【前腔】〔外〕胡尘染惹征袍,征袍。血花风腥宝刀,宝刀。〔内擂鼓介〕 淮安鼓,扬州箫。摆鸾旗,登丽谯。〔合〕排衙了,列功曹。〔到介〕〔贴扮办 事官上〕禀老爷升堂。

【粉蝶儿引】〔外〕万里寄龙韬,那得戍楼清啸?〔贴报门介〕文武官属进。

〔老旦等参见介〕孤城累卵,方当万死之危;开府弄丸,来赴两家之难。凡俺官 僚,礼当拜谢。〔外〕兵锋四起,劳苦诸公,皆老夫迟慢之罪,只长揖便了。

〔众应起揖介〕〔外〕看来此贼颇有兵机。放俺入城,其中有计。〔众〕不过穿 地道,起云梯,下官粗知备御。〔外〕怕的是锁城之法耳。〔丑〕敢问何谓锁城? 是里面锁,外面锁?外面锁,锁住了溜金王;若里面锁,连下官都锁住了。〔外〕 不提起罢了。城中兵几何?〔净〕一万三千。〔外〕粮草几何?〔未〕可支半年。

〔外〕文武同心,救援可待。〔内擂鼓喊介〕〔生扮报子上〕报,报,李全兵紧 围了。〔外长叹介〕这贼好无理也。

【刬锹儿】兵多食广禁围绕,则要你文班武职两和调。〔众〕巡城彻昏晓, 这军民苦劳。〔内喊介〕〔泣介〕〔合〕那兵风正号,俺军声静悄。〔外拜天, 众扶同拜介〕泪洒孤城,把苍天暗祷。

【前腔】〔众〕危楼百尺堪长啸,筹边两字寄英豪。〔外〕江淮未应小,君 侯佩刀。〔合前〕〔外〕从今日起,文官守城,武官出城,随机策应。〔丑〕则 怕大金家兵来了。〔外〕金兵呵! 【尾声】他看头势而来不定交,休先倒折了赵家旗号。便来呵,也少不得死 里求生那一着敲。

〔净〕日日风吹虏骑尘,(陈标)〔丑〕三千犀甲拥朱轮。(陈陶) 〔外〕胸中别有安边计,(曹唐)〔众〕莫遣功名属别人。(张籍)

猜你喜欢
  洪驹父诗话 全文·洪刍
  ◆录事昂吉(启文集)·顾嗣立
  元诗选二集丙集目录·顾嗣立
  癸丑九十五首·许南英
  第二十八出 见王·梁辰鱼
  天神似的英雄·徐志摩
  生平事迹辑录·顾太清
  四集卷十四·乾隆
  卷八·赖良
  卷144 ·佚名
  卷十四·冯惟讷
  原序·殷璠
  卷二百八十五·曹学佺
  樵云独唱原序·叶颙
  石屏诗集卷五 ·戴复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662_1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罗隐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卷662_2 【听琵琶】罗隐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

  • 第二十二出 廷献·叶宪祖

    【出队子】〔生上〕久离乡井。久离乡井。游学留连在帝京。三年大比集羣英。思际扶摇万里程。同赴春闱。颙望转深。 小生杜羔。来赴科场。你看贡院门尙未开。不免在此等候。那壁厢有个朋友来了。〔小生上〕 【前腔】风

  • 帝纪第一 序纪·魏收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洪武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朔○辛丑晋相府奏请改太原府城隍之神为晋国城隍之神诏从之○癸卯赐凤阳各卫指挥千百户绮帛人四疋○丁未享太庙○戊申敕谕总兵官指挥杨仲名曰兵以卫民必先于伐暴三苗不遵教化朕命尔帅师讨之昨已知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四十册 天命七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第四十册 天命七年三月至四月二十日,降书传谕阿巴泰阿哥:“著阿巴泰阿哥与前来之人,一同於二十七日抵达,又命输运广宁一带粮米,释放已拿获之索诺木台吉之妻妹。自兀鲁特贝勒所属各处来归之蒙古人,皆还给兀鲁特诸贝勒

  • 卷一百 上 叙传 第七十上·班固

    (班家历史,班固序文)【原文】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子文初生,弃于瞢中,而虎乳之。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故名穀於菟,字子文。楚人谓虎“班”,其子以为号。秦之灭楚,迁晋、代之间,因氏焉。始皇之末,班壹避地于楼

  • 卷十 十之二·孔颖达

    《六月》,宣王北伐也。从此至《无羊》十四篇,是宣王之变小雅。《鹿鸣》废则和乐缺矣。乐音洛,篇末注同。缺,苦悦反。《四牡》废则君臣缺矣。《皇皇者华》废则忠信缺矣。《常棣》废则兄弟缺矣。《伐木》废则朋友缺矣。《天

  • 卷六十三·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三     婺源江永撰政事下   通禮十二補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諸噬嗑【日中為市上明而下動又借噬為市嗑為合也 繋

  • 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六宋 叶梦得 撰庄公二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子纠在我者也齐人何以言取乗干时之败胁我而取之也孰取之齐侯也齐侯则何以言齐人贬也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我以千乗之国不能纳子纠又使

  •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三·戴溪

    宋 戴溪 撰读大雅文王成王之时作也推美文王之徳始受天命至于孙子因言商周废兴之际知天命之可畏使羣臣与成王知所戒惧以取法于文王也首章言文王尊为民上徳昭于天周虽积累之邦天有维新之命然文王自悔其徳天命亦不时至

  • 定公·定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九月,大雩。立炀宫。冬十月,陨霜杀菽。【传】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

  • 僖公·僖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

  • 卷四十·佚名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犊子梵志复作是言:瞿昙。我今欲问能见听不。如来默然。第二第三亦复如是,犊子言:瞿昙。我久与汝共为亲友。汝之与我义无有二。我欲谘问何故默然。尔时世尊作是思如是梵志其性儒雅纯善质直。常为知故

  • 复大菩提会秘书维利申喀函·太虚

    维利申喀法兄大鉴:顷奉五月十一日大函,藉悉前寄汇票,业蒙察存,并承宠召参预大法苑开幕典礼,至深感谢!悲观比丘现在印度,届时由彼前来参预典礼,至为便利,请迳函悲观知照。通信地址,向加隆吉打中国总领事卢春芳君索取便妥。承嘱开

  • 景岳全书·张景岳

    中医综合类著作。64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成书于1624年。博采前人精义,考验作者临症的心得,而成一家之书。首《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凡三卷。次《脉神章》,择诸家珍要精

  • 龙文鞭影·萧良有

    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书中内容,采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故事及神话传说,按照韵部,编成对文,加以排列。清杨臣诤认为此书“有裨后学”,“逸而功倍”,加以订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