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绛守居园池记

一卷。唐樊宗师撰。樊宗师,字绍述。河中 (今山西永济)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 (808)举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后历任金部郎中、绵州刺史、左司郎中。又出为绛州刺史,有政绩,迁为谏议大夫,未到任而病卒。其文章力求出新,晦涩难懂,被称为 “涩体”。但韩愈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称誉其文章“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其作品较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 《春秋集传》十五卷、《魁纪公》三十卷、《樊宗师集》二百九十一卷,但大多已亡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九存其《蜀绵州越王楼诗》一首并序。《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存其文 《绛守居园池记》一篇。清孙之騄有《樊绍述集注》二卷。此书为樊氏为新居园池作的记,因其文辞晦涩,元赵仁举、吴师道、许谦为其记作了注释注。此书原有作者自注,但仅略注亭榭之名,其文意仍不明了,所以好奇者多为之作注、唐时有王晟、刘忱二家,其注早已失传,故赵仁举、吴师道、许谦先后为其补注。《绛守居园池记》一文仅七百七十七字,而众说纷纭,终无定论,以其相传既久,如古器铭识,虽不可音释,而不得不谓之旧物,赏鉴家亦存而不弃。有明刊大字本、明袖珍本、《续金华丛书》 本、晴川八识本、《四库全书》本等。

《绛守居园池记》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石村画诀·孔衍栻
  康熙几暇格物编·康熙
  宦游日记·徐榜
  钝吟杂录·冯班
  耄余杂识·陆树声
  竹谱·李衎
  纬略·高似孙
  解愠编·佚名
  晁氏墨经·晁说之
  孙公谈圃·刘延世
  折狱龟鉴·郑克
  不下带编·金埴
  春雨杂述·解缙
  千金谱·佚名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于敏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张廷玉

        兴宗孝康皇帝 睿宗献皇帝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

  • 卷二百五十八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乙未朔,上批:「劉定昨馳往涇州體量弓箭手、蕃部當賑濟否,至今多日,深慮過時,或致逃徙、餓殍,宜速具以聞。」九月九日遣定。   上批:「累降指揮,令軍器監具可用戰車制度聞奏

  • 卷第五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记五十一〔起着雍执徐(戊辰),尽上章敦牂(庚午

  • 卷十八·佚名

    五月十七日(癸未),琅玕奏言:前准李侍尧札会,奏拨浙省米石,业于杭州等府属酌拨仓谷,碾米十万石,运赴闽省。兹又采买米六万石,俟小暑节后,风顺派员分起押送,由乍浦赴泉州、厦门二处交收。奏入。上命军机大臣传谕李侍尧、琅玕曰:前因

  •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七十一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一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八上 死虐 魏 边让 周不疑 杨修 丁仪【弟廙】 崔琰【许攸娄圭】毛玠 杨俊 鲍勋【父信】 郑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纪昀

    列传唐 【十九】○唐十九王义方 员半千 韩思彦【琬】苏安恒 辥登王求礼柳泽【范奭】 冯元常【元淑】 蒋钦绪 【沇清】王义方员半千韩思彦苏安恒辥登王求礼柳泽冯元常蒋钦绪△王义方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客于魏孤且窭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五·佚名

    德宗三阳城【昌黎 栁子厚 范祖禹】颜真卿【范祖禹 曾子固 六一 子由】段秀实【栁子厚】陆长源郑通诚【乐天 张唐英】高愍女【李翱】何蕃【昌黎】陆叅【李翱】总论德宗之政【范祖禹】阳城昌黎谏臣论曰或问谏议大

  • 韩贤传·李延寿

    韩贤,字普贤,广宁石门人。体格健壮,颇有武功,最初随葛荣作乱,葛荣被平定后,..朱荣选拔他作自己的左右随从。..朱荣死后,..朱度律任他为帐内都督,封为汾阳县伯。后来任广州刺史。  天平初年,他被东魏朝廷任命为洛州刺史。州人

  • 任圜传·薛居正

    任圜,京兆三原人。祖父任清,成都少尹。父亲任茂弘,避难住在太原,奏授西河令,有五个儿子,分别叫任图、任回、任圜、任团、任礒,风采都很不同,武皇喜爱他们,以同宗女嫁给任圜,历任代、宪二郡刺史。李嗣昭在晋阳带兵,和任圜交游相处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帝号下大定七年册礼 大定十一年册礼大定七年册礼大定元年十月 日上即位东京大赦改元十一月十六日有司奉表备礼上尊号圣明仁孝皇帝初羣臣上十有二字上止受四字大定二年七月礼官讨定将来奉安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 洪武二十三年秋七月辛卯朔,享太庙。 壬辰,上御谨身殿,观《大学》之书,谓侍臣曰:“治道必本于教化,民俗之善恶即教化之得失也。《大学》一书,其要在于脩身。身者,教化之本也,人君身脩而人化之,好仁

  • 卷十一·叶隆礼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契丹国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一天祚皇帝中【己亥】天庆九年春有赤气大三四围长二三丈索索如树西方有火五团下行十余丈不至地而灭 夏金人攻陷上京路祖州则太祖之天膳堂怀州则太

  • 刑约第十六(原文佚)·商鞅

    刑约第十六(原文佚)

  • 卷二十二·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九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如是回向。不著色故回向。不著声香味触法故回向。不求生天故回向。不求欲乐故回向。不著欲境界故回向。不求眷属故回向。不求自在故回向。不求生死乐故回向。不著

  • 卷第三十·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二如是已说入修二门。由此二门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复何所修。颂曰。依已修成止  为观修念住以自相共相  观身受心法自性闻等慧  余相杂所

  • 卷第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尔时世尊。既其为彼未生怨王广说法要。令无根信得生起已。或时乘象出外旋游。望见世尊在高楼上。遂于其象不觉投身崩坠于地。又于一时乘象而出。见薄伽梵不

  • 东溪试茶录·宋子安

    宋代茶书,宋子安撰,1卷,今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二、《通考·经籍考》卷四五均著录为朱子安撰,实误。清末王先谦寓目的旧抄本和四部丛刊本《晁志》均作宋子安,《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三著录的宋刊本和百川学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