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按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

国朝徐干学撰干学有读礼通考已着録是编以元明人续通鉴者陈桱王宗沐诸本大都年月参差事迹脱落薛应旂所辑虽稍见详偹而如改宋史周义成军为周义以胡瑗为朱子门人疎谬殊甚皆不足继司马光之后乃与鄞县万斯同太原阎若璩徳清胡渭等排比正史叅考诸书作为是编草创甫毕欲进于朝未果而没今原稿仅存惟阙第十一卷书中多涂乙删改之处相犹若璩手迹也其书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迄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凡事迹之详畧先后有应叅订者皆依司马光例作考异以折衷之其诸家议论足资阐发者并采系各条之下间附已意亦依光书之例标臣干学曰以别之其时永乐大典尚庋蔵秘府故熊克李心诸书皆未得窥所辑北宋事迹大都以李焘残帙为稿本援防不能赅博其宋自嘉定以后元自至顺以前尤为简畧至宋末昰昺二王皆误沿旧史系年纪号尤于断限有乖又意求博赡颇少翦裁如西夏姻戚之盛备叙世系庆元伪学之禁详载谢表元末事迹多采辍耕録铁崖乐府叙书艺则称其日写三万字纪隠居则述其懐抱几时开无闗劝惩徒伤烦冗又载元顺帝初生之事过信庚申外史尤渉凿空然其裒辑审勘用力颇深故订误补遗时有前人所未及如宋史富弼以枢宻使出判扬州今防宰辅编年録改作河阳余介淳祐十三年及元人战于嘉定今据家传改作十二年元末防防淮安本纪首尾不具今从王逢梧溪集定作赵国用至正十六年张士诚防湖州本纪作二月今从明实録作四月皆按文覈实信而有徴又是时干学方领一统志局多见宋元以来郡县旧志而若璩诸人复长于地理之学故所载舆地尤为精核如宋王坚之守合州则采四川总志牟子才之谏张灯则采西湖游覧志而明人纪事之书若刘辰国初事迹呉寛平吴録之类亦并从附载以资考证年经月纬犂然可观虽不能遽称定本而以视陈王薛三书则过之逺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表第五 方镇二·欧阳修
  东都事略卷五十一·王称
  纲目分注补遗原序·芮长恤
  路史卷十三·罗泌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十五·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四·司马光
  卷十一【五则】·岳珂
  第二卷 苏州府 松江府·缪荃孙
  五四五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郭崇韬传·薛居正
  卷二十六 齐天萧后之诬·李有棠
  卷六十三·佚名
  卷第九十九·佚名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回 乘凤魂返大罗天 对花肠断西风夜·萧晶玉

    却说郑昆回至府中,见了高公,就把道人化阵清风而去之言说了一遍。高老爷闻言,又惊又喜,遂走入后堂,告诉了夫人与素娘知道,彼此欢异。夫人说:“真是神仙降世,孩儿手上印记不但擦不下去,这回分外红润了,果似生成的一般

  • 卷十六·范成大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石湖诗集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六宋 范成大 撰麻线堆【峡口驿前大山崛起旧路攀援而上萦纡如线十五年前浮图德宝始沿涧伐木作新路不复登山余观峡路皆未尝经修感德宝之事作麻线堆诗一

  • 宋之问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宋之问( 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

  • ●滿洲實錄卷三·佚名

      己亥歲至癸丑歲(萬曆二十七年至四十一年)   ◆己亥歲至癸丑歲(萬曆二十七年至四十一年)   【王格張格來貢(見圖)】   ○己亥年正月東海窩集部內瑚爾哈路二路長王格張格率百人來貢土產黑白紅三色狐皮黑白二色貂皮

  • 卷第一百五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五〔起旃蒙赤奋若(乙丑),尽柔兆摄提格(丙

  • 三五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刘宗周等文集只须删改不必焚毁谕旨进呈片·佚名

    三五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刘宗周等文集只须删改不必焚毁谕旨进呈片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臣等前蒙发下刘宗周、黄道周、熊廷弼、王成允、叶向高等文集奏议,命臣等阅看,并拟写祇须删改抵触字句,不必焚毁之谕旨。臣等拟俟

  • 卷九·郭居仁

    <史部,纪事本末类,蜀监>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九 宋 郭允蹈 撰 西南夷本末上 西南夷在蜀徼外非细故也汉武帝始置郡县叛服不常屡见於史今从通监系年书之武都氐羌至杨氏而始大其後遂为阶成兴凤等州为蜀之藩篱已别见不

  • 十三年·佚名

    (戊午)十三年清大正九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十一〉一日。〈陰曆己未十一月十一日〉遣本職長官男爵李載克于總督府,託轉奏新年祝賀。1月9日○九日。特賜金二百圓于前贊政閔泳璘。以其女婚也。1月12日○

  • 开宗明义章第一·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全书的纲领,开示孝道的宗旨,阐述了孝的三个层次:开始于侍奉父母,扩大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最终是成圣成贤,回归本善。【原文】仲尼居(1),曾子侍(2)。子(3)曰:&ldquo;先王有至德要道(4),以顺天下(5),民用和睦(6

  • 尚書古文疏證目錄·阎若璩

    卷一第一言兩漢書載古文篇數與今異第二言古文亡於西晉亂故無以證晚出之偽第三言鄭康成註古文篇名與今異第四言古文書題卷數篇次當如此第五言古文武成見劉歆三統曆者今異第六言古文伊訓見三統曆及鄭註者今遺第七言晚出

  • 御定孝经注·顺治

    大学士蒋赫徳恭纂开宗明义章第一【开一经之宗本明五孝之义理】仲尼居曾子侍【仲尼孔子字居谓闲居曽子孔子弟子侍谓侍坐】子曰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古者称师为子先王谓先代圣王也徳者人生

  • 提要·徐庭垣

    【臣】等谨案春秋管窥十二卷国朝徐廷垣撰廷垣秀水人官新昌县县丞朱彛尊经义考不载其名疑其书晚成彛尊未及见也自孙复以后説春秋者始尚深刻朱子谓其如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被刑葢甚之也南宋以来沿其遗说往往务为苛索遂使

  • 卷十五·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十五王制第五之一正义卢氏植曰汉文帝令博士诸生作此篇 孔氏颖达曰郑目録云名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此於别録属制度郑答临硕云孟子当

  • 卷二·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二宋 司马光 撰冠仪男子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冠义日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之道也成人之道者将责成人之礼焉也责成人之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行也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冠礼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菩萨语密品第二复次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云何名为菩萨语密语业清净。寂慧当知。随诸菩萨所起之处。即彼菩萨本生。随

  •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佚名

      药师如来本愿经者。致福消灾之要法也。曼殊以慈悲之力请说尊号。如来以利物之心盛陈功业。十二大愿彰因行之弘远。七宝庄严显果德之纯净。忆念称名则众苦咸脱。祈请供养则诸愿皆满。至于病士求救应死更生。王者攘

  • 解深密经卷第一·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

  • 三圣圆融观门·澄观

    简称《三圣圆融观》。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一卷。主要论述“华严三圣”(毗卢遮那如来、普贤和文殊)的圆融无碍关系。书分两部分:(1)“相对明表”,谓三圣之中,二圣为因,如来为果,“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