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印旨

印学论著。明程远著。一卷。程远,字彦明,梁溪(今江苏无锡)人。工篆书、篆刻。董其昌称:“予友程彦明为汉篆,书与刻兼擅其美,识者方之文寿承、何长卿。”明万历间盛行搜集、收藏秦汉印章并摹刻汇为印谱之风气,程远亦选择各家藏印并当时名家精品,于万历二十年(1602)摹辑成《古今印则》四卷,苏宣、梁为之校订,屠隆、归昌世、王穉登、董其昌、陈继儒、姚士麟等为之序、跋,名重一时,允为佼佼之作。《印旨》附刊于《古今印则》之后,顾湘复辑入于《篆学琐著》。全文约三百字,多属心得之言,虽略取旧说参以己意,亦无造作之气。

《印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佩文斋书画谱·孙岳颁
  叶紫文论·叶紫
  琴议·刘籍
  南北书派论·阮元
  紫微杂说·吕本中
  养小录·顾仲
  群居解颐·佚名
  续古今考·方回
  小说旧闻钞·鲁迅
  洞山岕茶系·周高起
  偶谭·李鼎
  棋诀·刘仲甫
  本朝茶法·沈括
  简易哲学纲要·蔡元培
  王氏谈录·王钦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梁栋·唐圭璋

      栋字隆吉,其先湘州人,迁镇江。淳祐二年(1242)生。咸淳四年(1268)进士。选宝应簿,调钱唐仁和尉,入帅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归往来茅山中。大德九年(1305)卒,年六十四。   念奴娇   春梦   一场春梦,待从头、说与傍人

  • 文珏·唐圭璋

      虞美人   歌唇乍启尘飞处。翠叶轻轻举。似通舞态逞妖容。嫩条纤丽玉玲珑。怯秋风。   虞姬珠碎兵戈里。莫认埋魂地。只应遗恨寄芳丛。露和清泪湿轻红。古今同。

  • 卷二十五 茕斋古赋八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五茕斋古赋八首 明堂赋  并序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经始明堂,年纪总章。时缔构之未辑。痛威灵之遐迈。天后继作,中宗成之。因兆人之子来,崇万祀之丕业。盖天皇先天,中宗奉天。累圣纂就,鸿勋史宣。

  • 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周颙·萧子显

    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祖祎,晋琅邪王国郎中令。父畅,宋会稽太守。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陆脩静以白鹭羽麈尾扇遣融,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宋孝武闻融有早誉,解褐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孝武起新安寺,傣佐多儭钱帛,融独儭百钱。

  • 卷三十八·毕沅

      ◎宋纪三十八 ∷起屠维大荒落八月,尽玄黓涒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七年辽太平九年   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诏:“罢天下职田,官收其入以所直均给之。

  • 卷四十九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九下 【乙巳】敬宗皇帝宝历元年春正月赦 【先是鄠令崔发闻五坊人殴百姓命擒以入曳之於庭诘之乃中使也上怒收发繋台狱是日与诸囚立金鸡下忽有品官数十人执梃

  • 通鉴续编卷十三·陈桱

    【丙午】钦宗皇帝靖康元年【金天防四年】春正月诏中外臣庶实封言得失○金人入相濬州○梁方平之师溃于黎阳金人遂济河【方平帅禁旅屯于黎阳河北岸金将逹呼布奄至河南守桥者望见金兵旗帜烧断桥缆金兵未得济旣而方平师溃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弘治九年八月乙亥朔升工部左侍郎徐贯为本部尚书○丁丑释奠先师孔子遣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谢迁行礼○升南京兵部右侍郎王继为户部左侍郎提督仓场○戊寅祭 太社 太稷○己卯命通政使司廷奏每六月十月日引五事余月

  • 陈宝应传·姚思廉

    陈宝应,晋安候官地方的人。世代为闽中四姓贵族。父亲陈羽,有才干,是郡中的英雄豪杰。陈宝应性情反复无常,多变化与狡诈。梁代晋安多次反叛,连续杀死郡中守将,陈羽起初都蛊惑参与其事,后又任官军向导打败叛军,因此全郡的兵权都

  • 陈登云传·张廷玉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

  • 张襄壮奏疏巻六·张勇

    甘肃提督靖逆侯张勇撰靖逆侯靖逆将军少傅兼太子太师管甘肃提督事务臣张勇谨奏为恭谢天恩事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臣男大理寺少卿臣张云翼钦捧御匾御巻到臣臣即出郊跪迎入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领讫窃臣钝质菲材素

  •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第十六·晏婴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疾视矜立,日晏不罢。晏子进曰:“圣人之服中,侻音托,简易而不驵,可以导众,其动作,侻顺而不逆,可以奉生,是以下皆法其服,而民争学其容。今君之服,驵华不可以导众民,疾视矜立,不可以奉生,日晏矣,君不若脱服就燕。”

  • 经济文衡前集卷三·佚名

    宋 滕珙 撰两仪四象类论两仪四象之义答程可久【逈】此段谓以两仪为乾坤初爻四象为初二相错而成之説未莹两仪四象之説闽中前辈尝有为此説者鄙意亦窃谓然初未敢自信也今得来示斯判然矣但谓两仪为乾坤之初爻谓四象为乾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戴圣

    ——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2)。公子重耳谓之曰③:“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4)?”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5)。天下岂有无

  •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五正说如是真如相时。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变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中踊边没。边踊中没。时欲色界诸天子。复以天上多揭罗香多摩罗香栴檀香末。及以天上嗢钵罗华钵特摩

  • 卷三·佚名

    △三律仪会第一之三尔时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人等闻此等经不生厌离。佛告大迦叶言:若有众生成就四法。闻说此经不生厌离。云何为四。多放逸故不能深信。业异熟故亦不深信。大地狱故不能审信。我当死故。若人

  • 卷第五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十有身见与有身见为几缘。有身见与戒禁取。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为几缘。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与无色界修所断无

  • 独醒杂志·曾敏行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曾敏行(号独醒道人)撰。十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杰人点校本。本书所载内容十分丰富。杨万里所作序称“人物之淑慝,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