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神宗皇帝 【壬午】万厯十年春正月免天下逋赋 张居正上言带征逋赋徒为民累百姓财力有限一嵗之入傅足供一嵗不幸嵗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嵗积逋乎有司避责往徃移新抵旧年分杂淆小民竭脂膏胥吏
弘治二年五月戊午朔定边等四卫军士愬岁旱蝗草价无由办纳户部言四卫草场地有为民侵种者前此徵其价贮于通州库宜以代输庶苏军士之困从之○户部奏山西沁州连岁荒歉守御千户所官军不支俸粮者二年不支布花者六年矣请以布政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一四七六 兵部左侍郎伊龄阿奏查明热河陈设《石渠宝笈》等书俱钤御宝折乾隆五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奴才伊龄阿谨奏,为详查具奏事。奴才面奉谕旨:将热河陈设《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书二部,曾否钤用御宝?如未曾用宝,卽于折
二八九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查获应禁书籍委员解送折乾隆四十年九月二十九日山东巡抚臣杨景素跪奏,为查获应禁书籍,遵旨进呈事。窃臣前奉谕旨:遇有查出应禁书籍,一面将原书封固进呈,一面查明如有板片,卽行附便解京,交军机处奏闻
汉纪三十七汉明帝永平四年(辛酉,公元61年) [1]春,帝近出观览城第,欲遂校猎河内;东平王苍上书谏;帝览奏,即还宫。 [1]春季,明帝出宫,在附近观览洛阳城楼宅第,打算随后去河内郡行猎。东平王刘苍上书劝止。明帝看到奏书后,立即回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六经籍考史【载记】【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有霸史伪史一门考阮孝绪七録始立伪史隋书经籍志改称霸史而马氏则兼用二名其实曰霸曰伪乃指当时
畜牧 抽分羊马元受圣旨,各该铺马驰驿前去拘该地面抽分,限拾月已里赴都送纳,各人饮食已有定例外,据常川取要饮食分大德七年十月,中书省户部呈:宣徽院经历司呈,照得各处隘口抽分羊马人员,年例柒捌月间,钦 【倒】 【例】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四 明 湛若水 撰僖公【襄王八年】十有六年【齊桓四十二年晉惠七年衛文十六年蔡莊二年鄭文二十九年曹共九年陳穆四年杞成十一年宋襄七年秦穆十六年楚成二十八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六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小雅雅正也朱子谓燕飨朝会之正乐也其分小大则周公制作时所定或谓周初之雅无大小之分者非也顾正之为义非一説所能尽故有主政【序説】主理【颍濵象説
事语张佩纶云:“《战国策刘向别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此篇亦名《事语》。疑子政校中秘书时,以《事语》之述六国时事近于《国策》者入《国策》,而其述齐桓时事类于《管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四意断品第二十六之余世尊告阿难曰。汝今授舍利弗舍利来。阿难对曰。如是。世尊。是时。阿难即授舍利在世尊手。尔时。世尊手执舍利已。告诸比丘。今此是舍利弗比丘舍利。智慧聪明高才之智
卷上 序 (笑隐 清拙) 碧云禅寺录 淀山禅寺录 南禅兴国禅寺录 淀山禅寺再住录 何山宣化禅寺录 道场禅寺录 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录卷中 拈古 颂古 普说 法语卷下 佛祖赞 自赞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方外英华(原版存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八)吴江 顾有孝茂伦 王载咸平 选定新城王士禄西樵 平湖陆世楷孝山 候官许 珌天玉 武进薛信辰国符 参桐城智 操寒松(号隐翁百愚老人法嗣住青
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也称《蒋世隆拜月亭》、《幽闺记》。南戏剧本。四十出。传说元施惠撰。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改编。故事发生在金末,蒙古军队进攻中都(今北京),金国兵部尚书王镇的女儿王瑞兰在逃难时
「岛噫诗」一卷,明卢若腾撰。若腾字闲之,号牧洲;福建同安金门人。明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道。遗爱在民,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温、处、宁、台;後加兵部尚书。闽败
一卷,南宋洪遵撰。遵字景严,南宋著名收藏家和学者。记载宋翰林学士院旧事,尤其是轶闻遗事,多不见于正史,是一部史料价值颇高的野史笔记。本整理本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参校了《四库全书》本等。
三卷,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同《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分为十三品,第十二品月首,即世王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