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要论

自来医之一道,内症凭脉象,外症凭形状。外症惟痘 最关紧要,痘症见于古人坊本者甚多,而于治 则尚略。迩来痘 ,迥非昔比,调治非时,变为棘手。吾郡袁氏沈氏虞氏,有治抄本,其论症辨状,甚为了然。对症用药,亦极详慎,爰纠同志,登诸梨枣,以广厥传。至症之轻重,时之寒热,地之燥湿,则尤在高明者因宜增减,谅不泥于古也。

《原要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佚名
  周易郑康成注·王应麟
  天玉经外传·吴克诚
  北斗九皇隐讳经·佚名
  晋真人语录·佚名
  胎息精微论·佚名
  雪心赋·卜应天
  黄箓五老悼亡仪·佚名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文·佚名
  云宫法语·汪可孙
  绛囊撮要·云川道人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佚名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史载之方·史堪
  医中一得·顾仪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古乐府原序·左克明

    汉武帝立乐府官采诗以四方之声合八音之调用之甘泉圜丘此乐府之名所由始也厯世相承古乐废缺虽修举不常而日就泯没博洽推究师授莫明于是凡其诸乐舞之有曲与夫歌辞可以被之管弦者通其前后俱谓之乐府上追三代下逮六朝作者

  • 卷三十六·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六钱塘 王琦 撰外记【一百九十四则】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後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天宝遗事】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誉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於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食货一   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然燧人、庖牺能为饮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无饮食之疾。三王能为食货之政以遗后世,而不能使后世无食货之弊。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弘治十年十一月戊戌朔钦天监进弘治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太常寺少卿马绍荣病痊至京命仍于内阁制敕房办事○南京礼部尚书童轩复以老疾乞致仕且请给诰命许之○以四川成都保宁顺庆叙州等处

  • 郑润田·周诒春

    郑润田 年二十七岁。生于香港。未婚。初学于香港圣斯梯芬学校。宣统二年。游英国。入伦敦大学。宣统三年。入北明翰大学。民国二年。自费。由英赴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铁路运输科。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

  • 卷第十二·董仲舒

    阴阳终始第四十八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冬至之后,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多少调和之适,常相顺也,有多而无溢,有少而无绝,春夏、阳多而阴少,秋冬、阳少而阴多,多少无常,未尝不分而

  • 卷四十七·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七   宋 王与之 撰夏官司马上薛平仲曰春官掌礼所以为厚天下之仁礼不足而后政及之所以为正天下之义仁以起天下不忍不由礼之心义以制天下不敢不由礼之心政

  • 卷三十九·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三十九宋 王昭禹 撰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防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攻国之人众行地逺食饮饥且涉

  • 《大学问》白话译文·王守仁

    有人向先生请教说:&ldquo;《大学》一书,过去的儒家学者认为是有关&lsquo;大人&rsquo;的学问。我不揣冒昧地向您请教,大人学问的重点为什么在于&lsquo;明明德&rsquo;呢?&rdquo;阳明先生回答说:&ldquo;所谓的&lsquo;大人&rsq

  • 卷三十五·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五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预流果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预流果净不净若一来不还阿罗汉果净不净。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

  • 覆赵慧纶居士书·太虚

    慧纶贤士如晤:叠接来书,曷胜欣慰!惟以经济困乏,恐不获卒业,亦殊深为踌躇!但祝君离诸障碍,进步自由耳!至陷第二日人之讥,此不足虑。何者?君能以佛法真理报酬教授者,令同觉悟,即真能报恩者。故函询各节,佛法中之人天乘,可云初乘;其各个

  •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妙叶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者。如摩尼珠。普雨一切诸三昧宝。如转轮王。普统一切诸三昧王。盖是至圆至顿之法门也。始自华严终至法华。一代时教。无不赞扬此宝王三昧。始自文殊普贤乃至永明楚石。一切菩萨圣祖。无不修

  •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论。复云何知佛依如是密意趣说有色等处。述曰。第一段中。自下第四。返破他宗外境非实有。证知唯有识。于中有三。初小乘等。因前起问。次举颂下。论主正破。后已辨极微非一实下。结归唯识。此即初也。先

  •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佚名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议福德因缘。今蒙世尊与我授记。欲令利益一切众生起大悲心。能断一切系缚。能灭一切怖畏。一切众生蒙此威神。悉离苦因获安乐果。若有善男子

  • 卷第七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之余 【经】如来左肩复有大人相名光明徧照云其相右旋阎浮檀金色摩尼

  • 叙·佚名

    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兴人何假于语言文句哉从上诸祖出世教人提持正眼扶竖纲宗末学初机朝参暮请不得已而漏逗一言半句曲为今时日久岁深遂尔葛藤遍地然而咸有于语言下知归者故语之不可不录也 还初法兄幼未业儒不识文字戒

  • 第一 六处相应·佚名

    第一 根本五十[经]品第一 无常品[一]第一 无常(一)内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二于此处,世尊言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诸比丘奉答世尊曰:&ldquo;大德!&rdquo;三世尊作是言:&ldquo;诸比丘!

  • 于忠肃集·于谦

    十三卷。明于谦撰。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普平反冤狱,赈济灾荒。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调集重兵,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