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上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经文言观星望气,存神飞升之道。所谓「华晨三奔」,即华盖下北辰星及辅、弼二星,属北极紫微垣。据称北辰星乃玉帝之真星,辅星为太平金阙后圣帝君之精,弼星为太微天帝玉尊之灵。修道者当以三星出现之时,北向九拜,瞑目存思三星各出紫光玉色之气,下注己身,一体同辉。其次分别向三星叩齿祝念,存思星中流光下注,内有婴儿来临面前,同携上升。勤修此道五年,可感召后圣降真。修行七年则可同御玉宸上天,「三帝下接,合形同奔」。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佚名
  催官篇·赖文俊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陆修静
  奇效良方·董宿
  易纬通卦验·郑玄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佚名
  无根树词注解·李西月
  胎息经·佚名
  玄珠录·王玄览
  疫疹一得·余霖
  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佚名
  太上洞渊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太极紫微伏魔制鬼拯救恶道集福吉祥神咒·佚名
  六壬经纬·铁瓮子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佚名
  赵氏易说·赵善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O·袁枚

      江宁吴模,字元理,应童子试时,年才十三,举止端肃。因唤入署,啖以果饵。旋即入泮。邑中名士沈瘦岑,以女妻之。嗣后十年,不复相见。诗人李晴洲告予曰:“元理小秀才,近诗曰佳。比其外舅,骚骚欲度骅骝前矣。”诵其《迎秋》一首云

  • 第三十一出 巧聚·李渔

    〖意难忘〗(外带丑上)望眼将穿,叹锦衾白设,绣榻空悬。佳儿何处所,贤媳阿谁边?婆已失,舅孤眠。天纵一枯禅,万缘空,何须作佛,现在西天。我尹小楼自贴招词之后,终日盼望孩儿,并不见一些影响,难道盼他不至,就肯罢了不成?拚着这双老眼,日日

  • 许宗衡·龙榆生

    许宗衡字海秋,江苏上元人。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生。咸丰进士,官至起居注主事。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卒。著有《玉井山馆文略》、《玉井山馆诗馀》。○西窗烛〔寒月,和青耜。〕蓟门烟树,照影苍凉,唬鸦惊拍风翅。

  • 卷六百七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一唐彦谦唐彦谦字茂业并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绦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冬十月壬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皇

  • 一四八七 山西巡抚蒋兆奎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一四八七 山西巡抚蒋兆奎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初六日山西巡抚臣蒋兆奎跪奏,为遵例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例应将流传讹错之处挖改更正,年底汇缴,又文武各官不许建立去思、德政等碑

  • 阿沙不花传·宋濂

    阿沙不花,康里国王族。太宗时,其祖母苫灭古麻里氏率全家归附于蒙古。阿沙不花十四岁就入宫侍奉世祖,不离皇帝左右。乃颜叛,诸王纳牙等起兵响应。阿沙不花向世祖献计,先安抚诸王,再发兵征讨,这样叛乱者势孤。世祖采纳,并派他去

  • 蒙古律书·佚名

    康熙六年《蒙古律书》前奉宽温仁圣汗谕,颁布大札撒律于外藩蒙古国诸部。将历经修改增删之处,于康熙六年增订旧律,颁与外藩管旗王、诺颜、固山台吉、公、台吉等。第一条 外蒙古扎萨克王、诺颜等当大典会盟审事,若派大臣,则

  • 卷一百七 朱子四·黎靖德

      ◎内任丙辰后杂记言行。   △孝宗朝   六月四日,周揆令人谕意云:"上问:'朱某到已数日,何不请对?'"遂诣閤门,通进榜子。有旨:"初七日后殿班引。"及对,上慰劳甚渥。自陈昨日浙东提举日,荷圣恩保全。上曰:"浙东救荒,煞究心

  • 卷五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五十宋 陳祥道 撰天子諸侯視學之禮禮記王制天子出征受成於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將出學小胥大胥小樂正簡不帥教者以告于大樂正大樂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

  • 卷五·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五长洲余萧客撰尚书下洪范【下】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当敛是五福之道用布与众民马传惟时厥庶民于汝极以其能敛是五福故众民于汝取中正以归心也同锡汝保极又锡汝以守中之道郑注汝则念之当思念

  • 洪范口义卷下·胡瑷

    宋 胡瑗 撰五皇极皇建其有极自此而下至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是箕子广皇极之义也以大中之道至深圣人之教至广故箕子慇懃丁宁而备言之皇大极中也自圣人治天下当大立其大中之道而后可然则谓之中道者如何夫王者由五常

  • 卷四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四十九    宋 卫湜 撰曾子问曰君之丧既引闻父母之丧如之何孔子曰遂既封而归不俟子郑氏曰遂遂送君也封当为窆子嗣君也孔氏曰自此至而往论君葬在路遭父母丧或父母葬闻君丧之事窆下棺也既引

  • 高僧傳卷第五(義解二)·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釋道安一釋法和二竺僧朗三竺法汰四釋僧先五竺僧輔六竺僧敷七釋曇翼八釋法遇九釋曇徽十釋道立十一釋曇戒十二竺法曠十三釋道壹十四釋慧虔十五   釋道安。姓衛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

  • 卷第十·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    菩萨戒弟子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乌长国沙门

  • 答薛集芙先生书·太虚

    集芙先生大鉴:展诵来书,莫名钦佩!意人道之可望善存者,端在少数士夫之尚有此种心德耳。太虚谬荷称扬,非所克当,第平居亦尝引是为怀,其所学散见于拙著道学论衡,觉社丛书,海潮音杂志诸书,计垂察及之矣。改正伦理学说基础之大论,太虚

  • 造塔功德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地婆诃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阐说建立大小之塔,或安置佛之舍利、发牙髭爪、十二部经,或书写法身偈等,其功德广大,命终后当生梵世,或更得生五净居天。经文简短,唯十数行。依卷首之序载,此经于唐高宗永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