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易酌

清刁包治《易》著作。十四卷。该书以北宋程颐《易传》、南宋朱熹《周易本义》爲宗,注重阐发义理。虽亦言及“象数”,然主北宋陈搏、李之才之说,多非难汉之相传之法。认爲《易》非爲卜筮之书,而是贯通天、地、人之理。指出学《易》者,不肆于孔子《十翼》,则难识伏羲之画、文王之彖、周公之爻,不肆力于程颐《易传》,则难知孔子《十翼》之旨。故是书“以孔子《十翼》爲三圣之阶梯,以程子二传爲孔子之阶梯,或录其辞而表章之,或述其志而推广之,亦间以朱义补程所未备,而亦间以诸儒及己意补程朱所未备。” (《易酌·序》) 强调《易》既是个人修身正心的原则,又是达治天下的原理。爲清代治《易》的重要著作。有《四库全书》本,《用六居士所著书》本。

《易酌》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佚名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佚名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佚名
  医学见能·唐宗海
  女科指要·徐大椿
  周易尚占·李道纯
  修真后辩·刘一明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陈致虚
  伤寒明理论·成无己
  何氏虚劳心传·何炫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佚名
  温疫论·吴有性
  大易缉说·王申子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佚名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弁言·杨慎

      《升庵诗话》,自明以来无善本。有刻入升庵文集者,凡八卷;自五十四卷至六十一卷。有刻入升庵外集者,凡十二卷;自六十七卷至七十八卷。有入《丹铅总录》者,凡四卷;自十八卷至二十一卷。《函海》又载其十二卷及补遗三卷。此

  • 今传是楼诗话 十五·王揖唐

    五六一、常熟宗明经汝成字药锄,吾友子威之尊人也。精史地训诂之学,博极群书,锲而不舍。咸丰庚申,红巾陷常,杀戮最惨。君被掳至皖赣三年,归后家无片瓦。遗诗多闵乱之作,盖少陵《同谷》之遗也。《哀尸吟》云:“城东城西城

  • 第三幕 第二场·老舍

    时间:九月七日黎明。地点:同前。「幕启」人们在准备去游行。院子里架着屋里临时牵出的电灯。彭六站在一张桌子上,够着贴横批上的字,上面是:“坚决拥护周总理声明”;大妞站在他的脚下,给他拿着浆子和剪好的字。徐师

  • 精华録巻六·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今体诗送孙无言归黄山四首昨夣黄山碧溪月白云三十六峯深朝来却送沧洲逸兴发还为呉防吟未能采药入青城且傍浮邱毕此生知君西渡松明水已有羣仙抗手迎硃砂汤口三千顷石笋淩空一万株更问黄山竒絶处天都瀑

  • 陵阳集巻二·韩驹

    宋 韩驹 撰古诗题梅兰图二首寒梅在空谷本自凌氷霜托根傲众木开花陋羣芳遥风递清气迥水涵孤光美实初可口采掇升岩廊念尔如傅说和羮初见尝不须羡幽兰深林自吹香幽兰不可见罗生杂榛菅微风一披拂余香被空山凢卉与春竞念

  • 提要·张宪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玉笥集       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玉笥集十卷元张宪撰宪字思廉山隂人家玉笥山因以为号少负才不羁晩为张士诚所招署太尉府参谋稍迁枢密院都事元亡後变姓名寄食僧寺以殁明

  • 卷一八二 隋紀六·司马光

      起昭陽作噩(癸酉),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三年。   煬皇帝大業九年(癸酉,公元六一三年)   春,正月,丁丑,詔徵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為驍果,脩遼東古城以貯軍糧。   靈武賊帥白瑜娑劫掠牧馬,北連突厥,隴右多被其患,謂之「奴賊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职名·佚名

    历代纪事年表职名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三日奉旨开载纂修等官职名纂修官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王之枢工   部  右  侍  郎【臣】周清原协纂人员监  生 考 授 州 同 知【臣】周嘉桢校

  • 真腊传·魏徵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旺起来,到质多斯那时,就兼并了扶南国而归为己有。 质

  • 卷四·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四冠服一皇帝冠服皇太子皇子宗室王公额驸冠服皇帝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九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皇帝御冬朝冠薰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

  • 二十年·佚名

    (乙丑)二十年大明嘉靖四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己亥朔,上御明政殿,受群臣賀。〈時,上自喪世子,因不寧,久廢親事,今始受賀,人皆喜抃〉。領議政尹元衡〈元衡,於私第之後,別搆一室,墾神像三形,貌雄偉,每朝必焚香再拜,不知所奉者何神,亦不測

  • 通塞第二十三·佚名

    命有否泰,遇有屈伸。否与泰相翻,屈与伸殊贯。邀泰遇伸,不尽睿智;遭否会屈,不专肤蔽,何者?否泰 由命,屈伸在遇也。命至于屈,才通理壅,遇及于伸,才壅迹通。通之来也,非其力所招,壅之至也,非其智所回。势苟就壅,则口目双掩;遇必属通,则声

  • 卷二十一·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二十一    元 郑玉 撰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邾子蘧蒢卒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 卷七·林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七      宋 林岊 撰大雅一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

  • 洪武正韵·宋濂

    明人乐韶凤、宋濂、王僎等人奉旨编修。成书于明洪武八年(1375)。该书分16卷。在宋濂为此书所做的序言中,认为宋代人沈约在其《四声韵谱》中提出的四声八病之说,是用吴地的语音来约束中国的音韵学。应该由本书来更正其

  • 艇斋诗话·曾季貍

    诗话。宋曾季貍撰。一卷。季貍字裘父,自号艇斋。其曾祖父为曾巩之弟。有诗学,朱熹颇敬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渊阁书目》、《读书敏求记》著录皆无卷数。有《说郛》本、《艺海珠尘》本、

  • 三报论·慧远

    全一卷。又作释三报论。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顷,戴逵撰释疑论,怀疑佛教因果报应说;慧远乃作三报论,为世俗解惑。谓业报即善恶行为之果报,依受报时间之先后,可分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