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保命延生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劝人诵经抄经,以释冤弭灾,救生保命。
  

《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吴谦
  太上肘后玉经方·卢道元
  大丹直指·丘处机
  证治准绳[四库本]·王肯堂
  周易函书·胡煦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佚名
  眼科秘诀·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佚名
  宣明方论·刘完素
  泄天机·闵一得
  女科秘要·静光禅师
  一得集·心禅
  黄庭内景玉经注·白履忠
  滴天髓阐微·任铁樵
  本草经解要·姚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和清真词 全文·方千里

    方千里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清真者,

  • 卷七·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七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新安吏【原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 按此下六诗多言相州师溃事乃乾元二年自东都回华州时经歴道途有感而作説者以为自华州之东都时误矣 师氏曰从新安吏以下至无家别葢

  • 爱国的心·闻一多

    我心头有一幅旌旆没有风时自然摇摆;我这幅抖颤的心旌上面有五样的色彩。这心腹里海棠叶形是中华版图的缩本;谁能偷去伊的版图?谁能偷得去我的心?(原载 1925 年 7 月 15 日《大江季刊》第 1 卷第 1 期)

  • 卷五·沈德潜

    ☆钱陆灿字湘灵,江南常熟人。顺治丁酉举人。○湘灵为牧斋族子。然其诗不为虞山派所缚。别调独弹,戛戛自异。毗陵学诗者多宗之。〔牡丹花下集同袁箨庵唐祖命方尔止张瑶星余澹心黄俞邰诸君子长句一首〕前岁花时渡江去,去岁

  • 卷六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六十一白居易【四】古体诗【四】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时物感人情思我故乡曲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栁成阴阴覆墙屋兎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诗书

  • 列传第十七 李贤 弟远·令狐德棻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父,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魏大统末,以贤兄弟着勋,追赠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

  • 东都事略卷五十八·王称

    列传四十一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夀人也后徙开封之雍丘少力学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洛城县为治有声真宗幸澶渊以亿掌机事通判陈澶二州时河决属邑亿集濒河丁夫就民役亲督筑不赋于民而河患平真宗尝览其文欲召试以亲嫌知

  • 卷之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二百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象纬考天变【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历代天变详载其占讫於宋宁宗开禧元年略无渗漏顾悬象着明感召固由人事而占验易涉矫诬前史五行志每多傅会未

  • 张子语录中·张载

    温、良、恭、俭、让何以尽夫子之德?人只为少他名道德之字,不推广,见得小。温、良、恭、俭、让,圣人惟恐不能尽此五德。如&ldquo;夫子之道忠恕而已&rdquo;,圣人惟忧不能尽忠恕,圣人岂敢自谓尽忠恕也!&ldquo;所求乎君子之道四

  • 大乘掌珍論卷下·欧阳竟无

      清辯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是已說修觀行者總相悟入有爲性空.而未悟入無爲性空.若不開示無由悟入.若   不悟入無分别慧能趣入行終不得成.爲開示故復說是言無爲無有實不起似空華。   此中簡别

  • 中国之民间教化何在·太虚

    陈东原君云:“吾人常说中国为文明最古的国家,但一看现在社会污秽、浪漫、虚伪、自私、不讲礼貌、无同情心,每使人怀疑“是不是礼教之邦”!嘴里虽然不说,心中如此怀疑的实在很多”。梁漱溟君则云:“俗常以为孔子的教化实支配

  • 评郭沫若论文化·太虚

    自梁漱溟说佛法为“反身消灭”之后,不少的人皆受了他的暗示,动不动都看成佛法是以消灭人生世界为究竟的。郭沫若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与论中、德文化书,对中国的儒、道文化,原有许多说得很好的地方;但因不彻了大乘佛法的缘

  • 五木经·李翱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 一得集·心禅

    医案。清释心禅撰。三卷。心禅,南海普陀山僧人。侨居杭州多年,以医名于时。此书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约三万余言。卷上载医论十七篇,首论庸医误人之害,主张临证必先读医书,提出德以治身,药以治病等观点。次论治喉

  • 鸾鎞记·叶宪祖

    传奇剧本。明叶宪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杜羔妻寄外二绝,甚有致。曲中颇具愤激。……插合鱼玄机事,亦具风情一班。温飞卿最陋,何多幸也!”清姚燮《今乐考证》记明郑仲夔《冷赏》说:此剧“传事巧,遣

  • 吕氏家塾读诗记·吕祖谦

    诗经注本。三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东莱集》等。此书是宋代汉学家的《诗经》代表著作,它坚守序、传、笺、疏,按序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