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阮阅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阮阅(生卒年不详)原名美成,字闳休,号散翁、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元丰中进士,知巢县。宣和中知郴州,作《郴江百咏》。建炎元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喜吟咏,时号阮绝句。事迹参见《桐江集》卷四、《诗话总龟考》与《郴江百咏序》。著有《诗话总龟》十卷。吴曾称他“能为长短句,见称于世”(《能改斋漫录》卷一七)。

●眼儿媚

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东风里,无语对春闲。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阮阅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与一营妓相恋又分别之后的无尽相思,语淡而情深。

首句交待登楼望月的时间与地点。黄昏,指登楼时刻;杏花寒,谓登楼季节。据《花候考》,雨水这个节气中,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其时当二月。但这里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故而于清冷中显出幽美。词人独上层楼,极目天涯,无边思绪,自会油然而生。何况登楼之际,春寒料峭,暮色苍芒,一钩斜月,映照栏干,这种环境,多么使人感到孤单凄凉。下面三句,写登楼所见所闻。“一双燕子,两行征雁”,含意深长。燕本双飞,雁惯合群,特写“一双”、“两行”,反衬词人此际的孤独。耳边还传来城上的画角声,心情之凄楚,可以想见。上片写景,然景中有情,情中见人。

下片由写景到抒情。此情是怀人之情,怀人又从悬想对方着笔。“绮窗”,谓雕饰华美的窗棂。唐王维《扶南曲歌辞》云“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把佳人与绮窗分作两句,意境优美;阮阅此词则将绮窗与人合并一起,径称“绮窗人”,语言更加浓缩,形象更加鲜明。仿佛词人从这熟悉的华美的窗口透视进去,只见其人亭亭玉立于春风之中,悄然无语。这里的“无语”,实际上就是深思:“春闲”,实际上是春愁。就中可以看出,窗内人是一个深于情的女子。结尾两句“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谓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似春山之秀。前面着以“也应似旧”一句,词情顿然跳出实境,转作冥想之笔。

这首词收放有度,过渡自然,结处更见功力。以旧时惯见的形象做底色,佳人山水般秀目间蕴藏着缠绵之思,迷离徜徨,有余而不尽之妙。

●洞仙歌·赠宜春官妓赵佛奴

阮阅

赵家姊妹,合昭阳殿。

因甚人间有飞燕?

见伊底,尽道独步江南,更江北、也何曾惯见。

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长带桃花笑时脸。

向尊前酒底,得见些时,似恁地、能得几回细看?

待不眨眼儿觑着伊,将眨眼底工夫,剩看几遍。

阮阅词作鉴赏

此为作者赠官妓赵佛奴之作。词中盛赞赵氏的美貌及作者对她的爱恋。全词语言俚俗泼辣,感情坦率直露,堪称元曲的先声。

上片起首三句,先赞美赵佛奴象赵氏姊妹燕、合德一样美貌,不应生活民间,而应居住后妃的宫殿里。这里用典: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东汉成帝时官人,成阳侯赵临之女,善歌舞。这里用典非常确切,赵家姊妹姓赵,佛奴也姓赵;赵家姊妹善歌舞,佛奴亦善歌舞。此基础上,词人又把昭阳殿与人间作了对比,意思是赵佛奴当官妓是委屈了她,凭她的美貌,应当享受后妃的待遇。这种抑扬结合的方法,目的仍于扬。下面是以江北与江南对比,“见伊底”,犹今语“见她的”,底即的,这和下片的“恁地”,都是宋时方言。这几句是说,凡是见到她的人,都说她色艺双绝,独步江南。但词人认为即使把江北也算上,也很少见到这样的美人。过片三句先从赵佛奴本人写她的美,再从别人对她的反映,烘托她的美,并且抒写了词人对她的爱恋。词人说赵佛奴不仅容颜长得娇,而且性情生得好。她从不使小性子,总是脸带微笑,灿若桃花。此三句,廖廖数笔,便把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向尊前”几句写他们酒席筵前相见,从而点出了各自的身份。因为作者是词客,故佛奴为之歌舞以侑觞。可是赵佛奴长得太美了,以致词人顾不上饮酒,只是不停地向她注目,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似恁地”,意犹似这般。“恁地”,如此、这样。“能得几回细看”一语,把词人抓紧时机、细心审美的心情和盘托出。结拍三句,用夸张的手法,绘神绘色地写词人看这美女,连眼睛也不眨一眨,为的是把眨眼的工夫省下来,好多看上几眼,以此表现词人爱美之切之深,亦反衬出赵佛奴之美艳绝伦。

词中写赵佛奴的美貌,表现技巧上与汉乐府《陌上桑》颇为类似,多角度、多侧面地烘托、渲染出美人容颜之秀丽。作者善于运用夸张手法,以痴语、无语突出词人对于赵佛奴钟情之深、爱恋之切。这样的语言最能揭示人物心灵,可谓拭尽铅华,尽露本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八·彭定求
  胡寅·唐圭璋
  卷四·刘克庄
  ●卷七·徐陵
  知稼翁词 全文·黄公度
  第五十四回 小英雄阵前斩白马 老将军山下设红灯·萧晶玉
  词苑丛谈卷六·徐釚
  ●含中睫巢两集校录·李锴
  《尊前集》跋·佚名
  巻十五·胡震亨
  卷十六·王琦
  卑微·徐志摩
  卷六·施元之
  王之道词作鉴赏·佚名
  性情集巻五·周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彭定求

        卷550_1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赵嘏   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   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渚云愁正断,江雁重惊悲。   笑忆游星子,歌寻罢贵池。梦来孤岛在,醉醒百忧随。   戍迥烟

  • 陈亮·唐圭璋

      亮字同甫,婺州永康人。生于绍兴十三年(1143)。淳熙中,诣阙上书。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司厅公事,未至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谥文毅。有龙川文集三十卷。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 卷四·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四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缕缕金          清湖三塔记 几回见你帘儿下佯不采把人斜抺问着他揷地推聋哑到学三郎改话不也不和我巧时休和我巧时都不

  • 榖城山馆集卷四·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古诗【唐体乐府附】长安道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汉家宫阙郁岧嶤碧阁珠楼倚绛霄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平明内殿承颜色日晏朝回行紫陌夹道金覊赭汗流盈门绣辖朱尘

  • 五集目录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録十卷之七十七癸丑元旦元旦试笔咏檀木如意刘原起岁朝图降旨加赈昨岁西安被灾各府州县诗以志事宁夀宫题句矩亭萃赏楼玉粹轩得闲室戏题降旨加赈去年直隶被灾诸州县

  • 因习第十八·浦起龙

    盖闻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故《左氏传》称楚邓曼曰:"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又郑子产曰:文、襄

  •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佚名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前因《明史》内于蒙古人、地名昔译未真,特命馆臣照辽金、元,三史例查核改订,并就原板扣算字数刊正,

  • 绎史卷七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陈二庆之乱【蔡弑景侯附】左传【襄公二十年】蔡公子燮欲以蔡之晋蔡人杀之公子履其母弟也故出奔楚陈庆虎庆寅畏公子黄之偪愬诸楚曰与蔡司马同谋楚人以为讨公子黄出奔楚初蔡文侯欲事晋曰先君与于践土之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七·高晋

    目録海塘【三】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七海塘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初三日庄有恭奏言窃【臣】看得海宁县东塘小文前等处条块石塘三叚从前改建大工之时塘身巩固未议一律改建该工自雍正八年建筑以来已歴年久塘身日渐矬蛰先经该

  • 第五十八卦 兑 兑为泽 兑上兑下·佚名

    兑:亨,利贞。彖曰:兑,说也。 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初九:和兑,吉。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九二:孚兑,吉,悔亡。象曰:孚兑之吉,信

  • 公孙丑下篇·王夫之

    一齐王之召孟子,过只在召上。若以托疾为不诚,则使齐王更不托疾,直使人来召,其侮嫚更何以堪?托疾则亦若知其不可召,而屈于自尊自安之私意,不能勉于下贤,故情虽不至,而其礼貌之闲,犹有可观。其遣医问疾亦然。此皆礼貌未衰处,所以孟

  • 论语精义卷八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八下 宋 朱子 撰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

  • 节俭总比奢侈好·孔子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①孙:同“逊”。②固:固陋,寒伧。 【译文】 孔子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穿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读解】 当鲁中人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时

  • 五经稽疑卷七·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春秋昭公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曺人于虢虢之防犹宋之防也谓传谓不书盟者以盟先楚故没之又谓晋主防而楚主盟也按此盟果先楚春秋正当书之以见义何必没之

  • 嘉言第五·朱熹

    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彛,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彛也。故好是懿德。歴传记,接见闻,述嘉言,纪善行,为小学外篇。横渠张先生曰,敎小儿,先要安详恭敬。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

  • 大般若經第二分方便般若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 是編校歷三週.第一譯校.用鳩摩羅什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西藏所譯般   若二萬五千頌對勘譯文.第二類校.用奘譯大般若經初分三分及什譯大智度論   對勘章段.第三刻校.用北宋南宋麗元明五刻對勘版本.      

  • 续传灯录总目录卷中·居顶

    卷第十三大鉴下第十三世 杨岐方会禅师法嗣十二人白云守端禅师 保宁仁勇禅师比部孙居士 石霜守孙禅师东林郁山主(已上五人见录) 君山守巽禅师长庆显琼禅师 钦山智因禅师法轮惟一禅师 崇福善灯禅师法石行诠禅师 

  •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