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章

“舜其大孝也与!”只此一句是实赞其德,下面俱是说道用之广。舜之所以为舜者,一“孝”尽之矣,所以“造端乎夫妇”而“察乎天地”也。东阳许氏说“下五句为孝之目” ,极是乖谬。舜之孝,固有“五十而慕”及“烝烝乂,不格奸”之实,为极其大,岂可将此等抹煞,但以圣人而为天子为其孝乎? 

孟子说:“天下之士悦之。”士者,贤人君子之称;悦者,悦其德也。天下皆悦其德,乃圣人“莫不尊亲”之实。而孟子固曰“人悦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 ,则舜之不以此为孝明矣。 

就中唯“德为圣人”一语,可附会立义,谓修德立身,乃孝之大者。其说大抵出于孝经。而论、孟中说孝,总不如此汗漫。人子之于父母,使不得转一计较在。故先儒疑孝经非孔子之旧文,以其苟务规恢而无实也。孔子说“父母惟其疾之忧”,曾子说“全而生之,全而归之”。此是痛痒关心处,不容不于此身而见父母之在是。孟子谓“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 ”,但云“不失”,则已载夔夔恻恻之意,而不敢张大其词,以及于德业。若孝经所称立身成名,扬于后世,却总是宽皮话,搭不上。以此为教,则将舍其恩义不容解之实,而求之于畔援、歆羡之地,于是一切功名苟简之士,得托之以为藏身之区薮矣。 

人所疑者,“德为圣人”,实有圣学、圣功、圣德、圣业在,不与尊富之俟命于天者同。不见尚书说“天锡勇知”,诗称“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子贡亦曰“固天纵之将圣”?德至圣人,徒可以人力强为之乎?若云不全恃天而废人,则位禄与寿,得其名即为圣人。亦非无临御保守、尊生永命之道,岂但圣德之为有功耶?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则为仁之事,皆自孝弟而生。倘云修德以为孝,则是为仁为孝弟之本矣,岂不颠倒本末而逆施先后哉? 

况子思引夫子此言,以见中庸之道即匹夫匹妇所知能者;驯至其极,而德无不备,命无不可受。此以为察乎天地之实,则一本万殊之旨;斯以显君子之道,费无不彻,而隐不易知。若云修德受命而后为能尽孝,则是造端乎大,而以成夫妇之知能矣。是天地位,万物育,而后能致中和,不已逆乎?故唯章句“道用之广”四字为不可易,其余皆不足观也。 

猜你喜欢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佚名
  春秋四传纠正原序·俞汝言
  春秋左传谳卷五·叶梦得
  卷十二·崔子方
  出其东门·佚名
  卷二十·盛世佐
  卷二十三·严粲
  卷十七·严粲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中)·丰子恺
  跋·冯桂芬
  定公·定公十五年·左丘明
  成公·成公十三年·左丘明
  大集大虚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普陀洛迦新志卷七·王亨彦
  佛说戒德香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十·钱澄之

    荡之什三之三荡 序曰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邹氏云通篇托之文王叹商危言不讳而卒不能啓王之聪故异时彘之乱国人围王宫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従以及此难骤谏者非独春秋外传所载谏监

  • 卷三十二·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晁冲之具茨集钞晁冲之字叔用初字用道举进士与陵阳喻汝砺为同门生少年豪华自放挟轻肥游帝京狎官妓李师师缠头以千万酒船歌板宾从杂遝声艶一时绍圣

  • 卷二 七言古·佚名

    元好问游黄华山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雷公怒

  • ●男王后·沈泰

    (秦楼外史编阳台散人评) 正名临川王不辨雌雄对,玉华主乔配裙钗婿。 桃婢误做女媒人,陈子高改妆男后记。 △第一折 (〔旦扮青衣童子上,开云〕绿鬓青衫宛自惊,怕君着眼未分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又有情。自家姓陈,名子高

  • ●上篇卷三·陈洪谟

    上召左都御史戴珊与刘大夏至榻前论:&ldquo;尔等各衙门,凡事都奏行巡按御史勘报,岂以此官公道可托耶?&rdquo;珊顾大夏未敢对,大夏进曰:&ldquo;无他,以巡按御史一年一换,无久交,不制肘,故事多责成之。&rdquo;上曰:&ldquo;责之固是,

  • 卷二十六·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六      宋 陈均 撰徽宗皇帝【起辛巳建中靖国元年止癸未崇寜二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初韩忠彦性柔懦天下事多决于曾布布乃议以

  • 第十卷 乡镇表二·缪荃孙

    松 江 府华 亭 县亭林镇 原名顾亭林。梁顾野王居焉。即今宝云寺,宋置金山巡司于此。元因之,明废。在县东南三十六里。叶谢镇 以二姓居此得名,旧有税课司,今裁。在县东南二十里。漕泾镇 近海塘,清雍正间移县丞驻此。在

  • 一○八六 谕内阁四库全书告成翰苑各员着按考试等第分别升降革罚·佚名

    一○八六 谕内阁四库全书告成翰苑各员着按考试等第分别升降革罚【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 ○又此于陈援庵先生全集(专著 十三)(441-450页) 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亦有,以初彭龄查即得!】乾隆五十年二月初九日乾隆五十年二月初

  • 唐纪五十三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806)·司马光

    唐纪五十三唐宪宗元和元年(丙戌,公元806年) [1]春,正月,丙寅朔,上帅群臣诣兴庆宫上上皇尊号。 [1]春季,正月,丙寅朔(初一),宪宗率领群臣来到兴庆宫,向太上皇进献尊号。 [2]丁卯,赦天下,改元。 [2]丁卯(初二),宪宗大赦天下罪囚,改年号。

  • 景公问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以勉强为上第六·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人性有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曰:“《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者其人也。故诸侯并立,善而不怠者为长;列士并学,终善者为师。”

  • 卷十五·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十五宋 真德秀 撰道易大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程子曰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坤传曰形而上者天地之道形而下者隂阳之功○朱子

  • 卷二百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十二诸侯遣使交聘蕙田案天子之与诸侯诸侯之与邻国皆有聘礼大行人歳徧存三嵗徧覜五嵗徧省此天子所以抚诸侯也大宗伯时聘曰问殷覜曰

  • 玉不琢不成器①·戴圣

    ——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兌命》曰(3):“念终始典于学(4)。”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3)兌(yue)

  • 一乘品第三之二·佚名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二种发勇猛心。修行毗梨耶波罗蜜得大利益。菩萨应行精进波罗蜜。何等十二。一者精进。能速觉知诸佛法海故。菩萨应发大勇猛心修行精进波罗蜜。二者精进。能速往诣诸佛所故。菩萨应发大勇猛心修行精进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少康

    夫以诸佛兴慈多诸方便。唯往生一路易契机缘。详往古之志诚。并感通于瑞典。则有沙门文谂释子少康。于往生论中高僧传内。标扬真实。序录希奇。证丹诚感化之缘。显佛力难思之用。致使古今不坠道俗归心。再续玄风。重兴

  • 菩提行经卷第三·龙树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六  佛喜精进增  安住禅定意  慜彼散心人  烦恼芽间住  我今知身心  不

  •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莎士比亚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晚年与人合写的戏剧,首次出版于1609年。故事情节大致是:主人公配力克里斯识破安提奥克斯父女的乱伦隐私,惧其权势,自己远航逃离本国。此后他颠沛流离,屡遭厄运。得知妻子

  •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佚名

    明净现说,净痴等编。四卷。卷一收小参、示众、秉拂、示做工夫要语;卷二收颂古、问答、机缘、杂著;卷三收,室中漫言;卷四收,山居诗、关居诗、十僧诗、杂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