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23_1 【琴曲歌辞·白雪歌】贯休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   负米无远近,所希升斗归。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为。   卷23_2  
-   敬则字庄翁。淳祐间人。朱继芳静佳乙稿有送李敬则之升扬诗。   沁园春   寿徐知院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 
- 改编旧作《马裤先生》(独幕话剧) 时间 解放前的某年某月某日。地点 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东车站内,一节二等卧车里。人物 马先生——男,四十岁左右,服装四不象,看来大概是某阔老的私人秘书。奚先生—&mdash 
-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古今体八十九首【丁丑九】秋日奉皇太后幸塞外启跸之作润尘夜雨听深更启跸旋看放午晴最喜晚田滋玉粒恰宜新爽应金行诚输属国咸来觐【每岁行围木兰四十九旗蒙古及喀尔喀例来谒因以行庆施 
- 你指着太阳起誓,叫天边的寒雁
说你的忠贞。好了,我完全相信你,
甚至热情开出泪花,我也不诧异。
只是你要说什么海枯,什么石烂……
那便笑得死我。这一口气的工夫
还不够我陶醉的?还说什么“永久”?
爱,你知道我只有一口气的贪 
-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五目录行旅类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後【宋苏轼二首】李公麟阳关图【宋苏辙二首】题修师阳关图【宋韩驹】题阳关图【宋黄庭坚二首】 
- 韩褒 赵肃 子轨 张轨 李彦 郭彦 梁昕 皇甫璠 子诞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 吕思礼 徐招 檀翥 孟信 宗懔 刘璠 子祥兄子行本 柳遐 子庄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祖环,魏平凉郡守、安定郡公。父演,恆州刺史。褒少有志 
-    却说李鸿章克复苏常的时候,左宗棠在浙,亦屡获胜仗。宗棠自克复遂安后,严州一带,依次肃清。太平侍王李世贤,率金华大股长毛,围衢州,宗棠亲自往援,杀败世贤,世贤回金华。台州为闽将林文察所复,宁波为宁绍台道史致鄂,及英将丢 
-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四○一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旨添设供事额缺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一日臣于敏中、臣董诰谨奏,为奏明请旨事。查办理四库全书处原设供事十二名,《荟要》处供事四名。后经臣王际华奏明不敷应用,添设十三名,不给工食,与额内供事 
-   ◎小戴礼   △总论   问:"看礼记语孟,孰先?"曰:"礼记有说宗庙朝廷,说得远后,杂乱不切於日用。若欲观礼,须将礼记节出切於日用常行者看,节出玉藻内则曲礼少仪看。"〔节〕   问读礼记。曰:"礼记要兼仪礼读,如冠礼、丧礼 
-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縛解品第十六   此中應問。云何諸法於勝義諦有性無性二俱無體.若其然者卽無生死亦無涅槃   無縛無解.以勝義諦中諸法無性故.如是卽應一切皆無.此云何說衆生 
- ──三十三年五月在汉藏教理院讲──今天惠临了印度大学的罗达克利西那校长,我们应当很至诚地欢迎!印度大学在佛经上叫做波罗奈的地方,就是鹿野苑的所在地。此地是印度古文化的中心,亦是佛陀初转法轮之所。四五年前,我曾到 
- 夫境识俱遣。众生界空。诸佛究竟成得何法。答。一切异生。因识对境。于生死中妄生执着。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于涅槃中妄求解脱。起无常等四倒。诸佛如来。因境识俱空。能离八倒。成得真常乐我净四波罗蜜。宝性论云 
- 夫所度之机无量。能度之法无边。立五行门。广辟贤愚之路。张八教网。遍摝人天之鱼。何乃以心标宗。能治一切。答。方便有多门。则遐张八教之网。归源性无二。乃高峙一心之宗。是以病行。憩声闻于化城。儿行。诱凡夫于 
- 第六十五則外道問世尊舉: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津,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世尊: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世尊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世尊良久,是欲言未言,示以天地將發之機。 
-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四 诸人趣 分三  壬初 蹑前警起  二 详列十类  三 结叹可怜 壬初分二  癸初 负债反复征偿  二 负命杀食不已  今初复次,阿难!从是 
- 三卷,宋孙甫撰。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 (今河南禹县) 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秘阁校理,并著《三圣政范》,以前三朝故实校时政得失,力陈与西夏和盟的利弊关系,直言敢谏,反对宋夏和议,甚至指斥仁宗的奢侈荒靡,对好友杜衍等人的过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