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五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五目录

行旅类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後【宋苏轼二首】

李公麟阳关图【宋苏辙二首】

题修师阳关图【宋韩驹】

题阳关图【宋黄庭坚二首】

谢藴文承议阳关图【宋晁说之】

题阳关图【宋陆游】

题李伯时画阳关图【元王恽二首】

李伯时阳关图【元马祖常】

阳关图【元宋褧】

阳关图【元李俊民】

阳关图引【明杨慎】

题阳关送别图【明郑嘉】

题阳关送别图【明僧来复】

长江送别图【元成廷珪】

题春江送别图【元郑洪】

题春江送别图【明刘基】

题春江送别图【明高啓】

春江送别图【明徐贲】

题春江送别图【明郭钰】

题苏昌龄画秋江送别图【元成廷珪】

秋江送别图【元华幼武】

秋江别思图【明林鸿】

秋江送别图【明王沂】

题秋江送别图【明郑江】

寒江待别图【明李日华】

题吴教授所藏黄大痴画松江送别图【明镏崧】题秋林叙别图【明谢承举】

题虞邵庵送别图【元余阙】

题朱孟章虞学士送别图後【明刘基】

陶秘书广陵送别图【明高啓】

书江山别意图【明王恭】

题王孟端送行图【明李至刚】

题鄂渚赠别图【明杨士奇二首】

题南浦送别图卷後【明陈宪章】

题秦淮送别图【明钱宰】

题送别图【明吕不用】

寒原送别图【明董其昌】

螺川送别图【明僧麟洲】

断桥分手图【明史监】

题韩与玉春山行旅图【元徐颖】

秋山行旅图【元虞集】

题秋山行旅图【元赵孟頫】

题彭韫玉秋山行旅图【明王恭】

秋山行旅图【明陈颢】

子昂秋林行客图【元戴表元】

题关仝平桥行旅图【元柳贯】

雪林行旅图【元陶宗仪】

题秋暮山行图【金段成已】

题杨秘监雪谷晓装图【金赵秉文】

雪谷晓装图【金龎铸】

雪谷早行图【金蔡珪】

跋雪谷早行图【元王恽】

武元直雪霁早行图【元王恽二首】

题雪谷早行图【元王恽】

缪郎中雪谷早行图【元马祖常】

李咸熙蜀山旅思图【元黄公望】

题晓行图【元李祁】

早行图【元程钜夫】

征人早行图【明杨慎】

关路逢僧图【宋贺铸】

题大年关路逢僧图【宋晁说之】

关山风雨图【元张楚】

西风古道图【元刘永之】

潘子素王叔明来慰藉临别为写水傍树林图【元倪瓒】

题画赠别王使君【明王世贞】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五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五

行旅类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後【二首

宋】苏 轼

不见何戡唱渭城旧人空数米嘉荣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

两本新图墨宝香尊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宋】苏 辙

百年摩诘阳关语三叠嘉荣意外声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不堪未别一盃酒长听佳人泣渭城

题修师阳关图       【宋】韩 驹

风烟错漠路崎崟倦客羁臣涙满襟何事道人常把翫

只应无复去来心

题阳关图【二首       宋】黄庭坚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

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见出断肠诗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谢藴文承议阳关图     【宋】晁说之

邂逅故人逃难处王孙气象独昇平诗吟摩诘如无味画到阳关别有情

题阳关图         【宋】陆 游

谁画阳关赠别诗断肠如在渭桥时荒城孤驿梦千里远水斜阳天四垂青史功名常蹭蹬白头襟抱足乖离山河未复胡尘暗一寸孤愁只自知

题李伯时画阳关图【二首   元】王 恽

晚唐声教限羌戎才唱阳关惨意浓远节每矜殷侑壮略无离别可怜容

别泪重於烟柳雨离愁长似玉关程就中尽是销魂处不待听歌第四声

李伯时阳关图       【元】马祖常

自古人生苦别离边头征戍更堪悲渭城客舍无杨柳闲怨当年李伯时

阳关图          【元】宋 褧

前春别宴武陵溪候馆垂杨暖拂堤忽见画图疑是梦故人回首洞庭西

阳关图          【元】李俊民

一杯送别古阳关关外千重万叠山试问青青渭城柳不知眼见几人还

阳关图引         【明】杨 慎

行行重行行送客安西征可怜渭城曲已作阳关声阳关去渭城四千五百里才闻征马嘶初见行尘起行尘征马短亭前弱柳垂杨古道边已怜柳叶青如线更爱杨花白似緜柳叶杨花春正好輶车且驻长安道玉壶清酒竞芬芳金谷艳歌殊窈窕徘徊共劝少留连泯默相看两倾倒别鹤离鸾曲易终伯劳飞燕互西东揺揺翠幰城隅日猎猎红旗野渡风断歌零舞情难写分手回头泪盈把安闲堪羡采薪人潇洒谁如钓鱼者天涯风物异方身争似在家相对贫郷梦三更悬马首回阳九折绕车轮销磨岁月缘名利鸿飞不至人偏至我所思兮明月同君之出矣浮云异龙眠古刻昏莓苔萧郎彩笔生绡开销魂莫读江淹赋好画陶潜归去来

题阳关送别图       【明】郑 嘉

漠漠杨柳花青青杨柳树带花折长条将送行人去灞陵勿淹留明日发沙洲沙洲连塞路望望使人愁愿推双车轮推过寿昌县寿昌何蔚蔚边城如眼见别曲歌且停春醪香更清一杯歌一曲曲尽两含情含情岂无语别离心更苦懊恨别离多欢娱能几许万水复千山人去几时还谁言功名好侬道不如闲

题阳关送别图       【明】僧来复

三月皇州送佩珂柳花吹雪满官河纵令渭水深千尺不似阳关别泪多

长江送别图【送周平叔    元之通州丞】成廷珪

福山苍苍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铁色两山当江作海门力尽神鞭驱不得沧波万里从西来楚尾吴头天一壁阴风转地鲸怒翻黑雾连空龙起立来舟去楫不敢动袖手傍观唯叹息扶桑浴日飞上天百怪潜消杳无迹水光镜浄山亦佳目送云帆高百尺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穷涂我犹客烟中隐隐见孤城令我思郷心转剧骊驹歌罢将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题春江送别图       【元】郑 洪

西陵渡口山日出芦芽青青柳枝碧龛山赭山潮东来黄郎刺船水如席劝君劝君迟渡江柳条贯鱼赬尾双治鱼沽酒待明月人生莫作轻离别

题春江送别图       【明】刘 基

春江水悠悠行人上兰舟春云散江树行人重回头嘉会未有期离心渺千里愿作还山云莫作东流水

题春江送别图【送王     明使君】高 启

歌彻小秦王愁深第几觞飞花荡春影江水不胜长日暮东风急离帆且缓张

春江送别图【送松江     明王尹】徐 贲

行李一琴一鹤扁舟千水千山空醉驿亭官酒春风不解离顔

题春江送别图       【明】郭 钰

君上孤舟妾上楼望中烟雨意中愁江波若会离情苦一夜东风水倒流

题苏昌龄画秋江送别图【赠湘中元江可翁】成廷珪

白沙江头水杨树正是秋风送君处海门日出潮欲平把酒娱君君不住杨公庙前闻鼓声多少行人此中去江子於今空复情千戈满地兵纵横丹枫叶堕山鬼啸黄竹丛薄饥鼯鸣湘中有家不得往时对此图双眼明

秋江送别图        【元】华幼武

送客沧江曲其如别意何疎林秋日澹远岫暮云多尽醉离亭酒无烦鼓棹歌相思明月夜浩荡隔烟波

秋江别思图        【明】林 鸿

无诸城下送行舟满座诗人赋远游归梦不离秦苑夕客程多在越郷秋江枫叶落填沙?塞鴈声寒到驿楼会见使君簪冕贵未应华发老沧洲

秋江送别图【题赠王通    明守允中】王 沂

秋江木落楚天低目送归船渡聂溪莫道浮云千里隔君山只在洞庭西

题秋江送别图       【明】郑 江

美酒双玉壶沙头送行客处处芦花风寒江秋水白落日下长空返景明石壁去去入烟霞相思楚天隔

寒江待别图        【明】李日华

云去兰亭鴈影孤冻痕淅淅上蘼芜嘘呵滴得梅梢雪为写江干待别图

题吴教授所藏黄大痴画松江送别图

【明】镏 崧

是何山莽莽以横云水浩浩而生风天低江迥日欲落别意乃在苍茫中问君此图作者谁浙东老人黄大痴松江先生旧知已眼明为写秋江姿重坡欹岸东南远木末参差见层巘苍浦遥连楚泽深石林尽带吴堤转是时先生从此归把钓欲拂云中矶长风过雨蒲苇净水色淡沲沾人衣只今又作筠州客惆怅松江渺云隔离思犹迷鴈荡烟归心已历洪崖石我思大痴焉得从笔墨往往遗奇踪草衣骑牛发如雪吹笛忆过天台峰平生一笔不轻许傲睨王侯笑尘土展图坐对凤山青却想高情动千古君不闻功名利达能几何长安离别日日多灞陵亭前春草碧灞陵亭下春风波

题秋林叙别图【赠王     明五】谢承举

君来京国留几时莲花喷香侵桂枝泉飞宝劔结游侠珠落银筝酣艳姬紫驼厌饫青玉案骅骝萦曳黄金羁红灯照雨夜呼酒白羽揺月秋哦诗伤陈悼晋秖遗迹吊吴问宋空荒基李白才吟凤皇咏张翰又起蓴鲈思小舟绰约桃花渡欲去不去犹迟疑清歌嘹喨杏花坞欲别未别还追随江波高掀白云拥海云低压青山卑彭亨五两忽不见满江寒月霜差差

题虞邵庵送别图      【元】余 阙

南州山水丽中田岁事丰时贞文物粲道合朋辈同济济衆君子班坐荫青松回洲环偃月丹林结彩虹翔鸥方矫矫鸣鴈亦嗈嗈即趣情已展染翰思弥工予亦幽栖者缨冠朝北宫披图诵佳咏邈尔想高风

题朱孟章虞学士送别图後  【明】刘 基

秋郊一盃酒握手念将离落日照野水凉风生树枝今朝重相忆青山如旧时鬓毛非松柏争得不成丝

陶秘书广陵送别图     【明】高 啓

暮雨潮生瓜步春山树绕芜城惆怅离舟欲发江南烟寺钟声

书江山别意图【送羽人还   明神乐观】王 恭

羽人何处去归事玉宸君飞佩花间别横箫鹤上闻过关闽树断挂席楚江分想到斋宫夕圜丘候五云

题王孟端送行图      【明】李至刚

汀洲杜蘅歇南浦西风生美人鼔兰楫路指江南行南行向何许东望吴松去吴松秋水多緑遍芙蓉渚渚外九龙山山边三泖湾人家临水住日暮采菱还采菱歌易断送子愁零乱愁来可奈何思满江南岸江南不可思动子情依依皇都春色早迟子速来归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   明陵二首】杨士奇

鹦鹉江中红树凤凰城里青山借问来游几日秋水兰舟独还

客游黄鹤矶畔家住金鱼浦前心似波间明月随君先过螺川

题南浦送别图卷後     【明】陈宪章

何人更卖云卿履我昔曾过孺子亭欲写别离非此日西山南浦认丹青

题秦淮送别图       【明】钱 宰

緑酒斟来且莫斟酒阑歌罢去駸駸别怀恰似秦淮水流到长江緑更深

题送别图         【明】吕不用

何处瞻衡宇西江烟水村彭郎矶上月送汝到柴门

寒原送别图【赠聂井愚    明令君入觐】董其昌

鳬舄翩翩紫气闲寒原目送渺难攀知无白集留行箧刚贮溪藤一尺山

螺川送别图        【明】僧麟洲

五老峰前送别图社贤今日未应无路经黄叶千年寺人倚西风十幅蒲铜斗旧歌闻楚甸蓴羮新兴入吴都重山复水闲踪迹自在飞云一片孤

断桥分手图        【明】史 监

近水人家半掩扉两山楼阁尚斜晖断桥无数垂杨柳緫被游人折渐稀

题韩与玉春山行旅图    【元】徐 頴

枉路越川梁郊区緜海甸蘅皋望菌阁远近皆可辨夕嶂青若蓝浮云白於练去矣谅云遥听钟自忘倦

秋山行旅图        【元】虞 集

春夏农务急新凉事征游饭糗既盈橐治丝亦催裘升高践白石降观索轻舟试问将何之结客趋神州珠光照连乘宝劔珊瑚鈎乘马垂苜蓿纵目上高丘策名羽林郎谈笑觅封侯太行何崔嵬日莫推回輈古木多悲风长途使人愁羸骖见木末足倦霜雪稠谷口何人耕禾麻正盈畴出门不及里酒馔相绸缪壮者酣以歌期颐醉而休安知万里事有此千岁忧

题秋山行旅图       【元】赵孟頫

老树叶似雨浮岚翠欲流西风驴背客吟断野桥秋

题彭韫玉秋山行旅图    【明】王 恭

闲门秋晩叶皆飞征路逢霜客渐稀独树断猿愁远骑隔林残烧映行衣西风一饭人烟少落日千峰夕鸟微莫向他乡留滞久故园山水候君归

秋山行旅图        【明】陈 颢

千山落叶万山云行到荒桥日已昏羡杀田家头白叟半生足不离柴门

子昂秋林行客图      【元】戴表元

石棱棱而白出树悄悄以红披嗟缟衣之嘉客方策蹇以何之

题关仝平桥行旅图     【元】柳 贯

关仝画用神屠手善刀一割无全牛元气何年始磔裂青天半壁尚分留藤梢松骨锁纽壮虫篆鸟章形体遒不观盆盎与罍洗古人制作吾焉求

雪林行旅图        【元】陶宗仪

积雪寒凝昼不消琼林琪树耸孤标寄言逆旅休辞倦西崦人家路尚遥

题秋暮山行图       【金】段成已

乱山嵂崒争清妍寒林寂历相緜联人间黄尘千万丈一点不到山林边秋九澹薄秋气爽浮云积翠何葱芊高风凄其脱木叶向来面目仍增娟江流一曲抱山麓孤舟斜日栖江湍行人何适来负担腰膂荦确石头路蹇驴鞭不前人家前涂渺何许望之不及忧悁悁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营丘传我本山中人见之心惘然嶔历落真可笑对画题诗思昔年

题杨秘监雪谷晓装     【金】赵秉文

林空月已沉雪落风未埽束装事晨征之子涉远道心知马上人万象入腹藁髥奴亦可人行李伴幽讨尘中无此客风云满怀抱逢辰则伊吕不然商山皓如何苦憔悴薇蕨不得饱前身孟浩然後身穷贾岛三生纸上形千古笑枯槁向来富贵骨露湿原上草百年等一梦翻覆无丑好那知风雪癯不是蓬山老所以邢和璞一笑几絶倒

雪谷晓装图        【金】龎 铸

溪流咽咽山昏昏前山後山同一云天公谈笑玉雪喷散为花蕊白纷纷诗翁瘦马之何许忍冻吟诗太清古老奴寒缩私自语作奴莫比诗奴苦木僵石老鸟不飞山路益深诗益奇老奴忍笑怜翁痴不知嗜好乃尔为杨侯胸中富丘壑醉里笔端驱雪落因何不把此诗翁画向草堂深处着

雪谷早行图        【金】蔡 珪

冰风刮面雪埋屋客子晨征有底忙我欲题诗还自笑东华待漏满朝霜

跋雪谷早行图       【元】王 恽

谷口山深石径开六花一夕浥浮埃披图忆得经行处夜半盘车下岭来

武元直雪霁早行图【二首   元】王 恽

乱峰叠巘玉崚嶒危栈何人趂早行似我姑山新道就神居东崦听鸡声

雪拥天山六月寒冷云西北是长安行人马上扬鞭喜犹胜南荒作热官

题雪谷早行图       【元】王 恽

头痛风炎万里程行人何限把双旌犯寒休讶征车早冷岭东边是帝城

缪郎中雪谷早行图     【元】马祖常

十里寒林叶尽凋谷中深雪客行遥留连献赋游梁苑辛苦哦诗过灞桥竹裂若闻金石奏山空不听斧斤樵未央前殿冰花满郎吏催班已趂朝

李咸熙蜀山旅思图     【元】黄公望

忆昔蚕丛开蜀国崔嵬劒阁入寒云荒郊寂寂猨啼苦多少归人不忍闻

题晓行图         【元】李 祁

郁郁溪上松瀼瀼草头露幽人爱清景晨起就征路翩然厌羸骖独行不回顾浩浩谁与期青山淡无数

早行图          【元】程钜夫

万山回合路纡萦独策羸骖款款行却忆麻源三谷里画桥携酒听溪声

征人早行图        【明】杨 慎

杜鹃花下杜鹃啼乌臼树头乌臼栖不待鸣鸡度关去梦中征马尚闻嘶

关路逢僧图        【宋】贺 铸

蹇驴乌帽禅客落日黄尘故关巳悔弃繻昔去更逢挈履今还

题大年关路逢僧图     【宋】晁说之

关深羁思满风断緑阴单一遇空门侣那知行路难

关山风雨图        【元】张 础

山气凝寒雨不开江涛拍岸雪成堆渔翁惯识风波恶天际孤舟已早回

西风古道图【为寺      元僧赋】刘永之

古道西风匹马还数家茅屋住秋山只疑路近东林寺遥听钟声暮霭闲

潘子素王叔明来慰藉临别为写水傍树林图

【元】倪 瓒

积雨开新霁汀洲生緑苹临流望远岫归思忽如云

题画赠别王使君      【明】王世贞

杯酒踟蹰日易曛青山处处惜离羣莫言秋色难分赠君是青云我白云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姚勉·唐圭璋
  解人颐 嘉言集·钱德苍
  卷上·唐五代北宋·叶申芗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邵灿
  第十出 送饯·梁辰鱼
  第二十四出 拾画·汤显祖
  我等候你·徐志摩
  孤雁·闻一多
  四集卷五·乾隆
  提要·袁凯
  卷二十一·佚名
  卷一百二十一·陈元龙
  卷五百十九·佚名
  卷九十七·徐倬
  ●中山狼·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柳富·唐圭璋

      富字润卿,东都(今河南开封)人。   最高楼   别妓王幼玉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橹声迟。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乱如丝。好天

  • 卷九十七·徐世昌

    汪缙汪缙,字太绅,号爱庐,吴县人。诸生。有《二耕草堂集》。夏日闲居杂咏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咿唔闤阓间,名利共物役。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赖有羽人家

  • 春之首章·闻一多

    浴人灵魂的雨过了: 薄泥到处啮人底鞋底。 凉颸挟着湿润的土气 在鼻蕊间正冲突着。金鱼儿今天许不大怕冷了? 个个都敢于浮上来呢!东风苦劝执拗的蒲根, 将才睡醒的芽儿放了出来。 春雨过了,芽儿刚抽到寸长, 又被池水偷着吞去

  • 南村诗集巻四·陶宗仪

    明 陶宗仪 撰题墨竹把烛倩官奴娟娟入画图秋声风雨外照见碧瑚苍梧帝子游萧瑟倚清秋一握氷纨里长县翡翠钩题纨扇折枝竹翦来青鸾尾挂向瑚钩明月照清影一握湘江秋题画菜晓起畦丁送长斋思益清平生耽此味厌説五矦鲭题

  • 卷三百九 列传九十六·赵尔巽

      崔纪 喀尔吉善子定长、孙鄂云布 雅尔图 晏斯盛 瑚宝 卫哲治苏昌 鹤年 吴达善 崔应阶 王检 吴士功   崔纪,初名珺,字南有,山西永济人。年幼丧母,哀毁如成人。事父及后母孝。康熙五十七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国

  • 卷第一百五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六〔起阏逄执徐(甲辰),尽旃蒙大荒落(乙巳),凡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二·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二【起疆圉大荒落正月尽着雍敦牂六月凡一年有六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七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在平江下诏移跸建康金仍称天防十五年初用大明厯司天杨级所造也丁卯张浚以破敌功迁特进

  • 卷八·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八唐 长孙无忌等 撰卫禁下【凡一十五条】宿卫兵仗诸宿卫者兵仗不得逺身违者杖六十若輙离职掌加一等别处宿者又加一等主帅以上各加二等疏义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者者并不

  • 纲鉴易知录卷三十·吴楚材

    晋纪世祖武皇帝纲 辛丑,二年,春三月,选吴伎妾五千人入宫。目 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后父杨骏及弟珧、济始用事,势倾内外,时人谓之三杨,旧臣

  • 四年·佚名

    (辛未)四年大明隆慶五年春正月1月8日○朔辛未,以安容爲靈光郡守。1月22日○乙酉,以朴素立爲聖節使,柳景深爲兵曹參判,柳希春爲承文副提調。1月23日○丙戌,朴忠元爲吏曹判書。1月25日○戊子,以盧守愼爲大司諫。〈學問文章,德行

  • 卷二十·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二十安溪李光坡撰秋官司寇第五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者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惟王建国辨方

  • 卷二十八·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八复次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无明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具寿善现答言:世尊,若无明若行乃至老死。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无明增语及行乃至

  • 卷一百一十七(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宝髻菩萨会第四十七之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菩萨八万四千俱。各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皆已通达。一生补处。得无所著无所罣碍。从勇猛伏三昧出生。获上莲花三昧。金刚道场三昧。

  • 卷第九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论】第六阎浮提畔海幢比丘主正心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

  • 卷第七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之余 【经】佛子假使有人以亿那由他佛剎碎为微尘一尘一剎复以尔

  • [第四品]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七九四十八界者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所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也。总说分七九五眼是眼界耶?眼界是眼耶?耳是耳界耶?耳界是耳

  • 珍妮姑娘·德莱塞

    长篇小说。美国德莱塞著。叙述一贫穷姑娘为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珍妮生长在一个破产的手艺人家庭。在当洗衣工时,她被50多岁的参议员白兰德看中。后来哥哥被关进监狱,得到白兰德的营救。她为了感谢而

  • 双槐岁钞·黄瑜

    笔记。明黄瑜(1426—1497)撰。十卷。瑜字廷美,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景泰举人,官长乐县知县,有惠政,后因刚直弃官。瑜自景泰七年起,每遇所见所闻,辄自抄录,积四十年成此编,以其曾植双槐,筑亭吟咏其间,自称双槐老人,书因以名。弘治